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她 第33节
包连此刻站在这西洋铺子前,指着件奇巧的玩意,同江庭雪争了起来。
江庭雪看着这一幕,觉得很是熟悉,他恍惚记起来,是了,他十六岁的这一年,确实发生过一件事。
他与好友包连,同时看中一件小玩意,两人争夺了起来。
这件事是当年真实发生过的,江庭雪记得很清,是他先来,可包连却说他才是先来的。
包连突然要抢他的东西,他心生不快,便绝不肯让。
而梦境接下来的走向,也与当年发生的一切,一模一样。
包连气呼呼地问江庭雪,“你我是好兄弟,你江小侯爷想要什么没得到过?这件破玩意就不能让给我吗?”
江庭雪站在那儿,看着眼前一切,他当时怎么回答的包连?
他慢腾腾回想着,冷声对包连道,
“我瞧中的,何时让给过旁人?”
“轰隆”一声,天上划了道惊雷,开始下雨,江庭雪就此从梦中苏醒过来,他面无表情地睁开眼,望着漆黑的帐顶沉默不言。
次日,一大早,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地,一直在下雨,雨不大,阿莴撑着把油纸伞就走出了家门。
今天是侯争鸣出发的日子。
阿莴本想去送他,但侯争鸣是跟着一群同窗出发,郎君们都凑在一块,侯争鸣便不让阿莴来送。
阿莴也不大好意思出现在那么多的郎君面前,与侯争鸣话惜别。
只是她今日到底因此事情绪低落,小娘子撑着把伞,就走出了家门,想去村口眺望一下侯争鸣离开的方向。
她撑起竹伞,出了屋,却在自家院门外,看到隔壁江庭雪也正立于江家屋檐下,负手身后,仰头看着天上的雨。
听见阿莴出门,江庭雪转过头,朝阿莴看来。
他忽对阿莴温和道,“四丫姑娘,下雨了。”
阿莴愣一下,似是未料今日江庭雪竟会这般温和与她招呼着,郎君再没有昨日阴沉不快的神情。
阿莴有些腼腆地冲江庭雪弯唇微笑,因记着昨日江庭雪的不对劲,阿莴还有些谨慎,她低下头,就要继续去村口。
眼见阿莴就要从江家门前而过,江庭雪突然又开口,“四丫姑娘。”
阿莴停下脚步,就停在江家门前,她将伞移开些,小脸再次仰起看着江庭雪,听江庭雪愈加温和地道,“前两日俞桥着人送来一盒茶,是茶园刚摘下的,你想不想上我家里,喝一杯你亲手采的茶?”
江庭雪目光柔和起来,再接着道,“先前不是才去茶园采过茶?说不定这里面就有你曾摘过的一片叶子。”
阿莴再次抿嘴一笑,摇摇头,继续往前去,她此刻心情很低落,要去村口想一会争鸣哥哥,再去忙家里的事。
果然被阿莴拒绝,江庭雪却依旧站在屋檐下,默默看阿莴逐渐远去消失的背影。
他该知道的,除去跟他念书,他这儿,小娘子是一点惦念都不会有。
对她而言,他不过是她一个阴差阳错,毫无察觉的错误,她怎会在意?
可对他来说,她却是他初次的悸动,是他深埋的愿望,是他惊觉心底的追寻。
她怎么敢,就这样一无所知地从他身边走过...
无人发觉,看着小娘子逐渐消失的背影,郎君眸里的阴骘暗沉,比今日那乌云还要晦暗不明。
这一日,江家突然收拾好了行囊,离开了平隍村。
随之离开的,还有一盒十锭银,跟着江家一路,送到了侯争鸣的手上。
侯争鸣今日与同窗们离开平隍镇,午后船要开了,他正准备上船,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唤他,他回头一看,被眼前之事惊得愣在当场。
有一人手捧银子找他。
侯争鸣听完描述,连忙问那送来银钱的人,“敢问,这位郎君,我与江家人并不相识,江家为何给我这钱?”
那人照着主子的吩咐答道,“我家主子说,是阿莴姑娘的嘱托,要郎君安心收下便是。”
他说到这儿,忽又话锋一转,“不过,阿莴姑娘还有个请托,让我帮她办到。”
“她说她当日帮你做的衣裳,尺码不对,希望侯公子能把衣裳先交还给她,她后边改好尺码,再给公子。”
阿莴竟要拿回那件衣?
