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天子垂泪。
太平本是将军造,不见将军见太平。
阿嬗没有去泰山,他成了霍彦的孩子,似乎一切已经稳当。
秋风一年一年起,长辈们渐次离去,连小漂亮也长眠不起了。
又过了很久,舅舅死了,若没有霍彦,卫家便彻底散了。
大汉的军魂不在了。
霍彦将自己培养好的将领送去战场,虽没有卫青与霍去病在时的凶残,但至少也是胜多败少。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直到霍嬗从军。
这个孩子被霍彦养的太像霍去病了,他太像了,所以他也要去战场,不顾霍彦的阻拦,他也要抗击匈奴。
然后,他也死在了抗击匈奴的地方上。
霍彦疯了。
他终于疯了。
他摸着镜子中的自己,喃喃自语。然后发疯一般砸碎镜子。
霍去病看着他幼弟杀灭地方豪族的手段越发狠戾,什么暗中安排亲信,深入豪族内部,收集他们贪赃枉法、强取豪夺的铁证,待证据确凿,便在朝堂之上,当着众人的面,将罪证一一罗列,让豪族们百口莫辩,他都不干了。他像是一只无人管束的恶犬,直接动用私军,趁夜包围府邸,将其核心成员一网打尽。
他像是在玩弄牲畜一样玩弄朝中大臣,他巧妙利用各方势力间的矛盾,精心编织罪名,将反对他的声音一一下狱,彻底清除。
桑弘羊被他调离长安,金日磾被他斩于刀下。
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无人再敢轻易挑战霍彦的权威。
他的刀所到之处,血流成河。
没有人可以牵住霍彦,连太子都不可以。
就像太子也管不了他越来越疯的父皇一样。
刘彻与霍彦一起疯了。
他们俩个一起疯了般去找神灵显灵,一个盼着与亲人见面,一个盼着长生不老。
没人认为杀人成性的霍彦还清醒着,只知道他又杀了一个骗他和天子的方士。
天下儒生恨他,骂他,啐他,却也依从他。
没人敢对一个怪物似敏锐的疯子阳奉阴违。
一时之间,豪族土绅不敢冒头,国家越来越有钱,天下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他们有了书读,有了粮吃,要往上爬,可以去念太学,可以递名帖,可以参加考试。
霍彦依旧在发疯,只是症状似乎好多了,不再无缘无故提刀砍人了。
他只是每日对着镜子的时间越来越久了。
他只能看见自己满脸的皱纹和白发,那双杏眼也只剩浑浊一片,跟他印象中的人差太多了。
“不像,不像,不像了。”
他手中的镜子飞出,掷下地上,碎成碎片。
下面跪着的霍光几乎不敢动了。
他怕死,所以他怕仲兄。
他敬权,所以他敬仲兄。
霍去病看着霍彦,霍彦望着霍光离去的背影,眼睛晦暗一片。
霍去病的心近乎下意识地明白了霍彦的想法。
“阿言,你累了。”
霍彦抑住轻咳,却止不住胸腔中的血。
他要死了。
或在这次秋风起。
他撑不过刘彻了,哪怕已经杀了江充,他死后,焉知没有李充,张充。
霍去病在又一次秋风中看见霍彦提刀,他帮太子做了最后一件事。
弑君。
在要被侍卫拖出去凌迟的那一刻,霍彦掷出了自己的短刺。
他一生都没中过,这次也没有,只是戳进了刘彻大腿的骨缝里。
“成事在天,陛下命不该绝。陛下,我这把刀是不是很利?”
他哈哈大笑,任由自己无力倒在冰凉的石板上,缓缓闭上了眼睛。
好像是阿兄啊,阿兄,你是来怪我的吗?
他的眼泪大滴大滴地往外渗,眼神渐渐的涣散开来。
对不起啊,我没护好他们。我连据儿都护不好了。
可我好累啊,我天天都在吐血,我没有血了,我没有嬗儿了,我没有舅舅了,我没有阿母了。
我什么都没有。
我的阿兄也早就不要我了。
我是个疯子。阿兄是大英雄。
我无法去茂陵了,紧挨着阿兄的泰安侯墓只能空置了。
以后连见到阿兄的资格也没有了。
无法同归了。
霍去病想搂着他,却只能任由他的尸体被刘彻叫人抱到自己的身边。
太子很快到了,满室的血让他吓出了冷汗,他几乎跌坐在榻前。
年老的皇帝老泪纵横,他的血几乎糊满整个床榻,他却在呼唤身边的刺客,他的孩子。
“阿言,阿言,朕赐你无罪,起来啊,阿言。”
刘彻近乎是吼着,他的血越流越多,巫医捂都捂不住,谁也不敢让陛下截肢保命,真正敢的人在榻下,他们只能任由皇帝的眼神涣散。
“阿言,阿言,朕好孤独啊,阿言。”
起来啊!
