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64节
她们隔壁住着钱婆娘,上次和宋更夫吵了一架之后就小产了,且因着她岁数大了,那大夫说以后怕是都不好再有孩子。
钱婆娘在屋子里家养了一阵,最近才又去府里当差。
只是到底是小产过,加上又成日里在浆洗衣房当差,碰的凉水多,林杏月和她打了个照面,都险些没认出来,她人一下子老了许多,恍惚着都不像是和冯大娘一个岁数的了。
听说宋更夫最近又时常不回来,不是在瓦子勾栏那边留宿,就是在府里面和其他人住一块。
冯大娘前段时间还和林杏月她们说,钱婆娘真是还不如以前那样,虽然时常和一些闲汉或者没成亲的人拉拉扯扯的不清楚,可那时候人过的也比现在好上不少,最起码又鲜活又滋润,谁要是说了她,还能掐着腰骂回去。
如今就是见了她们也是垂着脑袋不敢说话,成日里木讷讷的,像是变了个人一样。
冯大娘没说是怕钱婆娘听去了,仔细的检查了一番之后,才同林杏月说:“我这真是有天大的好事。”
她等着林杏月来问她,林杏月倒真是好奇起来,顺着冯大娘的话追问道:“娘,你可别卖关子了,快说是怎么回事。”
冯大娘得意的笑了起来:“先前不是和你说我去找那些能帮咱们脱籍的人,想让他们帮着我脱了籍。”
林杏月还记得,是冯大娘拿了她做的小笼包,那些人狮子大开口,吃了东西又不想办事,这可把冯大娘气的不行,扬言说再不去找他们。
听冯大娘这口气是又找去了。
冯大娘不好意思的笑了两声:“我想着要是就这样不去了,还是怪不好,总是得脱了籍才成。后头你不是又做了次奶茶,我瞧着你也没喝,就拿去送了人。”
林杏月还以为那奶茶是被冯大娘喝了,原道是被她拿去送了人,瞧这样子,难不成是有结果了。
“那些个账房管事,尤其是那个爱吃鸭子的那人,时常缠着我,说想让你再做了那姜母鸭来,只是他也知道你最近忙得很,根本顾不上,我说得等上一段时间,他也就不再说话了。倒真的帮忙说了几句,只是其他那几个人,一个个的嘴像漏勺,这也想让你做了吃,那也想让你做了吃。”
林杏月瞧她半天也说不到重点,催促到:“到底成没成。”
冯大娘脸上的笑遮也遮不住,使劲的点起头来:“成了。”
林杏月将信将疑:“这是哪有那么容易成,没有上头主子的点头,他们也不敢做主,你们莫不是被他们给骗了。”
冯大娘一拍大腿:“你说的什么话,我就这般傻不成,这是还有多谢那绿夏。”
原道是绿夏最近在查外头的帐,和这些账房们打交道要多一些。
原先绿夏在周大娘子房里的时候,管的就是这些东西,她拿一手算盘打的是极好,周大娘子管家能那般的轻松,也是多亏了她。
后头绿夏去了庄子上,大娘子身边就少了一个这般得力的人,府里其他人虽然会,却没绿夏这般擅长。
是以绿夏能那样快回来,除了有周大娘子彻底看清大老爷和他闹翻,不想让他好过之外,最关键的还是仗着她那一手好算法。
想着当初查纳董顺家的账,就查了一半。
要是当时查完了,从董顺家能查抄出来的东西,怕是会更多。
绿夏也是个念着旧情的人。想着林杏月当时雪中送炭,给她送的那些吃食,让她能拿去讨好那管事,才得以出了庄子。不然就以那小厮在府里生活那么多年,怕是想出去都难。
听说冯大娘是想着自己脱籍出去。想到老太太已然有了认林杏月当干孙女的念头,回去她就和周大娘子说了这事。
周大娘子倒是没想到,连她娘也要出去,一想却是应当的:“她们一家人显然都是要整整齐齐出去的。原先她家那个姐儿,是个粗使丫鬟,先被放了出去。”
周大娘子想了想,就和梁妈妈商量:“要是这样,倒不如卖她个人情。”
