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孩这回没怕,咯咯乱笑。
齐金玉陪他们笑:“好了好了,叔叔真要去庙里了。昨晚才打完妖怪,拜拜神仙去去晦气。”
小孩们欢快地围住齐金玉,站前头的拉着,站后头的推着。
“仙人哥哥跟我来——”
几步路,就到了小庙的门口。
阴庙由人祭祀冤魂所成,整个村子受人祭拜的地方都该查上一番。
但其实没必要特地跑一趟。
神识一开,连个别人家的小神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晁非的神识覆盖整个村子,齐金玉穿梭其间,铺开的灵力小心躲避师尊的神识,也把村子的底摸了个差不多。
除了这座满月庙。
满月庙和名字一样干净,住庙的婆婆弯腰驼背地在摆桌上的贡品。
她耳朵大抵不太好,一堆乱七八糟的脚步声也没打扰到她的动作。
小孩们吵吵嚷嚷地叫她,她才回过头来,眯着眼看了半天:“这位小哥头一次见呐。”
齐金玉答:“是,才来村里。”
小孩插嘴:“仙人哥哥来拜娘娘。”
供台后有一尊不大的塑像,披了件薄柿色的长衣,身周燃着大大小小的火焰。
和其他地方的神像都不大相似。
齐金玉看了两眼,以为要被说不敬神明,没想到婆婆和小孩们也在抬头看塑像。
“这位是哪家娘娘?”齐金玉忽然问。
婆婆笑得慈祥,比塑像更慈眉善目:“是我们村独有的。”
小孩们嘁嘁喳喳:“是晁满娘娘。”
“听说以前救过我们村哩。”
“学堂也是晁满娘娘办的,男娃儿女娃儿都能去。”
“爹说村子里的灶头也是晁满娘娘改造的。”
“还有还有……”
齐金玉还在望着塑像,新涂上去的薄柿色是四门之一顾凛城晁氏女弟子的代表色,看久了,有一种热烈的生机。
可塑像终究是死物,齐金玉回过神,听小孩们一言一语说着仙门晁氏前少主的丰功伟绩。
婆婆燃起三根香,递给齐金玉,齐金玉当真认认真真拜了三拜。
三根香插在香炉里慢慢燃烧,小孩们待不住,跳出门槛后人影都逮不到。
齐金玉坐在老旧的板凳上,缩在角落里看香。
“小哥哪里人?”婆婆坐在门槛边,些微的烟雾飘得缓慢,她说话声也缓。
齐金玉胡诌:“顾凛城的。”
“哦,和娘娘是一个地方的。”婆婆道,“那是个好地方啊,怎么来我们这穷村子了?”
明氏皇朝统一中洲已三百年有余,皇朝起起落落,如今又见颓势。这村子里里外外透着股安闲,已胜过许多地方,但与晁氏坐镇的顾凛城相比,仍旧相差甚远。
齐金玉反问:“满……”他抿了抿嘴,“娘娘不也来了?”
婆婆身体佝偻,坐在矮凳上,缩得小小的,说话和小孩似的:“她来悟道哩。”
“她说的?”
“祖宗传下来的说法。”阳光洒在婆婆身上,她眯起眼,半睡半醒。她像是睡了一阵又醒过来,“小哥来了村里,可有住的地方?”
“有,就村口第一家。”
“哦。”婆婆顿了很久,“那家荒得很,小哥住得惯?”
“东西都齐备着。”
“那就好、那就好。”婆婆头一点一点,“李家姑娘好多年没回家了,请娘娘保佑。”
*
庙外,晁非默然而立,听到里头道别的动静,打算先一步离开。
可庙里的人动作很快。
“师尊来都来了,等等我呗。”齐金玉跨出门槛,一句话叫住晁非。
他进庙时就注意到门口掠过的赤红衣角,想来是晁非神识覆盖不到满月庙,亲自跟着他跑来一趟。
晁非停下,但没转身。
齐金玉快跑两步,和晁非并肩,半歪过身体:“担心我啊?”
晁非目不斜视。
齐金玉嬉皮笑脸:“别害羞嘛。”
斜斜瞥来过的视线冷得要命。
晁非脚下速度愈快,齐金玉跟得轻松:“师尊不问我点什么?”
“也是,都听到了,没什么好问的。”
“倒是没想过,这么偏的村子,还能看到晁家的人。”
“师尊,你也是晁家的吧。怎么不待在晁家,跑扶风林来了?”
