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罪魁祸首的小红痣若隐若现,模样很是可爱,只是眼神冷得像冰。
“你听不懂人话,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现在谈的是彼此借势,后面谈的便是生意了。
天已经放晴,院中全是湿润的泥土气,一股子水腥味。
霍彦起身,望着一地的杯盘狼藉,随手掷了一颗金丸。
金丸正入陶盏,发出一声脆响。
“这金丸便当我赔你的损失了,公可得买些好茶盏,免得来日枯死,浇水的碗都没有。”
说完,大步下了阶,径自住外走去。
“烦请阿言通知太中大夫①明日备好碗筷。”
董仲舒扶起小案,高声道。
霍彦冷笑,又转了回来,把他的小案又给掀了。
“老家伙,你最好今天晚上睁眼睡。”
董仲舒哈哈大笑,一把把他揽到怀里,臂上的肌肉一鼓一鼓的。
他年少时也是游学过,路见不平,拨刀除盗匪的。
“你怎么这般凶啊,彦儿。”他笑着加了劲儿,把霍彦彻底锢住,“你这赤诚心性,还不随我走,没立起心来,哪日见惯长安的黑风,非得自钻牛角尖不可。”
霍彦手中的银针陡出,最后却全收了,只是冲他脸来了一拳。
“与你何干!董仲舒,你未免管得太宽!”
董仲舒接了拳,笑得温柔。
“就当我年老落魄,穷苦难耐又见你心喜,找你长辈要些钱,带你出去玩玩。”
他满怀残留的梅香,轻拍霍彦的脊背。
“你与你的舅兄不同,孩子。你的舅兄我也曾见过,他们皆是高朗之辈,是有本事在这长安城,也能胸怀万方之人。他们是帝王的鹰鸟,不需要出四方天,心便有华彩,总有一天必高飞展翼。”
“可你不是,阿言啊,你的心志已经存心,那你为什么不敢去见见这个让你立志的万方。你这般眼不见天,耳不得苦,少年时一生锦衣绮罗,帝宠优渥,家人爱护,长久下去,便是高官厚禄,前途大好。如何能立真正的心,如何能为天下元黎所计,你这只长风鸟如何能高飞!”
他的话已经扣在霍彦的心房,可他依旧脸色冷漠,脊背挺直,“那也不用你来发善心。我不修儒!”
董仲舒揉了揉他的小脸,笑道,“我可不敢要你做弟子,你小子日后还不知怎的犯下大罪呢,我可不想因你这混孩子被诛。”
霍彦拍开他的爪子,眉目桀骜。
“你既怕诛,便莫要与我牵扯,你忘了吗,你登的是卫府门。到时候我若犯下大罪,我笃定有舅兄,姨母在,陛下不会杀我,而公就不一定了。所以公离我远些吧,我自寻我的道,你的建议我记下了,剩下的便不靠董公了。”
董仲舒叹了口气,放下了他。
他再有爱才之心,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相赌。
霍彦行了个礼,又一次往前走。
这次没回头。
那株残梅慢悠悠的落下了两片花瓣。
满地都是残红,董仲舒却凝望着那棵老梅新发的枝芽。
“阿言慢行,小心雨水沾湿鞋面。”
霍彦这次没再反驳他的称呼,只是摆了一下手,随意跨过泥水滩,在衣角上落上两点污泥。
自此便不再交集了吧。
董仲舒起身,拿起自己的笔,写下了儒学刊物的第一篇文章。
总要为刚立起来的儒家计的。
霍彦回了卫府,三步并作两步,一个跳跃跨过卫府的门槛。
身后的门房见他的跳脱模样,都不由的笑着催他。
“小郎君快些,小马都出栏了。”
霍彦扭头冲他们咧了一个鬼脸,就顺着走廊往家中的马厩跑。
正匍匐休憩着的小漂亮,先察觉到了他,耳朵动了两下,这只体型颇为可观的猛兽蓦地一下起身,暗金色的兽瞳中全是惊喜。
霍去病拍了一下虎脑袋,抬头见到了霍彦,原本挂霜的脸色好了不少,走到他面前,把他上上下下看了一遍,才摸了摸他的头发,问道,“你迟了小半个时辰,阿言,是在路上遇到了什么吗?”
霍彦偏头任由他揉,上前替他牵马的缰绳。
“兄长,我若是以后跟着淳于姨姨离开长安一段时间,你会忘了我吗?”
他俩在平坦的马场慢行踱步走着,有一搭没一搭地互相说着话。
良久,霍彦才问道。
他凝望着地上的泥水坑,不敢看霍去病的反应。
霍去病怔忡了片刻,“阿言要离开吗?”