霍去病抱着自己的幼弟,看着姨父一点一点拨开自己幼弟的头发,年老的皇帝浑浊的眼睛似乎变回青年时的明亮,他喘息着将霍彦的手放在手里,对着太子道,“朕活得太久了,他不放心你,所以要和朕一起死。”
他的目光太过清明,刘据近乎伏在地上。
刘彻大笑,他摇了摇头,“你不肖朕。”
太子的面色惨白。
“儿臣…”
他欲解释,刘彻却甩袖,“让他陪葬茂陵,厚葬。”
刘据如蒙大赦,他将霍彦从霍去病怀里抢走,无声的痛哭,哽着声音,喊了一声阿兄,一个都当祖父的人哭成了孩子。
他的阿兄死了。
一直助他,一直护着他,哪怕疯了都会替他解决问题的阿兄死了。
刘彻的唇色青白,他没有叫自己的傻儿子,只是将目光放在床幔上,然后咽了最后一口气。
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
他好孤独啊!
霍去病一只手牵住霍彦,另一只手放在了他的手上。
刘据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一时之间瘫坐在地上,眼泪无声的掉下来。
他的父皇,他的阿翁死了。
霍去病的长梦惊醒,他支着额,梦中内容已记不太清,但他只觉得自己这个梦不好。
他只记得梦中的阿言一直哭,他很难过。
“翁翁,阿言的梨汤好了没?他不爱加蜜的。”
第71章 霍去病教人
霍彦和霍去病并肩出卫府时早已经过了晌午,霍彦从马车壁处掏来掏去,最后叼了块点心,顺带给了霍去病一块。
霍去病的面色还是不太好,沉着一张脸,只是到底接过了点心。
“一句话罢了,阿兄生什么气啊!”
霍彦吃着开心,眯着眼睛,又给霍去病一块。
霍去病见到他这没心没肺的模样,下意识就皱起了眉,虽他并未多说什么,但一看就是不悦。霍彦歪头对上他的面容,眉眼弯弯。
“阿兄。”他的面上是纯然的疑惑,“如果因为一句话就心生愤懑,那我们俩就不用出门了。你今日好奇怪。”
寒门之子,例如张汤在朝中立足,尚需担下酷吏之名,更别说他俩了。自从到刘彻身边稍得了些势儿,那些个老牌世族,高官子弟哪个不在背后嘀咕他俩的出身。上次霍去病主张杀李广后,他们在背后更是恨不得戳断他俩的脊梁骨,奴隶之子,攀权附贵,私生之子。
照他阿兄的性子,别说在意了,估计旁人蛐蛐被他阿兄听到了,他阿兄都会不屑一顾,然后转头很骄傲的对他和舅舅讲,这些人嫉妒我得天子心。
所以霍彦百思不得其解,他都不在意的一句话,他阿兄为何耿耿于怀。
晌午过后的长安街市,热闹非凡。车轮滚滚,溅起烟尘。
霍去病正襟危坐,目光却沉炽,缓声与霍彦道,“往后你一人久在长安,仕宦中枢,你属卫府,再如何你势他总会借,而他这人贪心太过,品性不端,而我不希望我在外,卫家在长安的人给你惹麻烦。”
再不把公孙敬声掰扯直了,总有一天会闯出大祸来,到时候必托累阿言在朝中难做。况且他瞧不起阿言,不敬阿言,不存感恩,记仇不记恩,更该训了。
他几乎一照面,就把公孙敬声的结局预言了个彻底,霍彦突然头疼起来,慧极必伤,美物不常存。他阿兄不被禁,谁被禁!
“你那个水晶似的七窍玲珑心,分给据儿他们一角,才是皆大欢喜。你就不能稍微愚钝一点嘛!”
霍去病不听他的抱怨,聪明为什么要掩饰,他聪明自然可以拿别人当傻子。
“等这阵日子闲下来,我就去把公孙敬声提溜出来训训。你自去玩你的吧!”
