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她 第40节
江容瀚有私心,派小儿子去了虽远却轻松的纣县。
纣县都无人了,还赈什么灾,了不得去管一下吴县,这吴县稍稍靠西一些,离纣县不远不近,之后去纣县走个过场也就能回。
江老夫人很不放心,不住道,“纣县,那可是今年大沅灾情之后,率先暴起流民山贼的地方。”
“你就要过去那儿,叫我怎能安心?不行,我要同你父亲再说几句。”
江庭雪笑着拦下,“祖母勿忧,纣县那儿已经没人了。”
他反倒安抚起江老夫人,“北国风光犹如豪情墨画,孙儿也想去见识一下塞外风景,祖母无需忧虑。”
“那你此行去,大约多久回?”江老夫人又问。
“父亲说,纣县无人,应当不费什么功夫,了不得时间都用在路上。”
“至于吴县,赈灾之后就能回。这样一来,约莫明年春日时,我便能回。”
一听江庭雪竟要去那么久,江老夫人连声叹气着,江庭雪却又道,“祖母生辰即将到来,孙儿的礼也要送上,祖母千万别忘了您说过的话,到时候收到礼,不要嫌弃才是。”
江庭雪见过小娘子的绣活,那几只荷包不算优秀,只怕她绣出的夹衣,也难比朱城里金线银针织就出的耀眼。
怕她的货被比下去,遭来祖母的不喜,江庭雪此刻又叮嘱一遍。
江老夫人却被江庭雪这话逗乐,“什么礼啊,你翻来覆去说了好几遍,显见是你专门为我寻来的,我可得好好瞧瞧。”
江庭雪却只笑不语,吊足了江老夫人的胃口,他端着茶杯慢慢喝着,“很快便能送到朱城,到时祖母便能见着。”
几番闲谈安抚下来,江老夫人总算安心些许,江庭雪便从江老夫人屋里离开。
他下意识看一眼日头,又将近午时,他慢慢往自己院子行去,行至途中,瞧见大哥从父亲的院子里走出来,江庭雪停下脚步,看江跃然往自己这儿走,他嘴角微微勾起,“大哥。”
“嗯。”江跃然对他点点头,“怎么这会在这儿?”
“祖母方才唤我,同我叮嘱了些话。”江庭雪道,“她老人家不放心我此去纣县之行,我哄了一会,这会她才肯放我走。”
江跃然忍不住边摇头边笑道,“纣县那儿已然无人,祖母有何可忧心的,她老人家真是...”
“我也是这般同她说的。”江庭雪道,“大哥办事一向妥当,既派人去查纣县那儿的状况,自不会有差错。”
“就是可惜...”江庭雪说到这,有些无奈地看着江跃然,“我此次出发,估计赶不回来看我的小侄儿出世,颇感遗憾。”
江跃然微微愣在那儿。
“但是,大哥,大嫂再度孕子,大哥要再做父亲,”江庭雪又道,“我实为你们感到高兴。”
江跃然沉默片刻,对江庭雪笑一下,“回屋里歇息吧,九思。”
“好。”
江庭雪应声,转身要走,江跃然忽又唤住他,“等等。”
他停顿片刻,问道,“九思,你此行要带多少人过去那儿?”
“带人?”江庭雪想了一下,“此行我想带几个人便够了,与其多带人,倒不如多带些物...”
“不行!”江跃然下了命令,“纣县那么远,你怎么也要带一队护卫过去,晚些时候,我去同父亲说这事,别的随你。”
兄弟二人说完这话,江跃然便继续往前行,江庭雪站在那儿望着江跃然的背影一会,转身也往自己屋里回。
他刚进了屋,敏行却匆匆赶了过来。
敏行捏着封信就递给江庭雪,低声道,“郎君,陈蝴的信到了。”
哦?陈蝴的信总算到了?
