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17节
还没吃,赵老丈家的客人就有了几分好感。
等真下筷子吃了,粉蒸肉的口感肥而不腻,里面既有米的香味,又有荷花的清香。
“好吃,真香!”
赵老丈立时觉得有了面子,和客人推杯换盏,好不高兴。
这客人不过是在汴京待上两日,今儿个就要走,赵老丈见他这样喜欢粉蒸肉,就想着再来张婶娘这里买一些。
他还怕粉蒸肉被人买了去,早早的就来了禾丰楼,可是等了好一会儿了。
张婶娘听了就乐呵,把篮子上的布掀开,依旧是五十个大钱两个,让赵老丈挑一挑。
“说来咱都是回头客,你这价格再往下落一落,我再买上一个。”
赵老丈自个儿也没吃过瘾,昨儿那两个粉蒸肉,可有一多半都进了客人的肚子。
他想着要是买上三个,给客人带走两个,剩下一个还能解解馋。
张婶娘也好说话,想着猪肉的成本本来就不高,她也怕东西不好卖出去,七十个大钱就给了赵老丈三个。
刚才他们在这里说话的时候,禾丰楼里吃果子喝小酒的官人娘子就有不少注意到这边的,瞧见赵老丈提了什么东西匆匆走了,就有人过来问张婶娘。
张婶娘赶紧掀开让他们看了看,“这叫粉蒸肉,整个汴京就咱这一家,东西不多,卖完就没。”
有人怕赵老丈是个托,专门这样哄骗他们来买的,再说之前也没看张婶娘来禾丰楼兜售过东西。
不像别的提篮娘子,时常来禾丰楼的人总是见到,早就混了个脸熟。
张婶娘瞧出来了,大方的解开一个荷叶,让他们尝一尝味道。
“好吃再买。”
这样可以试吃,本来不打算买的人也都过来打算尝一尝。
玉姐儿在旁边也没闲着,帮着张婶娘一块递给围观的人。
一个拆开的粉蒸肉不大一会儿就都被吃完了,这些人吃过之后,表情个个讶异。
“味道还真是不赖。”
“怪不得刚才那老丈人要了三个,还早早的过来就等着,整个汴京却也是没见过这样的吃食。”
张婶娘赶紧说了价格,“我也就这一篮子的东西,再多是没有的。”
有人听了,赶紧就掏出钱来,“给我来上一个,就要边上这个。”
“我也要上一个。”
还有人摇头叹息,“今儿个出门没带这么多钱,不知道这位娘子明儿个是否还来?”
张婶娘乐得合不拢嘴,“自然是来,不过咱这东西好卖,要是想要的话,可也得赶早。”
“应当的,应当的。”
还有人嫌价格太贵,在那里和张婶娘磨着,“羊肉也才四十个大钱一斤,你这里面用的还是那贱肉,如何就要卖得这样贵!”
张婶娘早就想好了如何应对,不慌不忙的解释,“贱肉不贱肉的,咱这粉蒸肉做出来味道就是好,那羊肉可做不出来这样的味道。”
“再好吃也不是羊肉,花这些个钱买这个,还不如去买上一斤羊肉回家炖去。”
“羊肉常见,那是想什么时候吃都行,我这粉蒸肉可独此一家呢。”
张婶娘这样说完,本来还在犹豫的几个人想到粉蒸肉的味道,也拿了钱出来,篮子里最后几个粉蒸肉就这样卖完了。
禾丰楼里不只张婶娘一个提篮叫卖的,其他人是经常来这里卖的,见张婶娘不过才来第二日,又早早的卖完了,一个个又惊讶又羡慕。
“不知这是从哪里来的,卖的那什么荷叶粉蒸肉,竟然那样好卖。”
“是啊,我瞧这东西价格也挺贵,不像我这果碟儿,十五个大钱一盘子,买的人却少。”
“就是不知道是个什么味儿,要是好做的话,回头咱们也做了来。”
要说这些提篮娘子有什么坏心思,那也是没有的,不过都是为了糊口饭吃,想着荷叶粉蒸肉好卖,如果做了来,也能多挣几个铜板。
只是张婶娘今天带着的粉蒸肉全都卖完了,他们只能等着下次。
张婶娘把铜板收好,带着玉姐儿出了禾丰楼,走之前还不忘和那几个酒博士问了好。
这几个酒博士也早就注意到张婶娘卖的东西了,他们禾丰楼对这些提篮娘子可是欢迎得很,刚才就有客人买了粉蒸肉之后没着急回家,坐下来要了酒配着吃。
这样一来,这些酒博士见到张婶娘就很是客气。
*
