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52节
只是这东西看起来就有些不上台面,不像其他的小菜可,以切成丝切成块摆在碟子里。
要是只是在这个屋子里吃的话,倒是也没人知道。四娘子就让自个儿身边的大丫鬟去和银珠要一些:“回头我要是吃不下饭,也用这个来下饭。”
她早上过来就是想在三娘子这里和她一块吃饭,银珠给四娘子装了一碟子之后,又用小碟子盛了一碟放在了桌子上。
不过那碟子离三娘子很远,倒是没让她闻到什么味道。
姐妹两个就着豆粥吃着腌菜,三娘子见四娘子频频地去夹那豆腐乳,四娘子还在旁边咯咯地笑着,劝三娘子也尝一尝。
三娘子也有几分好奇,犹豫了再三才夹了一小块。
四娘子就在旁边等着,一个劲地催促她,觉不觉得好吃。
“味道是有些奇怪,在嘴里还没嚼就化开了,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吃。”
只是三娘子还是更愿意吃其他的一些腌菜,那碟子豆腐乳就都让四娘子给吃完了。
吃完之后,小丫鬟们就给她们两个倒来茶,喝了能去掉嘴里的味儿一会儿是要去给周大娘子和老太太请安的。
在府里的时候,老太太和周大娘子都不让她们两个折腾,说来回路远,没的走上一路就出一身的汗。
可在这道观里面就不一样了,几个人都住在后厢房这边,尤其是恩远伯府来了之后,她们住的比之前更近了一些,要是不过去实在就说不通了。
但是两个小娘子都不大愿意去请安,三娘子还好,原先一心的想嫁个好人家,只等着在周大娘子跟前露个脸;四娘子活泼好动,实在坐不住,在那里一呆一上午,有时候人都坐得迷迷糊糊的。
等那半盏茶喝完了,两个人就重新梳洗,四娘子想起来过几天重阳节的事情,就问起三娘子可是准备起来了。
四娘子还不知道三娘子想开了,以为她和之前一样一心想嫁个门第又高、人又好的。
“说起来现在选好料子做好衣裳,到了重阳节的时候正好穿。”
三娘子只觉得没意思,“我没让针线房的人做。如今想来咱们就和个物件一样,我挑人家人家也自然挑我,咱们穿的打扮整齐又有什么意思。”
四娘子听了觉得稀奇,歪头看着三娘子,“姐姐怎么这么说,咱们打扮不是为了咱们,何苦去管他们说什么。”
三娘子摇了摇头,没和四娘子继续说下去。
她们打扮,可不是照着什么舒服好受去的,为的是时下外面官人喜欢的样式去的。
眼看着就到了大娘子这里,两个人就都识趣的闭了嘴没有说话。
大娘子门口站着的是平春和怀秋,这两个人刚升了大丫鬟,三娘子和四娘子对她们也是要客气几分的,见了就叫姐姐。
要不说府里的丫鬟都不愿意出去,先不说那穿着打扮,就是爬得高了,连这些正经生出来的主子,见了也是得客客气气的。
“给三娘子、四娘子请安。”平春和怀秋也赶紧行礼。
四娘子性格跳脱,先恭喜了平春她们两个,还说等什么时候请吃酒了,要让身边的大丫鬟过去。
这算是很给她们两个面子了,平春和怀秋都笑着应了,说到时候就下了帖子,千万记得要来。
周大娘子在屋里听到外头的说笑声就觉得烦闷,只是到底在外头,旁边就是老太太的屋子,她也不好说什么,在里面咳嗽了两声,外头的声音就都落了。