侯争鸣未料临走前阿莴改了主意,阿莴从前从不会如此,她送给他的东西,从未向他讨要回去过。
但侯争鸣并未多纠结,很痛快就答应下来,把衣裳从包裹里拿出来,交给那奴仆。
奴仆顺利完成差事,松了口气,将衣裳接过,转身离开。
侯争鸣却捧着这十锭银发呆,不知阿莴这几日又是上哪筹集到这笔银子给他,但这笔银钱确实是雪中送炭。
直至身后船即将开动,同窗站在船上喊道,“争鸣,快上来,走了。”
侯争鸣转身登船赶赴考场。
阿莴今日忙完家中所有的活,看漏刻到了午时,忙拿着书本去江家,谁料她过去后,却听江家的下人道,江庭雪今日一大早已经走了。
江公子走了?回朱城去了?
怎会突然走了?今早上分明才见过江公子。
江庭雪离开得太过突然,阿莴一时没反应过来,有些怔忪站在那儿。
她未料江庭雪竟会突然离开了这儿,她本来还以为,今日会和往常一样,她忙完家务事,便能去江家念书习字。
阿莴心头忽有些难过,争鸣哥哥今日走,想不到江公子竟也是今日走。
可惜江公子突然就走了,没和她说一声,就此不告而别。
不对,或许人家也曾想对她说一声这事的。
想到今早江庭雪邀请她进屋喝茶,阿莴有些懊恼自己今早的拒绝,说不得,当时,江公子就是想同她说离开的事。
阿莴低下头,慢慢走回屋里,想那个清俊和气的公子,一声不吭离开的场景。
她大概有一点遗憾,本来该送*送他的。
至少,也该感谢他这阵子的教导才是。
次日,却有一人来敲阿莴家的门,阿莴迎出去才得知,江庭雪竟已把十两银送到了侯争鸣的手上。
阿莴吃惊不已,“那绣活的钱已经给争鸣哥哥啦?可我还未做完这活...”
她说着话,心头又生出股急迫的心情,想快些做好给江老夫人的夹衣好交差。
那人却道,“姑娘不必心急,江公子说,他在路上恰好遇见侯公子,他见过一次侯公子,便索性把银钱先帮你给了。”
“如此,只盼姑娘绣此夹衣时,能想到心上人那儿有银钱傍身,心能安定些,给江老夫人做的绣活,也能更从容些。”
不得不说,江庭雪办事确实漂亮,这十锭银倘若给阿莴,阿莴未必会高兴,可若送到了侯争鸣手中,阿莴便会欢喜起来,只觉心中一颗大石子放下。
阿莴还未说出什么话,那人来给阿莴送了口信,已转身离去。
第三日,却又有一位娘子上门,道她是江家请来,教阿莴一家识字的先生,陈蝴。
阿莴大吃一惊,五丫却很高兴,拉着那陈娘子进屋里坐下。
等守财与阿慧回来后,陈蝴同二位长辈商量好,往后每日都会来教阿莴家里几个姑娘念书,至于束脩,江家已经付了教会阿莴一家识字的钱。
阿莴这才知道,江庭雪离开时,还为她家安排好了这一处。
守财与阿慧亦料不到隔壁人家会那么好,他们自然愿意,这可是天大的恩惠,又能对孩子有利,夫妇二人怎会不肯,只是他们不明白江家为何这般好心,还有些不敢答应。
陈蝴道,“你家小娘子,先前就在跟着江家公子念书了,公子念姑娘一片奋取之心,爱才惜才,这才请了我过来。”
听此,守财与阿慧这才知道,原来这阵子,江家公子一直在教阿莴念书,一直在善待他们一家。
他们感激之下,再没反对,答应下这事,本来么,大沅国念书就是件奢侈的事,后辈能识字自然好,总好过祖祖辈辈睁眼瞎。
守财高兴得不住搓手,送陈娘子出门,阿莴却愣愣看着娘子离开,她转身进屋,却在瞧见自己桌上放着的一盒茶叶后,吃惊地问五丫,“这谁给的?”
五丫歪着头道,“夫子呀,她给我们每人一罐,说是今年你们去茶园采的茶。”
阿莴捏着自己的茶叶,心头百般滋味浮起,她知道,这是江庭雪今日早上想请她喝的那杯茶。
阿莴终究还是喝到这杯茶。
七月匆匆过去,迎来八月,八月初十时,阿莴及笄,满十五岁了。
阿慧与守财,特意杀了只鸡给阿莴庆祝,正是高兴时,陈蝴带着江庭雪给阿莴买的一应及笄之礼,也送到了阿莴手上。
阿慧几人全都吃惊地围上来,“江家公子这是何意?这,这是央乐坊的礼?哎呀,这可太贵重了...”
