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19节
一开始不熟悉,被蟹钳钳住了手,不过带着手套,也没事。
周承磊便见她略显笨拙,却一步不错的将蟹绑好。
他这一刻只有一个想法:心灵手巧!
她真的很聪明,学什么都快。
江夏绑好,还打了一个蝴蝶结,欣赏了一下,然后举着蟹看向周承磊:“好看不?”
周承磊看了一眼,实属觉得那蝴蝶结是多余的,还碍事,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嗯。”
没管她,他走去放网,打算放网再回来分拣。
江夏将蟹放到一边,打算继续找蟹绑,她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时,目光扫过海面,好像看见一片红光在海面闪了一下,又没入了海底。
江夏立马指着前面道:“有鱼群!前面有鱼群!红色的!”
周父闻言立马加大了马力,渔船全速前进。
周承磊也不放网了,看了过去。
船开了没一会儿,就看见了江夏看见的那一片红色。
“加吉鱼!是加吉鱼鱼群!手抛网!承磊,快准备手抛网!”周父一边激动的喊道,一边开船去追。
今天怎么回事?怎么那么多鱼群?
周承磊已经拿起手抛网了。
江夏看了迟疑了一下,也拿起手抛网。
她见他们抛了几次网,觉得自己学会抛网了。
当渔船靠近鱼群,周承磊拿着手抛网一抛。
渔网在半空中撒开,落入海里,一群加吉鱼便被罩在网下,使劲的翻滚。
周承磊将网拖上来!
江夏也学着周承磊的样子将手抛网向前空一撒,渔网撒开,没有周承磊撒的那么大,不过落水时也罩住了不少鱼。
比用手抄网兜捞得多了!
她使劲的往船上拖。
周父也赶了过来,动作熟悉,利落的撒网。
三人统共撒了六七网,鱼群就散去了。
甲板上,满满都是活蹦乱跳的加吉鱼。
红通通的非常喜庆!
周父黝黑的脸上笑得见牙不见眼。
这可是加吉鱼,又叫真鲷。
和大黄鱼一样都是比较值钱的鱼。
现在大黄鱼和加吉鱼鱼群都越来越难遇到,价格也开始升高。
他打了这么多年鱼,只见别人遇到过加吉鱼鱼群,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听说有人在研究人工养殖真鲷,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周父见这加吉鱼个头还不小,应该有一斤到两斤左右,笑容灿烂。
发了!发了!
小儿媳这海运绝了!
周父道:“今天早点回去,今天是好日子,趁着时间还早,将船开去市上的码头卖。”
市里的码头比村里码头的收购处收鱼价格高一点点,平时货不多,村民都不会费那个油钱前去市里头卖,毕竟来回一趟算损耗的油费也差不多了。
但是今天他们货多,又是好货,当然得去市里头卖。
周承磊应了声:“我将网放下去,一路再拖一网回去。”
“行。”周父去开船。
周承磊放下网后,又和江夏一起抓紧时间将鱼分拣好,用箩筐装着。
现在江夏分鱼眼力和速度更快了!
快得周承磊都忍不住看了她一眼。
午后的阳光火辣辣,她戴着草帽,穿着长袖衣服将整个人遮得严严密密的,热得鼻尖都冒出了一层密密的小汗珠。
就因为怕被太阳晒到。
他看着都觉得热,难为她受得了!
不过她的皮肤是白,偶尔抬头擦擦汗,皮肤在阳光下白得晃眼。
两个小时后,渔船在市里的码头靠岸。
时间还早,才四点几,码头上回航的渔船不多,但也不少。
码头上已经有不少人在卖鱼,也有倒爷在等着渔船归来收货。
第24章 遇到一个故意压价的倒爷
江夏他们的船一靠岸,大家看见他们一箩筐一箩筐的加吉鱼摆了满船都惊呼出声。
“这是遇到加吉鱼鱼群了?发财了!”
“兄弟,你们这是在哪片海域遇到加吉鱼鱼群?太幸运了!这么难遇见的加吉鱼也遇见了!”
“这一船的加吉鱼有好几百斤了吧?快上千元了!发大财喽!”
“发大财喽,发大财喽!”