一进去才发现何娘子和胡娘子也在这里。
两个虽然都是儿媳,但在大娘子跟前的体面可不一样,何娘子虽然是大房,可就坐在一个小杌子上,吴娘子却是亲密的坐在大娘子旁边的椅子上。
三娘子和四娘子已经见怪不怪了,也不敢多看,来了就赶紧给大娘子和两个嫂子行礼。
何娘子有些心不在焉的应着,周大娘子把她叫过来,主要也是为了不让她好过。
在这道观里自然是不能抄佛经捡佛米的,周大娘子和老太太信的不一样,可这时候也必须得跟着来。
加上大老爷还是没和她低头说话,她心里气不顺,看何娘子就不怎么顺眼。
何娘子倒是不计较这些,左右她做的再好,周大娘子也是不能把她排在吴娘子前头的,别说周大娘子了,就是她自个儿也做不着,犯不着因为这个生气。
她发愁的是,来道观之后再不能去外头叫到吃的,也不能让府里大厨房私下里给开个小灶,这道观里做的饭菜没甚滋味,吃到嘴里总觉得淡的慌。
尤其是肚子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挠心挠肺的勾着她,没过两天,带过来的点心就都吃得干干净净了。
周大娘子让三娘子和四娘子坐下,不咸不淡的问她们两个最近的起居。
看着一旁不知道在想什么的何娘子,周大娘子就觉得窝火,这一边是同样不让她省心的吴娘子,周大娘子更是觉得气不顺。
吴娘子明显感觉出来气压不对,稍微往旁边挪了一挪,见周大娘子的目光时不时的就往她的肚子扫上一眼,只觉得心里泛起苦来。
上头的老太太倒是没怎么催,只说嫁进来的时间还短,让她放宽心云云,可是周大娘子为了把大房和西府比下去,那是一日不落的盯着她。
可这种事情,就是她再着急也生不出来,好不容易去老太太那边请完安,吴娘子腾腾的就回了自个儿的院子,问身边的戴妈妈还有几天才能回府。
“这里哪里都不好,怎么让人住习惯。”
戴妈妈知道吴娘子这是撒气呢,周大娘子即便不说,光那赤裸裸的眼神就让人受不了。
戴妈妈想起来最近总在大娘子那边碰到的何娘子,看她心宽体胖的,也不像是个发愁的人,一进府没多长时间就生下了昌哥儿,犹豫着开口,“我瞧着大房倒是个没多少脾气的人,不如咱们过去打听打听。”
吴娘子犹豫起来,她是个要强的,不愿意把自己的不好地方让别人看了去,问何娘子这事,也就意味着要向何娘子低头,她实在难以下定这个决心。
戴妈妈也不在旁边催着,虽然早晚天气凉了,可这到了晌午的时候还是觉得闷热的慌,道观里到底不如府里,也没那么多冰可以用。戴妈妈就拿了一小扇子,旁边静静的给吴娘子扇着。
窗户外面偶尔还会响起几声蝉鸣,听说这道馆后面有一片小竹林很是清幽,附近的娘子官人来了,都会去那边坐着歇歇,喝上几口泉水。
他们这些富贵人家,即便是出来了,也是跟着十几个人,想随便出门那是不能的,不过是从一个地方换到了另一个地方困着。
吴娘子被戴妈妈这样轻轻的用扇子扇了一会儿,也觉得心里没那么烦了,想了想就说,“既然如此,回头咱们准备一些吃食,去和大嫂走动走动。”
何娘子上次送她的回礼就是一匣子点心,吴娘子就知道她是个爱吃的,这次也拿了一些。
