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46节
且她还要给老太太布菜,到时候只看着吃不着,不知多煎熬。
花嬷嬷和平嬷嬷同她关系也不错,巧燕回家省亲之后,就数同她来往最多。
慧莺和巧燕的性格又不大相同,原先以为这小娘子只知道打扮,接触时间长了,才知道她不过是嘴上爱说,实则很实在,有时候饿了,还半夜里来找她们讨要吃食。
两个嬷嬷对她也愈发喜欢起来。
慧莺吃了几口才停下筷子,又担心一会儿被老太太闻了出来,忙去找茶叶要漱口去味。
漱了口,才一脸娇嗔地对林杏月说:“不瞒你说,头一次怀秋宴请的时候,吃了你做的东西,我就知道以后要栽在你手上。”
林杏月好笑:“瞧姐姐说的这话,我要是个男儿听了,还不得多想?”
慧莺捂着嘴笑了一下:“就是呢!我当时可是真心打扮一番,不过是去走个过场,没想着吃,谁知一下子就破了功。从那以后,再不敢说涂了胭脂就不再吃东西这话来。”
说完这个,就去看林杏月正在做的东西,见她正在把那葱段切好之后,放到锅里小火慢炸,等炸到葱段外皮金黄、内部变成深色的时候才捞出来。
慧莺很少见林杏月在灶间做吃食,通常都是她做好了让小丫鬟们端着走,这一瞧就觉得很是新奇:“这难不成就是那葱油?”
林杏月点点头。
慧莺却想起林杏月先前做的那葱油面:“我也是听说过,却还没吃着过。”
林杏月很喜欢和这些女娘们说话,笑着应了声:“等回头给姐姐下一碗葱油面,也不费什么事,左右葱油也是熬好了。”
慧莺很是高兴,叫了好几声好妹妹,见旁边的桌子上还放着已经炖好的鸡肉,知道这马上就要好,也不多耽搁,就要去回老太太。
林杏月把那葱油里面又放了些姜片和豉汁,如果是在现代做的话,林杏月就会往里放些蚝油炒出红油来。
只是别说蚝油了,海参她也是头一次见,人工培植不来,全靠捕捞,不知多费事。
不过老太太这边的采买听说她想要找那生蚝,痛痛快快就答应下来说下次帮她留意着。
林杏月把焯好水的海参直接放到了锅里,小火烧制一盏茶的功夫,让海参充分吸收着汤汁的味道。
刚才那炸好的葱段也不用丢,海参最后勾了芡汁之后,放在盘子上,再摆些葱段,淋上剩余的汤汁,这道葱烧海参就做好了。
花嬷嬷和平嬷嬷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站在旁边认真看着,平嬷嬷更是一边看一边记。
这个葱烧海参扑鼻而来的,就是那被激发出来的葱香味,略带着几分焦香的气息,和那海参本身的鲜味相互交融,光味道就能传得很远。
林杏月一边做,也不忘和她们说这其中应当注意的事情,譬如这勾芡应当分两次。
头一次的勾芡只是让汤汁变得浓稠,第二次勾芡的时候,是让这芡汁能均匀裹在海参上,看着更加美观。
又因着海参多少带腥味,在焯水的时候就要往里放些酒和醋。
“做的差不多了,咱们就给那边上菜吧!”
“来了!”
随着小丫鬟们陆陆续续往桌子上摆盘,大家也都来了兴致,伸着头去看。
放在正中间的就是那板栗炖红烧肉,在它周围又是一应的各色吃食。
二郎君在心里小小地惊呼了一声,一时食指大动。
老太太见其他的小辈也都是一副这个样子,故意说:“看你们一个个的,还说是来看我,不过是才见那些吃的,就都露出了马脚。”
这玩笑已经开了几回,就连周大娘子也不放在心上,夹了块远处炸的圆圆的藕盒,问:“这些藕莫非已经能吃了?”
