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51节
大娘见耿郎君这样害怕,很是觉得有意思,便逗他:“你怎生知道的?我排了这么长时间的队,自然各色都要要上一些。”
耿郎君眼睛大概一扫,脸立刻哭丧起来,这大娘每样都要上一些,轮到他的时候,就该没了!
“大娘,你看这样行不行?你一样东西都少要些,给我留一点,我这大老远的来,总不能空手而归。”
路过的一位郎君听到这话,就想起先前他从城东赶到城西也空手而归的事,摇摇头说:“说这话可没用,先前我来了,一样东西也不剩,铺子都关了门,不照样吃不着,要是想买到非得来的早一些才成。”
前头的大娘点点头:“就是这个理,有人一大早就来排队了,咱们这都过了晌午,实在是晚了,剩下什么要什么吧。”
赵郎君在后头更是听得一脸着急,耿郎君还有可能得到些吃食,他就甭想了!
耿郎君这人肯定会把所有剩下的东西都给带走的!
赵郎君这时候也装不下去了,赶紧叫了耿郎君,行了个礼。
耿郎君却还想装作不认识他,提高了嗓门:“这位兄台,你是?”
赵郎君都磨起牙来:“原来你不认识我?”
“我当认识你吧?”
耿郎君这时候是一点也不想承认认识赵郎君,他的东西还要带回国子学,才不要分出去一半!
赵郎君见他果然没有一点意思,只能在后面磨着牙。
等轮到大娘买的时候,耿郎君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好在大娘只是同他开开玩笑,东西倒并没有要上那么许多,还给他剩了不少。
耿郎君赶紧给大娘作了个揖,大手一挥,就把剩下的东西都包圆了。
赵郎君在后面后槽牙都要咬掉了,赶紧喊了一声:“耿郎君!”
耿郎君装作没听到,见林金兰往他身后看去,还解释了一句:“这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和我套近乎,我确实不认识他的。”
林金兰帮着开铺子这段时间以来,可见了不少这样的事,也没当成一回事。
赵郎君这次是真的差点把后槽牙给咬碎了!
耿郎君把那些东西都包圆之后,就和小厮提着东西,得意地从赵郎君跟前走过。
赵郎君眼见着什么也没了,二话不说就赶上了耿郎君。
“咱们到底同窗一场,你这样可就太不地道了些!”
“地道,什么是地道?”
在吃食面前哪里有什么地道不地道?
赵郎君软磨硬泡,一副不吃到嘴里就不走的模样,弄得耿郎君实在没办法。
想他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郎君厚着脸皮?
赵郎君嬉皮笑脸:“那是咱们俩来往不多,以前我还没看出来你也是个同道中人。”
耿郎君在心里呸了两声,他才不是和这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赵郎君是同道中人!
虽然他和耿大人关系不大好,可他一心也是要做个头几名,好授个不错的官的。
赵郎君显然是没这个心思,满脑子的心思都用来找那些吃食上面了,虽然耿郎君也承认这些东西实在是好吃。
赵郎君可不管那么许多,在耿郎君跟前,就拿起来自顾自地吃起来。
“好吃!这铺子里卖的还真是和国公府那边一样的吃食!”
耿郎君赶紧追问:“这话怎么说?难不成真是同一个厨娘做出来的?”
“应当是!这味道、这样式,别的地方也做不出来,非得是他们府上的人,只是不知道是这厨娘本身,还是从她手底下的人做出来的。”
赵郎君又去看耿郎君买的其他东西,耿郎君一脸虎视眈眈:“剩下的我还要吃,你就别想!”