屋里面,何娘子正和王妈妈抱怨,她身上穿的就是上次老太太开库房赏下来的那匹布做成的单衣,这时候穿正好,身上不凉不燥的,回来她就换上了。
王妈妈劝了好几次,觉得何娘子这样实在是不成,万一有个什么人过来,冲撞了,那真就是跳进河里也洗不净了。
何娘子每次都说,厢房的门关着,里面的绣床也挂着帐子,再说这道观后厢房要是随意让人闯了进来,到时候她就算穿的整整齐齐,照旧名声不好。
王妈妈觉得嘴里的口疮是怎么也好不了的,她本来还劝着何娘子这几天跟周大娘子多走动走动,表表忠心,好歹以后日子好过些,只不过她是剃头的担子一头热,何娘子压根就没这心思。
何娘子不知道王妈妈心里这么发愁,在那里盘算着晚上要吃什么,“你说我身边的大丫鬟可是能去山下,我听说山下是有个集市的,里面卖的东西也不少。”
还没出嫁的时候,她身边虽然跟着好几个丫鬟,但也坐在轿子里往外看过,瞧那人头攒动,好些个娘子连头巾也不用戴,就在外面抛头露面,好不羡慕。
有时候想想真还不如就嫁个小门小户。
王妈妈心里不知怎么着急,特别想晃着何娘子的肩膀让她清醒一点,本来府里的大娘子和大老爷就觉得她身份不够、教养不好,何娘子偏还这样,让人私下怎么说嘴。
可她面上还是不动声色,替何娘子想了想,让丫鬟去下面集市上的可能性。
“要是以往也就算了,这次恩远侯府的人就在咱们隔壁住着,怕是大娘子那边不让。”
何娘子心里一想起来要吃道观里做的那些斋饭,吃一两顿的时候还觉得新鲜,可吃了不过两天,她就再不想吃那没滋没味的斋饭了。
王妈妈任由她苦恼着,出去让小丫鬟端了水进来给何娘子净面。
小梅这次也跟着一块出门,她本来还很高兴,和半荟兴奋的叽叽喳喳了许久。
半荟是不能出来的,她是看管屋子的小丫鬟,这样的好事是再不能轮着她的。
那时候半荟还一脸羡慕的看着小梅,让她在外面看到了什么新鲜的,等回来都要给她讲着听一听。
可才来了这么两日,小梅就羡慕起在府里的半荟了。
不为别的,府上大娘子身边的大丫鬟,斋饭都还不够分,到他们这些小丫鬟手里,就更少了。
他们可不像那些大丫鬟们顾及体面,背地里嚼舌根的时候都在骂那恩怨侯府不懂礼数,连这也要过来挤。
要是留在府里的话,就能吃到林杏月做的各种吃食,也不知道这几天小厨房又做了什么来。
亏得她这次出来还带了一些腌菜和豆腐乳,要不然才不知道日子怎么过下去。
王妈妈找她们小丫鬟端水过去净面的时候,何娘子还在发愁。
瞧见王妈妈不在,何娘子就悄悄地问她们能不能下山去集市上。
小梅原先的胆子不大,上次被王妈妈夸了之后倒是没那么害怕了,大着胆子回何娘子,“小娘子是要买什么东西,还是想听听热闹?”
何娘子不敢说是想吃那些,就说想知道都卖些什么,可有什么老字号。
小梅不知道,她虽然不是家生子,但是很小的时候就被卖到了中人那里,一直在学着规矩,很少有能出来的时候。
何娘子说不上有多失望,正要让这些小丫鬟下去,小梅突然想起来林杏月做的那些腌菜和豆腐乳。
再看何娘子那提不起兴趣的神色,突然反应了过来。
何娘子这样,是不是也觉得斋饭没滋没味,有些吃不下去了?