这藕盒也是时下大家吃的最多的,需将莲藕切成镰刀片,一面切断、一面切不断,将鱼馅、肉馅或者蟹黄酿放到藕片里,外头裹上面糊,放到油锅里炸制,有的也会裹过生粉。
林杏月做的这藕盒同普通的藕盒没太大区别,只是在调馅料时放了些糖醋,做成了鱼香口,看着就略微有些不同。
别人也就罢了,这段时间常吃林杏月做的吃食,可是大郎君和二郎君切实难得吃,两个人几乎是在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就已经按捺不住想要伸筷子。
老太太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大家赶紧吃:“这天冷了,饭菜也热不了多长时间,早些吃完,你们也各自散了,能早回去歇着。”
老太太说完,就夹了一筷子的红烧肉。
见她动筷子,其他人也随之各夹了自个儿想吃的。
昌哥儿早就看到那桌上摆放的一盘东安子鸡,让身后的丫鬟帮他夹了一块。
这鸡肉被切成了小块,炒制过后,表面呈现出一层焦黄色,又放着许多茱萸和葱花,色彩很是诱人。
这和之前做的那白切鸡或者炸鸡又不同,白切鸡保留了鸡肉的本色,皮黄肉白;而炸鸡表面是金黄色,有一层酥脆的外壳。
昌哥儿咬了一口下去,发现两者的味道也是不同。
这东安子鸡放了许多的醋和茱萸,醋的酸和茱萸的辣相互交融,偏偏鸡肉又没有太过于软烂,还保持了一定的弹性。
吴娘子喜爱吃酸辣的,一早就闻到了这东安子鸡又酸又辣的味道,精准找到了这道菜,夹了一筷子下去。
先前她身边的戴妈妈还不让她吃这些东西,譬如什么羊肉、鸡肉等等,寓意不好的。
不过吴娘子一概没听,想着周大娘子都没让她忌口,她何苦自己为难自己。
戴妈妈见说不通,心里很是着急,又去问了郡主。
郡主亲自让崔嬷嬷来了一趟,把她当初生孩子时没有忌口的事情说了出来:“倒也不用怕,若是大娘子说了,你们就在外头也稍微忌些口。若是没提,咱们该如何就如何。”
吴娘子很是得意,这次吃的时候就特意看了一眼大娘子和老太太,两人虽然看到吴娘子夹了一块东安子鸡,却只当没看见。
别说,这鸡肉散发着的酸辣口感,很是开胃。
大娘子先前想说让她不要吃这些东西,可想着好不容易养得脸上才有了血色,没有前几日那样病恹恹的,又想起当时自己*怀孕也背着人偷吃了好些,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看见。
老太太一边吃红烧肉,一边心里觉得周大娘子有了长进,不再像从前那样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
吴娘子吃了一口那鸡肉,入口就是滑嫩的,应当是因为放了醋的原因。
也不知是炖的时间不长,这肉却不像普通的鸡那样软烂到一夹就碎,而是依旧有一些嚼劲。
二郎君见她吃的这样香,从红烧肉上伸的筷子,直接伸到了这东安子鸡上面,还不忘让吴娘子也尝尝那板栗炖红烧肉:“那里头的板栗都是软乎乎又带着股肉香。”
二郎君的声音虽然压得很低,可是席间众人都在吃东西,并无人说话,这声音就听得清清楚楚。
吴娘子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了一下,脸颊却是带着几分红。
到底还是夹了颗板栗放在嘴里咀嚼,果然就像二郎君说的,那板栗和那红烧肉口感又不同,分明是吸足了肉的香气,却因为本身是绵软粉糯的,味道里也就添了别样的味道。
林杏月没有留下来和花嬷嬷、平嬷嬷她们吃东西,她心绪很是杂乱,听到那石娘子的事情之后,总想着要和人说一说,可一时又不知道要同谁开口。
要是别的事情,她通常都会去找林金兰,可这种事情同她说了,林金兰也帮不上什么忙,反倒是有可能被她那大嘴巴给说出去,反倒不美。
找冯大娘那更是算了,还不如林金兰说话来的痛快。
这般想着,林杏月一抬头,不知不觉已然走到了大老爷所在的这书房外头。
平日里她很少来这边,也就只有来找徐柏的时候才会略微停顿一下。
想到这里,林杏月觉得有些好笑,正打算要走,平安从里头出来了。
他看到林杏月,忙把她叫住:“姐,你怎么来这儿了?”
