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53节
[绿心]比心心
109
第109章
◎麻球◎
林杏月就是这样想的,她觉得自个儿不过是一普通的厨娘,虽然和宫里的那位石娘子做的吃食有些像,官家应当也不会注意到她。
不过以防万一,她还是和花嬷嬷、平嬷嬷打了招呼。
前头的主子们一个个也都紧张起来,整个府里的气氛也和先前不一样。
林杏月在这老太太的膳房这边,也陡然感觉到气氛和往日里不一样,做吃食的时候也斟酌再三。
做着的时候,想到了大老爷身边的徐柏。
官家过来,大老爷点名了让徐柏来身边服侍。
原本这样的差事本不该轮到他,纵然不是福生,也该是排在前头的顺子,可大老爷最后却挑中了徐柏,说他是这几个人里长得最好,人也机灵。
张婶娘听说这事之后,愁的一晚上没睡着。
偏偏徐叔前段时间又走了,张婶娘只得和冯大娘说上一通,见冯大娘她们也跟着发愁,倒觉得不好意思。
原说林金兰要留下来看热闹,张婶娘应当也会留下来听前头的信,可她左思右想,要是留在府里头,还不知道要担多少心,倒不如去铺子里卖东西,时间也过得快。
又问玉姐儿想不想留下来,见她想跟着一块儿去铺子里,俩人才结伴过去。
林杏月昨天没敢表现出来,主要也是对这官家并没有那么十分的畏惧,骨子里的思想还是现代人。
只是到了这时候,见府里的丫鬟一个个的大气也不敢出,哪怕官家根本就不在这边,一个个的也都这般诚惶诚恐,才觉察出来几分不安,顺带想到了徐柏。
要换到现代,林杏月想着,喜欢就喜欢上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这等心思,但查觉出来,她也会大大方方的承认。
可这时候是在古代,她先前并没有想在这里成家立业的意思,尤其这个人还是同她一块长大的,各自小时候的糗事见证了一大堆,喜欢上就更让她觉得不可思议。
谁能想到先前徐柏还一口一个姐姐的叫着,转头她这个姐姐却有了不该有的心思。
一想到这里,林杏月就觉得身上像是有蚂蚁在爬一样,狠吸了两口气。
花嬷嬷只当她是紧张,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今儿是大喜的日子,官家既是陪着娘娘来省亲,让她来家里过生辰,自也不会在今儿个发难。”
话是这么说,但伴君如伴虎,谁知道官家心里是怎么想的?
正门处,大老爷领着大郎君和二郎君在最前面站着,后头就是老太太他们,一个人所以说都穿了吉服,可这天到底冷了,平日里又都是养尊处优的主,略站一站就都觉得冷风往身上钻,只是谁也不敢表现出来。
好在没等多长时间,前头的开道的轿辇终于到了,一行人赶紧呼啦啦的跪下,等到官家和淑妃娘娘两个人从轿辇上下来,这才叫得起。
淑妃自打一出了宫,整个人的心都开始揪着。
前些日子官家突然对她说,允了她回家过生辰,淑妃只觉自个儿听差了,还是一旁的宫女提醒她,才赶紧跪下谢恩。
这自然让她成了后宫里的众矢之的,可到底能回到阔别已久的家里,心里还是欢欣雀跃的。
可真到快要过生辰这一天,淑妃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大,若论受宠的程度,后宫女人不知多少,谁也不敢说自个儿就是官家那心尖尖上的人。
除了皇后所出的皇子之外,后宫皆无所出,只有先前绵姐儿不知使了什么手段怀上了,可后宫的人即便知道了也并无那般紧张,就连她这个被绵姐儿背刺过的人听到了也只是笑一笑。
在后宫的时间待的长了,就知道不用她们动手,官家就自个儿解决了。
果然,绵姐儿莫名其妙的小产了,随即又被禁足。
宫里人都清楚,禁的什么足。
官家走到老太太跟前,虚扶了扶,老太太很是受宠若惊,行礼之后,眼角眉梢先往榴姐儿的方向撇了一眼。