江庭雪心情颇好地*接过信,一想到信上要说的人,他嘴角禁不住又上扬些许。
第73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他就这么一边看着信,一边往屋里走,岂料,他才刚看几眼,忽停下脚步,面上已生出了薄怒。
[侯争鸣寄了信来,娘子得知侯争鸣病倒,连夜偷跑离家,孤身上路,欲前往朱城探望侯争鸣,属下已陪同在侧。]
江庭雪阴沉着脸,就将信纸拽入手中,他一踏进正屋里,嗓音就带上了恼意,“这侯争鸣不过一点小事,也要特意写封信寄回家不成?”
他到此刻才得知阿莴已在前往朱城的路上。
江庭雪心内不由生怒,小娘子太不知事,为着个侯争鸣,竟敢孤身往北上来。
她可知如今外头世道多乱?不说旁处,就是朱城门外,也聚集了不少流民,若非后面禁军出动,将这些流民驱赶至隔壁州安顿下来,只怕朱城也要生出乱象。
幸好他将陈蝴师兄妹二人留在阿莴身边,原是为着盯着小娘子,别让人在他离开时嫁出去了,谁料这关键时刻,倒起了大作用。
眼下可糟糕,小娘子不给他乖乖待在家里,倒已经偷跑出来了…
然而,再怎么惊怒,江庭雪最恼的是侯争鸣。
那么大个郎君,也不是孩子了,怎么什么事都往家里说?莫不是还未断.乳的婴孩罢?
想到侯争鸣现在早已病好,天天神清气爽地去书院念书,而那个小傻瓜,却在这危险的一路上担惊受怕...
敏行见自家郎君这般生恼,吓了一跳,他跟随在江庭雪身侧问,“郎君,陈蝴说了什么?”
江庭雪面色阴沉地站在屋中,并不搭理敏行,只兀自沉思着,“侯争鸣如今病已大好,我却马上要离开这儿…”
简直像是连天也在帮着侯争鸣,如此一来,岂不正好让他二人顺利见面,从此亲密无间。
江庭雪森森冷笑数声,一时冷静下来,他缓缓道,“去,给陈蝴回封信,让她把人给我直接带去吴县的驿站。”
他此行目的是纣县,但要先去吴县赈灾。
敏行有些迷糊地怔在原地,他应着声,琢磨着,不知自家郎君究竟要陈蝴带什么人,但他也不多问,下去就给陈蝴回信。
周管事本已收拾妥当江庭雪的行囊,岂料当日,江庭雪却命周管事再备些女儿家用的物什,“诸如一应好看些的,不管妆面镜箱,还是衣罗锦纱,都装些吧。”
“还有些菜肉也都装上,对了,先前平隍村买的腌菜可带着?也装一罐带着。此为最紧要之物,切记勿漏...”
带平隍村的腌菜...?
周管事先是一愣,继而应是,立马转身去采办这些个骤然要多买的物什。
他甚至都不用问该买什么尺码的女物,便知江庭雪说的是谁。
这些年来,江庭雪唯一这般惦记的小娘子,还能有谁?
除去那个平隍村的小丫头,周管事忍不住笑着摇头,已然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得,二郎总算开窍了。
十一月寒风萧萧,就要下起冻人的雪,大沅各地草木摇落,凝露成霜,风里的冷意,一日比一日刺人。
阿莴坐在马车里,好奇地看着沿途的风景。
这一路上,她跟着陈蝴,大抵是从深山山路走,不走官道,也不走寻常的山路,如此一来,大大减少了遇见山贼的机率。
但还是会遇见山贼拦路,流民乱象。
阿莴也是第一次见到那么那么多的流民,瞧着山脚下长长的官道上,衣衫褴褛的人海,一个接一个往南下走,看不到头,如斯恐怖。