……
四周的人或站在码头上,或站在自家的船上看热闹。
周承磊对周父道:“我去码头上看看有没有倒爷收货。”
周父点了点头。
这时,有几个人从围观的人中挤了出来:“哪条船捕到加吉鱼?我看看!……天!这么多!”
说着他便挤开人群跳上周承磊的船,还摸了摸箩筐里的鱼,揭开,看了一眼鱼鳃:“这鱼死了啊,不过还算新鲜。”
江夏纠正:“是很新鲜,这不是拖网的鱼,拉上船时还活蹦乱跳,我们捕上来就立马回航了。”
一个一身白衬衣的人也跟着上了船,直接道:“兄弟,这加吉鱼我要了!我是福泰酒楼的经理徐文安,这鱼怎么卖?”
今天日子好,酒楼接了几家人的喜宴,正好缺鱼。
加吉鱼是红色的,名字又喜庆,用在喜宴上正好。
“卧槽,徐经理,我先上船的,你这人咋这么不厚道!”刚上来的那个倒爷不满道。
然后他拉过周承磊,指着两箩筐不同大小的鱼道:“兄弟,我叫杨达有,我也是收鱼的。这加吉鱼大的八十元一担,小的六十元一担我收了!全收了!你船上这一堆杂鱼,我给十元也全收了。”
这里卖鱼,有按斤卖的,也有按担卖的,看数量多不多。一般一担大约一百斤左右。
也就是说杨达有开的价一斤只有八毛钱和六毛钱。
码头上的人都认识杨达有,知道他就是个周扒皮,每次看见眼生的渔民过来卖鱼,开价都低。
但也没有人出声,断人财路和杀人父母差不多,没有人会没事惹事。
江夏不知道价格,她直觉这人不老实,一张口就故意嫌弃她的鱼,想压价,眼睛四处乱看,满满的算计。
她不懂没有出声,看向周承磊和周父。
江夏不知道价格但是周承磊和周父知道的,这人开价低了!
周承磊最烦和这种人打交道直接道:“不卖!”
船上那一堆杂鱼就不止十元了。
那两网鱼虽然是杂鱼,但是一看就有不少好货,只不过没来得及挑拣而已。
酒楼经理这时开口道:“同志,这一斤左右的加吉鱼一百元一担,一斤半的一百二十元一担,卖不卖?另外我再要十条两斤以上的。”
鱼越大条,价格越贵,但是酒楼办酒席,一斤左右的鱼对酒楼来说最划算,看上去不会太小也不会太大,太小显得小气,太大的拿来办酒席就没有什么赚头了。
所以他只要一斤的和一斤半的。另外再要十条两三斤放到雪柜里,到时候给普通散客点菜吃正好。
江夏知道一担大概一百斤左右只多不少,也就是1元一斤都不到,真便宜。
这可是野生的真鲷。
不过现在的物价是这样,人民的工资只有三四十元一个月,这么一想一元一斤也不便宜了。
倒爷瞪了酒楼经理一眼:“你这人怎么乱开价呢?一百元一担太贵了!别做坏市场!最多只能九十元一担!他们不卖就算!咱们走!”
徐文安将小的鱼要了,而且开价这么贵,鱼越大越贵,他后面还怎么压价?
杨达有使劲的给徐文安使眼色,拉着他走。
江夏看了杨达有一眼淡道:“好走,不送!”
杨达有:“……”
徐文安没动,加吉鱼难得,他问江夏:“卖不卖?”
江夏:“问我爱人,他说了算。”
爱人两个字像羽毛一样扫过周承磊的心尖,他忍不住看了江夏一眼,还没说话。
这时,又有一个倒爷挤到了船上:“听说有加吉鱼?我收!我收!什么价钱?”
周承磊想到周父说这两天日子好,好日子就多人办喜事,加吉鱼最适合用来办喜事,名字好听又喜庆,他直接道:“一斤左右的一百一十元一担,斤半的一百三十元一担,两斤的一百六十元一担,三斤以上的两元一斤,四斤以上的只有一条,三元一斤。这个价格你们谁要?不议价!”
江夏补了一句:“我们一担鱼绝对不止一百斤,除掉箩皮最少也有一百零五。”
每一筐鱼江夏都搬了一下,过手就知道有多重。
周承磊闻言看了江夏一眼,她竟然知道?