小梅的心脏剧烈的咚咚跳起来,不知道该不该把林杏月做的那些腌菜和豆腐乳拿出来。
要是说了,何娘子万一心里不高兴,轻的会扣她月钱,重的就让妈妈打她板子。
可要是何娘子高兴,说不定就能入了她的眼,在这府里谁不想往上爬。
上次王妈妈夸她那几句话,让小梅高兴的翻来覆去睡不着,和半荟小声的嘀咕说,要是真的能被王妈妈看上,不敢想当大丫鬟,就是当上个二等,月钱涨了一倍不说,人也就变得体面起来,不是呼来喝去只做这些粗活的三等丫鬟了。
眼见者何娘子有些倦了,就要让她们挥手下去,小梅再也顾不得那么许多,颤着声音把林杏月做了些腌菜的事情说了出来。
“味道是好的很,且做出来的并不粗鄙,来买的人可是不少。”
何娘子一听就来了兴趣,也不着急让她们下去了,反而仔细的问起来小厨房的事情。
何娘子从前只在大厨房要过吃食,对小厨房也只是听说过,只记得好像身边的丫鬟婆子,都不愿意去小厨房要吃的,恍惚是因为做的不好吃。
小梅见何娘子没有生气,那颗悬着的心落了一半,说话也伶俐起来。
“原先是这样的,小厨房都是董婆子在管,赵嬷嬷倒是不经常做吃食。加上采买的东西也不好,只要手里有几个钱的,都愿意去外头叫闲汉来买。”
小梅顿了一会儿,见何娘子没反感,才继续又往下说。
“后来小厨房一个叫月姐儿的小丫鬟出了头,她原先就是跟着赵嬷嬷学的手艺,做出来的其实味道很是不错,有些还很新鲜,连在外头也没见过。如今我们就都去小厨房吃。”
何娘子好奇,“竟然会有外头都没有的吃食,难不成大厨房也做不出来?”
问了这话,小梅就不知道该如何说,毕竟她也没在主子跟前伺候,可不知道大厨房能不能做出来。
何娘子倒是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也知道大厨房都是干了多少年的老妈妈,自然是要比一个刚出头的小娘子要强上许多。
说不得就是下面的这些人没见过什么世面,才觉得随便做出来一些就觉得稀罕。
何娘子见小梅说话倒是伶俐,就让她一会儿去找王妈妈要个赏赐,挥手就让小梅下去了。
跟小梅一块进屋子来伺候的另一个小丫鬟捂着胸口,小声地和小梅说:“你胆子怎么变得这样大,连何娘子跟前,也敢在那里瞎说话。”
小梅只觉得心又重新提了起来,不知道明明何娘子先前还有几分兴趣,突然话题一转又不提那腌菜的事情了。
不过何娘子到底没有罚她,还让她去王妈妈那里领赏,想着应该也没有恼了她。
回头王妈妈知道了这事,就给小梅赚了一把铜钱。
要是只是在这个屋子里吃的话,倒是也没人知道。四娘子就让自个儿身边的大丫鬟去和银珠要一些:“回头我要是吃不下饭,也用这个来下饭。”
她早上过来就是想在三娘子这里和她一块吃饭,银珠给四娘子装了一碟子之后,又用小碟子盛了一碟放在了桌子上。
不过那碟子离三娘子很远,倒是没让她闻到什么味道。
姐妹两个就着豆粥吃着腌菜,三娘子见四娘子频频地去夹那豆腐乳,四娘子还在旁边咯咯地笑着,劝三娘子也尝一尝。
三娘子也有几分好奇,犹豫了再三才夹了一小块。
四娘子就在旁边等着,一个劲地催促她,觉不觉得好吃。
“味道是有些奇怪,在嘴里还没嚼就化开了,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吃。”
只是三娘子还是更愿意吃其他的一些腌菜,那碟子豆腐乳就都让四娘子给吃完了。
吃完之后,小丫鬟们就给她们两个倒来茶,喝了能去掉嘴里的味儿一会儿是要去给周大娘子和老太太请安的。
在府里的时候,老太太和周大娘子都不让她们两个折腾,说来回路远,没的走上一路就出一身的汗。
可在这道观里面就不一样了,几个人都住在后厢房这边,尤其是恩远伯府来了之后,她们住的比之前更近了一些,要是不过去实在就说不通了。
