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32节
  沈门兵和周老头两个人也跟着一块护送。
  周老头被旁边的衙役分了一个烧饼夹里脊,一口咬下去小半个,越嚼眼睛越亮。
  沈门兵在一旁故意说:“这烧饼炸过之后可是焦脆的,你这牙口可还行?”
  这周老头年岁比他们都大一些,可也没到牙齿不能用的地步,这一问明显是调侃。
  周老头也不理会他,又咬了一口,吃得美滋滋,还让张婶娘再给他留一些:“我去把这些娃娃都送到衙门,马上就回来。”
  赵官人的同僚见他们一个个都要留烧饼夹里脊,就有些着急,生怕到他们的时候所剩不多,岂不就是白排队了。
  赵官人还能稳得住,毕竟他还没尝到那烧饼夹里脊的味道,只是看着好吃,有些期待罢了。
  他那同僚已经直接问起来张婶娘:“可还有?不是说不能给他们留,只是咱们也排了许久的队。”
  张婶娘赶紧点头:“有呢!今儿特意多带了些烧饼夹里脊,都有!”
  同僚这才放了心,让张婶娘给他多做些出来,又问赵官人要几个。
  赵官人想了想,一块饼里又夹着里脊肉,吃上一个应当就能饱了,一会儿回府还要再吃饭。
  要是味道真的好,倒是可以给赵娘子和赵郎君都带上一些,就说:“那我就带上三个吧。”
  “我也带三个。”
  等真的吃到嘴里,赵官人也被这味道惊艳到,见还有人往里面加些炸豆腐,也依葫芦画瓢要了些:“可否再多带一些?”
  这样的好吃,回去了赵娘子和赵郎君肯定都喜欢。
  张婶娘指了指门口那个牌子,不好意思地开口:“最多三个,这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着咱这些东西,想吃的话,不如下次再来。”
  赵官人只能遗憾点头,他那同僚也颇有些遗憾,他拿了烧饼夹里脊之后并没有立刻吃,想着回家之后和家里人一块分。
  这事很快就在汴京城里传开了,都知道在一铺子门前,三个人贩子为了吃那烧饼夹里脊打了起来,这才让其中两个小孩跑出来露了马脚。
  “听说光找着的孩子都有十来个,我们村赵四家就丢了一小男孩,两口子在家里哭的和什么似的,哪里也找不着,听说了这事,着急忙慌就往衙门里去了。”
  “我也听说了,这人贩子也太可恶了,这些孩子回头都不知道被卖到哪等穷苦地方,一辈子都回不来。”
  “这些男娃还好,可是那些个小女娃,就算是被找回去了,名声也毁了。”
  “呸!什么名声不名声的,要是有那真疼孩子的人家,哪里管那么许多,只盼着孩子回来才好。”
  也有人好奇那铺子里卖的东西到底有多好吃:“能让那几个人贩子都打起来?”
  “我也说,什么好东西值得这样?说不定就是有人发现了,才告诉了衙门那边,又不好说出自个儿的名字,生怕引来杀身之祸了。”
  “非也非也!我却就在那铺子前买东西,这事是真的!那三个人为着烧饼夹里脊谁多吃了一口给打起来了,似乎是这些孩子还没卖出去,手上没钱,只能买得起一个才争抢。”
  有人听了连忙追问:“那什么烧饼真这样好吃?”
  “真这样好吃!那彭大嘴你们认识不?他先前还吹大话,说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可去了人家那铺子,不也灰溜溜承认说人家那边做的就是好吃!”
  “我也听说过这铺子,前儿试吃的时候,我尝到过一块点心,那股子香甜,比那什么老字号卖的都还要好,只是一直没工夫过去。”
  “既如此,咱们现下瞧一瞧?”
  “得勒!我回家同我娘子说上一声,这就去看看!”
  只是过去了,张婶娘她们已经把铺子关了门,带来的东西都卖得差不多。眼瞅着天也快擦黑了,不能再多留。
  “咱们可是从城东走到你们这最西边的,东西没买到,就这样关门了!”
  来人实在想不明白,怎么会有人这么早把铺子关了。
  汴京城可有不少摊子都是不歇市的,每日逛夜市的人就有不少。
  张婶娘一边叫着马车来,一边同他们解释:“咱这边人手不够,做出来的东西总共就这么多,卖完就关门了。客官要是想吃,回头明儿一早再来。”
  “你们也忒傲慢,不讲理些!”
  那个从东城赶过来的客官,实在失望,说话就有些不讲理,想放话说再不来了!
  可心里又十分想尝一尝这铺子里的东西到底什么味道,让那些人都趋之若鹜。
  那些不好听的话只在嘴边转了转,也就咽下不提,很是憋屈。
  又说林杏月把那周大娘子赏赐的料子放好之后,就开始琢磨着给安亲王家的那个娘子做些什么吃的。
  这厌食症要想治好,并不是那样简单,心理上就很难过了那一关。
  林杏月想了想,头一次做东西也没抱太大希望,先是让对方不排斥那些吃食就行。
  还是得像当初给虎子做东西那样,做些可爱吸引人的。
  想了想,她拿了一些紫米出来,把那紫米泡了泡,等水变成紫蓝色之后,再加入面粉中揉均匀,面粉的颜色也就变成了紫色。
  这是她这次做的茄子饼干最主要的颜色。
  剩下的就是需要一些菠菜汁染成的绿色,放在一块备用。
  再有就是要用到先前她做出来的那些黄油,总共就这么一小点,林杏月用的时候可是一阵肉疼!