他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阿言,他俩一直形影不离。
霍彦的脸色不太好。
他不想走,不想离开兄长,不想离开舅舅,不想离开大家。
可淳于缇萦已经向他提过很多次了,长久停留在一处,医术是不可能提升的。
而且,他确实已经在锦绣窝里呆的太久,被保护的太好,他似乎也看不清他的志向了。
他写下了那句创刊词,结果自己未见过众生,只在帝王宠爱及舅兄庇护之下,发些酸言酸语,算什么立心,立命。
董仲舒说的对,长安城太危险,他往后的路也许会很难,那没有一颗足够坚定的心,他也许走不下去。
或许他应该在某日为自己计划一场远游了。
“是要离开一段时间,但不是现在。”
“那到那一天,我跟阿言一起去吧。”
霍去病纵马提缰,张弓引箭,飞鸟坠落,身侧的小漂亮飞扑上去。
既然舍不得,那就要更紧地扒住才是。
不然想你怎么办。
霍彦一下子由阴转睛,眸中华彩乍起,也弯弓去打鸟,虽然一个没中,但是他还是快乐的哼起歌。
“咱们老百姓,真呀真高兴,那个我决定再建一个厂建钢,给你配上金鞍玉勒,让兄长你成为长安城最靓的仔。”
霍去病又打了一只鸟,撇了撇嘴。
“上次你说的玳瑁床还没影呢!”
要不是迁就阿言,他才不喜欢平地跑。
还是山林猎鹿最有意思。
霍彦纵马扬鞭,结果被马拽着,跑了个曲线。
“买!回去就买!!!”
霍去病怕他出事,紧跟上他,目光落在他歪七扭八的姿势时,是真的有些无奈。
“幼弟,是你骑马,不是马骑你。你使点劲儿。”
[我的天哪,这是什么满分回答。]
[阿言的心巴巴。]
[我靠,大儿,你别笑了,脸都笑烂了。]
[我想你怎么办,好甜。]
[阿言,你这个菜法,再不搞个高桥马鞍,和脚蹬子,你就掉下去了。]
[你都炼钢了,把水泥玻璃啥的都炼了吧,也不差那点了。]
[高炉炼钢,这个项目就投了。]
[一会儿给你上传个文档。]
[你拽它,它不咬你。]
[亲哥的吐槽,最为致命。]
[一样的年纪,有人山林猎兔,有人蛇形走位,hhh。]
……
第31章 爆金币吧
元光二年甫一开始,《汉青年》投入世面,其有趣的内容及插画一下子引起长安城读书人的狂热追捧,甚至不少人把那创刊词当成了座右铭放在案头床前。
那光滑的纸张和特殊的排版印刷及装订更是令人津津乐道。
这下,刚被当成正统儒门急了,在其发布的半个月后,董仲舒便和其弟子放了个大炸弹,要推出儒学新学刊,与科学派打个擂台。
他作为此时名义上的儒门领袖,这一表态,自然振奋人心。
当然,这也意味着科学派开始崭露头角。
霍彦为此不得不放大招,开始公布一些例如实验发明,甚至他还在东市又盘了个铺子,作为科学派的大本营。他给投稿的人都发了信函,希望准备举办一次科学展,陈列他手工制作的科学方明和其的原理,上至水晶望远镜,竹筒小□□,下至他刚产出的新纸。
他甚至准备好了给来参会的宾客普及一下他新设计的旋转小火锅桌。
他这边严阵以待,心中想着来个聚会,拿一沓纸,让那些人都留下文章,再写一本书跟董仲舒打擂台,他万万没想到,董仲舒在放出消息的第二天,亲自登门拜访玩具屋,或者是拜访玩具屋背后那个一手推动科学兴起,威胁儒家正统地位和思想大一统的主人。
可惜董仲舒想得挺好的,结果他来的当天是玩具屋营业时间,别说见到此时正在马场附近研究高炉炼钢的霍彦,甚至因为人太多,他连屋门槛都没踏进去。
他在人群挤了半天,才勉强找到了招呼客人的石页,自报了家门,才在另一间铺子的三楼见到了管事。
管事本来是忙着对账按着霍彦需求把给刘彻打仗的钱分出来,见到他却放下了装订成册的纸质账本,搓了搓手,让石页给董仲舒上茶点,笑眯眯的道,“董公大驾,真是令小店篷蔽生辉。”
他跟那些贵族打交道久了,加上霍彦的耳提面命,早已经是老油条了,面对董仲舒的态度不算谄媚,带着恰到好处的殷勤。
“你听不懂人话,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现在谈的是彼此借势,后面谈的便是生意了。
天已经放晴,院中全是湿润的泥土气,一股子水腥味。
霍彦起身,望着一地的杯盘狼藉,随手掷了一颗金丸。
金丸正入陶盏,发出一声脆响。
“这金丸便当我赔你的损失了,公可得买些好茶盏,免得来日枯死,浇水的碗都没有。”
说完,大步下了阶,径自住外走去。
“烦请阿言通知太中大夫①明日备好碗筷。”
董仲舒扶起小案,高声道。
霍彦冷笑,又转了回来,把他的小案又给掀了。
“老家伙,你最好今天晚上睁眼睡。”
董仲舒哈哈大笑,一把把他揽到怀里,臂上的肌肉一鼓一鼓的。
他年少时也是游学过,路见不平,拨刀除盗匪的。
“你怎么这般凶啊,彦儿。”他笑着加了劲儿,把霍彦彻底锢住,“你这赤诚心性,还不随我走,没立起心来,哪日见惯长安的黑风,非得自钻牛角尖不可。”
霍彦手中的银针陡出,最后却全收了,只是冲他脸来了一拳。
“与你何干!董仲舒,你未免管得太宽!”