赵郎君撇撇嘴,想着等明儿一大早,说什么他也来早早的排队,非得多买些东西带回去吃不可。
果然到了第二天,赵郎君先来了这铺子前排队,没往国子学走。
这事是瞒着赵官人和赵娘子的,不然被他们知道了,如何也不能善了了。
昨儿耿郎君要的那些东西,他全都要了来,耿郎君没有要到的,他也要了许多。
张婶娘看他打扮穿着,就知道怕又是个大人物,但不像之前那样诚惶诚恐了。
先前可能是因着没见过几个这样厉害的人,来他们铺子里买东西,张婶娘总怕别人小瞧了他们,又生怕得罪了这些人,说话语气都很是恭敬。
赵郎君也很喜欢别人对他这般,那些唯唯诺诺的样子,倒让他看不起。
一样东西都买了些之后,就让身旁的小厮去给国公府的三娘子送一些。
俩人即使已经定了亲,互送些东西倒是没什么,门房的人通传给周大娘子,周大娘子也只是笑着打趣了两声。
先前赵家定亲的事情是排在前头的,这后头又有了榴姐儿要和官家回来省亲,自然是要先忙活这事,赵家倒也通情达理,主动把定亲的事情往后退了退,总不能抢了官家的风头。
眼看着再有几天官家就要来,周大娘子他们也都是紧张起来。
林杏月这几天忙的脚不沾地,要帮着花嬷嬷和平嬷嬷把要用的东西都给做出来。
想到宫里那位石娘子的下场,林杏月也没敢做太出格的事情。
总算到了官家要来这天,还没亮,人都已经起来。
林杏月一早只做了些米粥,配着家里腌制的咸鸭蛋,打算简单吃一些。
那咸鸭蛋一打开,蛋黄处就流了油出来,颜色也是橙红油亮的。
“这鸭子腌的好。”冯大娘好赖洗了把脸,就过来坐下来一块儿吃。
林杏月已经低头喝了一口粥,那粥已经被熬的软烂,米油都熬了出来,只喝上一口,就能感受到那米粥特有的软糯清甜。
再配上咸鸭蛋,等那外面的咸味褪去,就能吃到里面沙粒般的蛋黄,口感绵密,那沙沙的味道和米粥互相在嘴里渗透,吃上一口,从胃里一直暖到了身上。
“舒服的嘞。”冯大娘吃了几口,脸上的神情就放松了下来。
林杏月也在一旁满足的小口吃着。
冯大娘吃完了,才慌里慌张地要往外走,临走前还上了一炷香,祈祷着官家别想着来园子里逛一逛。
林杏月打趣她:“要我说,娘你还不如愿意让官家去园子里逛逛,说不得还会给你打赏的。”
“嘿,你可别咒我!这钱就是有命挣,也没命花呀!那可是官家,高高在上,岂是咱们能随意编排的?”
说完,冯大娘佯装要去拍林杏月。
林金兰今儿个就不想去摆摊子那里,想留下来看热闹:“还没见过这么大阵仗呢!”
林杏月一眼就看出来,林金兰这是想躲懒。
留在家里,也什么都看不到。
冯大娘也有些犹豫:“你这也去上工好多天了,我想着你最多干三五天就不会再干下去,倒是没想到还干了这么长时间。你想去也不是不行,只是到不了前头,能看什么热闹?”
林杏月都不知道该如何说,这俩人,一个不想往上凑,一个偏要留下来往上凑,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赶紧把自个收拾妥当。
“我先走了,官家应当约是晌午的时候过来,听花嬷嬷和平嬷嬷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
林金兰还在那边纠结,想着要是真不去了,一会儿怎么也得去问问张婶娘的意思,就麻溜的起来,一边哆嗦着穿衣裳,一边抱怨:“这天也忒冷了些,什么时候才得用上火盆子?”
“往年都到下了雪才用,今年也甭想着那么早。”
林金兰撇撇嘴,想着既挣了钱,就不能早些用?
“那钱留着做什么?又不让咱吃好穿好,又不让咱用那些好东西,难不成抱着那钱睡觉?”
冯大娘现在就有几分抠门,觉得那钱越是攒着越好,花出去反倒没意思了。
要是让林杏月听到了,绝对会说这冯大娘是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着实让人无语。
林金兰穿好利索,想着要去和张婶娘说一声,可看到那咸鸭蛋和米粥,脚步就停下来了。
等会儿吃完了再去说吧,应当不会来这么早封了她们家。
瞧见林杏月来了,花嬷嬷和平嬷嬷也都赶紧忙起来,也没了前段时间边干活边说话的闲心。
她们早上得给老太太他们做出早膳来,就像先前那样,得做些开胃的东西,蜂蜜小蛋糕就是首选。
林杏月觉得单调,又让采买的找了些个大饱满的荸荠拿回来之后,昨二个已经用铜刨子刨成了碎末,放在了那细腻的蒸布上面,像做绿豆淀粉那样,加水之后反复的揉搓挤压。
这样重复数次,就会有白色的浆液过滤出来。
花嬷嬷和平嬷嬷两个婆子一块儿帮忙做这个,做的时候倒是想起来先前做的那些藕粉。
“我听说宫里的娘娘最喜吃那里嬷嬷做的藕粉,每年咱们府里新捞出来藕的时候,总要做上些许。”
林杏月想起上次她也做了一些,不过后头念冬却和她说,那剩下的一些藕,先是被梁妈妈给要去了,梁妈妈还没吃上几顿,又都被周大娘子给要去了。
周大娘子这人*也是个极有意思的,一开始不能看到藕这些东西,瞧见了就能想到宫里的榴姐儿,很是不得劲。
后头不知怎么的,尝了一碗林杏月做的藕粉,只要半夜想起来榴姐儿,就要让梁妈妈给冲一些。
就这样,那马蹄粉沉淀一晚上之后,把上层的水撇去,下面的马蹄粉便是能用了。
又准备了些桂花、茉莉和一些玫瑰露、桃脯、杏脯、梅子酱这些,都切成了小丁。
那马蹄粉直接放在盆子里,用筷子沿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成了细腻没有颗粒的粉浆之后,在铁锅上把饴糖和清水放进去,等糖煮得完全融化,再把这糖浆缓缓的倒入刚才的马蹄粉浆里头,让二者充分的融合。
这时候的粉浆其实是半生熟的,因着那糖是加热过的。
再把那桂花、茉莉、玫瑰露等等东西放在这粉浆里头。
平嬷嬷看的仔细,时不时的就会停下来琢磨两分,也渐渐的看出些门道来。
见林杏月让小丫鬟们去拿了那水晶琉璃碗来,立刻就明白,还问要不要往碗底抹上一层油。
“嬷嬷果然厉害,确实要往那碗壁上抹上一层油,这样蒸好之后也能直接倒出来。”
花嬷嬷听到林杏月只夸奖平嬷嬷,心里不得劲,也问起林杏月:“那是不是要上大锅,放在篦子上蒸?”
