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395节
两人都是干活的好手,一会儿就将三分之一的小鱼仔装到了箩筐里。
周承磊看了一眼海面,觉得差不多了,就和周康平一起将网拉上来。
随着渔网露出水面,江夏看见了不少小管鱿。
如果一条条小鱼仔跃出水面,在灯光的照耀下是黑色的,就像飞虫在灯下飞舞。那一条条的小管鱿聚集在水面,身体呈半透明状态,就像抹了闪粉一样,眼睛发着光的小精灵。星光点点,很是好看。
江夏笑道:“这次小管鱿比较多。”
周承磊看了一眼,渔网上的小管鱿和小鱼仔看上去确实比小鱼仔还多。
估计是因为刚刚网了一大网小鱼仔,将那些小鱼仔都吓跑了。
周康平也笑了:“看来小管鱿的旺汛来了。”
周康平也知道村里许多村民最近晚晚出海试试灯照小管鱿,可是都没有照到什么。
大家都说估计还要等上几天。
没想到今天阿磊哥今年第一次出海试着用灯光诱捕鱿鱼,就诱捕到了。
这海运,真的是让人望尘莫及!
江夏见这一网这么多鱿鱼和小鱼仔混在一起,她趁他们起网的时候,赶紧去将箩筐拿过来。
周承磊眼角余光看见她走得那么快,忙道:“你慢点!”
船上到处都是鱼和各种渔具,跌倒了怎么办?
江夏拿了几只箩筐过来,笑道:“不用担心,我有注意脚下的。”
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每一步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江夏将箩筐一只只摆好,对他们道:“一会儿尽量将鱼倒到这个箩筐里。”
周承磊应了一声。
这一网大多都是小管鱿和小鱼仔混在一起,分起来比较麻烦,装箩筐里确实比较好。
而且这一网他是看着时间起网的,不是很多,两三百斤,倒到箩筐里也方便。
一两海里外,周国栋三兄弟也起网了。
小管鱿和小鱼仔加起来一大包,没有一千也有八九百斤!
三兄弟笑开了花。
第471章 满意
用灯光诱了两网,时间就到五点了,天已经开始有点蒙蒙亮了。
周承磊抓紧时间,继续用灯光诱捕。
船的两边都下了网,一共下了几张小网。
周承磊在这边,周康平在另一边,两盏灯一起照。
天越来越亮的时候,两人一个网一个网的收。
江夏看见,每一张收上来的网都有十几二十斤左右的小管鱿,鱼仔就没有了,估计跑了。
一共下了四张小网,收上来应该有一百斤左右的小管鱿!
今天出海真的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太多鱼了,整个甲板都是鱼。
再拖网,也没有地方放,而且今天风大,早点将这些小鱼仔运回去,安排人晒起来。
风大晒鱼干是最好的。
晒干后就可以做成多味小鱼仔卖了换钱。
周承磊将船往周国栋的船开去,快靠近的时候,对他们大声道:“阿栋,我们先回去了,明天再带你们去那个有青口的海岛。”
周国栋三兄弟看了一眼他们船上堆满的鱼忙应了声:“好!”
江夏也看了一眼他们船上的鱼。
不错,也诱到了两箩筐小管鱿,和几箩筐小鱼仔。
江夏道:“阿栋,你们那些小鱼仔到时候卖给我吧!”
周国栋忙道:“好的,我们也正有这个打算。你们做小鱼干是不要鱼头的吧?我们将鱼头处理干净了,晒干了,再送去你们家。”
江夏听了笑道:“是不要鱼头,谢谢啦!”
晒干了再卖,这可省了她不少事。
江夏想到这些小鱼干晒上一两天就可以做成多味小鱼仔了,她忙道:“阿栋,你知道许玲那边的生产队有电话吗?”
