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379节
江冬和雷屋村的人是亲戚?
第452章 拒绝帮忙
叶娴没有出现在江冬跟前,远远确认过后,就走了。
她得打电话打探下江冬和雷屋村的人是什么亲戚关系。
和江冬处对象才几个月,叶娴对江家的人和事全不认识,江冬不会和她说。
她同学以前明知道她和江冬处对象,也不告诉她江冬的家境。
电话那头的人道:“我不知道,你在村里问一问就行。两辆吉普车进村,应该很多人议论吧!”
“那我去见江冬吗?”
“现在有什么好见的?这时候见江冬,江冬以为你阴魂不散,等初六那晚再见也不迟。”
“好。”
叶娴应了声,对明天晚上有点期待。
*
孩子们在吃甘蔗,舅婆还一直在砍,周承磊和她一起砍。
江冬也赶紧去帮忙。
舅婆笑着道:“阿磊很多年没吃过舅婆种的甘蔗了吧?”
周承磊就道:“有十几年。”
他入,伍后就没有在家过过年。
舅婆将一排甘蔗全砍下来,捆了两捆:“这一排甘蔗我特意留给你们的,你带这两捆回家吃,小夏爱吃。”
周承磊:“不用这么多,我带两根回去就行。”
“多带些,你这么多年没吃过舅婆种的甘蔗,就当补回来。一捆你们自己吃,一捆给小冬带回去给你老丈人和丈母娘尝尝,这两排我用花生麸种的,特别甜。”
江冬一来就偷偷给了两个红包给她和老头,都是一百块的。
小夏也给了,也是一个红包一百块。
以前阿磊每次休假回来,都会来看他们,也会给二三十块她和老头花。
舅婆没什么好东西给他们,只能多给些甘蔗他们带回去。
舅婆分了两捆甘蔗给周承磊,给大房和二房却只有两三根。
两排甘蔗就只剩下几根,是留给其它亲友来了给他们吃的。
砍完甘蔗,舅婆又带他们去挖木薯。
李秀娴拿着两根甘蔗和田采花走在后面。
李秀娴一直看着前面江冬扛着的两捆甘蔗。
舅婆这区别对待也太明显了!
她小声对田采花道:“舅婆太现实了!好像我们不是她亲戚一样!”
田采花:“我看见小夏和小冬给了舅婆舅公一人一个厚厚的红包,你给了啥?”
李秀娴:“……”
舅婆种了一片木薯,在木薯地又挖了一大蛇皮袋木薯给他们,一家一袋。
田地不平,周承磊只顾拉着江夏走,没拿东西。
江冬一个肩膀扛着两捆绑一起的甘蔗,一手拎着两蛇皮袋木薯。
但凡他爸让他少锻炼一天,他都扛不起这些!
他姐夫叫他来是当苦力的吧?
在舅婆家吃完午饭,一家人才回家。
舅公舅婆养大的有两个儿子,两个表叔又各生了两三个儿子,这还没算外嫁的女儿。
所以周承磊在这边有一堆老表,吃饭的时候难免会喝酒。
吃饭的时候摆了五桌才够坐下。
大人和孩子分开坐,喝酒的和不喝酒的分开坐。
周承磊习惯了开车不喝酒,所以借口耳朵不舒服不喝酒。
虽然他不喝酒,大家也将他和江冬拉到主桌,也没有人怪周承磊不喝,一群表哥表叔对他最热情。
这一桌都是男人,江夏就和表婶,表嫂她们坐。
几妯娌中,大家对江夏也是最热情,尤其是大表婶。
田采花凑到江夏耳边小声道:“大表婶想让你帮忙介绍对象。大表婶的大女儿去年刚初中毕业,上次入伙她们就想找你,但你太忙,她没找到机会。”
饭吃到一半,大表婶果然出声了:“小夏,我大女儿阿珍去年初中毕业了,你有没有认识的小伙子,给她介绍一个。我的要求不高的,踏实勤快,脾气好,最好在单位工作,要是市里的就更好了。”
舅婆听了就道:“又要市里又要有单位,你这要求还不高?咱家什么条件?小夏不用管这些。介绍个踏实勤快,脾气好就行了。市里的,有单位的也看不上咱们!村里的,镇上的就行。”
大表婶真的要被自己的婆婆气死,找村里的女孩,她找田采花介绍就好,找江夏干嘛?
田采花对村里的男孩子不比江夏熟悉?
还盼不盼孙女过得好一点?
