第32章
  他起身来到火盆前,里面燃的是异邦进贡的瑞碳,无焰而有光,这种柔软细腻的绢布一掉下去,马上就会燃起来烧成灰烬,像前几次一样。
  轻叹一口气,他松了手。
  轻薄的绢布脱了手,飘飘荡荡地往盆中落下。
  烧完了就当从未绣过。李自安如是想。
  一只修长的手猝不及防地闯入视线,堪堪抓住了即将掉到碳上的绢布。
  李自安心里莫名松了一口,却猛然抬起头来,错愕地道:“倾之?”
  他对上对方波澜不惊的双眼,一时间忘了争夺那块绢布,道:“你怎么在这里?”
  他看了看殿门口到火盆这里,这么远的距离,如果从外面来的,自己不可能没发觉。
  “你一直在殿内?”
  “嗯。”绿袍少年一脸平静地回答。
  李自安这才想起刺绣的事情,他有些尴尬地道:“倾之……你手里……”
  “嗯。”
  “别看……”李自安垂死挣扎。
  不过易侍读动作快,已经低头看向手中的绢布,面上没有什么起伏,他道:“挺好的,为何烧掉?”
  李自安眼里燃起一丝希冀,问道:“那倾之你说这是绣的什么?”
  “……”
  “果然啊,”李自安泄了气,说道,“还是烧掉吧。”
  绿袍少年凝视了绢布上面的图样半晌,试探性地问道:“出水……芙蓉?”
  ————-----
  此时已经是青年的易殊手中拿的正是当年他在火口夺下的那一张绢布裁剪出来的手帕。
  第33章 春灯节6
  幸好在此时店家已经做好了李自安要的小狐狸, 他笑意盈盈地招呼着二人:“客官,您的狐狸做好了。”
  “倾之要什么?”李自安接过栩栩如生的小泥狐狸,目光从不尽人意的手帕上移开, 开始转移话题。
  这是一只光是看起来就充满灵性的小狐狸, 店家做了多年的泥人,审美已经超乎常人了,拥有对美的掌控力。虽然李自安当时随口一说是要的绿色的狐狸,但是店家并没有选用青翠欲滴的嫩绿, 狐狸的总体色调偏天青色, 看起来要雅致很多,四肢用的浅灰色淡淡地染了一层, 显得格外可爱, 尾巴从天青色渐变到白色,让人心生喜爱。
  小狐狸一只耳朵直直立着, 另一只却微微折下,尤为传神的是那双看穿一切的深邃眼睛,简直和易殊那双一模一样,温顺中还透露着一丝狡猾。店家别出心裁地在前爪间捏了一个精巧的宫灯,倒是应了元宵节的景。
  看着李自安爱不释手的模样, 绿袍青年无奈地浅笑一声,又将手帕细细收回自己袖中,抬眼告诉自己想要店家捏什么。
  “说起来, 要是符合殿下的气质么, 首选肯定是凤凰。”易殊不疾不徐地说道, 语气中隐约带着骄傲。
  感受到自家殿下投来的探寻的目光,他又补充道,“不过今日陪我出行的是不囿, 那就应该是……”
  他抬手向店主比划了一下:“波斯进贡的一种猫,通体雪白,在光下又像披着一层纱,银光闪闪,眼睛当是同最纯粹的宝石一般碧蓝。神态么,睥睨众人,看谁都不屑一顾。”
  李自安好不容易收回探寻的目光,正在专心致志地赏玩着手里的狐狸,听到身边人的描述,描摹着小狐狸胡须的手一顿,有些难以置信地望向对方,道:“倾之这是在形容我么?”老实说来,他虽然有时候也疲于束缚在“太子”这一头衔上的条条框框,但是他从来都是以谦和温煦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从来不曾有过睥睨的姿态。
  “不囿是不囿,殿下是殿下。”易殊如是答。太子自然会为了一些朝廷中事不厌其烦地应付来来往往的朝廷要臣和贵家公子,但是他却莫名能从殿下那份温和中读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疏离。
  有时候他也在想,李自安真的自愿接受这个身份带来的一切吗?但是等他刻意留心观察时,自家殿下仍然滴水不漏地解决着这个身份带来的一切琐事,依旧没有一丝怨言,连眉头都不曾皱过一下。他便把这份怀疑暗自又按回内心深处了。毕竟几乎没有人可以抵挡得过权力的诱惑,更何况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李自安自然没有注意到自家侍读无意中紧锁的眉头,更不知道对方私下为这个对他自己而言毫无意义的问题所烦恼。他现在将一切注意力都放在店家的动作上,毕竟先前光顾着尴尬,都没看清店家怎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作出如此精美的物件。