祖孙两人已阔别多年未见,榴姐儿和出阁的时候已然变了个样子,只是一看都是强忍着泪水,恨不得抱头大哭一场。
杏月铺子前,张婶娘在开张的时候也有几分心不在焉。
林金兰没来,少了一个人帮着卖东西,蒋小娘子就不在王娘子身边跟着学,而是要挑大梁了,她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张婶娘时不时的往外看上几眼,排队的人也大多在说官家去国公府省亲的事情。
“那府前两条道都被封了,听说想出也出不来,只能在家里呆着。”
“那可是官家!要出来自然是要封路的,就怕有那些贼人起了歹心。”
“不过一早咱们还是去瞧热闹了,我还看到了黄顶盖子。”
许是因为很多人都过去看官家出行,排队买东西的人少了很多,这些人过来就觉得是沾了光。
“我今儿过来还怕买不着烧饼夹里脊,没想到倒是不用愁这个,可算是能好好的吃过瘾了。”
“我正要买那辣条呢,多带些再给亲戚送一些去。”
“这位娘子,这便是那个卖新鲜吃食的铺子。”
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里,车夫正在同车厢里的一娘子在说话。
这娘子从刚才见了这巷子就四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到了这边,就竖着耳朵听外头的动静。
前段时间官家终于有了她的消息,令人把汴京里有一娘子会做那些新鲜吃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同她说了,并说这人是国公府的一家生子。
石娘子最是知道,官家让人传这话是什么意思,如果她要是再不现身,那另一个很可能和她来自同一个地方的灵魂就要被他带进宫里了。
石娘子对进不进宫倒是没什么兴致,她现身也是想要见一见这个和她一样来自异世界的灵魂。
在这个时空待的时间太久了,渐渐的她都怀疑,在现代的时光是不是只是她黄粱一梦,根本就不存在。
这个念头折磨着她,纵然四处漂泊,可心总不能安定下来,每个地方对她来说没什么不同,她一直是一个过客。
在听到有可能有人和她是一块儿来的之后,石娘子当下就做了决定,开始往汴京这边赶,前两天就到了汴京附近,只是迟迟的不敢来。
官家自然也得到了她来这边的消息,见她不愿意现身,便由着她在外面彷徨,并没有强求。
石娘子头一站,就是先来了这个已经在老饕中间有了名气的铺子,她要先看看是不是真假。
车夫又在外面唤了一声娘子,石娘子这才应了声,从马车上下来。
排队的人对这种时不时就会驾着马车过来的人见怪不怪,见这娘子头上还戴着帷帽,猜测着是不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小娘子出来。
张婶娘也往这边看了几眼,很快就收回了视线,接着给其他人装着东西。
石娘子站在人群中,听着前头叽叽喳喳的说着话。
“好啊你个刘四儿,不是和我说要去瓦子里听戏,怎么偏跑到这里来了?”
那个叫刘四的人脸上挂着几分不好意思:“原本是打算要去瓦子那边听戏,这不是一想,光听戏也没什么意思,先来买些东西带着去,岂不是美哉?”
这人正要辩,旁边一人又插话:“他糊弄你呢,买了东西一准要回家找个地方吃去,瓦子里碰到了交好的,自然是要拿出来让人尝尝的。”
那人被戳穿了也不恼:“等吃完了我再去瓦子那边一样。”
石娘子在一旁听着只觉得有意思,这样的烟火气是她一直在怀念的。
快轮到她的时候,她往铺子里张望了几眼,果然就看到了各色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东西。
张婶娘也一早注意到了她这个生面孔,先给她介绍起来:“那边排队的是卖点心的,这边排队的是卖炸鸡排、鸡柳等等,娘子要些什么?”