“没有说扶风林不好的意思啊,毕竟是第一仙门。”
“不过,还好师尊选了扶风林。晁家要炼器人才,就我那点本事,做做理论题目还行,晁家的实操考试,把我烤了都通不过。”
“唔……师尊不会是为了我离开晁家的吧。”齐金玉一个人喋喋不休,说到自恋的地方,扭捏地“哎呀”一声,双手捂脸,“让师尊等了一百多年,真不好意思。”
半点不提晁非十年不要他的事。
晁非浑身上下泛着冷飕飕的气。
齐金玉见好就收。
他在满月庙耗了大半天,眼看太阳往西,他望着开始飘红的天空:“师尊,村子也逛过了,满月庙也来了,接下来如何?”
话题切换得太快,晁非的冷气凝滞了一瞬,飘飘荡荡,温度不上不下。
“满月庙里供的不是标准神仙,却能隔绝师尊的神识,这阴神实力不可小觑。”
齐金玉兀自说着惊人的话 ,晁非嘴角抿得平直:“你能察觉到我的神识?”
“若是神识看得到庙里,师尊也不至于特意过来。”偏西的阳光不够热烈,齐金玉的声音也忍不住像那渐渐西沉的太阳。
他很清楚,走过轮回路的师尊,什么都记不得。为他而来之类的话,自己都觉好笑。
身旁的人一如既往地沉默。
村里的小路蜿蜿蜒蜒,看不到很远的地方。齐金玉来时不觉迷茫,回时却有些记不得路。
他落后半步,像很久很久以前一样,在师尊身后亦步亦趋。
他没敢出声地吸了吸鼻子,想再废话两句,赶走那点子时不时浮起的丧气。
却听晁非道:“既有师徒之名,莫再一人犯险。”
第3章
师尊刚刚……说了什么?
这算是认可了他的徒弟身份?
就说嘛,就说嘛!师尊怎么可能不要他当徒弟!
除了他齐金玉,还有谁能当晁非的徒弟!
心里好像有很明亮的东西噼里啪啦炸了一阵。
来不及考虑这是激动的表现还是兴奋的象征,齐金玉傻笑着在晁非身边左右乱窜:“师尊,师尊——再说一遍?再说一遍!”
晁非置若罔闻,任凭徒弟一声比一声长地喊着“师尊”,快步回了村口的小屋。
妇人已经回来,灶膛里暖融融的火,米饭的香味飘了出来。
她或许是在走神,切菜声断断续续、不够规律,听到开门的动静,猛地一怔,转头见是齐金玉和晁非,喜道:“小道长腿脚利索了?”
“多走走恢复得快点。”齐金玉没装一瘸一拐,也没有强压下翘起的嘴角,开开心心越过晁非,正常走到妇人身边,“姐姐做什么菜?我闻得都饿了。”
妇人咦道:“我当道长们辟谷呢,货郎卖的书里都这么写。”
“是有这规矩,但我不行,我天生就喜欢吃东西。”齐金玉鼻翼翕动,“姐姐,我能讨一口不?”
“正愁煮多了没人吃,小道长要是高兴,多吃两碗更好。”
“这多不好意思。”齐金玉装模作样,“我吃姐姐家的,住姐姐家的,还没问过姐姐怎么称呼。”
“我就一俗名儿,叫蓝花,小道长要是高兴,喊我花姐就成。”
齐金玉打蛇上棍:“花姐也别老喊我小道长了,我姓齐,名金玉,就是那老值钱、老宝贝的金和玉。”
蓝花两眼弯弯,面对齐金玉时十足亲切:“还是个小宝道长。”
倒叫得齐金玉一愣。
——很多年没人这样叫过他了。
他骤然不吱声,蓝花小心翼翼瞄过来一眼:“是不是不该这么叫啊,小道长一身仙气,被我叫俗了。”
齐金玉立时回神:“没没没,挺好听的,我挺喜欢。”他生硬拽起往下掉的语调,又怕不够自然,敏锐嗅到一丝微妙的气味后,吵吵嚷嚷,“花姐花姐,饭!饭快糊了!”