周国栋听了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嫂子是要找许玲干活吗?我出海回去就去告诉她。”
许玲和他说过江夏请她帮忙做小鱼干,试用期一个月六十元,过了试用期一个月八十元。
江夏笑道:“行,那你告诉她明天她要是有空,可以开始来开工了。明天没空,后天也行。”
“好的,我下午过去告诉她。”
*
早上七点半,周承磊就将船开到码头了。
早上的码头,也是热闹的。
因为有许多晚上出海的船归航,还有许多附近村子的来买海鲜。
村里的人看见周承磊他们船上的鱼都惊呆了:“阿磊,你这是到哪里网到这么多小鱼仔?”
“这都有上万斤了!”
“还有小管鱿!”
“可以照小管鱿了吗?我前天晚上才照了两个小时,没照到什么啊!”
“我昨晚照都没照到!”
“我昨晚也有照了一会儿啊!也是没有。”
“阿磊,你是去哪里诱的鱿鱼啊?”
周承磊:“去的比较远。”
“难怪了!那估计今晚就游过来了。”
“今晚多备点柴油,早点出海,我也去远一点照一照。”
“我也是!快点买完鱼回家睡觉,今晚早点出海。”
……
对于渔民来说,没有什么比遇到渔汛更让大家期待的了。
江夏和周康平在船上将小管鱿挑出来。
周承磊开摩托车回去将拖拉机开过来,将小鱼仔拉回家,并且让她妈去请人来处理这些小鱼仔。
金爷走了过来,看了一眼船上的小鱼仔,知道周家做多味小鱼仔卖,他就没有打小鱼仔的主意,只问:“小夏同志,你们这些小管鱿卖吧?”
江夏点头:“卖,留一箩筐,剩下的都卖。”
江夏打算留一箩筐小管鱿,试一试做多味小管鱿好不好吃。
金爷听了很高兴:“行,那你分拣好后送过去,我给你个好价钱!”
江夏听了就问:“多少钱?”
“一元一斤!”
江夏笑道:“金爷你这是欺负我不懂行情?旺汛期小管鱿都可以卖一块一斤,我这是刚开始,整个市场都没什么小管鱿,你才收一元一斤。再说,你看我这些小管鱿多肥?最低一块二!”
物以稀为贵,刚开始的价格肯定得高一点,后面捕的人多了,便宜点也正常。
“哪有?旺汛时我收八,九毛一斤。好了,免得你以为我骗你。一块一毛一斤,如何!一块一毛已经很高了。”
“低于一块二我不卖了。我拿回家做成多味小鱿鱼。”
金爷:“一块二太高了,不过你以后要是捕捞到小管鱿都卖到我这边,那我这次一块二都收了。”
江夏却不答应:“那算了,我不卖了。我拿回家全做成多味小鱿鱼。”
金爷:“……”
太有本事的人,真的是半点都拿捏不了。
要是别人,他开价是多少就多少,卖不卖就算!
“一块二就一块二吧!这价格都比得上市里头的价格了。你们以后网到小管鱿就别去市里卖了,直接到我这里吧!”