梁妈妈就夸奖周大娘子是个心善的人:“想着老太太竟然是要放她出去的,没的在压着她那老娘不放,倒不如就像娘子说的,送个人情给她。”
周大娘子就让绿夏去办这事,才有了冯大娘高高兴兴回来,和林杏月说这事。
林杏月听完之后,一下子就坐直了,又追问了好几句:“这要是真的,可得好好谢谢绿夏姐姐了。”
还有周大娘子,不管怎么说,冯大娘也是她做主放出去的。
若是她不同意,想着老太太也不会为了一个奴才,和自己的儿媳妇生出什么不愉快来。
冯大娘眼睛都笑没了:“我想着这次你徐叔他们都还在外头,半文书的事儿,我就自己去。”
林杏月也觉得没必要等徐叔回来了再办,夜长梦多,先拿了自己的脱籍文书才是正经事。
等林金兰回来,又是和她一通好说,把林金兰高兴得不行,看冯大娘的眼神都变了:“娘,没想到你竟然这般厉害,我还以为你平日里没个正经事呢。”
“去你的,哪里有你这样说自己老娘的。”
虽是这般说,可谁都能看出来,冯大娘一点儿也没生气,胸脯都比之前挺,背都比之前挺直了不少。
她也知道,这家里面要说起不靠谱,当属她是头一个。
不说先前吃酒赌钱的事情,就是后头张婶娘她们都出去开了铺子,她还在府里面当差,顶天了从院子里拿些东西给林杏月做吃食,卖卖茶鸡子叶,还总让倒夜香的婆子说他不上进。
她颇有几分感叹地和张婶娘说:“等着我到时候出去了,咱们一家人就都在外头住着了。”
张婶娘一想,也笑得合不拢嘴。
她们家虽说还有徐勇、徐柏和徐叔没能脱籍,张婶娘心里却并不十分着急。
上次徐勇回来的时候,张婶娘也和他说了,这放出去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
他的年岁也越来越大,只一点不能和人私相授受,还得提前和管事说清楚了,要是上头要止了丫鬟来和他配,也要一口回绝。
他们这些人一旦出去,再和府里的丫鬟们连亲,就不大合适了。
徐勇别看岁数长大了,心思却还没那么大,心里面只有吃的,成亲的事情在他看来都还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张婶娘看徐勇这样,也才放了心。
冯大娘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第二天绿夏亲自把那文书给冯大娘送了过来,这颗心才算是落到了实地里。
林杏月拉着绿夏的手,好生谢了她:“多亏了姐姐帮忙,还不知我娘一个人要瞎折腾到什么时候呢。”
绿夏听着林杏月这种抱怨,能看出来她们母女两个关系甚是不错,心里面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她回来之后,家里人自然是找过她,又是诅咒又是发誓,好一番折腾。
她娘更是三番五次上门,从前也不知道朝她嘘寒问暖,这时候也都无师自通地学会了。
要是在她刚去庄子的时候,她爹娘这般,绿夏心里还会好受一些。
只是那时候绿夏不过是拿了自己的东西走,就被他们家人骂了个狗血淋头,还说要同她断亲,让她自生自灭,看她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这些话绿夏一刻也不敢忘,如*今再看他们这般,只当是看戏一样。
有时候闹得太过火了,她就吓唬他们要同周大娘子说,这样他们就才会老实一二天。
“知道你是个有大志气的,一家子人都要整整齐齐的出去,我这也没帮上什么忙,不过是传个话,主意还是大娘子拿的。”
林杏月明白她的意思,就说要亲自去给周大娘子叩谢。
绿夏想了想:“既是这样,我就领着你过去。”