府里,大老爷上次因为饭菜不合口出了门,回来就听说周大娘子让宋小娘过来服侍的事情,气的当场就摔了杯子,和周大娘子大吵了一架,去了宋小娘那边歇息。
周大娘子也是性子硬的,觉得大老爷下了她面子,和他别起了劲儿,府里的气氛一时就沉闷起来。
徐柏和平安这些小厮也都夹紧了尾巴做人,没人敢在这时候去触了大老爷的霉头。
可即便他们安安分分,气不顺的大老爷看什么也不顺眼,徐柏和平安就因为各种原因各自被踹了一脚。
这都算是轻的,最起码没打他们板子,两个人除了苦笑一番,也做不来别的。
以往这个时候,吃食就要糊弄许多,平安最受不了这个,大老爷那边赏的菜到不了他们这边,小厨房做的饭菜也不合口味。
他唉声叹气的,又听说大厨房要了不少小厨房的人过去帮忙做巧果,就忙打听林杏月是不是也过去了。
赵嬷嬷早上一来,就说了大厨房要人过去的事情。
以前只董婆子会去帮忙,其他人都是不用去的,今年一下子要了不少人过去,大家骂董顺家的就更起劲了。
松姐儿还特意过来林杏月身边说风凉话,“真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你这样轻狂了。”
她说话一向不好听,这两天又和林杏月置气,说的就更口无遮拦。
谁知道林杏月还没说话,那边胡娘子就开口,“咱们小厨房也是要留人的,大厨房那边过去就是帮着做巧果,我看月姐儿就别去了。”
经过那葱油面和豆粥的事情,不少人对小厨房都有改观,也不在背后天天骂他们了。
“就是,松姐儿左右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我瞧着就去大厨房那边历练历练。”
松姐儿听了,嘴立刻就撅了起来,她可不想去大厨房那边,哪里有在自个小厨房这里自在。
她这时候才后悔起来,刚才就不该刺林杏月那一下,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个儿的脚。
赵嬷嬷还没说话,以前松姐儿不敢和赵嬷嬷多说什么,这时候也顾不上那么许多,赶紧说自个儿手拙,怕是做不出来。
“那倒没事,到那边还有师父来教。”
赵嬷嬷看了一眼松姐儿,拍了板,让林杏月留了下来,松姐儿过去大厨房帮忙。
【作者有话说】
比心心,欢迎大家来评论留言玩儿[绿心]
18
第18章
◎竹筒爆米◎
留下的人少了,这几天小厨房也只做些简单的吃食就行。
以往这个时候,不少丫鬟婆子都是从外面叫闲汉来买东西,有了葱油面和豆粥的事儿,不少人先来小厨房打听。
听说林杏月没有去大厨房,来打听的大小王嬷嬷脸上就带了几分笑。
“就是你们人少了,会不会随便做些吃食来糊弄咱们?”
胡娘子没跟着过去,听见小王嬷嬷这样说,就哼了一声,“什么叫糊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们这些婆子怎生说话这样难听。”
“那倒不是,先前你们做的吃食,实在是难以下咽!就说那豆粥,熬出来的豆是豆,粥是粥,难喝的很。”
胡娘子脸一红,平日里小厨房也就赵嬷嬷手艺好一些,可她要管的事情不少,一般都是董婆子带着她们这些人动手做。
加上大厨房董顺家给她们的食材都不怎么好,做出来的吃食自然就不好吃。
胡娘子心里有些担心,回去就和林杏月商量,“咱们人少了,要不还像以前随便糊弄一下得了。左右府里的人也知道咱们人少,来吃东西的怕是不多。”
林杏月想了想,还是不愿意随便糊弄,恰好想到了以前吃过的竹筒爆米来。
“那竹筒爆米简单,味儿却香的很。”
小厨房原来就有干竹筒,虽然新鲜的更好,不过这时候没有多余的人手再去砍竹子,把那干竹筒浸泡一下,依旧可以用。
里面填上粟米,有竹节的那一段放在火上,倾斜的放进去,只等着香味传来,再*一个个取下来,竹筒会自然爆开,露出里面的粟米。
胡娘子有些不确定,“这样做出来真行?”