而那些半路拦截的山贼,更是全持有刀剑在身,专门守在山路间拦截过往的商队,遇着不听话的商客,毫不留情就杀人越货。
阿莴就坐在车内,听着外边的动静,虽然陈蝴每次都关紧车窗,不让阿莴看见外边凶残的一幕,但每每听到车外,可怜的商客被山贼杀害的惨叫声,阿莴都吓得不行。
有一次阿莴离这些山贼最近。
当时山道上埋伏有十几名山贼,其中有一名从树上跳在了车厢顶上,马车跟着摇晃起来,阿莴就坐在车里,惊慌地听着顶上接着跳下第二名山贼。
山贼凶神恶煞,就要强行闯入车内,彼时陈蝴已经浑身绷紧,就要准备在阿莴面前暴露身手,将腰间软剑抽出杀贼。
幸好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纳言及时追上,以一挡十,一剑杀尽车外的山贼,又跃上车厢顶上击落那两名贼人。
马车总算恢复平稳,阿莴颤抖着双唇,也总算见识到这一场大沅流民之祸,如何可怕。
这去朱城的一路,阿莴的心神就是如此,始终惊慌失措地担忧着安危,她不止一次暗自庆幸,幸好她遇上陈夫子,还恰巧能跟着陈夫子一块去朱城,不然,只怕她这一次出门,再不能回家了。
“陈夫子,山贼竟是如此凶狠的人。”阿莴不住感慨,陈蝴点点头,“不错,所以你千万别再想着自己独自在外,若落入这些山贼手中,能一刀给你个痛快都算命好,命不好的…”
见阿莴听得脸色愈加发白,陈蝴有点不忍心,换了个温和的说辞,“命不好就吃点苦,死得慢些。”
陈蝴叹口气,继续说着今年下半年大沅国干旱无雨,各地颗粒无收的状况,阿莴这才记起,先前母亲分明同她说过,外边世道乱了,她当时并不知这话的严重。
当年,阿莴爹娘也是一路逃难出来的,定是见识过此等惨烈的事。
可她是小山村里长大的孩子,平隍村的村民又大多淳朴善良,阿莴自小的日子便安逸平静,想象不出世上还有这般惨烈的事。
如今,阿莴总算见识到世间残酷的一面,她也是头一回知道,世上真有这般凶残的人,会真的将旁人杀害。
她不禁害怕地想着,倘若再给她一次机会,让她再选一次来不来朱城找侯争鸣,她恐还是要来的,但是她会雇个镖行的人跟着,最好世道也能安稳些。
不然,让她孤身一人,怕是不敢来了。
她还庆幸,庆幸每次在路上遇见的这些凶狠山贼,他们每次靠近阿莴的马车时,总会路过一位身手不凡的侠客。
那侠客总不爱说话,只喜欢遇见不平拔刀相助,每每这时,陈蝴都关上车窗,不让阿莴瞧见外边血腥的景致,阿莴只能心惊胆跳地听着外边形势逆转,响起山贼们惨叫的动静。
阿莴就这么坐着马车,哒哒到了朱城的山外。
而她这一路沿途所见的景致,也从婉约的江南逐渐转至旷野的北方。
北方的景致与江南不同,风干物燥天地阔,似是糙野的牛皮扇动起呼啸的风,全是豪迈的畅快。
阿莴便是一路又惊又怕地,看着这般不同的风景,进入到朱城地界。
自进来朱城附近的山脉后,阿莴便发觉山贼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便是官道上一路乞讨,衣衫褴褛的流民,也越来越少。
她不知这是因为在天子脚下,有重兵把守的缘故,山贼不敢在这儿闹事,流民则被迁赶至隔壁州县安顿下来的缘故。
当然,还有流民们大多都已南下,这北方所能见到的流民,自然越来越少。
阿莴好奇地看着车外的山景问,“陈夫子,咱们还要多久能到朱城?”