蓝花手忙脚乱揭了锅盖。
——和每个普通的人类一样。
齐金玉盯着蓝花,神识默默游走过小屋的每一寸。
屋子里除了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可谓空空荡荡。
没有近日打湿过的巾帕,没有妇人替换的衣饰,梳妆台角落里的旧胭脂早已结块、龟裂斑驳。
这里没有丝毫活人常住的痕迹,但也看不到窗台堆积的灰尘或梁上张开的蛛网。
只有不够茂盛的兰花草绕过两面外墙,拥抱着这座奇怪的小屋。
*
晁非被迫坐在八仙桌边,吃了顿晚饭。
齐金玉陪他们笑:“好了好了,叔叔真要去庙里了。昨晚才打完妖怪,拜拜神仙去去晦气。”
小孩们欢快地围住齐金玉,站前头的拉着,站后头的推着。
“仙人哥哥跟我来——”
几步路,就到了小庙的门口。
阴庙由人祭祀冤魂所成,整个村子受人祭拜的地方都该查上一番。
但其实没必要特地跑一趟。
神识一开,连个别人家的小神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晁非的神识覆盖整个村子,齐金玉穿梭其间,铺开的灵力小心躲避师尊的神识,也把村子的底摸了个差不多。
除了这座满月庙。
满月庙和名字一样干净,住庙的婆婆弯腰驼背地在摆桌上的贡品。
她耳朵大抵不太好,一堆乱七八糟的脚步声也没打扰到她的动作。
小孩们吵吵嚷嚷地叫她,她才回过头来,眯着眼看了半天:“这位小哥头一次见呐。”
齐金玉答:“是,才来村里。”
小孩插嘴:“仙人哥哥来拜娘娘。”
供台后有一尊不大的塑像,披了件薄柿色的长衣,身周燃着大大小小的火焰。
和其他地方的神像都不大相似。
齐金玉看了两眼,以为要被说不敬神明,没想到婆婆和小孩们也在抬头看塑像。
“这位是哪家娘娘?”齐金玉忽然问。
婆婆笑得慈祥,比塑像更慈眉善目:“是我们村独有的。”
小孩们嘁嘁喳喳:“是晁满娘娘。”
“听说以前救过我们村哩。”
“学堂也是晁满娘娘办的,男娃儿女娃儿都能去。”
“爹说村子里的灶头也是晁满娘娘改造的。”
“还有还有……”
齐金玉还在望着塑像,新涂上去的薄柿色是四门之一顾凛城晁氏女弟子的代表色,看久了,有一种热烈的生机。
可塑像终究是死物,齐金玉回过神,听小孩们一言一语说着仙门晁氏前少主的丰功伟绩。
婆婆燃起三根香,递给齐金玉,齐金玉当真认认真真拜了三拜。
三根香插在香炉里慢慢燃烧,小孩们待不住,跳出门槛后人影都逮不到。
齐金玉坐在老旧的板凳上,缩在角落里看香。
“小哥哪里人?”婆婆坐在门槛边,些微的烟雾飘得缓慢,她说话声也缓。
齐金玉胡诌:“顾凛城的。”
“哦,和娘娘是一个地方的。”婆婆道,“那是个好地方啊,怎么来我们这穷村子了?”
明氏皇朝统一中洲已三百年有余,皇朝起起落落,如今又见颓势。这村子里里外外透着股安闲,已胜过许多地方,但与晁氏坐镇的顾凛城相比,仍旧相差甚远。
齐金玉反问:“满……”他抿了抿嘴,“娘娘不也来了?”
婆婆身体佝偻,坐在矮凳上,缩得小小的,说话和小孩似的:“她来悟道哩。”
“她说的?”
“祖宗传下来的说法。”阳光洒在婆婆身上,她眯起眼,半睡半醒。她像是睡了一阵又醒过来,“小哥来了村里,可有住的地方?”
“有,就村口第一家。”
“哦。”婆婆顿了很久,“那家荒得很,小哥住得惯?”
“东西都齐备着。”
“那就好、那就好。”婆婆头一点一点,“李家姑娘好多年没回家了,请娘娘保佑。”
*
庙外,晁非默然而立,听到里头道别的动静,打算先一步离开。
可庙里的人动作很快。
“师尊来都来了,等等我呗。”齐金玉跨出门槛,一句话叫住晁非。
他进庙时就注意到门口掠过的赤红衣角,想来是晁非神识覆盖不到满月庙,亲自跟着他跑来一趟。
晁非停下,但没转身。
齐金玉快跑两步,和晁非并肩,半歪过身体:“担心我啊?”
晁非目不斜视。
齐金玉嬉皮笑脸:“别害羞嘛。”
斜斜瞥来过的视线冷得要命。
晁非脚下速度愈快,齐金玉跟得轻松:“师尊不问我点什么?”
“也是,都听到了,没什么好问的。”
“倒是没想过,这么偏的村子,还能看到晁家的人。”
“师尊,你也是晁家的吧。怎么不待在晁家,跑扶风林来了?”