她女儿长得这么漂亮,整条村最好看,她当然要给她找个好的,有单位的,让她下半辈子不用愁。
只有有单位的,老了退休后才有退休金拿,而且有机会还能将女儿搞进单位做。以后退休了,孩子还能接班!祖祖辈辈一辈子都不愁工作。
周母想到了周国栋:“我们村有个小伙子挺勤快的,人又孝顺,家里还有条小船。现在穷了一点,因为他爸抓猪去杀时,不小心被猪踢到,受伤住院了,欠了点债,但他家里有船,以后日子差不了。人是真好人!脾气好又勤快!长得也不错,有一米七高。就是他爸最近受伤住院了,等他爸出院后,我介绍给阿珍?”
周康平也是个好的,但是腿脚不便,周母不好意思介绍。
舅婆:“好啊!可以看看。”
“好什么好?老爸借钱住院了,欠一屁股债,最怕嫁过去还要帮忙还债!”
舅婆摇头:“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自己家差人家太远,以后有的是气受。”
大表婶:“嫁给谁不用受气?不如嫁个好的?”
大表婶还是想女儿找个有单位的:“表嫂,你说的那个还是算了,不用看了。小夏,你尽量帮忙找个有单位的,农村人,市里人都行,最好是有单位的。”
这年代的人结婚大多数都是靠亲戚朋友,左邻右里帮忙彼此介绍的,很少是自由恋爱结婚的。
多少夫妻见过几面,对彼此都还不熟悉就结婚了。
江夏并不意外会有人找她介绍对象,大环境是这样。
江夏看了对面桌的雷玉珍一眼,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的,是挺漂亮的,就是皮肤有点黑,但村里的孩子干的农活多,皮肤都偏黑。
只不过才初中毕业,那是十八岁都没够,而且江夏不喜欢做媒人,对做媒人不感兴趣。
江夏没客气笑着直接拒绝:“大表婶你找错人了,我认识的人不多,身边也没听说有谁要找对象。而且我不会看人,怕介绍错了,弄一对怨偶,我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我这人不帮人介绍对象的,介绍对象别找我。我看玉珍年纪还小,你慢慢找,一定能找到个好的。”
第453章 姐夫的怂样
大表婶听了江夏的话就道:“她九岁才上小学,今年十八岁了,不小了!初中都毕业了,可以处对象了!你不介绍,那你问问你弟,你弟应该有许多高中同学,大学同学没结婚吧?条件好,嫁得远一点也没关系,当然本市人,就最好了。你爸和你妈那边有没有同事的儿子准备娶媳妇的?要是在单位有份工作,年纪比阿珍大十几岁也没关系。阿磊不也大你那么多?阿磊大你有十几年吧?你看她多疼你!年纪大一点会疼人!会赚钱顾家就行了!”
“……”
周承磊就坐江夏身后,听见了,立马回头看向江夏。
哪有十几年!他户口本上的年龄是报大了两年的,也才大江夏九年。
可实际只大了七年。
被表婶这么一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户口本的年龄写小了!
果然江冬一听忍不住看向他,小声问道:“姐夫,你户口本的年龄到底是写小了还是写大了?”
大七岁都有点大了,十几岁,真的连他都嫌了!
难怪姐夫冷着脸的样子和他爸有得一拼!
周承磊:“……”
没理江冬,他回头直接对大表婶道:“大表婶,夏夏不懂得给人介绍对象的,她年纪小,哪懂这些?你找有经验的人吧!别为难她了!我们两夫妻,还有我岳父岳母也不干这种事情的,江冬都是自己找对象的,你找有经验的人吧!”
江冬立马点头附和:“对,大表婶,我的对象也是我自己找的。”
大表婶:“……”
他读大学,还是全国最有名的大学,自身家庭又好,想找个好的对象当然容易?
哪知道他们这些穷苦人家的难?
但话说到这份上,大表婶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本以为有个有权有势,富贵双全的亲戚能给女儿找门好亲事,没想到别人不帮忙!
二表婶等他们说完问自己妯娌:“大嫂,表婶介绍的你真不考虑?”
“不考虑。”
“那我介绍给我大侄女。”
“你喜欢。”
二表婶就对周母道:“表婶,我娘亲侄女今年二十岁了,你说的那个后生脾气是不是真的好?要不介绍给我侄女?我侄女很勤快的,又孝顺,是个好女孩,样貌也不差,家里就是穷了点。”
周母记得以前来探亲见过她侄女,好像长得也不错,看着顺眼,脸圆圆的有点福相,就问:“你说的侄女是不是叫阿玲?”
“对,许玲,就在许家村。我哥嫂生了七个孩子,养这么多个孩子不容易,七个孩子都有读书,所以家里是穷了点,但是我大侄女真的很孝顺,很能干的。你见过,你就知道长得也不错。”
“那过完年我问问我那个嫂子,他家有三兄弟,三兄弟都不错,两个大哥娶的媳妇也不错,挺好相处的。就是这次他爸受伤,借了我家的钱,我们也不急着要他们还……”
田采花也爱当媒人使劲的帮忙推销:“家里有船,怕什么嫁?运气好,一千几百的债,一个月就还了。”
第452章 拒绝帮忙
叶娴没有出现在江冬跟前,远远确认过后,就走了。
她得打电话打探下江冬和雷屋村的人是什么亲戚关系。
和江冬处对象才几个月,叶娴对江家的人和事全不认识,江冬不会和她说。
她同学以前明知道她和江冬处对象,也不告诉她江冬的家境。
电话那头的人道:“我不知道,你在村里问一问就行。两辆吉普车进村,应该很多人议论吧!”