冯大娘也收拾穿戴妥当,跟着一道去了。
她不像林杏月之前还来过周大娘子院子这边,冯大娘却是头一次来,又要见着周大娘子,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林杏月见她这般,就轻拍了拍她的手,给了她一个没事儿的眼神,又去和绿夏交谈起来。
到了周大娘子院子里,梁妈妈亲自过来,笑着说:“我听老太太说不是让你休息几天,怎么又过来了。”
林杏月朝她先行了礼,拉着冯大娘就说起来:“想着这是大娘子给的恩典,如何也要过来谢一谢。”
梁妈妈就让绿夏去通传一下,压低了声音对林杏月说:“大娘子喜爱你做的那些吃食,尤其是那个糯米枣,等回头得空了,你再与咱们做些。”
林杏月点点头:“行,我回头就再做一些。”
林杏月没想到这糯米枣就有这般人喜欢,想着回头了就多做些,也给梁妈妈送一些过来。
周大娘子就在偏厅见了林杏月和冯大娘。
见冯大娘眼神有些活,并不像她想象中那般是个稳重的,又想若是个老实木讷的,怕是也不会做出自己找人来想要脱籍了。
冯大娘被周大娘子盯着的时候,觉得浑身不得劲,连动也不敢动,好在那眼神很快就转过去了,看了几眼就扭头和林杏月说起来话。
冯大娘从来没看到过林杏月在这些娘子郎君跟前说话,却见她同自己说话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心就漏了一大拍,害怕林杏月得罪了他们,又不知该如何提醒,急的额头上都出了汗。
好在周大娘子不过略说了几句,就让她们出来了。
冯大娘松了一口气,等出了院子就迫不及待的和林杏月说起这事来:“你也太大胆了些,那都是主子,你怎么能这般说话。”
林杏月奇怪:“他们又没有长三头六臂,在这人家都还没说什么,你着什么急。”
“这不是也怕你得罪了人,到时候怎么死的也不知道。”
林杏月没在这事上和冯大娘继续争论,两个人经历的事情不同,林杏月依旧是有着现代人的思维,这很难更改过来。
即便她觉得自己谨小慎微起来,只是和冯大娘这种经历了许多,也见过许多的人来说,还是不一样。
好在冯大娘很快就把这事抛之脑后了,高兴兴的回去,想着等明儿就去衙门那里把文书给办了。
听张婶娘说,其中一个衙役总是来她们铺子这般,还说徐叔当初给林金兰她们办文书的时候,就找的是他。
这衙役这般说,也是想和张婶娘套套近乎。
冯大娘就决定到时候还去找这个衙役。
林杏月打算歇一歇就去铺子那边看一看,得趁着这个假期,想着再做些什么吃食放在铺子里卖,还有国子学那边的彩头也要赶紧做起来。
这样的好日子,总得吃些好的。林杏月休息了一会儿,就去厨房转了转。
冯大娘跟着进来,乐呵呵地问她要做什么:“一会儿我也来帮忙。”
林杏月想着要吃那肉麦饼。
这是临安府那边的传统名点,做的时候要用到五花肉、梅干菜这些。
揉好的面团分成差不多的剂子,擀成里厚外薄的,再把调好的肉馅放在面皮上,像包包子一样擀成饼状,再放到饼铛上烙成两面金黄色,便能吃。
这种肉麦饼经过烙制之后,外皮变得酥脆,且因为内部灌了气儿,看着也是饱满鼓胀。
咬上一口,既能吃到那酥脆的外皮,又能吃到带着韧性的面皮,里头的肉馅多汁鲜美,且馅料里放了些梅干菜和腊猪肉,完美地融合在一块。
林金兰她们也一块儿来帮忙,不大一会儿,这些饼就都出锅了,一个个散发着热气。
她们也不等着全部烙好,一出锅就各自分了一个,尝起那味道来。
馅料里放了梅干菜,把那猪肉的油脂都给吸走了,变得油润鲜香,又有着独特发酵之后的香气,和那猪肉渗出来的油脂混合在一起,一点干涩的味道也没有。
“好好吃!”