  不过这次也没看明白,店家的手脚麻利,很快就将易殊指明要的波斯猫做好了。猫咪高傲地昂着头,胡须在脸颊两侧张开。碧蓝的眼睛澄澈得像神话中一尘不染的天池,同易殊描述的一模一样。店家还立了一盏灯,用竹竿挑在波斯猫身侧,就像是派谁特意给它打的灯,显得更加尊贵了。不过店家应该并不知道李自安的身份,只是觉得波斯来的贡品很是珍贵,所以格外塑造了高贵的造景,不过这倒使得它更像太子殿下了。
  虽然口上说着不像自己,但是李自安还是好奇地偏头看了好几眼易殊手中的波斯猫,易殊只好暂时说自己手拿得累了请殿下帮自己拿着。
  李自安如愿以偿地举着两个活灵活现的泥塑小动物,才将目光转向四周的环境。本来出宫的时辰就算不得很早,两人也走过了不少地方,现下很多市集都已经陆陆续续地收摊了,街上还是有不少人走动,却也比先前的时候少了很多。
  繁华易逝,李自安微不可查地叹息道:“结束了,汴京一夜游。”
  不过声音就算说得再小,认真倾听的人就一定会听到。
  脚下动作不停,易殊清泉般的声音却从他身侧传来:“两个月过后是上巳节,曲水流觞,郊外踏青,好不热闹;之后是清明,殿下一定要试试身上佩柳,民间还有牵钩,年轻力壮的百姓们对拉绳子比赛;粽香飘扬的端午,殿下不要同往常一样待在宫里赋词写诗,可以同昭宁一起编编五彩绳,再尝尝克百虫的雄黄酒;然后是乞巧节,心灵手巧的姑娘们会去祈求织女保佑,中秋同现在一般热闹,大把大把的百姓串门送礼,还有花朝节……”
  大圌的百姓虔诚地庆祝纪念每一个节日,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美满。而这些节日在宫中,就算有也过得死气沉沉,并不像民间丰富多彩,他一向是同殿下一起乏味地度过了好几个在民间热闹非凡的节日。对于现在举目无亲的易殊而言,这些活动确实可有可无,但是他至少亲身感受过每一个充满民间风情、具有强烈色彩的节日,至今才恍然发现,看起来风光无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太子,却是缺失了获得人生中很幸福的一段记忆的机会。
  所以他想,就算是从现在开始也不晚,带着殿下一个一个重新经历一遍。
  第34章 及冠1
  庆平十七年腊月初六。
  整个汴京城都笼罩着一层欢喜的气氛, 不是什么普天欢庆的节日,而是因为今日是大圌太子及冠之日。大圌如今的太子李自安虽然插手政事尚且不多,但是由他提出推行下来的决策和政令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因此深得民心。
  更何况市井民众才是最关心皇位继承人的人, 毕竟天家随意一言,都有可能让下面的百姓褪下一层皮。正如俗话所言,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若是太子昏庸残暴、品行不端的话, 估计早就被有心之人传出来了。不过据他们所得所闻, 太子殿下不仅品行端正,而且仁慈爱民, 看来大圌又可以风平浪静几十年。另外还有一件值得众人高兴的事情, 太子及冠之事是整个大圌的大事,皇上大喜, 下令大赦天下。除此之外,田租也降为三十税一。
  启明宫宫内更是格外庄严肃穆,打前几日起,启明宫的地板每天都要被来来回回擦了几遍,更别提其他陈设了, 光滑到昭宁新养的宝贝小橘猫来了都得摔一跤。上上下下的宫人都换上最新赶制的宫装,连头发丝一丝不差地梳起来了。
  往日最为活泼生趣的彩云也神情严肃,脸上没有一丝懈怠。她如今也已经是大宫女, 现在正心无旁骛地给李自安换上采衣。半个月前卜筮的结果是今日正午在天穹宝殿举行冠礼, 虽然从启明宫过去算不得太远, 但是即便如此所有人还是在天未明就起身以示虔诚。
  这几日一直想着冠礼的事,李自安睡得并不算安稳,不过他脸上却仍是没有一丝懈怠。
  现在他身上所穿的是代表未及冠的采衣, 样式简单,而冠礼服是冠礼之时再行更换的。一般士人及冠是三加冠,而作为太子,李自安除了一般的缁布冠,皮弁冠,爵弁冠以外,还有权力象征的九旒冠冕。
  而与头冠相对应的服饰则是早已放置在要举行冠礼的天穹宝殿的东房之中了,从南向北依次是最为尊贵的爵弁服,稍尊的皮弁服和最卑的端玄服。加冠仪式上要用的醴酒,礼器,束发的梳等均一一细细察看复审了一番,易殊这才从天穹宝殿回来。
  太子殿下正垂眸由着宫女换上采衣,即使加冠仪式一开始这身衣裳就要被依次替换掉,启明宫的宫女还是仔细地抚平了它的每一条褶皱。还未理顺的三千乌发像云一样轻缓地垂在身后,丝滑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