石娘子从兜里拿出钱来,对张婶娘说:“各色的东西我都要一些。”
后头的妇人听到了,又是羡慕又是震惊的吸了一口气,她要是这么有钱就好了,也能直接这样大手笔的买些吃的回去过足了嘴瘾。
张婶娘脸上的笑容也比先前大了几分,让王小娘子和蒋小娘子给她称东西,她则麻溜的把那鸡排、鸡柳等又放进了锅里。
石娘子就开口问起了:“这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先前并未见过。”
张婶娘没多想,这样的话她一天不知道要回答多少次,直接说:“是我家的姐儿自个儿琢磨出来的。”
“那个姐儿咱也是见过的,上次来这里,就那没人要的田螺,爆炒了一锅,那滋味,香的我好多天都还惦记着那一口。”
张婶娘也被问了好多次什么时候再做那爆炒田螺,想着这么多人要买,张婶娘确实也让那小孩送了几次田螺,只是一来铺子里实在太忙,也没工夫炒,渐渐也就不再做了。
“实在可惜,那天我并未过来,要是早知道,说不得也能尝一尝。”
石娘子没被带跑,脸上更是好奇:“你家的姐儿也实在是厉害,自个儿琢磨便能琢磨出这许多的东西来,可是从小就天赋异禀?”
张婶娘抬了一下头,说:“却是小时候就愿意在灶间琢磨这些吃的,后来拜了师父,厨艺才愈发的好。”
石娘子问这个,也是想知道这个同样和她来自现代的灵魂,身份有没有被人发现。
一开始石娘子觉得,即便是被发现了也没事,天大的事情她也能担着,可是后来她才发现是自个儿太轻敌了,这事可大可小,要是这个人是个莽撞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倒也不用去见。
只听这些话,就知道这人行事谨慎。
买了东西之后,石娘子也不着急走,坐在了外面那张空桌子上。
车夫就在不远处等着,石娘子把各色的东西全摆开来,不着急吃,反而认真看着那东西的外观,又仔细地闻着味道,看着就是个行家里手。
张婶娘自然对她这个模样上了心,除了彭大嘴那次找茬之外,其他的人坐在这张桌子前都是拿着东西就迫不及待的吃,很少这样翻来覆去的看。
说曹操曹操就到,彭大嘴也叫了辆马车过来,他这段时间已然成了这里的常客,和周围排队的人都熟悉起来。
有人还打趣他:“大嘴,你这又来了,倒是勤快的很。”
大嘴笑了笑,一脸的愁容:“快别说了,这铺子里的东西天天勾的我哪里都不想去,其他的酒楼来找我点评,我一吃就觉得滋味不对。”
“哎哟,你这个样子可怎么做下去买卖。”
这也是让彭大嘴忧心的事情,他可是个美食评论家,凭着写的稿子风趣幽默,常常能把汴京城的达官贵人都吸引过去,找他点评的酒楼铺子不知有多少。
可自从那次他说了大话,把这铺子里的吃食说的一文不值,又被打脸之后,彭大嘴的这买卖就不好做起来。
再吃其他铺子里的东西,总觉得索然无味,好吃是好吃,可是就是到不了他那个点。
他知道这是魔怔了,每天痛不欲生地写完那些夸奖别的酒楼的稿子,就会来这里寻找几分慰藉。
彭大嘴这一来,就看到坐在那边细细品鉴食物的石娘子。
就这一眼,彭大嘴就知道这娘子也是个来者不善的人,怕是和他一样也是个行家里手,说不好还是哪个大酒楼里的厨子。
这些酒楼原本没把一个铺子当成一回事,先不说东西好吃不好吃,只拿离得这般远就不足为惧。
真让这些酒楼注意到这铺子,还是开封府尹里的那些衙役,不知怎的没来他们酒楼吃东西,反倒是派了几个衙役来这不起眼的铺子前买东西,听说还拿给了开封府尹吃。
这些衙役平日里没少受他们这些酒楼的孝敬,即便是来他们这里吃饭,多数情况下也是不用给钱的。
就这样,这些人竟然还甘愿去排队,不来他们酒楼里吃,自然让他们大为震惊。
有人听说彭大嘴也去过,就找到彭大嘴问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09