周承磊便见她略显笨拙,却一步不错的将蟹绑好。
他这一刻只有一个想法:心灵手巧!
她真的很聪明,学什么都快。
江夏绑好,还打了一个蝴蝶结,欣赏了一下,然后举着蟹看向周承磊:“好看不?”
周承磊看了一眼,实属觉得那蝴蝶结是多余的,还碍事,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嗯。”
没管她,他走去放网,打算放网再回来分拣。
江夏将蟹放到一边,打算继续找蟹绑,她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时,目光扫过海面,好像看见一片红光在海面闪了一下,又没入了海底。
江夏立马指着前面道:“有鱼群!前面有鱼群!红色的!”
周父闻言立马加大了马力,渔船全速前进。
周承磊也不放网了,看了过去。
船开了没一会儿,就看见了江夏看见的那一片红色。
“加吉鱼!是加吉鱼鱼群!手抛网!承磊,快准备手抛网!”周父一边激动的喊道,一边开船去追。
今天怎么回事?怎么那么多鱼群?
周承磊已经拿起手抛网了。
江夏看了迟疑了一下,也拿起手抛网。
她见他们抛了几次网,觉得自己学会抛网了。
当渔船靠近鱼群,周承磊拿着手抛网一抛。
渔网在半空中撒开,落入海里,一群加吉鱼便被罩在网下,使劲的翻滚。
周承磊将网拖上来!
江夏也学着周承磊的样子将手抛网向前空一撒,渔网撒开,没有周承磊撒的那么大,不过落水时也罩住了不少鱼。
比用手抄网兜捞得多了!
她使劲的往船上拖。
周父也赶了过来,动作熟悉,利落的撒网。
三人统共撒了六七网,鱼群就散去了。
甲板上,满满都是活蹦乱跳的加吉鱼。
红通通的非常喜庆!
周父黝黑的脸上笑得见牙不见眼。
这可是加吉鱼,又叫真鲷。
和大黄鱼一样都是比较值钱的鱼。
现在大黄鱼和加吉鱼鱼群都越来越难遇到,价格也开始升高。
他打了这么多年鱼,只见别人遇到过加吉鱼鱼群,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听说有人在研究人工养殖真鲷,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周父见这加吉鱼个头还不小,应该有一斤到两斤左右,笑容灿烂。
发了!发了!
小儿媳这海运绝了!
周父道:“今天早点回去,今天是好日子,趁着时间还早,将船开去市上的码头卖。”
市里的码头比村里码头的收购处收鱼价格高一点点,平时货不多,村民都不会费那个油钱前去市里头卖,毕竟来回一趟算损耗的油费也差不多了。
但是今天他们货多,又是好货,当然得去市里头卖。
周承磊应了声:“我将网放下去,一路再拖一网回去。”
“行。”周父去开船。
周承磊放下网后,又和江夏一起抓紧时间将鱼分拣好,用箩筐装着。
现在江夏分鱼眼力和速度更快了!
快得周承磊都忍不住看了她一眼。
午后的阳光火辣辣,她戴着草帽,穿着长袖衣服将整个人遮得严严密密的,热得鼻尖都冒出了一层密密的小汗珠。
就因为怕被太阳晒到。
他看着都觉得热,难为她受得了!
不过她的皮肤是白,偶尔抬头擦擦汗,皮肤在阳光下白得晃眼。
两个小时后,渔船在市里的码头靠岸。
时间还早,才四点几,码头上回航的渔船不多,但也不少。
码头上已经有不少人在卖鱼,也有倒爷在等着渔船归来收货。
第24章 遇到一个故意压价的倒爷
江夏他们的船一靠岸,大家看见他们一箩筐一箩筐的加吉鱼摆了满船都惊呼出声。
“这是遇到加吉鱼鱼群了?发财了!”
“兄弟,你们这是在哪片海域遇到加吉鱼鱼群?太幸运了!这么难遇见的加吉鱼也遇见了!”
“这一船的加吉鱼有好几百斤了吧?快上千元了!发大财喽!”
“发大财喽,发大财喽!”