几个人经过这几天的劳累,胃口大开,险些都停不下来,还没等着烙好,手头上的那个又吃完了,只能等着重新烙好了再吃。
正吃着,却见虎子和黑子两个人跑了过来。
三娘子定亲当天,林杏月给了他们些蛋黄酥,这是两个人都舍不得吃,拿回家后又商量着再去厨房那边悄悄的拿些吃。
不过是两个孩子,即便是那些丫鬟婆子们看见了也没当成一回事,其中一个人还是路管事的儿子,更是没人说。
不过路管事知道之后,发了好大的火,把虎子给狠狠的训斥了一通。
钱婆娘在屋子里家养了一阵,最近才又去府里当差。
只是到底是小产过,加上又成日里在浆洗衣房当差,碰的凉水多,林杏月和她打了个照面,都险些没认出来,她人一下子老了许多,恍惚着都不像是和冯大娘一个岁数的了。
听说宋更夫最近又时常不回来,不是在瓦子勾栏那边留宿,就是在府里面和其他人住一块。
冯大娘前段时间还和林杏月她们说,钱婆娘真是还不如以前那样,虽然时常和一些闲汉或者没成亲的人拉拉扯扯的不清楚,可那时候人过的也比现在好上不少,最起码又鲜活又滋润,谁要是说了她,还能掐着腰骂回去。
如今就是见了她们也是垂着脑袋不敢说话,成日里木讷讷的,像是变了个人一样。
冯大娘没说是怕钱婆娘听去了,仔细的检查了一番之后,才同林杏月说:“我这真是有天大的好事。”
她等着林杏月来问她,林杏月倒真是好奇起来,顺着冯大娘的话追问道:“娘,你可别卖关子了,快说是怎么回事。”
冯大娘得意的笑了起来:“先前不是和你说我去找那些能帮咱们脱籍的人,想让他们帮着我脱了籍。”
林杏月还记得,是冯大娘拿了她做的小笼包,那些人狮子大开口,吃了东西又不想办事,这可把冯大娘气的不行,扬言说再不去找他们。
听冯大娘这口气是又找去了。
冯大娘不好意思的笑了两声:“我想着要是就这样不去了,还是怪不好,总是得脱了籍才成。后头你不是又做了次奶茶,我瞧着你也没喝,就拿去送了人。”
林杏月还以为那奶茶是被冯大娘喝了,原道是被她拿去送了人,瞧这样子,难不成是有结果了。
“那些个账房管事,尤其是那个爱吃鸭子的那人,时常缠着我,说想让你再做了那姜母鸭来,只是他也知道你最近忙得很,根本顾不上,我说得等上一段时间,他也就不再说话了。倒真的帮忙说了几句,只是其他那几个人,一个个的嘴像漏勺,这也想让你做了吃,那也想让你做了吃。”
林杏月瞧她半天也说不到重点,催促到:“到底成没成。”
冯大娘脸上的笑遮也遮不住,使劲的点起头来:“成了。”
林杏月将信将疑:“这是哪有那么容易成,没有上头主子的点头,他们也不敢做主,你们莫不是被他们给骗了。”
冯大娘一拍大腿:“你说的什么话,我就这般傻不成,这是还有多谢那绿夏。”
原道是绿夏最近在查外头的帐,和这些账房们打交道要多一些。
原先绿夏在周大娘子房里的时候,管的就是这些东西,她拿一手算盘打的是极好,周大娘子管家能那般的轻松,也是多亏了她。
后头绿夏去了庄子上,大娘子身边就少了一个这般得力的人,府里其他人虽然会,却没绿夏这般擅长。
是以绿夏能那样快回来,除了有周大娘子彻底看清大老爷和他闹翻,不想让他好过之外,最关键的还是仗着她那一手好算法。
想着当初查纳董顺家的账,就查了一半。
要是当时查完了,从董顺家能查抄出来的东西,怕是会更多。
绿夏也是个念着旧情的人。想着林杏月当时雪中送炭,给她送的那些吃食,让她能拿去讨好那管事,才得以出了庄子。不然就以那小厮在府里生活那么多年,怕是想出去都难。
听说冯大娘是想着自己脱籍出去。想到老太太已然有了认林杏月当干孙女的念头,回去她就和周大娘子说了这事。
周大娘子倒是没想到,连她娘也要出去,一想却是应当的:“她们一家人显然都是要整整齐齐出去的。原先她家那个姐儿,是个粗使丫鬟,先被放了出去。”
周大娘子想了想,就和梁妈妈商量:“要是这样,倒不如卖她个人情。”
梁妈妈就夸奖周大娘子是个心善的人:“想着老太太竟然是要放她出去的,没的在压着她那老娘不放,倒不如就像娘子说的,送个人情给她。”
