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
  天光大亮,云麓村的村民们早早起来洗漱吃过早饭,留下一部分老人,月份越来越大的叶静和三分之一的青壮留守后,余下的百来号人便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从苗安口中得知的自由交易街。
  灾民们在各处废墟中搜刮到的物资大部分确实要留着和四大势力换食物,但总归还有些剩余的,这些物品就会去县城中心的自由交易街摆摊和其他人交换。
  这个区域四大势力的人并不会过多干涉,也不会收摊位费。
  相应的,要是谁的摊子被找茬,也不会有人帮忙出头,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村民们想尽快了解更多城中相关的事情,去那里最容易,还能顺便也逛逛街,低价淘点好东西。
  这么一大群人一出现交易区的街道口,瞬间吸引了整条街灾民的关注。
  第123章
  “他们就是昨天来的那群新来的?”
  “看穿衣打扮不像是缺物资的……听说昨天还是坐着古怪的大车来的。”
  灾民的目光中有畏惧,有好奇。
  发现云麓村的村民人人背着一个大背包后更是目光灼灼,恨不得把背包扒开看看里面究竟装了什么好东西。
  是食物?还是食物?又或者是食物?
  还有一些混在普通灾民当中的四大势力的‘探子’,看陆玄一行人的目光除了探究外,脸上比其他人多了几分苦大仇深,不断回想着昨晚从城东宅子里飘出来的各种肉香味。
  咕咚。
  刚进城就大鱼大肉,这群人是真肥羊!一点都不含水分!
  村民们被盯得浑身不自在,见陆玄若无其事地往前走,赶紧跟上。
  李铁低声道:“我们这么多人一起走,是不是有点太浩浩荡荡了?”
  陆玄道:“那就分散开,四五个人结伴。”
  李铁也是这个意思,他对村民们叮嘱道:“有事记得随时用通讯仪联络,或者直接拉警报器。”
  约定好中午在这里集合后,一百来号人很快分散成二十来个小组如同鱼儿入水在交易街上散开。
  街上灾民们过于集中的目光自然而然也跟着分散。
  留在原地的只剩下陆玄一家四口,李家和张家人。
  陆家是一组,李家和张家则是男人们凑在一起,女人们凑做一堆,各自找到感兴趣的摊子便兴高采烈地看了起来。
  陆玄没急着换物资,只是带着家里人和直播间的观众们先大致逛了逛。
  街上的摊子都很简陋,一块破布垫在地上,东西全部凌乱地摆在上面。
  物资也是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基本上灾前街上的铺子小摊上能买得到的东西,除了食物都看得到,只不过灾变期用不上的物资都无人问津,摆半天也少有人问价。
  陆玄一瞬间幻视了末世安全基地的交易区。
  家里另外三人虽然好奇地东看看,西瞅瞅,却没急着换什么东西,倒是附近的其他村民发现了不少想要的物资。
  比如碗碟,酱菜坛子,布料。
  在山里住了两个多月,各家都有不小心碰坏的需要补充,物资多了拿来做酱菜,家里原来的坛子也不够用了需要多补充一些。
  这些原本就不算贵的东西经历过极热季后跟白给的差不多,一篮子几十个碗碟摞在一起只要三五个粗面饼或半斤糙粮。
  布料就更便宜了。
  一匹麻布只要三斤粗粮!棉布也只要八斤!
  村里的女眷们得知这个物价后都快疯了,一个个双眼放光,嘴里不断说着:“太便宜了!怎么会这么便宜!”
  然后开始疯狂抢着换布。
  她们选的是街上少有的还开着门的布庄,灾变后少有人问津,门庭冷落,一整天都未必能做成几单生意。
  可今天,布庄直接被云麓村的女眷们包围了。
  布庄老板:惊喜来得如此突然!
  附近摆摊的灾民们见状都不由伸脖子往布庄里面看,发现那些女人一人一匹布甚至两三匹抢,忍不住咋舌。
  她们是真想买还是想抱上布就跑?
  狂喜的布庄老板冷静下来后也想到了这个可能性,表情不禁警惕起来,随时注意着这些女眷的动静。
  结果发现她们压根没有要走的意思,把看好的布放到自己旁边后又去看其他布料,眉宇间满是女眷逛街时常见的愉悦之色,俨然是一副还没逛够的样子。
  老板:……好像真的是来买布的?