江夏笑道:“行,如果我打过电话问过真的和市价格一样的话。”
金爷:“……”
周承磊很快就开着拖拉机回来了。
太奶奶和何杏环也一起过来帮忙装小鱼仔,
他们是拿着簸箕一簸箕一簸箕的装小鱼仔,有小管鱿就挑出来,挑完后,就直接倒到箩筐里。
没多久周母也带着几个人来了,然后一下子就将所有的小管鱿挑了出来,将小鱼仔装好了。
大家一箩筐一箩筐的抬下船,搬上拖拉机。
拖拉机也装不下这么多筐,她们直接在码头就开始处理。
周承磊挑了一担小管鱿去收购处卖了,卖了一百零七元。
这些小鱼仔应该有八千多斤,江夏估摸着那些小鱼干做成多味小鱼仔卖出去能赚一万左右。
因为这些鱼都是自己打回来的,不用成本,当然和何杏环分账的时候,还是要计算成本的。
也就是她能赚六千左右。
周承磊看了一眼海面,觉得差不多了,就和周康平一起将网拉上来。
随着渔网露出水面,江夏看见了不少小管鱿。
如果一条条小鱼仔跃出水面,在灯光的照耀下是黑色的,就像飞虫在灯下飞舞。那一条条的小管鱿聚集在水面,身体呈半透明状态,就像抹了闪粉一样,眼睛发着光的小精灵。星光点点,很是好看。
江夏笑道:“这次小管鱿比较多。”
周承磊看了一眼,渔网上的小管鱿和小鱼仔看上去确实比小鱼仔还多。
估计是因为刚刚网了一大网小鱼仔,将那些小鱼仔都吓跑了。
周康平也笑了:“看来小管鱿的旺汛来了。”
周康平也知道村里许多村民最近晚晚出海试试灯照小管鱿,可是都没有照到什么。
大家都说估计还要等上几天。
没想到今天阿磊哥今年第一次出海试着用灯光诱捕鱿鱼,就诱捕到了。
这海运,真的是让人望尘莫及!
江夏见这一网这么多鱿鱼和小鱼仔混在一起,她趁他们起网的时候,赶紧去将箩筐拿过来。
周承磊眼角余光看见她走得那么快,忙道:“你慢点!”
船上到处都是鱼和各种渔具,跌倒了怎么办?
江夏拿了几只箩筐过来,笑道:“不用担心,我有注意脚下的。”
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每一步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江夏将箩筐一只只摆好,对他们道:“一会儿尽量将鱼倒到这个箩筐里。”
周承磊应了一声。
这一网大多都是小管鱿和小鱼仔混在一起,分起来比较麻烦,装箩筐里确实比较好。
而且这一网他是看着时间起网的,不是很多,两三百斤,倒到箩筐里也方便。
一两海里外,周国栋三兄弟也起网了。
小管鱿和小鱼仔加起来一大包,没有一千也有八九百斤!
三兄弟笑开了花。
第471章 满意
用灯光诱了两网,时间就到五点了,天已经开始有点蒙蒙亮了。
周承磊抓紧时间,继续用灯光诱捕。
船的两边都下了网,一共下了几张小网。
周承磊在这边,周康平在另一边,两盏灯一起照。
天越来越亮的时候,两人一个网一个网的收。
江夏看见,每一张收上来的网都有十几二十斤左右的小管鱿,鱼仔就没有了,估计跑了。
一共下了四张小网,收上来应该有一百斤左右的小管鱿!
今天出海真的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太多鱼了,整个甲板都是鱼。
再拖网,也没有地方放,而且今天风大,早点将这些小鱼仔运回去,安排人晒起来。
风大晒鱼干是最好的。
晒干后就可以做成多味小鱼仔卖了换钱。
周承磊将船往周国栋的船开去,快靠近的时候,对他们大声道:“阿栋,我们先回去了,明天再带你们去那个有青口的海岛。”
周国栋三兄弟看了一眼他们船上堆满的鱼忙应了声:“好!”
江夏也看了一眼他们船上的鱼。
不错,也诱到了两箩筐小管鱿,和几箩筐小鱼仔。
江夏道:“阿栋,你们那些小鱼仔到时候卖给我吧!”
周国栋忙道:“好的,我们也正有这个打算。你们做小鱼干是不要鱼头的吧?我们将鱼头处理干净了,晒干了,再送去你们家。”
江夏听了笑道:“是不要鱼头,谢谢啦!”
晒干了再卖,这可省了她不少事。
江夏想到这些小鱼干晒上一两天就可以做成多味小鱼仔了,她忙道:“阿栋,你知道许玲那边的生产队有电话吗?”
