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636节
  不仅镇上多人来买鱼,而且还有车子来向渔民收海鲜。
  村里的人真的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什么叫“路通财通!”
  本来以为修好一条路只是方便去镇上,没想到竟然还打通了财路。
  周承磊看着这么热闹的码头,心里想建议村委会在码头附近建一个小型的海鲜市场。
  他们村委会是有钱的,平时收购处赚的钱,还有他之前买海滩那些钱。
  但是村委会商量过打算将全村的路都修了,方便村民。
  等过完年,他再提意见,看看大家是更想建一个小型海鲜市场,还是修路。
  修路,方便家家户户出门,建海鲜市场能够给村民带来更多的收入,但是不会是全部村民。
  有人看见周承磊一家过来,问道:“阿磊,你们家的贻贝卖吗?”
  是隔壁村的人,江夏不认识。
  江夏见周承磊没反应,抬头看了他一眼,拉了拉他的衣袖:“有人问你贻贝卖不卖。”
  人太多了,太吵,他耳朵不好而且刚刚他又走神,还真没听见,周承磊看过去:“不好意思,刚刚在想事情。今天只抓了十几斤,都是留给家里吃的,你问问国栋和永国他们吧。”
  那人听了就道:“行,那我问问他们,我刚刚看见永福叔拿了一大袋贻贝就问问。对了,你们养的贻贝是卖去港岛的吗?能卖多少钱一斤啊?”
  “我爸那些是一早出来收来家里吃的,一块左右吧。”
  那人听了咋舌:“这么贵啊!都赶得上最大的扇贝了。”
  周承磊笑了笑:“这毕竟是海外来的,本地没有。我们还要去市里一趟,下次聊。”
  “好,你去忙,下次有空我到你家喝茶。”
  “好。”
  周家一家人继续往自家的渔船走去。
  那人去找周国栋买贻贝。
  今天天没亮周国栋和周永国就约好了一起出海去摸扇贝和收一些个头大的贻贝到码头卖,赚些钱。
  潘带娣问对方:“大林,刚刚你向周承磊买贻贝,他说多少钱一斤?”
  潘大林:“他没说多少钱一斤,他家的不卖。我去找周国栋问问。”
  有人听了就道:“阿磊刚刚不是说了一块左右一斤?那玩意这么压秤,竟然也卖一元一斤这也太贵了!”
  潘大林:“那是卖去港岛的价格,港岛的价格,能和咱们渔村相比吗?”
  “卖去港岛一元一斤,他们养了那么多,不是很赚钱?”
  “当然赚钱了!我估摸着一根木桩就能收十几二十斤的贻贝。早知道当时就跟着养!村委会都问大家要不要跟着他养了,没几个人敢试,蠢啊!”
  潘带娣:“现在跟着养也不迟啊!养一年,下一年就可以卖了!”
  她都想叫她儿子租海滩养。
  他儿子认识港岛那边的大老板,比周承磊有门路多了!
  “现在还养啥啊?海滩都被他们租完了!”有人前段时间看见这些贻贝长得好,就去大队问了。
  “对,可以承包的海滩全都租出去了,剩下的海滩不能租出去了,大队的人说要留着给村里的人赶海。”
  潘带娣:“不是吧?凭什么租给他们,不租给咱们啊?”
  潘带娣开着一辆几十万的轿车回来全大队的人都知道了。
  “你家有钱,你去问大队还能不能租,我们也想养呢!”
  潘带娣:“就是要去问一问!这些都是村里的海滩,凭什么只许他们几家养?大家跟我一起去问问!人多力量大嘛!我们租不到,他们就要让出一部分海滩出来,让我们租!”
  “这事问也没有用的,大队当时就问过村里的人要不要跟着周承磊一起养,弄成整个村子村民的产业。大家不乐意,只有那几家跟着养,现在看见人家赚钱了,就想要回租出去的那些海滩,谁乐意啊?人家买木桩都不少钱呢!”
  “我就要去问问!让他们将海滩腾出来给我们养,那些木桩我们也可以帮他们买下来!”
  “你想得美!人家辛辛苦苦种下去的木桩,正开始赚钱呢!能卖给你?”
  “我管他呢!当初大队让大家跟着一起养的时候,也没有问过我!”潘带娣气势冲冲的往生产队原来的办公室走去,现在已经变成龙口大队办公室了。
  ……
  江夏已经将船开出去了,也不知道有人妒忌他们养了那么一大片贻贝,想分一杯羹。
  一家人开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船来到了市码头。
  江冬,周承森和麦老的司机已经等在码头了。
  一共三辆车来接他们。
  停靠好船,一家人将一大堆礼品搬下车,开车前往江家。
  一家人浩浩荡荡的来到江家,江父见他们带这么多东西来皱眉:“咋买这么东西来了。”
  江夏笑道:“许多都是我大哥大嫂和二哥他们准备的。”
  江父听了忙对他们道:“大哥、大嫂,二哥真的太有心了!能在除夕过来吃顿饭就很赏面子了,我就很高兴了。大家都是一家人,你们就当回家,以后不用买东西过来,真不用这么客气?”