林杏月被一口姐叫得很是不得劲,平安还好,年岁并不比她大多少,可那顺子要比她大上许多,喊一口姐,总弄得她不舒服。
回头说什么也得和徐柏说一说。
平安已经自顾自地问了:“可是要来找柏子?你等等,我去把他叫出来。”
林杏月赶紧喊住他:“不用!我不是来找他,只是路过。”
可平安急着往回走,都没听到后头林杏月说的那些话,已然不见了人影。
林杏月哭笑不得,觉得大老爷身边的这几个小厮看着都不大靠谱,只有那福生还是不错,不过上回的事儿,听说被派去周大娘子那边的时候,也不大会跟着。
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徐柏从里头出来了,他走得急,额头上都有了几分汗,看到林杏月,也顾不得叫姐,先问她是出了什么事。
林杏月以前可没怎么来找过他,几次都是遇到麻烦了才过来,徐柏才有这么一问。
林杏月有些不好意思:“没事,我只是要回家,不知怎么的就走到了这边院子,恰好碰到平安出来。”
平安没跟着一块儿来,多少人想着让他们两个好好说说话。
徐柏松了一口气,脸上也有些发红,向林杏月解释了一句:“他这人就是热心肠,姐姐不用放在心上。”
林杏月就着这事和他说起来,让平安不要老叫她姐:“总是那般叫我,听得很是难受。”
徐柏在旁边站着,唇角往上提了提,点点头说:“这好说,我一会儿回去就和他说。”
想着他也老是叫自己姐,林杏月只把他当做弟弟看,就鼓起勇气说:“那我以后也不叫你姐了。”
林杏月一愣,奇怪地问:“你作何突然不叫我姐,都叫了十几年,一时能改过来?”
徐柏没回答前一个问题,而是使劲地点点头:“能改过来,这有什么不好改的。”
话虽是这么说的,却还是不好意思直呼她名字,干脆略过不提,问起她最近可是忙得很:“大老爷总去老太太那边,如今二郎君回来了,怕去的人更多了。”
林杏月摇摇头:“这倒是不觉得如何,在哪里做吃食都是一样的。”
她也不知道怎么的,原本还在纠结那些藏在心里的话到底和谁说,可是看到徐柏,忍不住就对他说起来:“我也是头一次听说这世上还有一个和我如此相像的人,偏如今也不知道在哪里。若是能找到她的话,一定要和她好好认识一番,多聊一聊。”
徐柏就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这段时间他的个头又猛窜了不少,已然比林杏月高出了半个头。
听完,才垂着眸子看了一眼林杏月,见她神色里还是有几分忧愁,与平日的模样大不相同,斟酌一番才开口:“这事倒也不是咱们能强求来的,既然官家也在寻她,她依旧不想露面,就是有自儿个的主意。我记得姐姐之前也说过,想出去游山玩水,见识各地做的各色吃食,怕这石娘子和你想的一样呢。”
林杏月点点头:“我猜她也是这般想的。既来到这里,哪有只待在一个地方的道理,自然是要去各处走走的。”
她怅然了一会儿,也不知是因为说出来了还是怎么的,心情好了许多:“等以后我出去了,说不定还能在路上和她碰着。”
徐柏要是以前听到这话,脸上多少会带几分苦笑,因着林杏月眼见着是能出去,老太太应了她,可他还没有着落。
可如今放下那些心事之后,心里却只为林杏月感到高兴:“到时候出去玩的时候,碰到什么好的吃食,可不要忘了给我带一些。”
林杏月好笑地说:“纵然是想着给你带,回来那东西也都坏的差不多了,还怎么吃?”
徐柏跟着笑:“要的不是那东西,却是那份心意。咱们说好了,到时候要是忘了我,我可要找上门去的。”
两个人边说边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林杏月才有些不好意思:“你快先回去,让你都跟着我走到了这边。”
徐柏想着都到了家,哪有不回去的道理:“左右平安也知道我是出来办事了,今儿也不该我当差,一会儿回去了再同赵管事说上一声,带上些东西,他就不计较了。”
徐柏看着家里的柴火不多,心里想着怕是徐勇这段时间忙,也没顾得上回来。
最近,各处的管事都说了,在三娘子定亲和官家行亲这俩事办好之前,是都不能回家休息的,下人们也都知道这两样是大事,倒也都还遵守。
林杏月任由他去外头张罗着买柴火这些事,快手快脚地进了灶间,从橱子里拿了茶叶出来,放在锅里小火翻炒。
这样冷的天,即便走了一路身上热乎,可停下来还是觉得有风吹往身子里钻,倒不如喝一杯热乎乎的奶茶。
牛乳家里没有,林杏月又去了一趟大厨房,找了石嬷嬷讨要了小半桶的牛乳来。
如今库房里最不缺的就是这东西,保不齐哪天主子就想吃那些用黄油做出来的点心,可是费牛乳的很。
花嬷嬷和平嬷嬷同她关系也不错,巧燕回家省亲之后,就数同她来往最多。
慧莺和巧燕的性格又不大相同,原先以为这小娘子只知道打扮,接触时间长了,才知道她不过是嘴上爱说,实则很实在,有时候饿了,还半夜里来找她们讨要吃食。
两个嬷嬷对她也愈发喜欢起来。
慧莺吃了几口才停下筷子,又担心一会儿被老太太闻了出来,忙去找茶叶要漱口去味。
漱了口,才一脸娇嗔地对林杏月说:“不瞒你说,头一次怀秋宴请的时候,吃了你做的东西,我就知道以后要栽在你手上。”
林杏月好笑:“瞧姐姐说的这话,我要是个男儿听了,还不得多想?”
