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他不是唯一一个这样想的家长,诏令下完半个月,这群集家族希望,家族失望,家族绝望的大军浩浩荡荡抵达了他们不忠诚的长安。
  长安彻底成了欢乐的海洋。
  霍彦的所有产业马场,赌场,戏楼本就是销金窖不必多言,但捺不住这些人什么都要,霍彦现在简直不能以日进斗金来形容,用日进金山来形容更妥贴。
  那些人也懂事的很,天天请霍彦吃饭,嗯,还打听到了霍彦的喜好明目张胆地行贿。
  霍彦对这些人简直是爱不释手。
  这天,霍去病又见他幼弟一身寡素去,金玉佩身回,手上恨不得戴八个戒指,默默对司马迁发出了吐槽。
  “他这样走在长安城,难得也没人偷他的。”
  司马迁瞪大了眼睛,不敢想象这是霍去病能说出来的话。
  当事人霍彦的耳朵尖,耳朵上亮闪闪的宝石坠子微微侧,他走两步,冲两人歪头笑,“嗐,我有这张面皮,全长安谁敢在我阿兄面前造次。”
  霍去病从霍彦手上抽了个剑坠子,那剑坠子上面宝石华丽的紧,霍去病觉得不错,他一直喜欢花色漂亮的宝石,霍彦笑起来,跟变戏法似的从袖子里掏出了四五条。
  “知道你喜欢,让那些人现打的,都漂亮的很。”
  霍去病心满意足。
  “我还缺把宝剑。”
  目睹全程的司马迁记八卦的手蠢蠢欲动。
  最后被记在《大司马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传》的这段小字凭着足够可爱出名了。
  后世人每每翻阅这篇文,都得要大赞太史公,随即会想太史公是趴哪里的墙角看的。
  当然,这是后话。
  霍彦玩了半个月,又屯满了三大箱珠玉宝饰,加上这次各家子弟入长安激发了酒商们的潜能,三符虽不再发售,但他们生怕下次赶不上,为了自己能多几个名额,发疯似的买三符,竟显出了十万分的攀比之风。
  而霍彦笑盈盈屯钱,他把贵的首饰挑出来,给霍去病留了一小匣,给卫青送了一匣子,给卫少儿送了一匣子,给卫家人和卫长她们,桑弘羊,主父偃,汲黯各送了一小匣,顺带着开箱子让那些酒业司的实习小少年们挑自己喜欢的,这些小孩都是顶级勋贵,都呆不长久,但是这段时间赚的钱都够吃三十年的了,所以一人就挑了两件。
  剩下的霍彦挑了些素净的,在未央宫里卖,依旧是三文钱。
  剩下的两个半大箱子,全扔给刘彻了。
  刘彻乐得不行,心肝宝贝的稀罕他。
  弹幕馋死了。
  [宝,我也要!]
  [嫉妒使我面目全非。]
  ……
  霍彦就笑,他捧了个大匣子,对弹幕道,“这些我死前就埋,留在你们知道的地方。”
  弹幕全是呜呜呜。
  [我是阿言的狗。]
  [我隔世的亲儿子。]
  ……
  霍彦:滚吧!
  元朔五年终于结束,霍彦把那些正经人都弄走了,专留下了不聪明的骄横二世祖们,然后属于霍彦和霍去病轰轰烈烈的元朔六年终于到来。
  南阳孔氏租的楼船上,锦衣少年正将金饼塞进石页的革囊。江风吹动他孔雀翎织就的斗篷,腰间玉璜碰着错金带钩叮咚作响,“你帮我跟霍大人说声,那颍东王氏与我有仇,我非到那里去不可,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好处!”
  既然不能回家,那我就去泄愤,反正家里就我一个人留下来了。
  石页这段时间已经看钱看麻了,对之面无表情,他掂量金饼的分量,然后才露出了大白牙。
  “这是自然,仇是肯定不能放过的。”
  锦衣少年骄横一笑,面象狰狞。
  石页不是那等不拿钱办事的,当天调令就下,这位人精被霍彦降临在颖川。
  这个少年一开头,长安城里的纨绔子弟顿时有了新目标,贿赂,使劲儿点,就能去把你对头一家铲平。
  去啊!一块金子了却平生大恨,活着纯是为人添堵的二世祖们空前团结,跟抢食的小鱼儿似的跑到了霍彦跟前献金饼。
  “高风亮节”的霍小郎君为朝廷办事,怎么能收!
  不懂事!
