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30节
  一睁眼,她发现穿到了九零年代,成了三个白眼狼的母亲。
  大儿子吃软饭上瘾,逼她拿出积蓄给岳父填坑:“妈,我岳父要出点什么事,厂里的工作就黄了。”
  小儿子天天在家里啃老,让干点活就在那里怨声载道,每天无所事事上街当街溜*子。
  小女儿是个恋爱脑,热脸贴冷屁股,甘愿跑到渣男家里洗衣做饭。
  彭雪树气到骂娘,突然听见脑子里传来一声清脆的叮咚声。
  “检测到您在发癫,绑定本系统可续命,扇人还能兑换奖品!”
  彭雪树眼睛亮了,扇扇扇,奖品她来了!
  大儿子来要钱,她反手一耳光。
  小儿子偷存折,她抄起扫帚追三条街。
  小女儿瑟瑟发抖,哆哆嗦嗦的想往外跑。
  “过来,我不打你巴掌。”彭雪树说完,缓缓抽出了木条。
  不用手打,但得抽她这恋爱脑!
  后来——
  大儿子不得不在厂里拧螺丝,累到怀疑人生。
  小儿子直接叫他去种地,晒成黑炭,没力气上街溜达。
  小女儿被关在家里养鸡,每天都要捡一堆的蛋,看到渣男就想到鸡群中配种的公鸡。
  三个孩子受不了,跪地痛哭:“妈,我们错了!”
  彭雪树躺在系统奖励的顶级按摩椅上,悠哉嗑瓜子:“错哪儿了?说具体点,我乐意听。”
  全村人都惊呆了!
  以前欺负过她家的邻居,现在见了她就绕道走。
  村口爱嚼舌根的长舌妇,被她怼得再也不敢乱传闲话。
  连村支书都来找她调解家庭矛盾:“彭大姐,您这教育方式……挺有效啊!”
  很快,全村人排队上门来找彭雪树:
  “彭大姐,我家那混账儿子您帮忙管教管教?”
  “彭婶,我老公喝酒打人,您看能不能……?”
  “彭奶奶您太厉害了!我家狗都听您的话!它不听话我说来找您,立刻就不敢叫了!”
  100
  第100章
  ◎茄子饼干◎
  大老爷一怒之下,就去找了二老爷。
  他不敢去找周大娘子,说到底,他对周大娘子心里还是有几分害怕的。
  要是周大娘子再像之前那样不管不顾地闹出来可怎么办。
  还有绿夏,大老爷也有些不想见,觉得晦气。
  二老爷看到大老爷过来,脸色就变了。
  之前是他一直去找二老爷,可如今却相反,是大老爷过来追着他,催着他搬出去。
  二老爷先苦兮兮地开口:“大哥,好歹我也是在这府里长大的,且我小娘生病了,这如何出去?”
  “既如此,我帮着请个大夫,看看是怎么回事,要是实在好不起来,倒是不如把小娘留下来。”
  二老爷脸色变了变,直挺挺地跪了下来:“大哥,你看在爹的份上,莫要再逼我了!我宫里还有绵姐儿,国子学还有个敬业,你让他们如何自处?”
  大老爷别过脸,只当没听到:“谁家里还没有几个孩子了?当初我要是没袭爵,如今我们还不定在哪里!”
  看到二老爷这样,大老爷心里没来由地一阵畅快,之前在周大娘子那里得知她把绿夏要来的阴霾一扫而空,背着手笑呵呵地走了。
  二老爷只觉得一股无力感袭来,大老爷已经下了逐客令,老太太那边又说不通,分明已经走投无路。
  就在这时候,宫里那边又下了一道旨,说是半个多月后榴姐儿生辰,可回家省亲半日。
  这一旨意就在汴京城里炸了锅,这么多个妃子,不知多少高门大户里的娘子,可从来没有一个像国公府的娘娘一样,能有这样的恩宠。
  又想到官家时不时就会去榴姐儿那边坐一坐,这么多年也是盛宠在身,有这般举动倒也不奇怪。
  老太太听了也是怔愣了好大一会儿,以她对官家的了解,决不会贸然做出这样出格的行为来。
  大老爷还在那边高兴着,老太太和周大娘子却都是一脸沉思,看他那样,两个人都很是恨铁不成钢,怎么就不知道这事情并不如表面那样好。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这样不知道要遭宫里多少人的忌恨。
  周大娘子则是想到前儿个想起的那些事,宫里头这些年可从来没有孩子生下来,好不容易绵姐儿使了法子怀上了,不过才露出一些端倪就又掉了。
  这些事情让她的后背都爬上了一层密密麻麻的汗。
  “母亲,官家既发了话,想着咱们还是早些收拾园子比较好,总不能让官家来了还是如此寒酸。”
  老太太不知想了多久,半晌才开口:“既如此,催着西府那边的人快些搬走了,园子倒也不用大修。想着官家什么样子的园林没见过,咱们要是整治得比宫里还好,那倒是僭越了。”
  大老爷应下,就去忙这事不提。
  这事就像是一阵风一样传起来,府里的下人都知道榴姐儿要来省亲,一个个的也都是惊奇不已。