慧莺捂着嘴笑了一下:“就是呢!我当时可是真心打扮一番,不过是去走个过场,没想着吃,谁知一下子就破了功。从那以后,再不敢说涂了胭脂就不再吃东西这话来。”
说完这个,就去看林杏月正在做的东西,见她正在把那葱段切好之后,放到锅里小火慢炸,等炸到葱段外皮金黄、内部变成深色的时候才捞出来。
慧莺很少见林杏月在灶间做吃食,通常都是她做好了让小丫鬟们端着走,这一瞧就觉得很是新奇:“这难不成就是那葱油?”
林杏月点点头。
慧莺却想起林杏月先前做的那葱油面:“我也是听说过,却还没吃着过。”
林杏月很喜欢和这些女娘们说话,笑着应了声:“等回头给姐姐下一碗葱油面,也不费什么事,左右葱油也是熬好了。”
慧莺很是高兴,叫了好几声好妹妹,见旁边的桌子上还放着已经炖好的鸡肉,知道这马上就要好,也不多耽搁,就要去回老太太。
林杏月把那葱油里面又放了些姜片和豉汁,如果是在现代做的话,林杏月就会往里放些蚝油炒出红油来。
只是别说蚝油了,海参她也是头一次见,人工培植不来,全靠捕捞,不知多费事。
不过老太太这边的采买听说她想要找那生蚝,痛痛快快就答应下来说下次帮她留意着。
林杏月把焯好水的海参直接放到了锅里,小火烧制一盏茶的功夫,让海参充分吸收着汤汁的味道。
刚才那炸好的葱段也不用丢,海参最后勾了芡汁之后,放在盘子上,再摆些葱段,淋上剩余的汤汁,这道葱烧海参就做好了。
花嬷嬷和平嬷嬷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站在旁边认真看着,平嬷嬷更是一边看一边记。
这个葱烧海参扑鼻而来的,就是那被激发出来的葱香味,略带着几分焦香的气息,和那海参本身的鲜味相互交融,光味道就能传得很远。
林杏月一边做,也不忘和她们说这其中应当注意的事情,譬如这勾芡应当分两次。
头一次的勾芡只是让汤汁变得浓稠,第二次勾芡的时候,是让这芡汁能均匀裹在海参上,看着更加美观。
又因着海参多少带腥味,在焯水的时候就要往里放些酒和醋。
“做的差不多了,咱们就给那边上菜吧!”
“来了!”
随着小丫鬟们陆陆续续往桌子上摆盘,大家也都来了兴致,伸着头去看。
放在正中间的就是那板栗炖红烧肉,在它周围又是一应的各色吃食。
二郎君在心里小小地惊呼了一声,一时食指大动。
老太太见其他的小辈也都是一副这个样子,故意说:“看你们一个个的,还说是来看我,不过是才见那些吃的,就都露出了马脚。”
这玩笑已经开了几回,就连周大娘子也不放在心上,夹了块远处炸的圆圆的藕盒,问:“这些藕莫非已经能吃了?”