  布庄的布自然比不上陆玄提供的那么崭新,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恰当保存,或多或少有些褪色,还有的明显灾前就是残次品,有染色不匀的问题。
  有的布料更是硬邦邦的,像是淋过雨后没有妥善处理。
  但女眷们一点都不嫌这些布料次,毕竟便宜啊!
  陆玄手里的布她们也不是嫌贵,只是太新了平时舍不得穿,布庄这些布拿来做成衣服就很适合平时随便穿穿,脏了破了也不太心疼。
  没多久,布庄明面上摆着的布料都被女眷们挑完了。
  刘婶不太满意,“老板,你家的布就这点骂?再没别的了?我们还没挑够呢。”
  老板不假思索道:“还有货,还有很多!你们等等!”
  布庄原来的伙计死在了地震中,后来老板也没有再雇人,他迟疑了一瞬,还是选择相信这些女眷们是真心想换布的,扔下店面去后院取货。
  外面观察的灾民们以为她们会趁机跑,不想她们只是聚在一起互相看看对方选中的布,念叨着‘等会儿可得再选个三五匹,这么便宜的布以后说不定再遇不上了’,还有的商量着要给自家男人/儿子做什么样式的衣服。
  灾民们:“……”不是很懂你们这些新来的。
  老板很快抱着一摞布匹跑过来,见人还在松了口气,把布放下后热情地笑道:“诸位客人再等等,我再去拿。”
  没多久,店里空下来的地方都摞满了布,比云麓村的女眷来之前数量还要多。
  且这一次老板拿过来的布里有起码三成几乎没怎么褪色,看着和新的一样。
  女眷们顿时大感惊喜,“老板你竟然还藏了这些好货!怎么不早拿出来。”说着深怕被其他人抢了先,飞快地出手抓自己看中的。
  “大喜家的,我看你之前都拿了五匹布了,这匹留给我吧。”陈大娘抓住一匹湛蓝色的布道。
  刘婶子抓住布匹的另一端,眼中满是志在必得,“我们家人多,五匹布哪里够用的,倒是你家只有你和陈荣两个人用不着那么多布吧,这匹还是让给我吧。”
  两个人对视一眼,空气中仿佛有无声的火花‘刺啦刺啦’作响。
  其他人也没好到哪里去,但凡自己看上的布有其他人盯上,定然要经过一番唇枪舌剑,阴阳怪气。
  布庄老板:“……”
  随着新拿过来的布被她们拿得越来越少,老板既兴奋又有些发愁。
  一两匹布的价格确实不贵,可十匹八匹加起来可不少了。
  三五十斤粮食哪个普通条件的灾民拿得出来,或者说就算有,又哪里舍得拿来买布?不吃饭了?
  灾前他也不是没遇到过脑子一热冲动消费的客人,这类人往往临到结账的时候突然反悔。
  换做是男人,碍于面子多少会留下一部分,会过日子的女客可不一样,说不买那是直接全退。
  老板实在不想空欢喜一场,在她们反悔之前凑上前去,自以为不经意,实际上非常刻意地反复说:“我这些布之前卖得可好了,要不是闹灾了,绝不可能卖这么便宜,过阵子彻底安定了,多给十倍都买不了。”
  “别看布料有些褪色了,但做工是真的没得说,你们买回去肯定不会后悔的。”
  女眷们赞同地点头:“确实很划算。”
  至于以后还能不能安定,那就不好说了。
  她们也不是猜不到老板的想法,刘婶子眼珠子一转,故意说道:“既然老板觉得过阵子价格能涨回去,为什么不干脆多等一阵子再卖?就算这些料子旧了卖不上原价,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白菜价。你就不怕以后后悔?”
  其他女眷们微微侧目过来,想听听老板怎么说。
  对此老板倒是很豁达,笑呵呵道:“货没了我还有银子啊。现在银子是不值钱,但局势稳定后有银子在,铺子也还在,我还能重新进货东山再起。”
  与其留着这些越留越贬值的布匹,不如多囤点粮食。
  他估计哪怕以后稳定了,自己也会养成在家里囤个千八百斤粮食和至少几大缸水的习惯。
  前两个月的高温是真把他吓到了。
  女眷们交换了一个眼神,纷纷冲老板竖起大拇指,“老板有见地。”然后继续快乐地选布。
  最初进布庄的女眷只有六七人,后面其他人收到消息陆续赶过来,人数逐渐增加到了十五人。
  外面的灾民们看着布庄内热热闹闹的仿佛灾变根本没发生过一样的氛围,神色都恍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