董仲舒接了拳,笑得温柔。
“就当我年老落魄,穷苦难耐又见你心喜,找你长辈要些钱,带你出去玩玩。”
他满怀残留的梅香,轻拍霍彦的脊背。
“你与你的舅兄不同,孩子。你的舅兄我也曾见过,他们皆是高朗之辈,是有本事在这长安城,也能胸怀万方之人。他们是帝王的鹰鸟,不需要出四方天,心便有华彩,总有一天必高飞展翼。”
“可你不是,阿言啊,你的心志已经存心,那你为什么不敢去见见这个让你立志的万方。你这般眼不见天,耳不得苦,少年时一生锦衣绮罗,帝宠优渥,家人爱护,长久下去,便是高官厚禄,前途大好。如何能立真正的心,如何能为天下元黎所计,你这只长风鸟如何能高飞!”
他的话已经扣在霍彦的心房,可他依旧脸色冷漠,脊背挺直,“那也不用你来发善心。我不修儒!”
董仲舒揉了揉他的小脸,笑道,“我可不敢要你做弟子,你小子日后还不知怎的犯下大罪呢,我可不想因你这混孩子被诛。”
霍彦拍开他的爪子,眉目桀骜。
“你既怕诛,便莫要与我牵扯,你忘了吗,你登的是卫府门。到时候我若犯下大罪,我笃定有舅兄,姨母在,陛下不会杀我,而公就不一定了。所以公离我远些吧,我自寻我的道,你的建议我记下了,剩下的便不靠董公了。”
董仲舒叹了口气,放下了他。
他再有爱才之心,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相赌。
霍彦行了个礼,又一次往前走。
这次没回头。
那株残梅慢悠悠的落下了两片花瓣。
满地都是残红,董仲舒却凝望着那棵老梅新发的枝芽。
“阿言慢行,小心雨水沾湿鞋面。”
霍彦这次没再反驳他的称呼,只是摆了一下手,随意跨过泥水滩,在衣角上落上两点污泥。
自此便不再交集了吧。
董仲舒起身,拿起自己的笔,写下了儒学刊物的第一篇文章。
总要为刚立起来的儒家计的。
霍彦回了卫府,三步并作两步,一个跳跃跨过卫府的门槛。
身后的门房见他的跳脱模样,都不由的笑着催他。
“小郎君快些,小马都出栏了。”
霍彦扭头冲他们咧了一个鬼脸,就顺着走廊往家中的马厩跑。
正匍匐休憩着的小漂亮,先察觉到了他,耳朵动了两下,这只体型颇为可观的猛兽蓦地一下起身,暗金色的兽瞳中全是惊喜。
霍去病拍了一下虎脑袋,抬头见到了霍彦,原本挂霜的脸色好了不少,走到他面前,把他上上下下看了一遍,才摸了摸他的头发,问道,“你迟了小半个时辰,阿言,是在路上遇到了什么吗?”
霍彦偏头任由他揉,上前替他牵马的缰绳。
“兄长,我若是以后跟着淳于姨姨离开长安一段时间,你会忘了我吗?”
他俩在平坦的马场慢行踱步走着,有一搭没一搭地互相说着话。
良久,霍彦才问道。
他凝望着地上的泥水坑,不敢看霍去病的反应。
霍去病怔忡了片刻,“阿言要离开吗?”