这藕盒也是时下大家吃的最多的,需将莲藕切成镰刀片,一面切断、一面切不断,将鱼馅、肉馅或者蟹黄酿放到藕片里,外头裹上面糊,放到油锅里炸制,有的也会裹过生粉。
林杏月做的这藕盒同普通的藕盒没太大区别,只是在调馅料时放了些糖醋,做成了鱼香口,看着就略微有些不同。
别人也就罢了,这段时间常吃林杏月做的吃食,可是大郎君和二郎君切实难得吃,两个人几乎是在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就已经按捺不住想要伸筷子。
老太太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大家赶紧吃:“这天冷了,饭菜也热不了多长时间,早些吃完,你们也各自散了,能早回去歇着。”
老太太说完,就夹了一筷子的红烧肉。
见她动筷子,其他人也随之各夹了自个儿想吃的。
昌哥儿早就看到那桌上摆放的一盘东安子鸡,让身后的丫鬟帮他夹了一块。
这鸡肉被切成了小块,炒制过后,表面呈现出一层焦黄色,又放着许多茱萸和葱花,色彩很是诱人。
这和之前做的那白切鸡或者炸鸡又不同,白切鸡保留了鸡肉的本色,皮黄肉白;而炸鸡表面是金黄色,有一层酥脆的外壳。
昌哥儿咬了一口下去,发现两者的味道也是不同。
这东安子鸡放了许多的醋和茱萸,醋的酸和茱萸的辣相互交融,偏偏鸡肉又没有太过于软烂,还保持了一定的弹性。
吴娘子喜爱吃酸辣的,一早就闻到了这东安子鸡又酸又辣的味道,精准找到了这道菜,夹了一筷子下去。
先前她身边的戴妈妈还不让她吃这些东西,譬如什么羊肉、鸡肉等等,寓意不好的。
不过吴娘子一概没听,想着周大娘子都没让她忌口,她何苦自己为难自己。
戴妈妈见说不通,心里很是着急,又去问了郡主。
郡主亲自让崔嬷嬷来了一趟,把她当初生孩子时没有忌口的事情说了出来:“倒也不用怕,若是大娘子说了,你们就在外头也稍微忌些口。若是没提,咱们该如何就如何。”
吴娘子很是得意,这次吃的时候就特意看了一眼大娘子和老太太,两人虽然看到吴娘子夹了一块东安子鸡,却只当没看见。
别说,这鸡肉散发着的酸辣口感,很是开胃。
大娘子先前想说让她不要吃这些东西,可想着好不容易养得脸上才有了血色,没有前几日那样病恹恹的,又想起当时自己*怀孕也背着人偷吃了好些,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看见。
老太太一边吃红烧肉,一边心里觉得周大娘子有了长进,不再像从前那样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
吴娘子吃了一口那鸡肉,入口就是滑嫩的,应当是因为放了醋的原因。
也不知是炖的时间不长,这肉却不像普通的鸡那样软烂到一夹就碎,而是依旧有一些嚼劲。
二郎君见她吃的这样香,从红烧肉上伸的筷子,直接伸到了这东安子鸡上面,还不忘让吴娘子也尝尝那板栗炖红烧肉:“那里头的板栗都是软乎乎又带着股肉香。”
二郎君的声音虽然压得很低,可是席间众人都在吃东西,并无人说话,这声音就听得清清楚楚。
吴娘子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了一下,脸颊却是带着几分红。
到底还是夹了颗板栗放在嘴里咀嚼,果然就像二郎君说的,那板栗和那红烧肉口感又不同,分明是吸足了肉的香气,却因为本身是绵软粉糯的,味道里也就添了别样的味道。
林杏月没有留下来和花嬷嬷、平嬷嬷她们吃东西,她心绪很是杂乱,听到那石娘子的事情之后,总想着要和人说一说,可一时又不知道要同谁开口。
要是别的事情,她通常都会去找林金兰,可这种事情同她说了,林金兰也帮不上什么忙,反倒是有可能被她那大嘴巴给说出去,反倒不美。
找冯大娘那更是算了,还不如林金兰说话来的痛快。
这般想着,林杏月一抬头,不知不觉已然走到了大老爷所在的这书房外头。
平日里她很少来这边,也就只有来找徐柏的时候才会略微停顿一下。
想到这里,林杏月觉得有些好笑,正打算要走,平安从里头出来了。
他看到林杏月,忙把她叫住:“姐,你怎么来这儿了?”