林杏月点点头,有些哭笑不得:“确实这样,嬷嬷也好厉害。”
一模一样的话她说了两遍,两个嬷嬷都很是高兴,乐颠颠的跑去帮忙做。
等大锅里的水烧开之后,再转成小火慢慢的蒸,差不多二十分钟之后,就可以掀开锅盖。
把竹签插入到这钵仔糕里面,再抽出来看看,若是竹签上面没有那粉浆,就说明能出锅吃了。
花嬷嬷和平嬷嬷没让林杏月再去碰那刚蒸过之后的烫碗,虽然她们这些天天在灶间打转的人,手难免都会粗糙一些,可林杏月还小,能让她少碰还是少碰。
林杏月心里很是感激,也不和两个嬷嬷强求,看着她们用布垫着手,把那钵仔糕一个个的取出,放在了通风处晾着。
冷却之后,那钵仔糕一个个的都晶莹剔透,里头还能看到那果脯的颜色,甚至凑的近了,还能闻到桂花、茉莉的香气。
耿郎君眼睛大概一扫,脸立刻哭丧起来,这大娘每样都要上一些,轮到他的时候,就该没了!
“大娘,你看这样行不行?你一样东西都少要些,给我留一点,我这大老远的来,总不能空手而归。”
路过的一位郎君听到这话,就想起先前他从城东赶到城西也空手而归的事,摇摇头说:“说这话可没用,先前我来了,一样东西也不剩,铺子都关了门,不照样吃不着,要是想买到非得来的早一些才成。”
前头的大娘点点头:“就是这个理,有人一大早就来排队了,咱们这都过了晌午,实在是晚了,剩下什么要什么吧。”
赵郎君在后头更是听得一脸着急,耿郎君还有可能得到些吃食,他就甭想了!
耿郎君这人肯定会把所有剩下的东西都给带走的!
赵郎君这时候也装不下去了,赶紧叫了耿郎君,行了个礼。
耿郎君却还想装作不认识他,提高了嗓门:“这位兄台,你是?”
赵郎君都磨起牙来:“原来你不认识我?”
“我当认识你吧?”
耿郎君这时候是一点也不想承认认识赵郎君,他的东西还要带回国子学,才不要分出去一半!
赵郎君见他果然没有一点意思,只能在后面磨着牙。
等轮到大娘买的时候,耿郎君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好在大娘只是同他开开玩笑,东西倒并没有要上那么许多,还给他剩了不少。
耿郎君赶紧给大娘作了个揖,大手一挥,就把剩下的东西都包圆了。
赵郎君在后面后槽牙都要咬掉了,赶紧喊了一声:“耿郎君!”
耿郎君装作没听到,见林金兰往他身后看去,还解释了一句:“这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和我套近乎,我确实不认识他的。”
林金兰帮着开铺子这段时间以来,可见了不少这样的事,也没当成一回事。
赵郎君这次是真的差点把后槽牙给咬碎了!
耿郎君把那些东西都包圆之后,就和小厮提着东西,得意地从赵郎君跟前走过。
赵郎君眼见着什么也没了,二话不说就赶上了耿郎君。
“咱们到底同窗一场,你这样可就太不地道了些!”
“地道,什么是地道?”
在吃食面前哪里有什么地道不地道?