周大娘子就让绿夏去办这事,才有了冯大娘高高兴兴回来,和林杏月说这事。
林杏月听完之后,一下子就坐直了,又追问了好几句:“这要是真的,可得好好谢谢绿夏姐姐了。”
还有周大娘子,不管怎么说,冯大娘也是她做主放出去的。
若是她不同意,想着老太太也不会为了一个奴才,和自己的儿媳妇生出什么不愉快来。
冯大娘眼睛都笑没了:“我想着这次你徐叔他们都还在外头,半文书的事儿,我就自己去。”
林杏月也觉得没必要等徐叔回来了再办,夜长梦多,先拿了自己的脱籍文书才是正经事。
等林金兰回来,又是和她一通好说,把林金兰高兴得不行,看冯大娘的眼神都变了:“娘,没想到你竟然这般厉害,我还以为你平日里没个正经事呢。”
“去你的,哪里有你这样说自己老娘的。”
虽是这般说,可谁都能看出来,冯大娘一点儿也没生气,胸脯都比之前挺,背都比之前挺直了不少。
她也知道,这家里面要说起不靠谱,当属她是头一个。
不说先前吃酒赌钱的事情,就是后头张婶娘她们都出去开了铺子,她还在府里面当差,顶天了从院子里拿些东西给林杏月做吃食,卖卖茶鸡子叶,还总让倒夜香的婆子说他不上进。
她颇有几分感叹地和张婶娘说:“等着我到时候出去了,咱们一家人就都在外头住着了。”
张婶娘一想,也笑得合不拢嘴。
她们家虽说还有徐勇、徐柏和徐叔没能脱籍,张婶娘心里却并不十分着急。
上次徐勇回来的时候,张婶娘也和他说了,这放出去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
他的年岁也越来越大,只一点不能和人私相授受,还得提前和管事说清楚了,要是上头要止了丫鬟来和他配,也要一口回绝。
他们这些人一旦出去,再和府里的丫鬟们连亲,就不大合适了。
徐勇别看岁数长大了,心思却还没那么大,心里面只有吃的,成亲的事情在他看来都还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张婶娘看徐勇这样,也才放了心。
冯大娘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第二天绿夏亲自把那文书给冯大娘送了过来,这颗心才算是落到了实地里。
林杏月拉着绿夏的手,好生谢了她:“多亏了姐姐帮忙,还不知我娘一个人要瞎折腾到什么时候呢。”
绿夏听着林杏月这种抱怨,能看出来她们母女两个关系甚是不错,心里面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她回来之后,家里人自然是找过她,又是诅咒又是发誓,好一番折腾。
她娘更是三番五次上门,从前也不知道朝她嘘寒问暖,这时候也都无师自通地学会了。
要是在她刚去庄子的时候,她爹娘这般,绿夏心里还会好受一些。
只是那时候绿夏不过是拿了自己的东西走,就被他们家人骂了个狗血淋头,还说要同她断亲,让她自生自灭,看她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这些话绿夏一刻也不敢忘,如*今再看他们这般,只当是看戏一样。
有时候闹得太过火了,她就吓唬他们要同周大娘子说,这样他们就才会老实一二天。
“知道你是个有大志气的,一家子人都要整整齐齐的出去,我这也没帮上什么忙,不过是传个话,主意还是大娘子拿的。”
林杏月明白她的意思,就说要亲自去给周大娘子叩谢。
绿夏想了想:“既是这样,我就领着你过去。”
冯大娘也收拾穿戴妥当,跟着一道去了。
她不像林杏月之前还来过周大娘子院子这边,冯大娘却是头一次来,又要见着周大娘子,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林杏月见她这般,就轻拍了拍她的手,给了她一个没事儿的眼神,又去和绿夏交谈起来。