“没有说扶风林不好的意思啊,毕竟是第一仙门。”
“不过,还好师尊选了扶风林。晁家要炼器人才,就我那点本事,做做理论题目还行,晁家的实操考试,把我烤了都通不过。”
“唔……师尊不会是为了我离开晁家的吧。”齐金玉一个人喋喋不休,说到自恋的地方,扭捏地“哎呀”一声,双手捂脸,“让师尊等了一百多年,真不好意思。”
半点不提晁非十年不要他的事。
晁非浑身上下泛着冷飕飕的气。
齐金玉见好就收。
他在满月庙耗了大半天,眼看太阳往西,他望着开始飘红的天空:“师尊,村子也逛过了,满月庙也来了,接下来如何?”
话题切换得太快,晁非的冷气凝滞了一瞬,飘飘荡荡,温度不上不下。
“满月庙里供的不是标准神仙,却能隔绝师尊的神识,这阴神实力不可小觑。”
齐金玉兀自说着惊人的话 ,晁非嘴角抿得平直:“你能察觉到我的神识?”
“若是神识看得到庙里,师尊也不至于特意过来。”偏西的阳光不够热烈,齐金玉的声音也忍不住像那渐渐西沉的太阳。
他很清楚,走过轮回路的师尊,什么都记不得。为他而来之类的话,自己都觉好笑。
身旁的人一如既往地沉默。
村里的小路蜿蜿蜒蜒,看不到很远的地方。齐金玉来时不觉迷茫,回时却有些记不得路。
他落后半步,像很久很久以前一样,在师尊身后亦步亦趋。
他没敢出声地吸了吸鼻子,想再废话两句,赶走那点子时不时浮起的丧气。
却听晁非道:“既有师徒之名,莫再一人犯险。”
第3章
师尊刚刚……说了什么?
这算是认可了他的徒弟身份?
就说嘛,就说嘛!师尊怎么可能不要他当徒弟!
除了他齐金玉,还有谁能当晁非的徒弟!
心里好像有很明亮的东西噼里啪啦炸了一阵。
来不及考虑这是激动的表现还是兴奋的象征,齐金玉傻笑着在晁非身边左右乱窜:“师尊,师尊——再说一遍?再说一遍!”
晁非置若罔闻,任凭徒弟一声比一声长地喊着“师尊”,快步回了村口的小屋。
妇人已经回来,灶膛里暖融融的火,米饭的香味飘了出来。
她或许是在走神,切菜声断断续续、不够规律,听到开门的动静,猛地一怔,转头见是齐金玉和晁非,喜道:“小道长腿脚利索了?”
“多走走恢复得快点。”齐金玉没装一瘸一拐,也没有强压下翘起的嘴角,开开心心越过晁非,正常走到妇人身边,“姐姐做什么菜?我闻得都饿了。”
妇人咦道:“我当道长们辟谷呢,货郎卖的书里都这么写。”
“是有这规矩,但我不行,我天生就喜欢吃东西。”齐金玉鼻翼翕动,“姐姐,我能讨一口不?”
“正愁煮多了没人吃,小道长要是高兴,多吃两碗更好。”
“这多不好意思。”齐金玉装模作样,“我吃姐姐家的,住姐姐家的,还没问过姐姐怎么称呼。”
“我就一俗名儿,叫蓝花,小道长要是高兴,喊我花姐就成。”
齐金玉打蛇上棍:“花姐也别老喊我小道长了,我姓齐,名金玉,就是那老值钱、老宝贝的金和玉。”
蓝花两眼弯弯,面对齐金玉时十足亲切:“还是个小宝道长。”
倒叫得齐金玉一愣。
——很多年没人这样叫过他了。
他骤然不吱声,蓝花小心翼翼瞄过来一眼:“是不是不该这么叫啊,小道长一身仙气,被我叫俗了。”
齐金玉立时回神:“没没没,挺好听的,我挺喜欢。”他生硬拽起往下掉的语调,又怕不够自然,敏锐嗅到一丝微妙的气味后,吵吵嚷嚷,“花姐花姐,饭!饭快糊了!”
蓝花手忙脚乱揭了锅盖。
——和每个普通的人类一样。
齐金玉盯着蓝花,神识默默游走过小屋的每一寸。
屋子里除了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可谓空空荡荡。
没有近日打湿过的巾帕,没有妇人替换的衣饰,梳妆台角落里的旧胭脂早已结块、龟裂斑驳。
这里没有丝毫活人常住的痕迹,但也看不到窗台堆积的灰尘或梁上张开的蛛网。
只有不够茂盛的兰花草绕过两面外墙,拥抱着这座奇怪的小屋。
*
晁非被迫坐在八仙桌边,吃了顿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