但是两个小娘子都不大愿意去请安,三娘子还好,原先一心的想嫁个好人家,只等着在周大娘子跟前露个脸;四娘子活泼好动,实在坐不住,在那里一呆一上午,有时候人都坐得迷迷糊糊的。
等那半盏茶喝完了,两个人就重新梳洗,四娘子想起来过几天重阳节的事情,就问起三娘子可是准备起来了。
四娘子还不知道三娘子想开了,以为她和之前一样一心想嫁个门第又高、人又好的。
“说起来现在选好料子做好衣裳,到了重阳节的时候正好穿。”
三娘子只觉得没意思,“我没让针线房的人做。如今想来咱们就和个物件一样,我挑人家人家也自然挑我,咱们穿的打扮整齐又有什么意思。”
四娘子听了觉得稀奇,歪头看着三娘子,“姐姐怎么这么说,咱们打扮不是为了咱们,何苦去管他们说什么。”
三娘子摇了摇头,没和四娘子继续说下去。
她们打扮,可不是照着什么舒服好受去的,为的是时下外面官人喜欢的样式去的。
眼看着就到了大娘子这里,两个人就都识趣的闭了嘴没有说话。
大娘子门口站着的是平春和怀秋,这两个人刚升了大丫鬟,三娘子和四娘子对她们也是要客气几分的,见了就叫姐姐。
要不说府里的丫鬟都不愿意出去,先不说那穿着打扮,就是爬得高了,连这些正经生出来的主子,见了也是得客客气气的。
“给三娘子、四娘子请安。”平春和怀秋也赶紧行礼。
四娘子性格跳脱,先恭喜了平春她们两个,还说等什么时候请吃酒了,要让身边的大丫鬟过去。
这算是很给她们两个面子了,平春和怀秋都笑着应了,说到时候就下了帖子,千万记得要来。
周大娘子在屋里听到外头的说笑声就觉得烦闷,只是到底在外头,旁边就是老太太的屋子,她也不好说什么,在里面咳嗽了两声,外头的声音就都落了。
一进去才发现何娘子和胡娘子也在这里。
两个虽然都是儿媳,但在大娘子跟前的体面可不一样,何娘子虽然是大房,可就坐在一个小杌子上,吴娘子却是亲密的坐在大娘子旁边的椅子上。
三娘子和四娘子已经见怪不怪了,也不敢多看,来了就赶紧给大娘子和两个嫂子行礼。
何娘子有些心不在焉的应着,周大娘子把她叫过来,主要也是为了不让她好过。
在这道观里自然是不能抄佛经捡佛米的,周大娘子和老太太信的不一样,可这时候也必须得跟着来。
加上大老爷还是没和她低头说话,她心里气不顺,看何娘子就不怎么顺眼。
何娘子倒是不计较这些,左右她做的再好,周大娘子也是不能把她排在吴娘子前头的,别说周大娘子了,就是她自个儿也做不着,犯不着因为这个生气。
她发愁的是,来道观之后再不能去外头叫到吃的,也不能让府里大厨房私下里给开个小灶,这道观里做的饭菜没甚滋味,吃到嘴里总觉得淡的慌。
尤其是肚子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挠心挠肺的勾着她,没过两天,带过来的点心就都吃得干干净净了。
周大娘子让三娘子和四娘子坐下,不咸不淡的问她们两个最近的起居。
看着一旁不知道在想什么的何娘子,周大娘子就觉得窝火,这一边是同样不让她省心的吴娘子,周大娘子更是觉得气不顺。
吴娘子明显感觉出来气压不对,稍微往旁边挪了一挪,见周大娘子的目光时不时的就往她的肚子扫上一眼,只觉得心里泛起苦来。
上头的老太太倒是没怎么催,只说嫁进来的时间还短,让她放宽心云云,可是周大娘子为了把大房和西府比下去,那是一日不落的盯着她。
可这种事情,就是她再着急也生不出来,好不容易去老太太那边请完安,吴娘子腾腾的就回了自个儿的院子,问身边的戴妈妈还有几天才能回府。
“这里哪里都不好,怎么让人住习惯。”
戴妈妈知道吴娘子这是撒气呢,周大娘子即便不说,光那赤裸裸的眼神就让人受不了。