“那我去见江冬吗?”
“现在有什么好见的?这时候见江冬,江冬以为你阴魂不散,等初六那晚再见也不迟。”
“好。”
叶娴应了声,对明天晚上有点期待。
*
孩子们在吃甘蔗,舅婆还一直在砍,周承磊和她一起砍。
江冬也赶紧去帮忙。
舅婆笑着道:“阿磊很多年没吃过舅婆种的甘蔗了吧?”
周承磊就道:“有十几年。”
他入,伍后就没有在家过过年。
舅婆将一排甘蔗全砍下来,捆了两捆:“这一排甘蔗我特意留给你们的,你带这两捆回家吃,小夏爱吃。”
周承磊:“不用这么多,我带两根回去就行。”
“多带些,你这么多年没吃过舅婆种的甘蔗,就当补回来。一捆你们自己吃,一捆给小冬带回去给你老丈人和丈母娘尝尝,这两排我用花生麸种的,特别甜。”
江冬一来就偷偷给了两个红包给她和老头,都是一百块的。
小夏也给了,也是一个红包一百块。
以前阿磊每次休假回来,都会来看他们,也会给二三十块她和老头花。
舅婆没什么好东西给他们,只能多给些甘蔗他们带回去。
舅婆分了两捆甘蔗给周承磊,给大房和二房却只有两三根。
两排甘蔗就只剩下几根,是留给其它亲友来了给他们吃的。
砍完甘蔗,舅婆又带他们去挖木薯。
李秀娴拿着两根甘蔗和田采花走在后面。
李秀娴一直看着前面江冬扛着的两捆甘蔗。
舅婆这区别对待也太明显了!
她小声对田采花道:“舅婆太现实了!好像我们不是她亲戚一样!”
田采花:“我看见小夏和小冬给了舅婆舅公一人一个厚厚的红包,你给了啥?”
李秀娴:“……”
舅婆种了一片木薯,在木薯地又挖了一大蛇皮袋木薯给他们,一家一袋。
田地不平,周承磊只顾拉着江夏走,没拿东西。
江冬一个肩膀扛着两捆绑一起的甘蔗,一手拎着两蛇皮袋木薯。
但凡他爸让他少锻炼一天,他都扛不起这些!
他姐夫叫他来是当苦力的吧?
在舅婆家吃完午饭,一家人才回家。
舅公舅婆养大的有两个儿子,两个表叔又各生了两三个儿子,这还没算外嫁的女儿。
所以周承磊在这边有一堆老表,吃饭的时候难免会喝酒。
吃饭的时候摆了五桌才够坐下。
大人和孩子分开坐,喝酒的和不喝酒的分开坐。
周承磊习惯了开车不喝酒,所以借口耳朵不舒服不喝酒。
虽然他不喝酒,大家也将他和江冬拉到主桌,也没有人怪周承磊不喝,一群表哥表叔对他最热情。
这一桌都是男人,江夏就和表婶,表嫂她们坐。
几妯娌中,大家对江夏也是最热情,尤其是大表婶。
田采花凑到江夏耳边小声道:“大表婶想让你帮忙介绍对象。大表婶的大女儿去年刚初中毕业,上次入伙她们就想找你,但你太忙,她没找到机会。”
饭吃到一半,大表婶果然出声了:“小夏,我大女儿阿珍去年初中毕业了,你有没有认识的小伙子,给她介绍一个。我的要求不高的,踏实勤快,脾气好,最好在单位工作,要是市里的就更好了。”
舅婆听了就道:“又要市里又要有单位,你这要求还不高?咱家什么条件?小夏不用管这些。介绍个踏实勤快,脾气好就行了。市里的,有单位的也看不上咱们!村里的,镇上的就行。”
大表婶真的要被自己的婆婆气死,找村里的女孩,她找田采花介绍就好,找江夏干嘛?
田采花对村里的男孩子不比江夏熟悉?
还盼不盼孙女过得好一点?
她女儿长得这么漂亮,整条村最好看,她当然要给她找个好的,有单位的,让她下半辈子不用愁。
只有有单位的,老了退休后才有退休金拿,而且有机会还能将女儿搞进单位做。以后退休了,孩子还能接班!祖祖辈辈一辈子都不愁工作。
周母想到了周国栋:“我们村有个小伙子挺勤快的,人又孝顺,家里还有条小船。现在穷了一点,因为他爸抓猪去杀时,不小心被猪踢到,受伤住院了,欠了点债,但他家里有船,以后日子差不了。人是真好人!脾气好又勤快!长得也不错,有一米七高。就是他爸最近受伤住院了,等他爸出院后,我介绍给阿珍?”