他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阿言,他俩一直形影不离。
霍彦的脸色不太好。
他不想走,不想离开兄长,不想离开舅舅,不想离开大家。
可淳于缇萦已经向他提过很多次了,长久停留在一处,医术是不可能提升的。
而且,他确实已经在锦绣窝里呆的太久,被保护的太好,他似乎也看不清他的志向了。
他写下了那句创刊词,结果自己未见过众生,只在帝王宠爱及舅兄庇护之下,发些酸言酸语,算什么立心,立命。
董仲舒说的对,长安城太危险,他往后的路也许会很难,那没有一颗足够坚定的心,他也许走不下去。
或许他应该在某日为自己计划一场远游了。
“是要离开一段时间,但不是现在。”
“那到那一天,我跟阿言一起去吧。”
霍去病纵马提缰,张弓引箭,飞鸟坠落,身侧的小漂亮飞扑上去。
既然舍不得,那就要更紧地扒住才是。
不然想你怎么办。
霍彦一下子由阴转睛,眸中华彩乍起,也弯弓去打鸟,虽然一个没中,但是他还是快乐的哼起歌。
“咱们老百姓,真呀真高兴,那个我决定再建一个厂建钢,给你配上金鞍玉勒,让兄长你成为长安城最靓的仔。”
霍去病又打了一只鸟,撇了撇嘴。
“上次你说的玳瑁床还没影呢!”
要不是迁就阿言,他才不喜欢平地跑。
还是山林猎鹿最有意思。
霍彦纵马扬鞭,结果被马拽着,跑了个曲线。
“买!回去就买!!!”
霍去病怕他出事,紧跟上他,目光落在他歪七扭八的姿势时,是真的有些无奈。
“幼弟,是你骑马,不是马骑你。你使点劲儿。”
[我的天哪,这是什么满分回答。]
[阿言的心巴巴。]
[我靠,大儿,你别笑了,脸都笑烂了。]
[我想你怎么办,好甜。]
[阿言,你这个菜法,再不搞个高桥马鞍,和脚蹬子,你就掉下去了。]
[你都炼钢了,把水泥玻璃啥的都炼了吧,也不差那点了。]
[高炉炼钢,这个项目就投了。]
[一会儿给你上传个文档。]
[你拽它,它不咬你。]
[亲哥的吐槽,最为致命。]
[一样的年纪,有人山林猎兔,有人蛇形走位,hhh。]
……
第31章 爆金币吧
元光二年甫一开始,《汉青年》投入世面,其有趣的内容及插画一下子引起长安城读书人的狂热追捧,甚至不少人把那创刊词当成了座右铭放在案头床前。
那光滑的纸张和特殊的排版印刷及装订更是令人津津乐道。
这下,刚被当成正统儒门急了,在其发布的半个月后,董仲舒便和其弟子放了个大炸弹,要推出儒学新学刊,与科学派打个擂台。
他作为此时名义上的儒门领袖,这一表态,自然振奋人心。
当然,这也意味着科学派开始崭露头角。
霍彦为此不得不放大招,开始公布一些例如实验发明,甚至他还在东市又盘了个铺子,作为科学派的大本营。他给投稿的人都发了信函,希望准备举办一次科学展,陈列他手工制作的科学方明和其的原理,上至水晶望远镜,竹筒小□□,下至他刚产出的新纸。
他甚至准备好了给来参会的宾客普及一下他新设计的旋转小火锅桌。
他这边严阵以待,心中想着来个聚会,拿一沓纸,让那些人都留下文章,再写一本书跟董仲舒打擂台,他万万没想到,董仲舒在放出消息的第二天,亲自登门拜访玩具屋,或者是拜访玩具屋背后那个一手推动科学兴起,威胁儒家正统地位和思想大一统的主人。
可惜董仲舒想得挺好的,结果他来的当天是玩具屋营业时间,别说见到此时正在马场附近研究高炉炼钢的霍彦,甚至因为人太多,他连屋门槛都没踏进去。
他在人群挤了半天,才勉强找到了招呼客人的石页,自报了家门,才在另一间铺子的三楼见到了管事。
管事本来是忙着对账按着霍彦需求把给刘彻打仗的钱分出来,见到他却放下了装订成册的纸质账本,搓了搓手,让石页给董仲舒上茶点,笑眯眯的道,“董公大驾,真是令小店篷蔽生辉。”
他跟那些贵族打交道久了,加上霍彦的耳提面命,早已经是老油条了,面对董仲舒的态度不算谄媚,带着恰到好处的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