林杏月笑了笑,“自然成的,你且瞧好了。”
胡娘子如今对林杏月可是信服的很,她让拿了竹筒来,便跟着其他小丫鬟一块儿去搬了好些个干竹筒,先浸泡在水里。
捞出来之后,表面擦干,里面填上一小半的粟米,就放在了火上烘烤。
差不多半盏茶的时间,小厨房里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竹子香。
趁着这个时候,林杏月就去准备晌午要用到的吃食。
胡娘子在切菜的时候,还时时刻刻的看着竹筒,等到竹筒表面流出来微褐色的汁液,赶紧把林杏月叫来。
“这差不多就要成了。”
林杏月就守在这炉子旁边,待竹子快要爆开的时候,迅速地把它们一个一个拿了出来。
即便是这样,拿出来的竹筒要想打开,还是要用刀背轻轻的沿着纹路敲打一下,里面爆米才会自然剥落开。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炙烤,满屋子都是新鲜的竹子清香,胡娘子说不出来是什么味道,总觉得闻起来就像下雨之后的竹林。
等一个个的竹筒敲开,爆裂开的粟米就成一种金灿灿的颜色,让人看着就有食欲。
有了先前试吃的经验,胡娘子和辛嫂子都一人拿了一个,抢先尝了尝那竹筒爆米的味道。
最外面的粟米有的还带着些许稻壳,吃起来带着一些谷物焦化之后的烟熏感,里面有一些没有爆开的整粒,吃起来的口感就是糯糯甜甜。
两个人忍不住的点起头来,“这还是头一次吃这爆米,味道果然好吃。”
“不仅好吃,还稀奇着嘞!”
“这是用粟米做出来的,要是换成别的米,做出来的味道又不同。”
等真下筷子吃了,粉蒸肉的口感肥而不腻,里面既有米的香味,又有荷花的清香。
“好吃,真香!”
赵老丈立时觉得有了面子,和客人推杯换盏,好不高兴。
这客人不过是在汴京待上两日,今儿个就要走,赵老丈见他这样喜欢粉蒸肉,就想着再来张婶娘这里买一些。
他还怕粉蒸肉被人买了去,早早的就来了禾丰楼,可是等了好一会儿了。
张婶娘听了就乐呵,把篮子上的布掀开,依旧是五十个大钱两个,让赵老丈挑一挑。
“说来咱都是回头客,你这价格再往下落一落,我再买上一个。”
赵老丈自个儿也没吃过瘾,昨儿那两个粉蒸肉,可有一多半都进了客人的肚子。
他想着要是买上三个,给客人带走两个,剩下一个还能解解馋。
张婶娘也好说话,想着猪肉的成本本来就不高,她也怕东西不好卖出去,七十个大钱就给了赵老丈三个。
刚才他们在这里说话的时候,禾丰楼里吃果子喝小酒的官人娘子就有不少注意到这边的,瞧见赵老丈提了什么东西匆匆走了,就有人过来问张婶娘。
张婶娘赶紧掀开让他们看了看,“这叫粉蒸肉,整个汴京就咱这一家,东西不多,卖完就没。”
有人怕赵老丈是个托,专门这样哄骗他们来买的,再说之前也没看张婶娘来禾丰楼兜售过东西。
不像别的提篮娘子,时常来禾丰楼的人总是见到,早就混了个脸熟。
张婶娘瞧出来了,大方的解开一个荷叶,让他们尝一尝味道。
“好吃再买。”
这样可以试吃,本来不打算买的人也都过来打算尝一尝。
玉姐儿在旁边也没闲着,帮着张婶娘一块递给围观的人。
一个拆开的粉蒸肉不大一会儿就都被吃完了,这些人吃过之后,表情个个讶异。
“味道还真是不赖。”
“怪不得刚才那老丈人要了三个,还早早的过来就等着,整个汴京却也是没见过这样的吃食。”
张婶娘赶紧说了价格,“我也就这一篮子的东西,再多是没有的。”
有人听了,赶紧就掏出钱来,“给我来上一个,就要边上这个。”
“我也要上一个。”
还有人摇头叹息,“今儿个出门没带这么多钱,不知道这位娘子明儿个是否还来?”