周康平也是个好的,但是腿脚不便,周母不好意思介绍。
舅婆:“好啊!可以看看。”
“好什么好?老爸借钱住院了,欠一屁股债,最怕嫁过去还要帮忙还债!”
舅婆摇头:“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自己家差人家太远,以后有的是气受。”
大表婶:“嫁给谁不用受气?不如嫁个好的?”
大表婶还是想女儿找个有单位的:“表嫂,你说的那个还是算了,不用看了。小夏,你尽量帮忙找个有单位的,农村人,市里人都行,最好是有单位的。”
这年代的人结婚大多数都是靠亲戚朋友,左邻右里帮忙彼此介绍的,很少是自由恋爱结婚的。
多少夫妻见过几面,对彼此都还不熟悉就结婚了。
江夏并不意外会有人找她介绍对象,大环境是这样。
江夏看了对面桌的雷玉珍一眼,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的,是挺漂亮的,就是皮肤有点黑,但村里的孩子干的农活多,皮肤都偏黑。
只不过才初中毕业,那是十八岁都没够,而且江夏不喜欢做媒人,对做媒人不感兴趣。
江夏没客气笑着直接拒绝:“大表婶你找错人了,我认识的人不多,身边也没听说有谁要找对象。而且我不会看人,怕介绍错了,弄一对怨偶,我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我这人不帮人介绍对象的,介绍对象别找我。我看玉珍年纪还小,你慢慢找,一定能找到个好的。”
第453章 姐夫的怂样
大表婶听了江夏的话就道:“她九岁才上小学,今年十八岁了,不小了!初中都毕业了,可以处对象了!你不介绍,那你问问你弟,你弟应该有许多高中同学,大学同学没结婚吧?条件好,嫁得远一点也没关系,当然本市人,就最好了。你爸和你妈那边有没有同事的儿子准备娶媳妇的?要是在单位有份工作,年纪比阿珍大十几岁也没关系。阿磊不也大你那么多?阿磊大你有十几年吧?你看她多疼你!年纪大一点会疼人!会赚钱顾家就行了!”
“……”
周承磊就坐江夏身后,听见了,立马回头看向江夏。
哪有十几年!他户口本上的年龄是报大了两年的,也才大江夏九年。
可实际只大了七年。
被表婶这么一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户口本的年龄写小了!
果然江冬一听忍不住看向他,小声问道:“姐夫,你户口本的年龄到底是写小了还是写大了?”
大七岁都有点大了,十几岁,真的连他都嫌了!
难怪姐夫冷着脸的样子和他爸有得一拼!
周承磊:“……”
没理江冬,他回头直接对大表婶道:“大表婶,夏夏不懂得给人介绍对象的,她年纪小,哪懂这些?你找有经验的人吧!别为难她了!我们两夫妻,还有我岳父岳母也不干这种事情的,江冬都是自己找对象的,你找有经验的人吧!”
江冬立马点头附和:“对,大表婶,我的对象也是我自己找的。”
大表婶:“……”
他读大学,还是全国最有名的大学,自身家庭又好,想找个好的对象当然容易?
哪知道他们这些穷苦人家的难?
但话说到这份上,大表婶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本以为有个有权有势,富贵双全的亲戚能给女儿找门好亲事,没想到别人不帮忙!
二表婶等他们说完问自己妯娌:“大嫂,表婶介绍的你真不考虑?”
“不考虑。”
“那我介绍给我大侄女。”
“你喜欢。”
二表婶就对周母道:“表婶,我娘亲侄女今年二十岁了,你说的那个后生脾气是不是真的好?要不介绍给我侄女?我侄女很勤快的,又孝顺,是个好女孩,样貌也不差,家里就是穷了点。”
周母记得以前来探亲见过她侄女,好像长得也不错,看着顺眼,脸圆圆的有点福相,就问:“你说的侄女是不是叫阿玲?”
“对,许玲,就在许家村。我哥嫂生了七个孩子,养这么多个孩子不容易,七个孩子都有读书,所以家里是穷了点,但是我大侄女真的很孝顺,很能干的。你见过,你就知道长得也不错。”
“那过完年我问问我那个嫂子,他家有三兄弟,三兄弟都不错,两个大哥娶的媳妇也不错,挺好相处的。就是这次他爸受伤,借了我家的钱,我们也不急着要他们还……”
田采花也爱当媒人使劲的帮忙推销:“家里有船,怕什么嫁?运气好,一千几百的债,一个月就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