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313节
  徐柏和宋石头找了一天过去打听,回来之后就同他们说了:“果然是装的,他们家如今也没什么不好的,只靠着地里产的那些过活,听说也是三天两头吵架。”
  冯大娘得知自己被骗了之后,又骂骂咧咧起来:“亏我没上当。”
  她大手一挥,让林杏月和林金兰别再担心:“你们看我什么时候吃过亏?之前说了断亲,就是断亲。我这几天也想明白了,以后不管是谁再来攀扯,直接打出去就是。”
  做这个决定也并非那般容易,冯大娘心里也挣扎纠结过。
  一方面,她想着要不还是算了,毕竟有血缘关系,她现在手头宽裕,随便从手指缝里漏出来一些,就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另一方面,她又坚决不同意,哪怕这钱对她来说不算什么,她也不愿意妥协。
  这样做了,岂不是对不住多年前孤零零被卖掉的自己?
  那时候,她在爹娘跟前哭的泪人一般地保证,一定会多干活,等着以后嫁了人,多换回一些彩礼,只要不把她卖了就行。
  可是根本就不顶用。
  那碗面片汤的味道已经在她记忆中淡了,如今能回想起来的,全是林杏月做的这一碗。
  “你们两个也辛苦了,打听这个也不容易。”
  这种事情,石珍言和柳娘子都插不上话,两个人也没有多言,只是商量着做了几道菜出来。
  因着有那面包窑在,石珍言早就想着用这面包窑做些烤鸭、烤鱼之类的,这次干脆先试了试烤鱼。
  这鱼要先用葱姜蒜、胡椒粉、盐等腌制起来,再在铁质的烤盘上铺些菌菇、藕等菜,最后淋上一些酱汁,撒上花椒、胡椒粉、芝麻等,放入面包窑中烤制。
  还没等做好,徐勇就领着玉姐儿等在了面包窑外面。
  “如今我倒是觉得,再没有比这面包窑更好的东西了。”
  徐勇这话也不是瞎说,面包窑不仅能做出面包、饼干,连窑鸡、烤鱼都能做,可不就是用处很大。
  闫大娘他们都说,回家了也要往家里建一个面包窑,到时候也学着做这些东西。
  石珍言这几天陆陆续续已经和他们透露,等过段时间会有些好东西送来,这让他们一个个都很是盼望。
  “还有那红薯,直接放在这面包窑里面烤,到时候一撕开,不管是黄心还是红心的,都是香喷喷、甜滋滋的,吃了还特别饱腹。”
  玉姐儿几乎是流着口水在听,石珍言也不吝啬,继续说道:“还有呢,土豆也能放到里面烤,到时候再往上面撒上一些椒盐,吃起来热乎乎、软糯糯的。”
  “当然土豆也可以放到油锅里面炸,到时候再搭配上蘸酱,更是好吃得很。”
  虽然石珍言所说的这些东西,他们都没听过,但也不妨碍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石珍言说完,便和林杏月对视了一下:“等到时候了,咱们小饭馆里能做的东西就更多了。”
  林杏月眼睛亮亮的,也盼望着那一天的到来。
  等差不多烤了两炷香的功夫,便打开面包窑门,把烤鱼拿出来,用筷子戳了戳鱼肉最厚的地方,若是能轻松穿透,且肉变白、不是透明的颜色,就可以吃了。
  大家都还没吃过这样的烤鱼,只见鱼肉表面带着均匀的焦黄色,表皮微微收缩,变得紧实且富有光泽,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咱们快些尝尝。”
  那烤鱼端到桌子上之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这烤鱼带着面包窑烤制出来的烟火气,独特的炭香和鱼肉的鲜勾人胃口,那各色调料的味道也完全融合在一起。
  “那咱们就赶紧动筷子吧。”
  吃到嘴里,只觉鱼肉非常鲜嫩,咬下去汁水十足,应当是面包窑的高温把鱼肉的水分锁住了。
  “是真的没有那种嚼起来像吃纸一样的感觉。”徐叔不怎么会点评,但只吃了一口就连连点头。
  那鱼皮略带着一点焦脆,嚼起来微微发酥,鱼肉除了鲜嫩之外,就是极致的鲜,尤其是鱼腹部分,牙齿咬开时,能感受到肉汁渗出来的畅快感,鲜得纯粹又直接。
  而其他调料的味道则藏在肉里,咀嚼时偶尔冒出来一点,在舌尖慢慢铺开,让味道变得丰富明快起来。
  配菜也很出彩,藕片在烤制的高温下,外皮变得微微发焦,带着点胶质,吃起来却是脆中带糯。
  菌菇在烤制过程中吸收了鱼肉渗出来的鲜香,也裹挟了几分鱼肉和炭火的味道,爽口中藏着极致的鲜美。
  这顿饭让人吃得把什么烦恼都忘了,大家一致决定,年夜饭的时候要再多烤两条。
  “说起来,咱们年夜饭除了吃这些,还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吃饱喝足,大家并没散去,伴着摇曳的烛光,慢慢喝着现煮的奶茶,说起过年的事情。
  “今年是咱们头一次自己出来过年,自然是要隆重一些。”
  “对对,我想吃火锅子,要牛油锅底的,多涮一些羊肉和毛肚。”
  “我想吃把子肉。”徐勇一直对把子肉念念不忘,又补充道:“要是没有的话,红烧肉、梅干菜扣肉都可以。”
