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162节
  林杏月正和柳娘子在做各种馅的月饼,见她们来了,就和赵嬷嬷说了一声:“只按照咱们做的那些来就行了,有什么不明白的只管来问。”
  赵嬷嬷见林杏月热得满头是汗,赶紧让她去忙:“放心,我们昨儿个都是认真学过的。”
  林杏月点头,等着锅子做完,又说了麻辣烫的做法。
  原本大厨房就熬煮着鸡骨,和火锅的清汤底一样,配料也都有,只需要把烫煮好的食材捞出来,放到碗里面,再浇上一些汤底,放上各色的配料。
  “最主要的就是那蒜汁和芝麻酱,我看着倒是不够,咱们得多做些来。”
  芝麻酱需要用炒好的芝麻,再石磨上慢慢研磨出来,磨的过程中也要、适量的加一些温水,让芝麻中的油脂更多的磨出来。
  大厨房的那些丫鬟们一个个都热情高涨,她们才听林杏月说了,那什么麻辣烫,和那锅子可没多大区别。
  不过是没有肉可以涮,但其他东西都差不了太多。
  竟然也能尝一尝味道了。
  “只管让咱们来就是。”
  上上下下都齐心帮着忙,林杏月着实松了一口气。
  既然平春都说了,老太太和周大娘子才吃饱,不是多饿,赵娘子也让不用太费劲。
  这样说是说,糊弄了来却也不行。
  要不就做那热干面,别的地方也是吃不到。
  很新鲜,味美。
  做起来还很简单。
  且那芝麻酱才磨出来,老远就能闻到香味。
  李妈妈她们都跟着小厨房的一干人学起来如何弄各种酱料,真做起来倒也并不是难,只是这么些没见过的酱料,一时让她们动起手来有些抓瞎。
  再有那熬牛油汤底的法子是她们之前没见过的,清汤锅底和菌汤锅先前林杏月给老太太做的时候,她们倒是看见了,但到底不如自己上手做。
  就连杨宏娘也舔着脸来说要帮忙。
  董婆子她们谁也没搭理杨宏娘,只让她自己在一边忙活。
  就连宋二娘也都上了手,杨宏娘心里更是酸溜溜的。
  那边的林杏月却在和柳娘子加班加点做月饼,老太太既然都开了口,那就要各色的馅儿都做好。
  只是火腿林杏月嫌外面做的味儿不够正,还用的是自家的。
  杨宏娘干脆不在那边学怎么做锅子,想来学着怎么做月饼。
  柳娘子看了一眼林杏月,直接回绝:“咱们这边人手已经够了,那边做锅子才是要紧的。”
  杨宏娘被拒绝,心里更是酸楚,指着郑念慈说:“那我们两个换一换,让她去那边帮忙做锅子,我瞧着那个简单,这个可是要费不少功夫。”
  林杏月一听,动作慢了下来,却始终没有停,看着郑念慈问:“你是想在这里,还是想去那边帮忙?”
  郑念慈虽然认了杨宏娘当师父,又因着杨管家的事,杨宏娘多少算是她的主子。
  可是这样好的跟林杏月学手艺的机会她却不想放过。
  她不是觉得做锅子不好,而是有林杏月在一旁,总能时不时得到提点,哪怕随口说出的话,她也会在心里反复琢磨,等明白了才知道话中的深意。
  “师父,这些我都已经快帮着做完,再换反倒是不好。”
  见郑念慈就这么拒绝了,杨宏娘比刚才还要难受,要不是林杏月在,她说什么也会怼回去。
  偏她如今想在林杏月跟前留个好印象,只能忍下不说。
  等月饼的馅儿做的差不多了,林杏月就让柳娘子帮着揉面,做起来热干面。
  其他人也都差不多做好,个个好奇的看过来。
  “月姐儿,这是什么好吃的?”
  “是做那炸酱面还是葱油面?”
  “都不是,是热干面,做起来简单的很,也要用到那芝麻酱、蒜泥。”
  林杏月说完,又说起来那面条,“这索饼里面要用到碱水,这样索饼才不容易断,也能让索饼颜色发黄,有碱味儿。”
  索饼做好之后,掸面的时候也要晾晒好,不然索饼就会容易发酸。
  还有那芝麻酱,浓稠度也很是重要,太稀的话挂不住,整个热干面的口感都会受到影响。
  太浓也会难以把整个索饼给搅拌均匀。
  烫面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不然面条也会变得软烂,没有嚼劲。
  她讲的时候,整个厨房都没有人说话,都认真的听着。
  就连那些平日里只能洗菜的小丫鬟,也侧着耳朵听。
  不过就是一碗面,里面的道道还真是多。
  林杏月拌好一份之后,就放在一*旁,把配料酸豆角和萝卜干也放了进去。
  这两个可以说是热干面的点睛之笔。
  只看着那裹满了酱汁的索饼,一个个的就都好奇起味道来。
  小厨房的那些丫鬟婆子来帮忙做锅子的事情根本瞒不住,不仅府里的下人知道了,就连那些主子也知道了。
  原本等着吃锅子的主子们一个个都傻了眼,吴娘子眉头露了几分嫌弃来:“林小娘子怎么不给咱们做了?”