戴妈妈想起来最近总在大娘子那边碰到的何娘子,看她心宽体胖的,也不像是个发愁的人,一进府没多长时间就生下了昌哥儿,犹豫着开口,“我瞧着大房倒是个没多少脾气的人,不如咱们过去打听打听。”
吴娘子犹豫起来,她是个要强的,不愿意把自己的不好地方让别人看了去,问何娘子这事,也就意味着要向何娘子低头,她实在难以下定这个决心。
戴妈妈也不在旁边催着,虽然早晚天气凉了,可这到了晌午的时候还是觉得闷热的慌,道观里到底不如府里,也没那么多冰可以用。戴妈妈就拿了一小扇子,旁边静静的给吴娘子扇着。
窗户外面偶尔还会响起几声蝉鸣,听说这道馆后面有一片小竹林很是清幽,附近的娘子官人来了,都会去那边坐着歇歇,喝上几口泉水。
他们这些富贵人家,即便是出来了,也是跟着十几个人,想随便出门那是不能的,不过是从一个地方换到了另一个地方困着。
吴娘子被戴妈妈这样轻轻的用扇子扇了一会儿,也觉得心里没那么烦了,想了想就说,“既然如此,回头咱们准备一些吃食,去和大嫂走动走动。”
何娘子上次送她的回礼就是一匣子点心,吴娘子就知道她是个爱吃的,这次也拿了一些。
屋里面,何娘子正和王妈妈抱怨,她身上穿的就是上次老太太开库房赏下来的那匹布做成的单衣,这时候穿正好,身上不凉不燥的,回来她就换上了。
王妈妈劝了好几次,觉得何娘子这样实在是不成,万一有个什么人过来,冲撞了,那真就是跳进河里也洗不净了。
何娘子每次都说,厢房的门关着,里面的绣床也挂着帐子,再说这道观后厢房要是随意让人闯了进来,到时候她就算穿的整整齐齐,照旧名声不好。
王妈妈觉得嘴里的口疮是怎么也好不了的,她本来还劝着何娘子这几天跟周大娘子多走动走动,表表忠心,好歹以后日子好过些,只不过她是剃头的担子一头热,何娘子压根就没这心思。
何娘子不知道王妈妈心里这么发愁,在那里盘算着晚上要吃什么,“你说我身边的大丫鬟可是能去山下,我听说山下是有个集市的,里面卖的东西也不少。”
还没出嫁的时候,她身边虽然跟着好几个丫鬟,但也坐在轿子里往外看过,瞧那人头攒动,好些个娘子连头巾也不用戴,就在外面抛头露面,好不羡慕。
有时候想想真还不如就嫁个小门小户。
王妈妈心里不知怎么着急,特别想晃着何娘子的肩膀让她清醒一点,本来府里的大娘子和大老爷就觉得她身份不够、教养不好,何娘子偏还这样,让人私下怎么说嘴。
可她面上还是不动声色,替何娘子想了想,让丫鬟去下面集市上的可能性。
“要是以往也就算了,这次恩远侯府的人就在咱们隔壁住着,怕是大娘子那边不让。”
何娘子心里一想起来要吃道观里做的那些斋饭,吃一两顿的时候还觉得新鲜,可吃了不过两天,她就再不想吃那没滋没味的斋饭了。
王妈妈任由她苦恼着,出去让小丫鬟端了水进来给何娘子净面。
小梅这次也跟着一块出门,她本来还很高兴,和半荟兴奋的叽叽喳喳了许久。
半荟是不能出来的,她是看管屋子的小丫鬟,这样的好事是再不能轮着她的。
那时候半荟还一脸羡慕的看着小梅,让她在外面看到了什么新鲜的,等回来都要给她讲着听一听。
可才来了这么两日,小梅就羡慕起在府里的半荟了。
不为别的,府上大娘子身边的大丫鬟,斋饭都还不够分,到他们这些小丫鬟手里,就更少了。
他们可不像那些大丫鬟们顾及体面,背地里嚼舌根的时候都在骂那恩怨侯府不懂礼数,连这也要过来挤。
要是留在府里的话,就能吃到林杏月做的各种吃食,也不知道这几天小厨房又做了什么来。
亏得她这次出来还带了一些腌菜和豆腐乳,要不然才不知道日子怎么过下去。
王妈妈找她们小丫鬟端水过去净面的时候,何娘子还在发愁。
瞧见王妈妈不在,何娘子就悄悄地问她们能不能下山去集市上。
小梅原先的胆子不大,上次被王妈妈夸了之后倒是没那么害怕了,大着胆子回何娘子,“小娘子是要买什么东西,还是想听听热闹?”