一箱箱珠钗裙衫送至阿莴家里,阿莴一家都看傻了眼。
陈蝴笑道,“你们不必拒绝,江公子道,四丫姑娘也教会了他一些事,这些权当感激小娘子,只愿小娘子此生都能拥有这份心性,快活度过自己的人生。”
所有人听着这话,皆惊异地面面相觑,守财不由感慨,“真不愧是大户人家,礼数竟这般的好,竟这般关照咱们家,也没嫌弃咱们。”
阿慧对着陈蝴不住点头,“多谢,多谢,那我们就不拂江家这番心意了。”
二丫站在一旁,嫉妒难言地看着这一切,她眼里泛上泪水,不敢相信阿莴能得江庭雪如此礼遇,她心口一下揪起难受,转身跑进屋里哭起来。
阿莴心中亦是滋味难言地捧着这份及笄礼,即便江公子离开了,他对她的好一直在。
世上怎会有这般好的人。
这一日,阿莴穿戴着江庭雪赠送的一应裙钗,迎接了自己的十五岁。
五丫、六丫高兴地围着阿莴纷纷欢闹道,“四姐姐漂亮,四姐姐好漂亮。”
夜里,临睡前,五丫悄悄进来阿莴屋里,两手趴在阿莴耳朵旁小声道,“四姐,我要告诉你一件事,今日陈夫子喝醉了,她自个说了一句话,旁人都没听见,就我听见了。”
阿莴好奇地问,“她说了什么?”
“她说,能赠娘子裙衩的人,只有她的未婚夫。”
阿莴听到这话,却大吃一惊,连忙抬手捂住五丫的嘴,“五妹,这话千万别胡说出去,这就是,就是陈夫子吃醉了酒,乱说的话。”
五丫眨眨眼,嘿嘿笑着,点点头,阿莴才松开手,她却低头看着自己身上,还在穿着江庭雪亲手为她挑的衣裳,一时红了耳尖。
谁说能送女子裙衩的人,只有未婚夫!这话不对!
次日,二丫红肿着眼,跟母亲一起挑货去镇上,阿莴拦下她,诚恳地道,“二姐,我这的礼,我自己穿不完,你我身量一般高,你瞧瞧,可有看得上的,尽管拿去...”
二丫抿着嘴,看着阿莴,许久,她才沙哑着嗓音道,“好。”
她答应下来,突又主动问,“那江家公子为何待你这么好?是不是先前你在家里时,同他好上了?”
阿莴却愣一下,继而摇摇头,“没有,是因为我跟着他念书。”
江庭雪看着这一幕,觉得很是熟悉,他恍惚记起来,是了,他十六岁的这一年,确实发生过一件事。
他与好友包连,同时看中一件小玩意,两人争夺了起来。
这件事是当年真实发生过的,江庭雪记得很清,是他先来,可包连却说他才是先来的。
包连突然要抢他的东西,他心生不快,便绝不肯让。
而梦境接下来的走向,也与当年发生的一切,一模一样。
包连气呼呼地问江庭雪,“你我是好兄弟,你江小侯爷想要什么没得到过?这件破玩意就不能让给我吗?”
江庭雪站在那儿,看着眼前一切,他当时怎么回答的包连?
他慢腾腾回想着,冷声对包连道,
“我瞧中的,何时让给过旁人?”
“轰隆”一声,天上划了道惊雷,开始下雨,江庭雪就此从梦中苏醒过来,他面无表情地睁开眼,望着漆黑的帐顶沉默不言。
次日,一大早,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地,一直在下雨,雨不大,阿莴撑着把油纸伞就走出了家门。
今天是侯争鸣出发的日子。
阿莴本想去送他,但侯争鸣是跟着一群同窗出发,郎君们都凑在一块,侯争鸣便不让阿莴来送。
阿莴也不大好意思出现在那么多的郎君面前,与侯争鸣话惜别。
只是她今日到底因此事情绪低落,小娘子撑着把伞,就走出了家门,想去村口眺望一下侯争鸣离开的方向。
她撑起竹伞,出了屋,却在自家院门外,看到隔壁江庭雪也正立于江家屋檐下,负手身后,仰头看着天上的雨。
听见阿莴出门,江庭雪转过头,朝阿莴看来。
他忽对阿莴温和道,“四丫姑娘,下雨了。”
阿莴愣一下,似是未料今日江庭雪竟会这般温和与她招呼着,郎君再没有昨日阴沉不快的神情。
阿莴有些腼腆地冲江庭雪弯唇微笑,因记着昨日江庭雪的不对劲,阿莴还有些谨慎,她低下头,就要继续去村口。
眼见阿莴就要从江家门前而过,江庭雪突然又开口,“四丫姑娘。”
阿莴停下脚步,就停在江家门前,她将伞移开些,小脸再次仰起看着江庭雪,听江庭雪愈加温和地道,“前两日俞桥着人送来一盒茶,是茶园刚摘下的,你想不想上我家里,喝一杯你亲手采的茶?”