周国栋听了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嫂子是要找许玲干活吗?我出海回去就去告诉她。”
许玲和他说过江夏请她帮忙做小鱼干,试用期一个月六十元,过了试用期一个月八十元。
江夏笑道:“行,那你告诉她明天她要是有空,可以开始来开工了。明天没空,后天也行。”
“好的,我下午过去告诉她。”
*
早上七点半,周承磊就将船开到码头了。
早上的码头,也是热闹的。
因为有许多晚上出海的船归航,还有许多附近村子的来买海鲜。
村里的人看见周承磊他们船上的鱼都惊呆了:“阿磊,你这是到哪里网到这么多小鱼仔?”
“这都有上万斤了!”
“还有小管鱿!”
“可以照小管鱿了吗?我前天晚上才照了两个小时,没照到什么啊!”
“我昨晚照都没照到!”
“我昨晚也有照了一会儿啊!也是没有。”
“阿磊,你是去哪里诱的鱿鱼啊?”
周承磊:“去的比较远。”
“难怪了!那估计今晚就游过来了。”
“今晚多备点柴油,早点出海,我也去远一点照一照。”
“我也是!快点买完鱼回家睡觉,今晚早点出海。”
……
对于渔民来说,没有什么比遇到渔汛更让大家期待的了。
江夏和周康平在船上将小管鱿挑出来。
周承磊开摩托车回去将拖拉机开过来,将小鱼仔拉回家,并且让她妈去请人来处理这些小鱼仔。
金爷走了过来,看了一眼船上的小鱼仔,知道周家做多味小鱼仔卖,他就没有打小鱼仔的主意,只问:“小夏同志,你们这些小管鱿卖吧?”
江夏点头:“卖,留一箩筐,剩下的都卖。”
江夏打算留一箩筐小管鱿,试一试做多味小管鱿好不好吃。
金爷听了很高兴:“行,那你分拣好后送过去,我给你个好价钱!”
江夏听了就问:“多少钱?”
“一元一斤!”
江夏笑道:“金爷你这是欺负我不懂行情?旺汛期小管鱿都可以卖一块一斤,我这是刚开始,整个市场都没什么小管鱿,你才收一元一斤。再说,你看我这些小管鱿多肥?最低一块二!”
物以稀为贵,刚开始的价格肯定得高一点,后面捕的人多了,便宜点也正常。
“哪有?旺汛时我收八,九毛一斤。好了,免得你以为我骗你。一块一毛一斤,如何!一块一毛已经很高了。”
“低于一块二我不卖了。我拿回家做成多味小鱿鱼。”
金爷:“一块二太高了,不过你以后要是捕捞到小管鱿都卖到我这边,那我这次一块二都收了。”
江夏却不答应:“那算了,我不卖了。我拿回家全做成多味小鱿鱼。”
金爷:“……”
太有本事的人,真的是半点都拿捏不了。
要是别人,他开价是多少就多少,卖不卖就算!
“一块二就一块二吧!这价格都比得上市里头的价格了。你们以后网到小管鱿就别去市里卖了,直接到我这里吧!”
江夏笑道:“行,如果我打过电话问过真的和市价格一样的话。”
金爷:“……”
周承磊很快就开着拖拉机回来了。
太奶奶和何杏环也一起过来帮忙装小鱼仔,
他们是拿着簸箕一簸箕一簸箕的装小鱼仔,有小管鱿就挑出来,挑完后,就直接倒到箩筐里。
没多久周母也带着几个人来了,然后一下子就将所有的小管鱿挑了出来,将小鱼仔装好了。
大家一箩筐一箩筐的抬下船,搬上拖拉机。
拖拉机也装不下这么多筐,她们直接在码头就开始处理。
周承磊挑了一担小管鱿去收购处卖了,卖了一百零七元。
这些小鱼仔应该有八千多斤,江夏估摸着那些小鱼干做成多味小鱼仔卖出去能赚一万左右。
因为这些鱼都是自己打回来的,不用成本,当然和何杏环分账的时候,还是要计算成本的。
也就是她能赚六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