  麦老招呼大家坐下。
  江冬给大家上茶。
  江母和江父将周家带来的东西放好。
  鸡,鹅这些活禽得放到阳台养着,江父拿了几张报纸垫着地面,然后提着两笼家禽走出阳台,家禽身上的毛散发的那股子气味冲得待在阳台透气的麦筱安忍不住犯恶心!
  她忙捂住口鼻。
  真的是乡巴佬!
  送礼竟然送活的鸡,鹅,鸭!
  臭死了!
  这时一只鸡还喷了一坨鸡粪出来,落在地砖上!
  她忍不住捂着嘴巴干呕了一下。
  麦晋平忙带了她回到客厅。
  本来他们就是嫌客厅又旧又小才出阳台的,没想到周家的人这么恶心!
  竟然送这些乡下东西!
  麦筱安回到客厅看见这么多人,感觉一阵鱼腥味,她忙去厨房找谭芷颖。
  “妈!我待不下去了!我要回家!”
  江母和冯阿姨都出去帮忙搬东西了,厨房里只有谭芷颖,她忙看了一眼外面。
  第764章 厨房的“欢乐气氛”
  谭芷颖赶紧看了一眼外面,“说啥呢!给我忍着,不喜欢也别上脸。你爷爷第一年认回亲儿子,这一顿团圆饭必须吃,明年就不用了。明年我找个借口推掉。我们回外婆家吃,或者出国旅游,不再来了。今天必须忍着。”
  麦筱安嘟嘴,一脸委屈。
  这时江母、周母、田采花和冯姨提着周家带来的海鲜和肉菜进来了。
  谭芷颖立马笑着对女儿道:“不用你帮忙,快出去吧!”
  江母听了也笑道:“筱安出去厅里坐坐吧,我来弄就好。二弟妹你也和小安出去坐坐吧,都忙了半天了。”
  谭芷颖其实很想出去,但还是硬笑道:“没事,我留下来帮忙。安安出去就行了,她什么都不懂,就只会捣乱。”
  麦筱安一看田采花和周母拎着一些海鲜之类的肉菜进来赶紧出去。
  田采花看着这女的躲着自己,回头刮了她一眼:呸!什么玩意?吃小夏爷爷的,住小夏爷爷的,用小夏爷爷的,一个捡来的还嫌弃上了?
  刚刚亲家爷拿着她真心实意带来的鸡鹅出阳台时,她还看见他们两姐弟嫌弃的躲进来了。
  呸!一个捡来的还真当自己是真千金和真少爷了?
  人家亲家爷每次见她都亲切的喊她一声“大嫂”,还会说在江夏和周承磊不在家的日子,辛苦他们两夫妻帮忙照顾老人,照顾家里。
  真的是!
  有个成语叫啥来着?说的就是他们这种人了!田采花没读过书,听孩子们说过,不记得了。
  江母也让周母和田采花出去坐坐,“我和冯姨一起忙活就行,你们都出去坐着,聊聊天,就行了。厨房小,容不下这么多人。”
  田采花:“没事,我来帮忙,做这么多人的饭菜可不容易。”
  周母:“今天这么值得高兴的日子,我也展示一下厨艺。”
  厨房是不大,但是这厨房连着一个小阳台,洗菜,剁菜可以在外面,倒也方便。
  谭芷颖笑道:“亲家奶奶一定很会做海鲜。”
  周母摆手:“我开玩笑的,我只会白灼和清蒸,都是比较清淡的菜,你们年轻的人不爱吃。”
  “我也不年轻了。”
  田采花又对谭芷颖道:“亲家二婶,你也会做菜啊?好香,在做什么啊?”
  谭芷颖:“我在做金汤鱼翅。”
  其实家里的厨子已经提前做好了,她是打包过来,热一热。
  除了鱼翅,还有鲍鱼和海参,家里的厨子都做好了,她打包过来,意思意思的热一下。主要是怕两孩子吃不惯这家里的饭菜。
  现在这几样也热好了,谭芷颖准备找借口离开厨房,“夏夏大嫂,我要做的菜都做好了,你要做什么菜?你可以做了。”
  周母:“我来杀鱼,砧板在哪?”
  田采花:“妈,你做的白切鸡好吃,你蒸鸡吧!亲家二婶,你做完菜了那你来杀鱼吧!我妈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不好杀鱼,我去做一个卤鹅。”
  田采花直接将那一桶鱼放到她面前。
  也不多鱼,都是家里海底的网箱养的东星斑、老鼠斑,各两条。
  谭芷颖:“……我没杀过鱼。”
  田采花:“没有杀过鱼?夏夏这个真正的千金小姐都会杀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