陈蝴坐在马车另一边,面不改色道,“还有很远的路。”
阿莴不由叹口气,“朱城可真远呀,瞧着咱们这一路出行,天越来越冷,朱城还遥遥无期。”
她抬手置于唇边哈了口气,又搓了搓手,她不禁想到侯争鸣,他这一路走这么远去考举,偏还病倒在朱城里,此刻不知他如何了,她一想到这儿心里就难受得紧。
陈蝴赞同道,“是快下雪了,等到了下一个驿站,我去看看可有厚衣卖。”
阿莴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好,到时衣裳可要让我自己买。”
这一月来,她路上吃的住的用的,全是花陈夫子的钱,实在叫她过意不去。
陈蝴却每次都拿江公子出来挡着,就是不许她用到自己的钱。
纣县都无人了,还赈什么灾,了不得去管一下吴县,这吴县稍稍靠西一些,离纣县不远不近,之后去纣县走个过场也就能回。
江老夫人很不放心,不住道,“纣县,那可是今年大沅灾情之后,率先暴起流民山贼的地方。”
“你就要过去那儿,叫我怎能安心?不行,我要同你父亲再说几句。”
江庭雪笑着拦下,“祖母勿忧,纣县那儿已经没人了。”
他反倒安抚起江老夫人,“北国风光犹如豪情墨画,孙儿也想去见识一下塞外风景,祖母无需忧虑。”
“那你此行去,大约多久回?”江老夫人又问。
“父亲说,纣县无人,应当不费什么功夫,了不得时间都用在路上。”
“至于吴县,赈灾之后就能回。这样一来,约莫明年春日时,我便能回。”
一听江庭雪竟要去那么久,江老夫人连声叹气着,江庭雪却又道,“祖母生辰即将到来,孙儿的礼也要送上,祖母千万别忘了您说过的话,到时候收到礼,不要嫌弃才是。”
江庭雪见过小娘子的绣活,那几只荷包不算优秀,只怕她绣出的夹衣,也难比朱城里金线银针织就出的耀眼。
怕她的货被比下去,遭来祖母的不喜,江庭雪此刻又叮嘱一遍。
江老夫人却被江庭雪这话逗乐,“什么礼啊,你翻来覆去说了好几遍,显见是你专门为我寻来的,我可得好好瞧瞧。”
江庭雪却只笑不语,吊足了江老夫人的胃口,他端着茶杯慢慢喝着,“很快便能送到朱城,到时祖母便能见着。”
几番闲谈安抚下来,江老夫人总算安心些许,江庭雪便从江老夫人屋里离开。
他下意识看一眼日头,又将近午时,他慢慢往自己院子行去,行至途中,瞧见大哥从父亲的院子里走出来,江庭雪停下脚步,看江跃然往自己这儿走,他嘴角微微勾起,“大哥。”
“嗯。”江跃然对他点点头,“怎么这会在这儿?”
“祖母方才唤我,同我叮嘱了些话。”江庭雪道,“她老人家不放心我此去纣县之行,我哄了一会,这会她才肯放我走。”
江跃然忍不住边摇头边笑道,“纣县那儿已然无人,祖母有何可忧心的,她老人家真是...”
“我也是这般同她说的。”江庭雪道,“大哥办事一向妥当,既派人去查纣县那儿的状况,自不会有差错。”
“就是可惜...”江庭雪说到这,有些无奈地看着江跃然,“我此次出发,估计赶不回来看我的小侄儿出世,颇感遗憾。”
江跃然微微愣在那儿。
“但是,大哥,大嫂再度孕子,大哥要再做父亲,”江庭雪又道,“我实为你们感到高兴。”
江跃然沉默片刻,对江庭雪笑一下,“回屋里歇息吧,九思。”
“好。”
江庭雪应声,转身要走,江跃然忽又唤住他,“等等。”
他停顿片刻,问道,“九思,你此行要带多少人过去那儿?”
“带人?”江庭雪想了一下,“此行我想带几个人便够了,与其多带人,倒不如多带些物...”
“不行!”江跃然下了命令,“纣县那么远,你怎么也要带一队护卫过去,晚些时候,我去同父亲说这事,别的随你。”
兄弟二人说完这话,江跃然便继续往前行,江庭雪站在那儿望着江跃然的背影一会,转身也往自己屋里回。
他刚进了屋,敏行却匆匆赶了过来。
敏行捏着封信就递给江庭雪,低声道,“郎君,陈蝴的信到了。”
哦?陈蝴的信总算到了?