张婶娘乐得合不拢嘴,“自然是来,不过咱这东西好卖,要是想要的话,可也得赶早。”
“应当的,应当的。”
还有人嫌价格太贵,在那里和张婶娘磨着,“羊肉也才四十个大钱一斤,你这里面用的还是那贱肉,如何就要卖得这样贵!”
张婶娘早就想好了如何应对,不慌不忙的解释,“贱肉不贱肉的,咱这粉蒸肉做出来味道就是好,那羊肉可做不出来这样的味道。”
“再好吃也不是羊肉,花这些个钱买这个,还不如去买上一斤羊肉回家炖去。”
“羊肉常见,那是想什么时候吃都行,我这粉蒸肉可独此一家呢。”
张婶娘这样说完,本来还在犹豫的几个人想到粉蒸肉的味道,也拿了钱出来,篮子里最后几个粉蒸肉就这样卖完了。
禾丰楼里不只张婶娘一个提篮叫卖的,其他人是经常来这里卖的,见张婶娘不过才来第二日,又早早的卖完了,一个个又惊讶又羡慕。
“不知这是从哪里来的,卖的那什么荷叶粉蒸肉,竟然那样好卖。”
“是啊,我瞧这东西价格也挺贵,不像我这果碟儿,十五个大钱一盘子,买的人却少。”
“就是不知道是个什么味儿,要是好做的话,回头咱们也做了来。”
要说这些提篮娘子有什么坏心思,那也是没有的,不过都是为了糊口饭吃,想着荷叶粉蒸肉好卖,如果做了来,也能多挣几个铜板。
只是张婶娘今天带着的粉蒸肉全都卖完了,他们只能等着下次。
张婶娘把铜板收好,带着玉姐儿出了禾丰楼,走之前还不忘和那几个酒博士问了好。
这几个酒博士也早就注意到张婶娘卖的东西了,他们禾丰楼对这些提篮娘子可是欢迎得很,刚才就有客人买了粉蒸肉之后没着急回家,坐下来要了酒配着吃。
这样一来,这些酒博士见到张婶娘就很是客气。
*
府里,大老爷上次因为饭菜不合口出了门,回来就听说周大娘子让宋小娘过来服侍的事情,气的当场就摔了杯子,和周大娘子大吵了一架,去了宋小娘那边歇息。
周大娘子也是性子硬的,觉得大老爷下了她面子,和他别起了劲儿,府里的气氛一时就沉闷起来。
徐柏和平安这些小厮也都夹紧了尾巴做人,没人敢在这时候去触了大老爷的霉头。
可即便他们安安分分,气不顺的大老爷看什么也不顺眼,徐柏和平安就因为各种原因各自被踹了一脚。
这都算是轻的,最起码没打他们板子,两个人除了苦笑一番,也做不来别的。
以往这个时候,吃食就要糊弄许多,平安最受不了这个,大老爷那边赏的菜到不了他们这边,小厨房做的饭菜也不合口味。
他唉声叹气的,又听说大厨房要了不少小厨房的人过去帮忙做巧果,就忙打听林杏月是不是也过去了。
赵嬷嬷早上一来,就说了大厨房要人过去的事情。
以前只董婆子会去帮忙,其他人都是不用去的,今年一下子要了不少人过去,大家骂董顺家的就更起劲了。
松姐儿还特意过来林杏月身边说风凉话,“真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你这样轻狂了。”
她说话一向不好听,这两天又和林杏月置气,说的就更口无遮拦。
谁知道林杏月还没说话,那边胡娘子就开口,“咱们小厨房也是要留人的,大厨房那边过去就是帮着做巧果,我看月姐儿就别去了。”
经过那葱油面和豆粥的事情,不少人对小厨房都有改观,也不在背后天天骂他们了。
“就是,松姐儿左右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我瞧着就去大厨房那边历练历练。”
松姐儿听了,嘴立刻就撅了起来,她可不想去大厨房那边,哪里有在自个小厨房这里自在。
她这时候才后悔起来,刚才就不该刺林杏月那一下,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个儿的脚。
赵嬷嬷还没说话,以前松姐儿不敢和赵嬷嬷多说什么,这时候也顾不上那么许多,赶紧说自个儿手拙,怕是做不出来。
“那倒没事,到那边还有师父来教。”
赵嬷嬷看了一眼松姐儿,拍了板,让林杏月留了下来,松姐儿过去大厨房帮忙。
【作者有话说】
比心心,欢迎大家来评论留言玩儿[绿心]
18
第18章
◎竹筒爆米◎
留下的人少了,这几天小厨房也只做些简单的吃食就行。
以往这个时候,不少丫鬟婆子都是从外面叫闲汉来买东西,有了葱油面和豆粥的事儿,不少人先来小厨房打听。
听说林杏月没有去大厨房,来打听的大小王嬷嬷脸上就带了几分笑。
“就是你们人少了,会不会随便做些吃食来糊弄咱们?”