到了周大娘子院子里,梁妈妈亲自过来,笑着说:“我听老太太说不是让你休息几天,怎么又过来了。”
林杏月朝她先行了礼,拉着冯大娘就说起来:“想着这是大娘子给的恩典,如何也要过来谢一谢。”
梁妈妈就让绿夏去通传一下,压低了声音对林杏月说:“大娘子喜爱你做的那些吃食,尤其是那个糯米枣,等回头得空了,你再与咱们做些。”
林杏月点点头:“行,我回头就再做一些。”
林杏月没想到这糯米枣就有这般人喜欢,想着回头了就多做些,也给梁妈妈送一些过来。
周大娘子就在偏厅见了林杏月和冯大娘。
见冯大娘眼神有些活,并不像她想象中那般是个稳重的,又想若是个老实木讷的,怕是也不会做出自己找人来想要脱籍了。
冯大娘被周大娘子盯着的时候,觉得浑身不得劲,连动也不敢动,好在那眼神很快就转过去了,看了几眼就扭头和林杏月说起来话。
冯大娘从来没看到过林杏月在这些娘子郎君跟前说话,却见她同自己说话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心就漏了一大拍,害怕林杏月得罪了他们,又不知该如何提醒,急的额头上都出了汗。
好在周大娘子不过略说了几句,就让她们出来了。
冯大娘松了一口气,等出了院子就迫不及待的和林杏月说起这事来:“你也太大胆了些,那都是主子,你怎么能这般说话。”
林杏月奇怪:“他们又没有长三头六臂,在这人家都还没说什么,你着什么急。”
“这不是也怕你得罪了人,到时候怎么死的也不知道。”
林杏月没在这事上和冯大娘继续争论,两个人经历的事情不同,林杏月依旧是有着现代人的思维,这很难更改过来。
即便她觉得自己谨小慎微起来,只是和冯大娘这种经历了许多,也见过许多的人来说,还是不一样。
好在冯大娘很快就把这事抛之脑后了,高兴兴的回去,想着等明儿就去衙门那里把文书给办了。
听张婶娘说,其中一个衙役总是来她们铺子这般,还说徐叔当初给林金兰她们办文书的时候,就找的是他。
这衙役这般说,也是想和张婶娘套套近乎。
冯大娘就决定到时候还去找这个衙役。
林杏月打算歇一歇就去铺子那边看一看,得趁着这个假期,想着再做些什么吃食放在铺子里卖,还有国子学那边的彩头也要赶紧做起来。
这样的好日子,总得吃些好的。林杏月休息了一会儿,就去厨房转了转。
冯大娘跟着进来,乐呵呵地问她要做什么:“一会儿我也来帮忙。”
林杏月想着要吃那肉麦饼。
这是临安府那边的传统名点,做的时候要用到五花肉、梅干菜这些。
揉好的面团分成差不多的剂子,擀成里厚外薄的,再把调好的肉馅放在面皮上,像包包子一样擀成饼状,再放到饼铛上烙成两面金黄色,便能吃。
这种肉麦饼经过烙制之后,外皮变得酥脆,且因为内部灌了气儿,看着也是饱满鼓胀。
咬上一口,既能吃到那酥脆的外皮,又能吃到带着韧性的面皮,里头的肉馅多汁鲜美,且馅料里放了些梅干菜和腊猪肉,完美地融合在一块。
林金兰她们也一块儿来帮忙,不大一会儿,这些饼就都出锅了,一个个散发着热气。
她们也不等着全部烙好,一出锅就各自分了一个,尝起那味道来。
馅料里放了梅干菜,把那猪肉的油脂都给吸走了,变得油润鲜香,又有着独特发酵之后的香气,和那猪肉渗出来的油脂混合在一起,一点干涩的味道也没有。
“好好吃!”
几个人经过这几天的劳累,胃口大开,险些都停不下来,还没等着烙好,手头上的那个又吃完了,只能等着重新烙好了再吃。
正吃着,却见虎子和黑子两个人跑了过来。
三娘子定亲当天,林杏月给了他们些蛋黄酥,这是两个人都舍不得吃,拿回家后又商量着再去厨房那边悄悄的拿些吃。
不过是两个孩子,即便是那些丫鬟婆子们看见了也没当成一回事,其中一个人还是路管事的儿子,更是没人说。
不过路管事知道之后,发了好大的火,把虎子给狠狠的训斥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