江庭雪心情颇好地*接过信,一想到信上要说的人,他嘴角禁不住又上扬些许。
第73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他就这么一边看着信,一边往屋里走,岂料,他才刚看几眼,忽停下脚步,面上已生出了薄怒。
[侯争鸣寄了信来,娘子得知侯争鸣病倒,连夜偷跑离家,孤身上路,欲前往朱城探望侯争鸣,属下已陪同在侧。]
江庭雪阴沉着脸,就将信纸拽入手中,他一踏进正屋里,嗓音就带上了恼意,“这侯争鸣不过一点小事,也要特意写封信寄回家不成?”
他到此刻才得知阿莴已在前往朱城的路上。
江庭雪心内不由生怒,小娘子太不知事,为着个侯争鸣,竟敢孤身往北上来。
她可知如今外头世道多乱?不说旁处,就是朱城门外,也聚集了不少流民,若非后面禁军出动,将这些流民驱赶至隔壁州安顿下来,只怕朱城也要生出乱象。
幸好他将陈蝴师兄妹二人留在阿莴身边,原是为着盯着小娘子,别让人在他离开时嫁出去了,谁料这关键时刻,倒起了大作用。
眼下可糟糕,小娘子不给他乖乖待在家里,倒已经偷跑出来了…
然而,再怎么惊怒,江庭雪最恼的是侯争鸣。
那么大个郎君,也不是孩子了,怎么什么事都往家里说?莫不是还未断.乳的婴孩罢?
想到侯争鸣现在早已病好,天天神清气爽地去书院念书,而那个小傻瓜,却在这危险的一路上担惊受怕...
敏行见自家郎君这般生恼,吓了一跳,他跟随在江庭雪身侧问,“郎君,陈蝴说了什么?”
江庭雪面色阴沉地站在屋中,并不搭理敏行,只兀自沉思着,“侯争鸣如今病已大好,我却马上要离开这儿…”
简直像是连天也在帮着侯争鸣,如此一来,岂不正好让他二人顺利见面,从此亲密无间。
江庭雪森森冷笑数声,一时冷静下来,他缓缓道,“去,给陈蝴回封信,让她把人给我直接带去吴县的驿站。”
他此行目的是纣县,但要先去吴县赈灾。
敏行有些迷糊地怔在原地,他应着声,琢磨着,不知自家郎君究竟要陈蝴带什么人,但他也不多问,下去就给陈蝴回信。
周管事本已收拾妥当江庭雪的行囊,岂料当日,江庭雪却命周管事再备些女儿家用的物什,“诸如一应好看些的,不管妆面镜箱,还是衣罗锦纱,都装些吧。”
“还有些菜肉也都装上,对了,先前平隍村买的腌菜可带着?也装一罐带着。此为最紧要之物,切记勿漏...”
带平隍村的腌菜...?
周管事先是一愣,继而应是,立马转身去采办这些个骤然要多买的物什。
他甚至都不用问该买什么尺码的女物,便知江庭雪说的是谁。
这些年来,江庭雪唯一这般惦记的小娘子,还能有谁?
除去那个平隍村的小丫头,周管事忍不住笑着摇头,已然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得,二郎总算开窍了。
十一月寒风萧萧,就要下起冻人的雪,大沅各地草木摇落,凝露成霜,风里的冷意,一日比一日刺人。
阿莴坐在马车里,好奇地看着沿途的风景。
这一路上,她跟着陈蝴,大抵是从深山山路走,不走官道,也不走寻常的山路,如此一来,大大减少了遇见山贼的机率。
但还是会遇见山贼拦路,流民乱象。
阿莴也是第一次见到那么那么多的流民,瞧着山脚下长长的官道上,衣衫褴褛的人海,一个接一个往南下走,看不到头,如斯恐怖。
而那些半路拦截的山贼,更是全持有刀剑在身,专门守在山路间拦截过往的商队,遇着不听话的商客,毫不留情就杀人越货。
阿莴就坐在车内,听着外边的动静,虽然陈蝴每次都关紧车窗,不让阿莴看见外边凶残的一幕,但每每听到车外,可怜的商客被山贼杀害的惨叫声,阿莴都吓得不行。
有一次阿莴离这些山贼最近。
当时山道上埋伏有十几名山贼,其中有一名从树上跳在了车厢顶上,马车跟着摇晃起来,阿莴就坐在车里,惊慌地听着顶上接着跳下第二名山贼。