第109章
◎麻球◎
林杏月就是这样想的,她觉得自个儿不过是一普通的厨娘,虽然和宫里的那位石娘子做的吃食有些像,官家应当也不会注意到她。
不过以防万一,她还是和花嬷嬷、平嬷嬷打了招呼。
前头的主子们一个个也都紧张起来,整个府里的气氛也和先前不一样。
林杏月在这老太太的膳房这边,也陡然感觉到气氛和往日里不一样,做吃食的时候也斟酌再三。
做着的时候,想到了大老爷身边的徐柏。
官家过来,大老爷点名了让徐柏来身边服侍。
原本这样的差事本不该轮到他,纵然不是福生,也该是排在前头的顺子,可大老爷最后却挑中了徐柏,说他是这几个人里长得最好,人也机灵。
张婶娘听说这事之后,愁的一晚上没睡着。
偏偏徐叔前段时间又走了,张婶娘只得和冯大娘说上一通,见冯大娘她们也跟着发愁,倒觉得不好意思。
原说林金兰要留下来看热闹,张婶娘应当也会留下来听前头的信,可她左思右想,要是留在府里头,还不知道要担多少心,倒不如去铺子里卖东西,时间也过得快。
又问玉姐儿想不想留下来,见她想跟着一块儿去铺子里,俩人才结伴过去。
林杏月昨天没敢表现出来,主要也是对这官家并没有那么十分的畏惧,骨子里的思想还是现代人。
只是到了这时候,见府里的丫鬟一个个的大气也不敢出,哪怕官家根本就不在这边,一个个的也都这般诚惶诚恐,才觉察出来几分不安,顺带想到了徐柏。
要换到现代,林杏月想着,喜欢就喜欢上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这等心思,但查觉出来,她也会大大方方的承认。
可这时候是在古代,她先前并没有想在这里成家立业的意思,尤其这个人还是同她一块长大的,各自小时候的糗事见证了一大堆,喜欢上就更让她觉得不可思议。
谁能想到先前徐柏还一口一个姐姐的叫着,转头她这个姐姐却有了不该有的心思。
一想到这里,林杏月就觉得身上像是有蚂蚁在爬一样,狠吸了两口气。
花嬷嬷只当她是紧张,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今儿是大喜的日子,官家既是陪着娘娘来省亲,让她来家里过生辰,自也不会在今儿个发难。”
话是这么说,但伴君如伴虎,谁知道官家心里是怎么想的?
正门处,大老爷领着大郎君和二郎君在最前面站着,后头就是老太太他们,一个人所以说都穿了吉服,可这天到底冷了,平日里又都是养尊处优的主,略站一站就都觉得冷风往身上钻,只是谁也不敢表现出来。
好在没等多长时间,前头的开道的轿辇终于到了,一行人赶紧呼啦啦的跪下,等到官家和淑妃娘娘两个人从轿辇上下来,这才叫得起。
淑妃自打一出了宫,整个人的心都开始揪着。
前些日子官家突然对她说,允了她回家过生辰,淑妃只觉自个儿听差了,还是一旁的宫女提醒她,才赶紧跪下谢恩。
这自然让她成了后宫里的众矢之的,可到底能回到阔别已久的家里,心里还是欢欣雀跃的。
可真到快要过生辰这一天,淑妃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大,若论受宠的程度,后宫女人不知多少,谁也不敢说自个儿就是官家那心尖尖上的人。
除了皇后所出的皇子之外,后宫皆无所出,只有先前绵姐儿不知使了什么手段怀上了,可后宫的人即便知道了也并无那般紧张,就连她这个被绵姐儿背刺过的人听到了也只是笑一笑。
在后宫的时间待的长了,就知道不用她们动手,官家就自个儿解决了。
果然,绵姐儿莫名其妙的小产了,随即又被禁足。
宫里人都清楚,禁的什么足。
官家走到老太太跟前,虚扶了扶,老太太很是受宠若惊,行礼之后,眼角眉梢先往榴姐儿的方向撇了一眼。
祖孙两人已阔别多年未见,榴姐儿和出阁的时候已然变了个样子,只是一看都是强忍着泪水,恨不得抱头大哭一场。