胡娘子没跟着过去,听见小王嬷嬷这样说,就哼了一声,“什么叫糊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们这些婆子怎生说话这样难听。”
“那倒不是,先前你们做的吃食,实在是难以下咽!就说那豆粥,熬出来的豆是豆,粥是粥,难喝的很。”
胡娘子脸一红,平日里小厨房也就赵嬷嬷手艺好一些,可她要管的事情不少,一般都是董婆子带着她们这些人动手做。
加上大厨房董顺家给她们的食材都不怎么好,做出来的吃食自然就不好吃。
胡娘子心里有些担心,回去就和林杏月商量,“咱们人少了,要不还像以前随便糊弄一下得了。左右府里的人也知道咱们人少,来吃东西的怕是不多。”
林杏月想了想,还是不愿意随便糊弄,恰好想到了以前吃过的竹筒爆米来。
“那竹筒爆米简单,味儿却香的很。”
小厨房原来就有干竹筒,虽然新鲜的更好,不过这时候没有多余的人手再去砍竹子,把那干竹筒浸泡一下,依旧可以用。
里面填上粟米,有竹节的那一段放在火上,倾斜的放进去,只等着香味传来,再*一个个取下来,竹筒会自然爆开,露出里面的粟米。
胡娘子有些不确定,“这样做出来真行?”
林杏月笑了笑,“自然成的,你且瞧好了。”
胡娘子如今对林杏月可是信服的很,她让拿了竹筒来,便跟着其他小丫鬟一块儿去搬了好些个干竹筒,先浸泡在水里。
捞出来之后,表面擦干,里面填上一小半的粟米,就放在了火上烘烤。
差不多半盏茶的时间,小厨房里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竹子香。
趁着这个时候,林杏月就去准备晌午要用到的吃食。
胡娘子在切菜的时候,还时时刻刻的看着竹筒,等到竹筒表面流出来微褐色的汁液,赶紧把林杏月叫来。
“这差不多就要成了。”
林杏月就守在这炉子旁边,待竹子快要爆开的时候,迅速地把它们一个一个拿了出来。
即便是这样,拿出来的竹筒要想打开,还是要用刀背轻轻的沿着纹路敲打一下,里面爆米才会自然剥落开。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炙烤,满屋子都是新鲜的竹子清香,胡娘子说不出来是什么味道,总觉得闻起来就像下雨之后的竹林。
等一个个的竹筒敲开,爆裂开的粟米就成一种金灿灿的颜色,让人看着就有食欲。
有了先前试吃的经验,胡娘子和辛嫂子都一人拿了一个,抢先尝了尝那竹筒爆米的味道。
最外面的粟米有的还带着些许稻壳,吃起来带着一些谷物焦化之后的烟熏感,里面有一些没有爆开的整粒,吃起来的口感就是糯糯甜甜。
两个人忍不住的点起头来,“这还是头一次吃这爆米,味道果然好吃。”
“不仅好吃,还稀奇着嘞!”
“这是用粟米做出来的,要是换成别的米,做出来的味道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