山贼凶神恶煞,就要强行闯入车内,彼时陈蝴已经浑身绷紧,就要准备在阿莴面前暴露身手,将腰间软剑抽出杀贼。
幸好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纳言及时追上,以一挡十,一剑杀尽车外的山贼,又跃上车厢顶上击落那两名贼人。
马车总算恢复平稳,阿莴颤抖着双唇,也总算见识到这一场大沅流民之祸,如何可怕。
这去朱城的一路,阿莴的心神就是如此,始终惊慌失措地担忧着安危,她不止一次暗自庆幸,幸好她遇上陈夫子,还恰巧能跟着陈夫子一块去朱城,不然,只怕她这一次出门,再不能回家了。
“陈夫子,山贼竟是如此凶狠的人。”阿莴不住感慨,陈蝴点点头,“不错,所以你千万别再想着自己独自在外,若落入这些山贼手中,能一刀给你个痛快都算命好,命不好的…”
见阿莴听得脸色愈加发白,陈蝴有点不忍心,换了个温和的说辞,“命不好就吃点苦,死得慢些。”
陈蝴叹口气,继续说着今年下半年大沅国干旱无雨,各地颗粒无收的状况,阿莴这才记起,先前母亲分明同她说过,外边世道乱了,她当时并不知这话的严重。
当年,阿莴爹娘也是一路逃难出来的,定是见识过此等惨烈的事。
可她是小山村里长大的孩子,平隍村的村民又大多淳朴善良,阿莴自小的日子便安逸平静,想象不出世上还有这般惨烈的事。
如今,阿莴总算见识到世间残酷的一面,她也是头一回知道,世上真有这般凶残的人,会真的将旁人杀害。
她不禁害怕地想着,倘若再给她一次机会,让她再选一次来不来朱城找侯争鸣,她恐还是要来的,但是她会雇个镖行的人跟着,最好世道也能安稳些。
不然,让她孤身一人,怕是不敢来了。
她还庆幸,庆幸每次在路上遇见的这些凶狠山贼,他们每次靠近阿莴的马车时,总会路过一位身手不凡的侠客。
那侠客总不爱说话,只喜欢遇见不平拔刀相助,每每这时,陈蝴都关上车窗,不让阿莴瞧见外边血腥的景致,阿莴只能心惊胆跳地听着外边形势逆转,响起山贼们惨叫的动静。
阿莴就这么坐着马车,哒哒到了朱城的山外。
而她这一路沿途所见的景致,也从婉约的江南逐渐转至旷野的北方。
北方的景致与江南不同,风干物燥天地阔,似是糙野的牛皮扇动起呼啸的风,全是豪迈的畅快。
阿莴便是一路又惊又怕地,看着这般不同的风景,进入到朱城地界。
自进来朱城附近的山脉后,阿莴便发觉山贼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便是官道上一路乞讨,衣衫褴褛的流民,也越来越少。
她不知这是因为在天子脚下,有重兵把守的缘故,山贼不敢在这儿闹事,流民则被迁赶至隔壁州县安顿下来的缘故。
当然,还有流民们大多都已南下,这北方所能见到的流民,自然越来越少。
阿莴好奇地看着车外的山景问,“陈夫子,咱们还要多久能到朱城?”
陈蝴坐在马车另一边,面不改色道,“还有很远的路。”
阿莴不由叹口气,“朱城可真远呀,瞧着咱们这一路出行,天越来越冷,朱城还遥遥无期。”
她抬手置于唇边哈了口气,又搓了搓手,她不禁想到侯争鸣,他这一路走这么远去考举,偏还病倒在朱城里,此刻不知他如何了,她一想到这儿心里就难受得紧。
陈蝴赞同道,“是快下雪了,等到了下一个驿站,我去看看可有厚衣卖。”
阿莴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好,到时衣裳可要让我自己买。”
这一月来,她路上吃的住的用的,全是花陈夫子的钱,实在叫她过意不去。
陈蝴却每次都拿江公子出来挡着,就是不许她用到自己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