……
四周的人或站在码头上,或站在自家的船上看热闹。
周承磊对周父道:“我去码头上看看有没有倒爷收货。”
周父点了点头。
这时,有几个人从围观的人中挤了出来:“哪条船捕到加吉鱼?我看看!……天!这么多!”
说着他便挤开人群跳上周承磊的船,还摸了摸箩筐里的鱼,揭开,看了一眼鱼鳃:“这鱼死了啊,不过还算新鲜。”
江夏纠正:“是很新鲜,这不是拖网的鱼,拉上船时还活蹦乱跳,我们捕上来就立马回航了。”
一个一身白衬衣的人也跟着上了船,直接道:“兄弟,这加吉鱼我要了!我是福泰酒楼的经理徐文安,这鱼怎么卖?”
今天日子好,酒楼接了几家人的喜宴,正好缺鱼。
加吉鱼是红色的,名字又喜庆,用在喜宴上正好。
“卧槽,徐经理,我先上船的,你这人咋这么不厚道!”刚上来的那个倒爷不满道。
然后他拉过周承磊,指着两箩筐不同大小的鱼道:“兄弟,我叫杨达有,我也是收鱼的。这加吉鱼大的八十元一担,小的六十元一担我收了!全收了!你船上这一堆杂鱼,我给十元也全收了。”
这里卖鱼,有按斤卖的,也有按担卖的,看数量多不多。一般一担大约一百斤左右。
也就是说杨达有开的价一斤只有八毛钱和六毛钱。
码头上的人都认识杨达有,知道他就是个周扒皮,每次看见眼生的渔民过来卖鱼,开价都低。
但也没有人出声,断人财路和杀人父母差不多,没有人会没事惹事。
江夏不知道价格,她直觉这人不老实,一张口就故意嫌弃她的鱼,想压价,眼睛四处乱看,满满的算计。
她不懂没有出声,看向周承磊和周父。
江夏不知道价格但是周承磊和周父知道的,这人开价低了!
周承磊最烦和这种人打交道直接道:“不卖!”
船上那一堆杂鱼就不止十元了。
那两网鱼虽然是杂鱼,但是一看就有不少好货,只不过没来得及挑拣而已。
酒楼经理这时开口道:“同志,这一斤左右的加吉鱼一百元一担,一斤半的一百二十元一担,卖不卖?另外我再要十条两斤以上的。”
鱼越大条,价格越贵,但是酒楼办酒席,一斤左右的鱼对酒楼来说最划算,看上去不会太小也不会太大,太小显得小气,太大的拿来办酒席就没有什么赚头了。
所以他只要一斤的和一斤半的。另外再要十条两三斤放到雪柜里,到时候给普通散客点菜吃正好。
江夏知道一担大概一百斤左右只多不少,也就是1元一斤都不到,真便宜。
这可是野生的真鲷。
不过现在的物价是这样,人民的工资只有三四十元一个月,这么一想一元一斤也不便宜了。
倒爷瞪了酒楼经理一眼:“你这人怎么乱开价呢?一百元一担太贵了!别做坏市场!最多只能九十元一担!他们不卖就算!咱们走!”
徐文安将小的鱼要了,而且开价这么贵,鱼越大越贵,他后面还怎么压价?
杨达有使劲的给徐文安使眼色,拉着他走。
江夏看了杨达有一眼淡道:“好走,不送!”
杨达有:“……”
徐文安没动,加吉鱼难得,他问江夏:“卖不卖?”
江夏:“问我爱人,他说了算。”
爱人两个字像羽毛一样扫过周承磊的心尖,他忍不住看了江夏一眼,还没说话。
这时,又有一个倒爷挤到了船上:“听说有加吉鱼?我收!我收!什么价钱?”
周承磊想到周父说这两天日子好,好日子就多人办喜事,加吉鱼最适合用来办喜事,名字好听又喜庆,他直接道:“一斤左右的一百一十元一担,斤半的一百三十元一担,两斤的一百六十元一担,三斤以上的两元一斤,四斤以上的只有一条,三元一斤。这个价格你们谁要?不议价!”
江夏补了一句:“我们一担鱼绝对不止一百斤,除掉箩皮最少也有一百零五。”
每一筐鱼江夏都搬了一下,过手就知道有多重。
周承磊闻言看了江夏一眼,她竟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