杏月铺子前,张婶娘在开张的时候也有几分心不在焉。
林金兰没来,少了一个人帮着卖东西,蒋小娘子就不在王娘子身边跟着学,而是要挑大梁了,她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张婶娘时不时的往外看上几眼,排队的人也大多在说官家去国公府省亲的事情。
“那府前两条道都被封了,听说想出也出不来,只能在家里呆着。”
“那可是官家!要出来自然是要封路的,就怕有那些贼人起了歹心。”
“不过一早咱们还是去瞧热闹了,我还看到了黄顶盖子。”
许是因为很多人都过去看官家出行,排队买东西的人少了很多,这些人过来就觉得是沾了光。
“我今儿过来还怕买不着烧饼夹里脊,没想到倒是不用愁这个,可算是能好好的吃过瘾了。”
“我正要买那辣条呢,多带些再给亲戚送一些去。”
“这位娘子,这便是那个卖新鲜吃食的铺子。”
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里,车夫正在同车厢里的一娘子在说话。
这娘子从刚才见了这巷子就四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到了这边,就竖着耳朵听外头的动静。
前段时间官家终于有了她的消息,令人把汴京里有一娘子会做那些新鲜吃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同她说了,并说这人是国公府的一家生子。
石娘子最是知道,官家让人传这话是什么意思,如果她要是再不现身,那另一个很可能和她来自同一个地方的灵魂就要被他带进宫里了。
石娘子对进不进宫倒是没什么兴致,她现身也是想要见一见这个和她一样来自异世界的灵魂。
在这个时空待的时间太久了,渐渐的她都怀疑,在现代的时光是不是只是她黄粱一梦,根本就不存在。
这个念头折磨着她,纵然四处漂泊,可心总不能安定下来,每个地方对她来说没什么不同,她一直是一个过客。
在听到有可能有人和她是一块儿来的之后,石娘子当下就做了决定,开始往汴京这边赶,前两天就到了汴京附近,只是迟迟的不敢来。
官家自然也得到了她来这边的消息,见她不愿意现身,便由着她在外面彷徨,并没有强求。
石娘子头一站,就是先来了这个已经在老饕中间有了名气的铺子,她要先看看是不是真假。
车夫又在外面唤了一声娘子,石娘子这才应了声,从马车上下来。
排队的人对这种时不时就会驾着马车过来的人见怪不怪,见这娘子头上还戴着帷帽,猜测着是不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小娘子出来。
张婶娘也往这边看了几眼,很快就收回了视线,接着给其他人装着东西。
石娘子站在人群中,听着前头叽叽喳喳的说着话。
“好啊你个刘四儿,不是和我说要去瓦子里听戏,怎么偏跑到这里来了?”
那个叫刘四的人脸上挂着几分不好意思:“原本是打算要去瓦子那边听戏,这不是一想,光听戏也没什么意思,先来买些东西带着去,岂不是美哉?”
这人正要辩,旁边一人又插话:“他糊弄你呢,买了东西一准要回家找个地方吃去,瓦子里碰到了交好的,自然是要拿出来让人尝尝的。”
那人被戳穿了也不恼:“等吃完了我再去瓦子那边一样。”
石娘子在一旁听着只觉得有意思,这样的烟火气是她一直在怀念的。
快轮到她的时候,她往铺子里张望了几眼,果然就看到了各色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东西。
张婶娘也一早注意到了她这个生面孔,先给她介绍起来:“那边排队的是卖点心的,这边排队的是卖炸鸡排、鸡柳等等,娘子要些什么?”