  “这可是天大的造化,我就没听说别人家的娘娘还能回来。”
  “是啊,咱们家的娘娘可真是有福气,有这样大的恩宠。”
  又说到时候,不知要不要留下来用膳。
  “我想着不大可能,到底是官家,留下来用饭不合规矩。”
  “是呢,最多也就是用些点心罢了。再者还有从宫里来了那两个嬷嬷,她们到底熟稔官家的口味,横竖也是她们动手。”
  大厨房的一干人左思右想,觉得这和她们也没多大的关系,就把这事放下不提。
  林杏月也没放在心上,只是想到时候榴姐儿一来,她们行事得多小心一些,尤其是冯大娘在园子那边,可不能犯了什么忌讳,不然到时候怎么死的也不知道。
  想到这个,林杏月心里就坠坠的,恨不得立刻去找冯大娘好好说道说道。
  满京城知道这消息的人一个个也都嘀咕,不知道为什么官家会给国公府这样大的优待。
  要说是看在老国公的面子上,可是明明二老爷一脉都被分出去了,老国公的面子一点也没给留下来。
  可要说这不是份殊荣,汴京城里的人都能酸溜溜地一口唾沫淹死。
  “我瞧着,总是觉得蹊跷得很。”
  端亲王又一次踏进了老王妃的屋子里,和她说起这事。
  老王妃懒得理会儿子,却也觉得这事蹊跷得很:“你说官家,当真是看中他们家的那个娘娘?”
  “后宫多少个娘娘,官家哪个不是喜欢的很,却也没听说先前对他们家那娘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两个人都不知道这是为何,百思不得其解,索性丢开不管。
  端亲王不说这事,露出了一个讨好的笑容:“先前说去国公府做客时,带出来的点心可还有?”
  老王妃就知道他过来就是为了这事,在一旁嘲讽的笑了笑,直接说:“没了。你也不看看这都多长时间,哪里还能有?”
  端亲王不大信:“可是给了咱们两匣子呢,各色的点心都有,如何就没了?”
  “这我还倒要问问你,那点心咱们不是一分为二,各自拿了一半,你那边怎么就没了,偏还要找我要?”
  端亲王没敢往下说,他的那些点心,那些小娘知道了,都要过来分一点,可不就是很快就没了。
  他自个儿还没吃够呢!
  见老王妃是真的不想给,端亲王也没办法,只得又空着手回去。
  等他一走,老王妃脸上就露了笑,让身边的嬷嬷拿出来一盒油酥饼干:“再泡一壶茶。”
  她身边的嬷嬷忙笑着应了,仔细地把那点心装在盘子里,又倒了一壶茶摆在桌子上。
  老王妃很是惬意地坐在那边,一口饼干一口茶,吃完才觉得心里畅快了不少。
  她就是有,就是不给端亲王,馋死他。
  赵官人下了差就急忙往家走,过几日就要到赵郎君和三娘子定亲的时候,家里还有一堆事情要准备。
  再者今儿个又听到官家要陪同淑妃去国公府省亲,这也是个大事,怕是国公府那面要比平日更加忙碌一些。
  上次拦住他的同僚见他这般匆匆忙忙,与他一道走的时候就忍不住问:“赵兄这是又要去什么地方,吃好吃的?”
  赵官人无奈摇摇头:“这几日哪里顾得上,我得回家忙事情。瞧你这样,可是也要回家?”
  同僚却摇摇头:“倒不是要回家,我发现一地方,那铺子虽然偏僻,可做的小食确实好的很,不知赵兄可要去尝一尝?”
  赵官人一听就心动不已,可是偏偏家里有事,就在那里犹豫起来。
  “坐着马车并不远,且那铺子还不能堂食,都是可以带回去的,保证你去了第一次还会去第二回 。”
  赵官人与他的同僚意气相投,想了想便点头:“如此这般,我就跟着去买了东西就直接回家。”
  两人换了衣裳,便结伴上了马车。
  赵官人瞧着马车越走越偏,心里也开始打起退堂鼓。
  竟然真的是这样的偏远,倒不是一句玩笑话。
  同僚似乎是看出来赵官人在想什么,笑着说:“这铺子是有些偏,不过人确实不少,做的确实是前所未见的小食。”
  赵官人心里泛起了嘀咕,和同僚说起了玩笑话:“你这样,我倒是怕你回头把我给拉到不知道的地方,再把我胖揍一顿。”
  同僚哈哈大笑起来:“当差的时候或许这样想过,不过如今嘛,先记着这茬恩怨,等明儿个当差的时候,该想打人的时候,怕是还得在心里想一想。”
  两人就这般说笑,马车七拐八拐,不知到了什么地方,总算见马车停了。
  只是外面却传来了一阵喧闹声,有众人齐齐的呵斥声,也有人连连告饶的声音。
  赵官人和他那同僚都皱起了眉头,两个人没着急下去,在马车里掀起帘子往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