林杏月被一口姐叫得很是不得劲,平安还好,年岁并不比她大多少,可那顺子要比她大上许多,喊一口姐,总弄得她不舒服。
回头说什么也得和徐柏说一说。
平安已经自顾自地问了:“可是要来找柏子?你等等,我去把他叫出来。”
林杏月赶紧喊住他:“不用!我不是来找他,只是路过。”
可平安急着往回走,都没听到后头林杏月说的那些话,已然不见了人影。
林杏月哭笑不得,觉得大老爷身边的这几个小厮看着都不大靠谱,只有那福生还是不错,不过上回的事儿,听说被派去周大娘子那边的时候,也不大会跟着。
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徐柏从里头出来了,他走得急,额头上都有了几分汗,看到林杏月,也顾不得叫姐,先问她是出了什么事。
林杏月以前可没怎么来找过他,几次都是遇到麻烦了才过来,徐柏才有这么一问。
林杏月有些不好意思:“没事,我只是要回家,不知怎么的就走到了这边院子,恰好碰到平安出来。”
平安没跟着一块儿来,多少人想着让他们两个好好说说话。
徐柏松了一口气,脸上也有些发红,向林杏月解释了一句:“他这人就是热心肠,姐姐不用放在心上。”
林杏月就着这事和他说起来,让平安不要老叫她姐:“总是那般叫我,听得很是难受。”
徐柏在旁边站着,唇角往上提了提,点点头说:“这好说,我一会儿回去就和他说。”
想着他也老是叫自己姐,林杏月只把他当做弟弟看,就鼓起勇气说:“那我以后也不叫你姐了。”
林杏月一愣,奇怪地问:“你作何突然不叫我姐,都叫了十几年,一时能改过来?”
徐柏没回答前一个问题,而是使劲地点点头:“能改过来,这有什么不好改的。”
话虽是这么说的,却还是不好意思直呼她名字,干脆略过不提,问起她最近可是忙得很:“大老爷总去老太太那边,如今二郎君回来了,怕去的人更多了。”
林杏月摇摇头:“这倒是不觉得如何,在哪里做吃食都是一样的。”
她也不知道怎么的,原本还在纠结那些藏在心里的话到底和谁说,可是看到徐柏,忍不住就对他说起来:“我也是头一次听说这世上还有一个和我如此相像的人,偏如今也不知道在哪里。若是能找到她的话,一定要和她好好认识一番,多聊一聊。”
徐柏就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这段时间他的个头又猛窜了不少,已然比林杏月高出了半个头。
听完,才垂着眸子看了一眼林杏月,见她神色里还是有几分忧愁,与平日的模样大不相同,斟酌一番才开口:“这事倒也不是咱们能强求来的,既然官家也在寻她,她依旧不想露面,就是有自儿个的主意。我记得姐姐之前也说过,想出去游山玩水,见识各地做的各色吃食,怕这石娘子和你想的一样呢。”
林杏月点点头:“我猜她也是这般想的。既来到这里,哪有只待在一个地方的道理,自然是要去各处走走的。”
她怅然了一会儿,也不知是因为说出来了还是怎么的,心情好了许多:“等以后我出去了,说不定还能在路上和她碰着。”
徐柏要是以前听到这话,脸上多少会带几分苦笑,因着林杏月眼见着是能出去,老太太应了她,可他还没有着落。
可如今放下那些心事之后,心里却只为林杏月感到高兴:“到时候出去玩的时候,碰到什么好的吃食,可不要忘了给我带一些。”
林杏月好笑地说:“纵然是想着给你带,回来那东西也都坏的差不多了,还怎么吃?”
徐柏跟着笑:“要的不是那东西,却是那份心意。咱们说好了,到时候要是忘了我,我可要找上门去的。”
两个人边说边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林杏月才有些不好意思:“你快先回去,让你都跟着我走到了这边。”
徐柏想着都到了家,哪有不回去的道理:“左右平安也知道我是出来办事了,今儿也不该我当差,一会儿回去了再同赵管事说上一声,带上些东西,他就不计较了。”
徐柏看着家里的柴火不多,心里想着怕是徐勇这段时间忙,也没顾得上回来。
最近,各处的管事都说了,在三娘子定亲和官家行亲这俩事办好之前,是都不能回家休息的,下人们也都知道这两样是大事,倒也都还遵守。
林杏月任由他去外头张罗着买柴火这些事,快手快脚地进了灶间,从橱子里拿了茶叶出来,放在锅里小火翻炒。
这样冷的天,即便走了一路身上热乎,可停下来还是觉得有风吹往身子里钻,倒不如喝一杯热乎乎的奶茶。
牛乳家里没有,林杏月又去了一趟大厨房,找了石嬷嬷讨要了小半桶的牛乳来。
如今库房里最不缺的就是这东西,保不齐哪天主子就想吃那些用黄油做出来的点心,可是费牛乳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