  霍彦心道。
  还是小孔会来事。
  石页摸了摸脖子,满怀的金子压得他手疼。
  清明雨落时,霍彦戏楼摆宴,泪眼婆娑,执手看纨绔,这岔结束,只能等下一个花季了。他转念一想,这一堆卧龙凤雏终于要成老鼠屎去坏汤了,又觉老怀甚慰啊。
  次日,一三十六郡的纨绔们已在奔赴仇雠之地的路上。
  而此时在黄河岸边的官道上,一个年轻税吏正冷眼瞧着颍东王氏的运酒车。雨水顺着油布缝隙渗入陶瓮,他直接踢翻了那昂贵的兰生酒,这位税吏,正是南阳孔氏最跋扈的幼子。
  “这酒瓮封泥有缺损,还卖呢!”孔氏子慢条斯理地用竹签戳破最后一个陶瓮,狐假虎威,身后霍彦真正派的骨干酒坊丞,适时递上盖着鲜红官印的罚单。
  又罚千钱,有这姓孔的在,王氏放弃酿酒吧。
  十里外的官营酒坊里,霍彦从长安派的老匠人揭开新醅的随春,清冽的酒香惊飞了檐下避雨的春燕。
  “二十钱一斗嘞——”
  一阵的叫卖声。
  二十钱一斗,什么时候酒比酒糟还便宜了。
  那佃农的妻子不敢置信地上前询问,然后只称了半斗,她攥着省下的买酒钱,在细雨中,摸了摸旁边黑瘦的小童,声音柔得像雨水丝儿,“乖狗儿,阿母还剩钱呢,一会儿买块细麻布,咱们做衣裳,漂漂亮亮的。”
  小童的眼睛亮亮的。
  好!
  阿母做衣裳就不冷了。
  阿翁喝酒就不冷了。
  真好!
  今年颖东家家户户给小童裁的细麻衣似乎都添了半尺。那些黑瘦佃农捧着破了半边的陶碗蹲在田埂上,浑浊的眸子里映着官酒旗郭,往年此时,他们连酒糟都吃不起。
  元朔六年的春风终于如霍彦多年前想的那样吹进千万家。
  而承着这阵风起的还有霍去病。
  这一次,霍去病终于说服了卫青,得以骠姚校尉的身份随军出塞。
  元朔五年秋,匈奴万骑入代郡,杀都尉朱英,掳掠百姓千余人。
  刘彻大怒,在卫青的劝说下才忍住不在秋季发兵,准备来年开春攻匈奴。
  现在春天已经来了,因着霍彦,今年朝廷阔绰,大司农署并着霍彦已经备好了粮草和一应军需。
  大军开拨之前,霍彦在弹幕的提醒下还装神弄鬼给卫青和霍去病卜了一卦。
  [赵信城,赵信。]
  [苏建、赵信所部三千余骑遭遇单于主力,赵信力战后领兵投降匈奴,苏建独自逃回。]
  …
  [杀叛徒!]
  霍彦摇了摇头,“是力战后降,而非叛逃,只是未料到匈奴主力向他们。”
  因这个喊打喊杀,未免让舅舅与兄长失威于军中。
  所以他只能提醒。
  于是一大群跳大神的,中间圈着个霍彦。
  卫青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幼时最不信鬼神的阿言现在被刘彻同化了,但是阿言好像确有神意,长得就很金童。
  霍去病觉得有意思,也不挡着霍彦跳大神。
  然后二人就听见坐在地上的霍彦抬起头,压低的声音。
  “苏,赵二人若合军,请务必支援。”
  卫青和霍去病一起怔住,然后霍去病轻笑着应了。
  阿言确是神仙临凡。
  元朔六年春,二月,大将军卫青率六将军骑兵十万,以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再出定襄数百里击匈奴。
  霍彦送别,他没有说话,就跟以往送舅舅一样沉默着给霍去病理了理盔甲,将自己给他和卫青雕的平安扣系在他手上。
  “唯愿吾兄,得偿所愿。”
  卫青浅笑,叫他跟着刘彻他们回去。
  霍彦不知道怎么回事,眼眶就红了,他笑起来,却比哭还难看。
  “好,我就回了。”
  卫青温柔一笑,然后翻身上马,冲他挥手。
  霍去病用力抱了霍彦一下,也跟着上马,他的脸上全是锐气,他已等待太久,这把宝剑出鞘见血。
  黑云很快消失在眼前,霍彦突然觉得长安空荡荡的。
  愿大将军与骠姚校尉,此行胜意。
  彦拜上。
  第80章 此战,且随骠骑(上)
  霍去病一走,霍彦觉得自己好像得了分离焦虑,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那群少年大多跟着霍去病沙场建功去了,酒业司一下子也冷清了,霍彦更受不了了。
  他原本可以忍受孤单,但偏偏以前太热闹了,现在他是哪哪都不习惯,于是他去找刘彻要接着教刘据,然后被婉拒了,因为刘据现在是太子了,他有一屋子专职老师排队等着,霍彦个兼职,实习期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