赵郎君软磨硬泡,一副不吃到嘴里就不走的模样,弄得耿郎君实在没办法。
想他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郎君厚着脸皮?
赵郎君嬉皮笑脸:“那是咱们俩来往不多,以前我还没看出来你也是个同道中人。”
耿郎君在心里呸了两声,他才不是和这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赵郎君是同道中人!
虽然他和耿大人关系不大好,可他一心也是要做个头几名,好授个不错的官的。
赵郎君显然是没这个心思,满脑子的心思都用来找那些吃食上面了,虽然耿郎君也承认这些东西实在是好吃。
赵郎君可不管那么许多,在耿郎君跟前,就拿起来自顾自地吃起来。
“好吃!这铺子里卖的还真是和国公府那边一样的吃食!”
耿郎君赶紧追问:“这话怎么说?难不成真是同一个厨娘做出来的?”
“应当是!这味道、这样式,别的地方也做不出来,非得是他们府上的人,只是不知道是这厨娘本身,还是从她手底下的人做出来的。”
赵郎君又去看耿郎君买的其他东西,耿郎君一脸虎视眈眈:“剩下的我还要吃,你就别想!”
赵郎君撇撇嘴,想着等明儿一大早,说什么他也来早早的排队,非得多买些东西带回去吃不可。
果然到了第二天,赵郎君先来了这铺子前排队,没往国子学走。
这事是瞒着赵官人和赵娘子的,不然被他们知道了,如何也不能善了了。
昨儿耿郎君要的那些东西,他全都要了来,耿郎君没有要到的,他也要了许多。
张婶娘看他打扮穿着,就知道怕又是个大人物,但不像之前那样诚惶诚恐了。
先前可能是因着没见过几个这样厉害的人,来他们铺子里买东西,张婶娘总怕别人小瞧了他们,又生怕得罪了这些人,说话语气都很是恭敬。
赵郎君也很喜欢别人对他这般,那些唯唯诺诺的样子,倒让他看不起。
一样东西都买了些之后,就让身旁的小厮去给国公府的三娘子送一些。
俩人即使已经定了亲,互送些东西倒是没什么,门房的人通传给周大娘子,周大娘子也只是笑着打趣了两声。
先前赵家定亲的事情是排在前头的,这后头又有了榴姐儿要和官家回来省亲,自然是要先忙活这事,赵家倒也通情达理,主动把定亲的事情往后退了退,总不能抢了官家的风头。
眼看着再有几天官家就要来,周大娘子他们也都是紧张起来。
林杏月这几天忙的脚不沾地,要帮着花嬷嬷和平嬷嬷把要用的东西都给做出来。
想到宫里那位石娘子的下场,林杏月也没敢做太出格的事情。
总算到了官家要来这天,还没亮,人都已经起来。
林杏月一早只做了些米粥,配着家里腌制的咸鸭蛋,打算简单吃一些。
那咸鸭蛋一打开,蛋黄处就流了油出来,颜色也是橙红油亮的。
“这鸭子腌的好。”冯大娘好赖洗了把脸,就过来坐下来一块儿吃。
林杏月已经低头喝了一口粥,那粥已经被熬的软烂,米油都熬了出来,只喝上一口,就能感受到那米粥特有的软糯清甜。
再配上咸鸭蛋,等那外面的咸味褪去,就能吃到里面沙粒般的蛋黄,口感绵密,那沙沙的味道和米粥互相在嘴里渗透,吃上一口,从胃里一直暖到了身上。
“舒服的嘞。”冯大娘吃了几口,脸上的神情就放松了下来。
林杏月也在一旁满足的小口吃着。
冯大娘吃完了,才慌里慌张地要往外走,临走前还上了一炷香,祈祷着官家别想着来园子里逛一逛。
林杏月打趣她:“要我说,娘你还不如愿意让官家去园子里逛逛,说不得还会给你打赏的。”
“嘿,你可别咒我!这钱就是有命挣,也没命花呀!那可是官家,高高在上,岂是咱们能随意编排的?”
说完,冯大娘佯装要去拍林杏月。
林金兰今儿个就不想去摆摊子那里,想留下来看热闹:“还没见过这么大阵仗呢!”
林杏月一眼就看出来,林金兰这是想躲懒。
留在家里,也什么都看不到。
冯大娘也有些犹豫:“你这也去上工好多天了,我想着你最多干三五天就不会再干下去,倒是没想到还干了这么长时间。你想去也不是不行,只是到不了前头,能看什么热闹?”