何娘子不敢说是想吃那些,就说想知道都卖些什么,可有什么老字号。
小梅不知道,她虽然不是家生子,但是很小的时候就被卖到了中人那里,一直在学着规矩,很少有能出来的时候。
何娘子说不上有多失望,正要让这些小丫鬟下去,小梅突然想起来林杏月做的那些腌菜和豆腐乳。
再看何娘子那提不起兴趣的神色,突然反应了过来。
何娘子这样,是不是也觉得斋饭没滋没味,有些吃不下去了?
小梅的心脏剧烈的咚咚跳起来,不知道该不该把林杏月做的那些腌菜和豆腐乳拿出来。
要是说了,何娘子万一心里不高兴,轻的会扣她月钱,重的就让妈妈打她板子。
可要是何娘子高兴,说不定就能入了她的眼,在这府里谁不想往上爬。
上次王妈妈夸她那几句话,让小梅高兴的翻来覆去睡不着,和半荟小声的嘀咕说,要是真的能被王妈妈看上,不敢想当大丫鬟,就是当上个二等,月钱涨了一倍不说,人也就变得体面起来,不是呼来喝去只做这些粗活的三等丫鬟了。
眼见者何娘子有些倦了,就要让她们挥手下去,小梅再也顾不得那么许多,颤着声音把林杏月做了些腌菜的事情说了出来。
“味道是好的很,且做出来的并不粗鄙,来买的人可是不少。”
何娘子一听就来了兴趣,也不着急让她们下去了,反而仔细的问起来小厨房的事情。
何娘子从前只在大厨房要过吃食,对小厨房也只是听说过,只记得好像身边的丫鬟婆子,都不愿意去小厨房要吃的,恍惚是因为做的不好吃。
小梅见何娘子没有生气,那颗悬着的心落了一半,说话也伶俐起来。
“原先是这样的,小厨房都是董婆子在管,赵嬷嬷倒是不经常做吃食。加上采买的东西也不好,只要手里有几个钱的,都愿意去外头叫闲汉来买。”
小梅顿了一会儿,见何娘子没反感,才继续又往下说。
“后来小厨房一个叫月姐儿的小丫鬟出了头,她原先就是跟着赵嬷嬷学的手艺,做出来的其实味道很是不错,有些还很新鲜,连在外头也没见过。如今我们就都去小厨房吃。”
何娘子好奇,“竟然会有外头都没有的吃食,难不成大厨房也做不出来?”
问了这话,小梅就不知道该如何说,毕竟她也没在主子跟前伺候,可不知道大厨房能不能做出来。
何娘子倒是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也知道大厨房都是干了多少年的老妈妈,自然是要比一个刚出头的小娘子要强上许多。
说不得就是下面的这些人没见过什么世面,才觉得随便做出来一些就觉得稀罕。
何娘子见小梅说话倒是伶俐,就让她一会儿去找王妈妈要个赏赐,挥手就让小梅下去了。
跟小梅一块进屋子来伺候的另一个小丫鬟捂着胸口,小声地和小梅说:“你胆子怎么变得这样大,连何娘子跟前,也敢在那里瞎说话。”
小梅只觉得心又重新提了起来,不知道明明何娘子先前还有几分兴趣,突然话题一转又不提那腌菜的事情了。
不过何娘子到底没有罚她,还让她去王妈妈那里领赏,想着应该也没有恼了她。
回头王妈妈知道了这事,就给小梅赚了一把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