石娘子从兜里拿出钱来,对张婶娘说:“各色的东西我都要一些。”
后头的妇人听到了,又是羡慕又是震惊的吸了一口气,她要是这么有钱就好了,也能直接这样大手笔的买些吃的回去过足了嘴瘾。
张婶娘脸上的笑容也比先前大了几分,让王小娘子和蒋小娘子给她称东西,她则麻溜的把那鸡排、鸡柳等又放进了锅里。
石娘子就开口问起了:“这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先前并未见过。”
张婶娘没多想,这样的话她一天不知道要回答多少次,直接说:“是我家的姐儿自个儿琢磨出来的。”
“那个姐儿咱也是见过的,上次来这里,就那没人要的田螺,爆炒了一锅,那滋味,香的我好多天都还惦记着那一口。”
张婶娘也被问了好多次什么时候再做那爆炒田螺,想着这么多人要买,张婶娘确实也让那小孩送了几次田螺,只是一来铺子里实在太忙,也没工夫炒,渐渐也就不再做了。
“实在可惜,那天我并未过来,要是早知道,说不得也能尝一尝。”
石娘子没被带跑,脸上更是好奇:“你家的姐儿也实在是厉害,自个儿琢磨便能琢磨出这许多的东西来,可是从小就天赋异禀?”
张婶娘抬了一下头,说:“却是小时候就愿意在灶间琢磨这些吃的,后来拜了师父,厨艺才愈发的好。”
石娘子问这个,也是想知道这个同样和她来自现代的灵魂,身份有没有被人发现。
一开始石娘子觉得,即便是被发现了也没事,天大的事情她也能担着,可是后来她才发现是自个儿太轻敌了,这事可大可小,要是这个人是个莽撞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倒也不用去见。
只听这些话,就知道这人行事谨慎。
买了东西之后,石娘子也不着急走,坐在了外面那张空桌子上。
车夫就在不远处等着,石娘子把各色的东西全摆开来,不着急吃,反而认真看着那东西的外观,又仔细地闻着味道,看着就是个行家里手。
张婶娘自然对她这个模样上了心,除了彭大嘴那次找茬之外,其他的人坐在这张桌子前都是拿着东西就迫不及待的吃,很少这样翻来覆去的看。
说曹操曹操就到,彭大嘴也叫了辆马车过来,他这段时间已然成了这里的常客,和周围排队的人都熟悉起来。
有人还打趣他:“大嘴,你这又来了,倒是勤快的很。”
大嘴笑了笑,一脸的愁容:“快别说了,这铺子里的东西天天勾的我哪里都不想去,其他的酒楼来找我点评,我一吃就觉得滋味不对。”
“哎哟,你这个样子可怎么做下去买卖。”
这也是让彭大嘴忧心的事情,他可是个美食评论家,凭着写的稿子风趣幽默,常常能把汴京城的达官贵人都吸引过去,找他点评的酒楼铺子不知有多少。
可自从那次他说了大话,把这铺子里的吃食说的一文不值,又被打脸之后,彭大嘴的这买卖就不好做起来。
再吃其他铺子里的东西,总觉得索然无味,好吃是好吃,可是就是到不了他那个点。
他知道这是魔怔了,每天痛不欲生地写完那些夸奖别的酒楼的稿子,就会来这里寻找几分慰藉。
彭大嘴这一来,就看到坐在那边细细品鉴食物的石娘子。
就这一眼,彭大嘴就知道这娘子也是个来者不善的人,怕是和他一样也是个行家里手,说不好还是哪个大酒楼里的厨子。
这些酒楼原本没把一个铺子当成一回事,先不说东西好吃不好吃,只拿离得这般远就不足为惧。
真让这些酒楼注意到这铺子,还是开封府尹里的那些衙役,不知怎的没来他们酒楼吃东西,反倒是派了几个衙役来这不起眼的铺子前买东西,听说还拿给了开封府尹吃。
这些衙役平日里没少受他们这些酒楼的孝敬,即便是来他们这里吃饭,多数情况下也是不用给钱的。
就这样,这些人竟然还甘愿去排队,不来他们酒楼里吃,自然让他们大为震惊。
有人听说彭大嘴也去过,就找到彭大嘴问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