  “娘子,林小娘子可顾不上呢!老太太让她给赵娘子做月饼呢,自然这事头等重要。”
  “那也不能让小厨房的那些人来,大厨房的那些人呢?”
  “我听说是大厨房的那些人之前没做过这样的锅子,还不熟悉,小厨房之前就跟着林小娘子一块儿给二郎君做过。”
  听了这话,吴娘子也就不说什么了,只是多少没那么期待。
  小厨房以前做的那些吃食,可是连她身边的三等丫鬟都不愿意去吃的。
  二郎君原本说早早动身往国子学走,这样也能赶着早些去让谢青给他收拾收拾。
  可出门前知道府里要做那锅子,倒也不着急再动身,而是扭头又坐了回来。
  吴娘子一时有些不解:“不是说这就要收拾着走,如何又不动地方了?”
  二郎君轻咳了一声:“想着吃了晌午饭再走也不迟,还能多陪陪吴娘子。”
  吴娘子也不是个傻的,自然听出来了二郎君的意思,不过她也没说什么,心里却也是欢喜的。
  三娘子和四娘子回到了屋子,两个人的心都还在砰砰地跳着。
  先前她们可从来没有这样直接去见过外头来的女客,就算碰着了,也是要避开的。
  可这次却是老太太身边的人来叫她们两个,还特意叮嘱让她们好生打扮。
  为的就是到赵娘子跟前让她看一下,这是什么意思,她们两个人又不是傻的,如何能不明白。
  而且这赵娘子还褪下个镯子给她们两个人。
  四娘子歪着头看向一脸沉思的三娘子:“姐姐,这是不是看上你了?我听说那赵郎君跟二郎君的关系可是不错的。”
  三娘子没吭声。
  四娘子也就不再追问,一只手托着下巴说:“咱们在外头等着的时候,可是听说老太太那里吃的也是锅子,不知道大厨房那边还会不会做这锅子来?”
  三娘子摇摇头,想起来昨儿今儿个早上听到的事情,有些不确定。
  可是刚才看周大娘子脸上的神色,又不像是传言是真的。
  要是大老爷真的在外头找了个小娘,周大娘子还能这样心平气和地接待了赵娘子?
  “要是假的,周大娘子作何去老太太那边,怕是那小娘已经被处置了,要不然周大娘子怎么可能一点也不着急。”
  这话一传出去就变了味儿,原本宋小娘听说之后就在屋子里着急,一直让沅陵在外头打探消息。
  沅陵听说那小娘已经被打死了,赶紧就回来告诉宋小娘。
  “你说的可是真的,那外头的小娘已经被打死了?”
  沅陵顿了一下才点头:“府里都在这么说,周大娘子一大早就去了老太太那里,还见了外客,把三娘子、四娘子也叫了过去。”
  宋小娘听了,一下子觉得人有了精神,都能坐起来了。
  先前她听说大老爷又在外头找了一个外室,如遭五雷轰顶。
  这府里,别说曹小娘,就是周大娘子,她也没放在眼里。
  大老爷对她们不过是平平,甚至有时候都不去她们那边。
  这么些年来,只有宋小娘一个人,大老爷时不时还会留宿。
  哪怕现在她年老色衰,不像以前那样得宠,可宋小娘一直记得当时大老爷看她那种情意绵绵的眼神。
  如果要是再来一个小娘,这就全都不一样了,她引以为傲的东西,在大老爷那里也不过是个什么人都能替代了的。
  宋小娘又想起来大郎君昨个跟着二郎君一块去吃锅子的事情,听说还带着昌哥儿去。
  “他知不知道二郎君和咱们之间的关系,巴巴的要去人家跟前凑这热闹。”
  沅陵是一句话也不敢说,只能听着宋小娘在那边发牢骚。
  说完这些,宋小娘就想让沅陵去把大郎君和昌哥儿叫来,她得敲打敲打。
  沅陵哪里敢接这个活,就是周大娘子、老太太也没做过这样的事情,倒是宋小娘仗着生了大郎君,这种事儿可没少干。
  沅陵只能糊弄着说:“娘子,我才听说老太太一早就要了那锅子,就是昨儿个二郎君宴请的那锅子,吃了之后就赞不绝口,也不知道咱们会不会也吃那锅子?”
  宋小娘原本没把这什么锅子放在心上,可想起来先前几次,那什么烤鸭、馄饨的,都是因为没赶上而没吃上。
  “那些厨房的人个个长了个势利眼。”
  宋小娘想起来那烤鸭就骂了一句,怕是全府除了曹小娘,就是她们没吃上了。
  上次沅陵回来,她就好一顿生气,还数落沅陵说,以后大厨房那边再做了什么好吃的,不管是什么东西,都要上一份,再不能有像烤鸭一样的事情发生。
  沅陵这么一说,宋小娘果然就不再提大郎君的事,想了想就说:“要是那边做了这锅子来,咱们也要。我听说那锅子可有好几种吃法。”
  赵娘子和周大娘子聊着汴京城里的事情,一个有意交好,一个有意奉承,倒是交谈的很是融洽。
  只是赵娘子一直惦记着月饼和那晌午要吃的东西。
  刚才听周大娘子说,她们早上吃的就是那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