霍彦翻了个白眼,“杀鸡焉用牛刀,用不着你,他这样的,吓吓就好了,你看我的就是了。”
他又不傻,放条白眼狼在身边。
霍去病双手交叠,从嗓子里哼了一声。
太平本是将军造,不见将军见太平。
阿嬗没有去泰山,他成了霍彦的孩子,似乎一切已经稳当。
秋风一年一年起,长辈们渐次离去,连小漂亮也长眠不起了。
又过了很久,舅舅死了,若没有霍彦,卫家便彻底散了。
大汉的军魂不在了。
霍彦将自己培养好的将领送去战场,虽没有卫青与霍去病在时的凶残,但至少也是胜多败少。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直到霍嬗从军。
这个孩子被霍彦养的太像霍去病了,他太像了,所以他也要去战场,不顾霍彦的阻拦,他也要抗击匈奴。
然后,他也死在了抗击匈奴的地方上。
霍彦疯了。
他终于疯了。
他摸着镜子中的自己,喃喃自语。然后发疯一般砸碎镜子。
霍去病看着他幼弟杀灭地方豪族的手段越发狠戾,什么暗中安排亲信,深入豪族内部,收集他们贪赃枉法、强取豪夺的铁证,待证据确凿,便在朝堂之上,当着众人的面,将罪证一一罗列,让豪族们百口莫辩,他都不干了。他像是一只无人管束的恶犬,直接动用私军,趁夜包围府邸,将其核心成员一网打尽。
他像是在玩弄牲畜一样玩弄朝中大臣,他巧妙利用各方势力间的矛盾,精心编织罪名,将反对他的声音一一下狱,彻底清除。
桑弘羊被他调离长安,金日磾被他斩于刀下。
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无人再敢轻易挑战霍彦的权威。
他的刀所到之处,血流成河。
没有人可以牵住霍彦,连太子都不可以。
就像太子也管不了他越来越疯的父皇一样。
刘彻与霍彦一起疯了。
他们俩个一起疯了般去找神灵显灵,一个盼着与亲人见面,一个盼着长生不老。
没人认为杀人成性的霍彦还清醒着,只知道他又杀了一个骗他和天子的方士。
天下儒生恨他,骂他,啐他,却也依从他。
没人敢对一个怪物似敏锐的疯子阳奉阴违。
一时之间,豪族土绅不敢冒头,国家越来越有钱,天下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他们有了书读,有了粮吃,要往上爬,可以去念太学,可以递名帖,可以参加考试。
霍彦依旧在发疯,只是症状似乎好多了,不再无缘无故提刀砍人了。
他只是每日对着镜子的时间越来越久了。
他只能看见自己满脸的皱纹和白发,那双杏眼也只剩浑浊一片,跟他印象中的人差太多了。
“不像,不像,不像了。”
他手中的镜子飞出,掷下地上,碎成碎片。
下面跪着的霍光几乎不敢动了。
他怕死,所以他怕仲兄。
他敬权,所以他敬仲兄。
霍去病看着霍彦,霍彦望着霍光离去的背影,眼睛晦暗一片。
霍去病的心近乎下意识地明白了霍彦的想法。
“阿言,你累了。”
霍彦抑住轻咳,却止不住胸腔中的血。
他要死了。
或在这次秋风起。
他撑不过刘彻了,哪怕已经杀了江充,他死后,焉知没有李充,张充。
霍去病在又一次秋风中看见霍彦提刀,他帮太子做了最后一件事。
弑君。
在要被侍卫拖出去凌迟的那一刻,霍彦掷出了自己的短刺。
他一生都没中过,这次也没有,只是戳进了刘彻大腿的骨缝里。
“成事在天,陛下命不该绝。陛下,我这把刀是不是很利?”
他哈哈大笑,任由自己无力倒在冰凉的石板上,缓缓闭上了眼睛。
好像是阿兄啊,阿兄,你是来怪我的吗?
他的眼泪大滴大滴地往外渗,眼神渐渐的涣散开来。
对不起啊,我没护好他们。我连据儿都护不好了。
可我好累啊,我天天都在吐血,我没有血了,我没有嬗儿了,我没有舅舅了,我没有阿母了。
我什么都没有。
我的阿兄也早就不要我了。
我是个疯子。阿兄是大英雄。
我无法去茂陵了,紧挨着阿兄的泰安侯墓只能空置了。
以后连见到阿兄的资格也没有了。
无法同归了。
霍去病想搂着他,却只能任由他的尸体被刘彻叫人抱到自己的身边。
太子很快到了,满室的血让他吓出了冷汗,他几乎跌坐在榻前。
年老的皇帝老泪纵横,他的血几乎糊满整个床榻,他却在呼唤身边的刺客,他的孩子。
“阿言,阿言,朕赐你无罪,起来啊,阿言。”
刘彻近乎是吼着,他的血越流越多,巫医捂都捂不住,谁也不敢让陛下截肢保命,真正敢的人在榻下,他们只能任由皇帝的眼神涣散。
“阿言,阿言,朕好孤独啊,阿言。”
起来啊!