  说完,他还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两声。
  “我要吃甜点。”玉姐儿被这种气氛感染,也在旁边叽叽喳喳地说起来:“就像之前吃到的糯米枣、年糕之类的。”
  “既然这样,那到时候给你做个芝麻球吧。”
  玉姐儿连连点头:“行,姐姐就给我做芝麻球。”
  照顾着大家的口味,林杏月让其他人继续点菜,像徐叔和宋石头这般有些不好意思的,慢慢也加入到讨论里来。
  “我想吃的,可能和你们想的不太一样。”徐叔有些不好意思,被张婶娘瞪了好几眼,才往下说:“我想吃那火腿做的吃食。”
  徐叔一直记得,再去外面跑货的时候,吃的那火腿有多美味,尤其是最后火腿快没了,他们吃得更是小心翼翼,每一口都十分珍惜。
  小饭馆里还有火腿,自从开了铺子,他们用火腿的地方倒不多,还剩下不少。
  张婶娘直接对徐叔说:“这有什么难的,到时候给你现切一盘摆上来就行。”
  说完,她又去问柳娘子:“你还没说要吃什么呢。”
  柳娘子想了想:“我想吃面包。”
  大家想吃的东西杂七杂八,有的适合年夜饭吃,有的让人不知该如何接话,可林杏月却很高兴。
  谁规定年夜饭只能吃那些硬菜?正是这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才是最轻松自在的样子。
  “既如此,那咱们那天早上就先吃火腿三明治。”
  “三明治是什么?”大家都没听说过这名字,齐齐看向林杏月。
  石珍言在旁边已经笑起来,鼓着掌说:“这个好,那咱们到时候就吃。”
  “月姐姐、石姐姐,你们可别卖关子了。”
  林杏月让石珍言给大家解释,自己则在想着这么多东西如何准备。
  过年这些事,也就只在准备的过程和吃到嘴里的那一刻能感受到幸福,等过去了,不知怎的,便会觉得索然无味。
  见她起身,徐柏也跟着站起来,问她:“是不是有些难办?到时候也不用全都做出来,要准备的太多了。”
  徐柏知道林杏月在某些方面好强,像这种事,哪怕很难,她也一定要做好。
  “有这么多人帮忙呢,又不是我一个人做。”
  两个人走到后院,冬天的夜空格外清澈,天上有很多星星。
  他们到了院子里,先被冷空气一激,冻得打了个哆嗦,却谁也没有先迈步离开,而是一同望向天空。
  天上的星星一直闪烁着,密密麻麻,让人觉得自己那般孤寂又渺小。
  “咱们铺子的账,你算完了吗?”
  “差不多了,先前的账记得乱七八糟,都有些对不上。”
  林杏月想到刚开小饭馆时,忙得脚不沾地,才没整理好,感叹道:“幸亏还有你帮忙整理。”
  徐柏在旁边也跟着笑了起来,似乎明白了林杏月要说的话。
  两个人对视一眼,彼此都明白了那未尽的言语。
  许是因为星星太过明亮,又或是外头的冷空气太过清冽,两个人放在身侧的手,在这一刻默契地牵到了一起。
  152
  第152章
  ◎芝麻球◎
  “太冷了,太冷了!”
  林金兰他们在厅里商量完事情,就一个个往房间里赶,想赶紧暖和暖和。
  她走在最前头,一进院子就瞧见林杏月和徐柏站在那儿,虽说没看见两人拉手,可那挨得极近的样子,还是让林金兰心里咯噔了一下。
  “你们两个在这儿做什么?”
  林杏月和徐柏慌忙往两边挪了挪,装作没事人似的应道:“正商量着接下来要做些什么呢。”
  林金兰才不信,撇撇嘴:“他懂什么呀,能跟你商量出什么来?”
  林杏月一紧张就容易说错话,差点咬到自己舌头,本来想说在合计账目,被这么突然一问,竟冒出这么句来。
  徐柏赶紧接过话头,把话题往别处引:“我刚才听见你们说要做灯笼,打算做什么样子的灯笼?”
  玉姐儿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眼睛亮亮地说:“我要做小兔子的,等过年的时候,咱们就能提着灯笼出去玩啦。”
  那些灯笼都是纸糊的,纸马铺的李掌柜做的可好看了,这几天已经挂出来好些,好多小孩都围着看呢。
  也可以买了纸自己回来糊着做,就是模样做出来不会那么好看。
  林金兰还想追问,却被冯大娘一把拉走了:“你在这儿瞎念叨什么?哪儿都有你的事。”
  林金兰不服气:“这月黑风高的,你说他们俩能在这儿干吗?”
  冯大娘瞪了她一眼:“月姐儿是个有分寸的,徐柏那孩子也不是不懂事的,能干嘛?赶紧回屋洗洗睡去,明天还得早起做吃食呢。”
  林杏月只觉得脸颊发烫,回了屋又被柳娘子和石珍言打趣了好一阵,她赶紧说要睡觉,这才躲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几个人就开始忙活做面包。
  玉姐儿也被徐柏放了假,跑来帮忙烧火,看着面包胚一个个被送进面包窑,眼睛瞪得圆圆的,满是期待。
  徐柏没闲着,心里盘算着该给国公府送些东西,毕竟他们能从府里出来,国公府帮了不少忙,林杏月也不想断了这份情分。
  就是不知道送些什么吃食。
  “点心还是其他干货?”
  “我瞧那三明治就挺好,就送这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