林杏月都不知道该如何说,这俩人,一个不想往上凑,一个偏要留下来往上凑,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赶紧把自个收拾妥当。
“我先走了,官家应当约是晌午的时候过来,听花嬷嬷和平嬷嬷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
林金兰还在那边纠结,想着要是真不去了,一会儿怎么也得去问问张婶娘的意思,就麻溜的起来,一边哆嗦着穿衣裳,一边抱怨:“这天也忒冷了些,什么时候才得用上火盆子?”
“往年都到下了雪才用,今年也甭想着那么早。”
林金兰撇撇嘴,想着既挣了钱,就不能早些用?
“那钱留着做什么?又不让咱吃好穿好,又不让咱用那些好东西,难不成抱着那钱睡觉?”
冯大娘现在就有几分抠门,觉得那钱越是攒着越好,花出去反倒没意思了。
要是让林杏月听到了,绝对会说这冯大娘是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着实让人无语。
林金兰穿好利索,想着要去和张婶娘说一声,可看到那咸鸭蛋和米粥,脚步就停下来了。
等会儿吃完了再去说吧,应当不会来这么早封了她们家。
瞧见林杏月来了,花嬷嬷和平嬷嬷也都赶紧忙起来,也没了前段时间边干活边说话的闲心。
她们早上得给老太太他们做出早膳来,就像先前那样,得做些开胃的东西,蜂蜜小蛋糕就是首选。
林杏月觉得单调,又让采买的找了些个大饱满的荸荠拿回来之后,昨二个已经用铜刨子刨成了碎末,放在了那细腻的蒸布上面,像做绿豆淀粉那样,加水之后反复的揉搓挤压。
这样重复数次,就会有白色的浆液过滤出来。
花嬷嬷和平嬷嬷两个婆子一块儿帮忙做这个,做的时候倒是想起来先前做的那些藕粉。
“我听说宫里的娘娘最喜吃那里嬷嬷做的藕粉,每年咱们府里新捞出来藕的时候,总要做上些许。”
林杏月想起上次她也做了一些,不过后头念冬却和她说,那剩下的一些藕,先是被梁妈妈给要去了,梁妈妈还没吃上几顿,又都被周大娘子给要去了。
周大娘子这人*也是个极有意思的,一开始不能看到藕这些东西,瞧见了就能想到宫里的榴姐儿,很是不得劲。
后头不知怎么的,尝了一碗林杏月做的藕粉,只要半夜想起来榴姐儿,就要让梁妈妈给冲一些。
就这样,那马蹄粉沉淀一晚上之后,把上层的水撇去,下面的马蹄粉便是能用了。
又准备了些桂花、茉莉和一些玫瑰露、桃脯、杏脯、梅子酱这些,都切成了小丁。
那马蹄粉直接放在盆子里,用筷子沿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成了细腻没有颗粒的粉浆之后,在铁锅上把饴糖和清水放进去,等糖煮得完全融化,再把这糖浆缓缓的倒入刚才的马蹄粉浆里头,让二者充分的融合。
这时候的粉浆其实是半生熟的,因着那糖是加热过的。
再把那桂花、茉莉、玫瑰露等等东西放在这粉浆里头。
平嬷嬷看的仔细,时不时的就会停下来琢磨两分,也渐渐的看出些门道来。
见林杏月让小丫鬟们去拿了那水晶琉璃碗来,立刻就明白,还问要不要往碗底抹上一层油。
“嬷嬷果然厉害,确实要往那碗壁上抹上一层油,这样蒸好之后也能直接倒出来。”
花嬷嬷听到林杏月只夸奖平嬷嬷,心里不得劲,也问起林杏月:“那是不是要上大锅,放在篦子上蒸?”
林杏月点点头,有些哭笑不得:“确实这样,嬷嬷也好厉害。”
一模一样的话她说了两遍,两个嬷嬷都很是高兴,乐颠颠的跑去帮忙做。
等大锅里的水烧开之后,再转成小火慢慢的蒸,差不多二十分钟之后,就可以掀开锅盖。
把竹签插入到这钵仔糕里面,再抽出来看看,若是竹签上面没有那粉浆,就说明能出锅吃了。
花嬷嬷和平嬷嬷没让林杏月再去碰那刚蒸过之后的烫碗,虽然她们这些天天在灶间打转的人,手难免都会粗糙一些,可林杏月还小,能让她少碰还是少碰。
林杏月心里很是感激,也不和两个嬷嬷强求,看着她们用布垫着手,把那钵仔糕一个个的取出,放在了通风处晾着。
冷却之后,那钵仔糕一个个的都晶莹剔透,里头还能看到那果脯的颜色,甚至凑的近了,还能闻到桂花、茉莉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