霍去病抱着自己的幼弟,看着姨父一点一点拨开自己幼弟的头发,年老的皇帝浑浊的眼睛似乎变回青年时的明亮,他喘息着将霍彦的手放在手里,对着太子道,“朕活得太久了,他不放心你,所以要和朕一起死。”
他的目光太过清明,刘据近乎伏在地上。
刘彻大笑,他摇了摇头,“你不肖朕。”
太子的面色惨白。
“儿臣…”
他欲解释,刘彻却甩袖,“让他陪葬茂陵,厚葬。”
刘据如蒙大赦,他将霍彦从霍去病怀里抢走,无声的痛哭,哽着声音,喊了一声阿兄,一个都当祖父的人哭成了孩子。
他的阿兄死了。
一直助他,一直护着他,哪怕疯了都会替他解决问题的阿兄死了。
刘彻的唇色青白,他没有叫自己的傻儿子,只是将目光放在床幔上,然后咽了最后一口气。
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
他好孤独啊!
霍去病一只手牵住霍彦,另一只手放在了他的手上。
刘据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一时之间瘫坐在地上,眼泪无声的掉下来。
他的父皇,他的阿翁死了。
霍去病的长梦惊醒,他支着额,梦中内容已记不太清,但他只觉得自己这个梦不好。
他只记得梦中的阿言一直哭,他很难过。
“翁翁,阿言的梨汤好了没?他不爱加蜜的。”
第71章 霍去病教人
霍彦和霍去病并肩出卫府时早已经过了晌午,霍彦从马车壁处掏来掏去,最后叼了块点心,顺带给了霍去病一块。
霍去病的面色还是不太好,沉着一张脸,只是到底接过了点心。
“一句话罢了,阿兄生什么气啊!”
霍彦吃着开心,眯着眼睛,又给霍去病一块。
霍去病见到他这没心没肺的模样,下意识就皱起了眉,虽他并未多说什么,但一看就是不悦。霍彦歪头对上他的面容,眉眼弯弯。
“阿兄。”他的面上是纯然的疑惑,“如果因为一句话就心生愤懑,那我们俩就不用出门了。你今日好奇怪。”
寒门之子,例如张汤在朝中立足,尚需担下酷吏之名,更别说他俩了。自从到刘彻身边稍得了些势儿,那些个老牌世族,高官子弟哪个不在背后嘀咕他俩的出身。上次霍去病主张杀李广后,他们在背后更是恨不得戳断他俩的脊梁骨,奴隶之子,攀权附贵,私生之子。
照他阿兄的性子,别说在意了,估计旁人蛐蛐被他阿兄听到了,他阿兄都会不屑一顾,然后转头很骄傲的对他和舅舅讲,这些人嫉妒我得天子心。
所以霍彦百思不得其解,他都不在意的一句话,他阿兄为何耿耿于怀。
晌午过后的长安街市,热闹非凡。车轮滚滚,溅起烟尘。
霍去病正襟危坐,目光却沉炽,缓声与霍彦道,“往后你一人久在长安,仕宦中枢,你属卫府,再如何你势他总会借,而他这人贪心太过,品性不端,而我不希望我在外,卫家在长安的人给你惹麻烦。”
再不把公孙敬声掰扯直了,总有一天会闯出大祸来,到时候必托累阿言在朝中难做。况且他瞧不起阿言,不敬阿言,不存感恩,记仇不记恩,更该训了。
他几乎一照面,就把公孙敬声的结局预言了个彻底,霍彦突然头疼起来,慧极必伤,美物不常存。他阿兄不被禁,谁被禁!
“你那个水晶似的七窍玲珑心,分给据儿他们一角,才是皆大欢喜。你就不能稍微愚钝一点嘛!”
霍去病不听他的抱怨,聪明为什么要掩饰,他聪明自然可以拿别人当傻子。
“等这阵日子闲下来,我就去把公孙敬声提溜出来训训。你自去玩你的吧!”
霍彦翻了个白眼,“杀鸡焉用牛刀,用不着你,他这样的,吓吓就好了,你看我的就是了。”
他又不傻,放条白眼狼在身边。
霍去病双手交叠,从嗓子里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