  等黄油软化得差不多之后,把它放到面粉里面,继续揉,擀成长条的形状,开始做茄子的外形。
  这一步要非常仔细,一条条的长条要组成茄子的外观。
  林杏月也许久没有做这种精致的东西,费了好大的劲。
  最后再把用菠菜染成的绿色的长条放在上面,这饼干的样式就好了,只等着放在烤炉里面进行烘焙。
  等着差不多烤好之后,空气中就散发出那黄油带来的甜腻腻的味道,整个灶间也被这种温暖的感觉包围着。
  做出来的形状也很是可爱有趣。
  林杏月就端着这饼干,亲自去找了银珠。
  银珠看到是紫色一排饼干,先是好奇起来:“这和咱们以前吃过的那点心,有不一样了。”
  林杏月给她解释了一下,指着这饼干:“只是还没有切开,等吃的时候再一片片切下来。”
  三娘子也好奇起来,放下书走过来:“为何要等吃的时候再切?”
  林杏月让她看了看那茄子外面的神色,三娘子唇角也往上勾了勾。
  这神色实在是说不出的可爱,最秒的是长在了茄子的身上。
  “这外面是一个笑的模样,切开之后,里头的形状也都不同。”
  旁边的四娘子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恨不得现在就切开:“林姐姐,这茄子饼干太好玩了!我也想要切开!”
  先不说好不好吃,单看样式就勾得她喜爱得不行。
  林杏月轻摇了一下头:“今儿是做不出来了,黄油就总共那么一点。要想吃的话,还得让大厨房那边再做些黄油出来。”
  四娘子一下子失望起来,只能趴在一旁好好看了好大一会儿,让人看的心软软的。
  三娘子看着好笑,还是把东西给了银珠:“你去跑一趟,告诉安亲王二娘子这如何吃。左右有没有用的,咱们已经尽了心。”
  四娘子在一旁狂点头:“我觉得这实在是好看得很,要是我,就愿意吃呢!”
  三娘子点了点四娘子的头,又向林杏月道了几句辛苦,让她有空多来他们院子里走动走动。
  又不好意思地提起来她想要的方子:“想了想,我最爱的还是那北烤鸭,想着到时候能带去就再好不过。”
  林杏月笑着点点头:“行,回头我就写出来。想着上次那赵郎君也爱吃那牛油锅底做的锅子,我也顺带写一写。”
  三娘子很是感激,认认真真地朝林杏月行了个礼:“多谢林小娘子。”
  林杏月可不敢受她这个礼,赶紧侧开了身子避让开了。
  “既如此,我也不多留你了。我听说宫里要来人,想着小娘子应当也要忙起来。”
  林杏月倒是没觉得这宫里来的人就要她做些什么,好歹前头有两个嬷嬷挡着呢。
  辞了三娘子,她就往回走,路上却碰着了老太太院子里的慧莺。
  见了林杏月,慧莺才喘了两口气,平复了一下呼吸:“林小娘子,你原来在这里!可叫我一通好找!”
  林杏月好奇:“姐姐找我是有什么事?”
  “别说了!平嬷嬷不知长了什么东西,今儿就上吐下泻起不来床,老太太还指着她做些吃食出来,眼见着是不成了。”
  【作者有话说】
  这个饼干是看一个up主做的,很是可爱有趣。
  另,放假第一天,我就好像阳了,刀片嗓,浑身疼,无语了
  101
  第101章
  ◎茄子饼干(2*)◎
  林杏月听了,忙追问慧莺:“可是请了大夫过来看一看?”
  “已经请过了,说是吃坏了东西,也没别的法子,吐干净拉出来也就好了。”
  林杏月这才放心,想着这平嬷嬷是个很要强的人,说了要找适合做东西的调料,这就开始一心尝百草了。
  也不知到底吃的什么,这才吐成这样。
  慧莺就把老太太交代的说出来:“怕是这几天,得先让您在老太太这边的膳房帮帮忙。”
  林杏月觉得她在哪里都一样,左右大厨房的那些人她也一直尽心教着,就是怕有一天她真出去了,府里这些人再吃不惯以前的那些东西。
  回头要是使了法子不让她出去,她都没地方哭去。
  “行,我这就回去同李妈妈说上一声,明儿我就去老太太那边。”
  慧莺点点头,刚要走,林杏月又拉住她问起巧燕来:“我听说老太太已经让她回家待嫁,可是说的哪个人家?”
  “给她找了个秀才,虽说家底薄一些,可一旦考取了功名做了官,以后巧燕姐姐也就成了官太太,指不定以后还能挣个诰命。”
  林杏月是真心觉得不错,虽说家底薄,可巧燕这些年在老太太身边,攒下的银子不少。
  倒是不用全拿出来,总得留着一些给自己傍身,就算这人是自己的郎君,也是不能尽信的。
  可只要略拿出来一些,帮着秀才度过家里的难关,让他能安心念书,以后日子好起来,再有她之前服侍老太太的体面,也算是能出头了。
  退一步说,就算这秀才实在没本事考不上,去旁人家当个夫子或者开个私塾,也能挣上不少钱,不能说大富大贵,却也是小富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