江庭雪目光柔和起来,再接着道,“先前不是才去茶园采过茶?说不定这里面就有你曾摘过的一片叶子。”
阿莴再次抿嘴一笑,摇摇头,继续往前去,她此刻心情很低落,要去村口想一会争鸣哥哥,再去忙家里的事。
果然被阿莴拒绝,江庭雪却依旧站在屋檐下,默默看阿莴逐渐远去消失的背影。
他该知道的,除去跟他念书,他这儿,小娘子是一点惦念都不会有。
对她而言,他不过是她一个阴差阳错,毫无察觉的错误,她怎会在意?
可对他来说,她却是他初次的悸动,是他深埋的愿望,是他惊觉心底的追寻。
她怎么敢,就这样一无所知地从他身边走过...
无人发觉,看着小娘子逐渐消失的背影,郎君眸里的阴骘暗沉,比今日那乌云还要晦暗不明。
这一日,江家突然收拾好了行囊,离开了平隍村。
随之离开的,还有一盒十锭银,跟着江家一路,送到了侯争鸣的手上。
侯争鸣今日与同窗们离开平隍镇,午后船要开了,他正准备上船,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唤他,他回头一看,被眼前之事惊得愣在当场。
有一人手捧银子找他。
侯争鸣听完描述,连忙问那送来银钱的人,“敢问,这位郎君,我与江家人并不相识,江家为何给我这钱?”
那人照着主子的吩咐答道,“我家主子说,是阿莴姑娘的嘱托,要郎君安心收下便是。”
他说到这儿,忽又话锋一转,“不过,阿莴姑娘还有个请托,让我帮她办到。”
“她说她当日帮你做的衣裳,尺码不对,希望侯公子能把衣裳先交还给她,她后边改好尺码,再给公子。”
阿莴竟要拿回那件衣?
侯争鸣未料临走前阿莴改了主意,阿莴从前从不会如此,她送给他的东西,从未向他讨要回去过。
但侯争鸣并未多纠结,很痛快就答应下来,把衣裳从包裹里拿出来,交给那奴仆。
奴仆顺利完成差事,松了口气,将衣裳接过,转身离开。
侯争鸣却捧着这十锭银发呆,不知阿莴这几日又是上哪筹集到这笔银子给他,但这笔银钱确实是雪中送炭。
直至身后船即将开动,同窗站在船上喊道,“争鸣,快上来,走了。”
侯争鸣转身登船赶赴考场。
阿莴今日忙完家中所有的活,看漏刻到了午时,忙拿着书本去江家,谁料她过去后,却听江家的下人道,江庭雪今日一大早已经走了。
江公子走了?回朱城去了?
怎会突然走了?今早上分明才见过江公子。
江庭雪离开得太过突然,阿莴一时没反应过来,有些怔忪站在那儿。
她未料江庭雪竟会突然离开了这儿,她本来还以为,今日会和往常一样,她忙完家务事,便能去江家念书习字。
阿莴心头忽有些难过,争鸣哥哥今日走,想不到江公子竟也是今日走。
可惜江公子突然就走了,没和她说一声,就此不告而别。
不对,或许人家也曾想对她说一声这事的。
想到今早江庭雪邀请她进屋喝茶,阿莴有些懊恼自己今早的拒绝,说不得,当时,江公子就是想同她说离开的事。
阿莴低下头,慢慢走回屋里,想那个清俊和气的公子,一声不吭离开的场景。
她大概有一点遗憾,本来该送*送他的。
至少,也该感谢他这阵子的教导才是。
次日,却有一人来敲阿莴家的门,阿莴迎出去才得知,江庭雪竟已把十两银送到了侯争鸣的手上。
阿莴吃惊不已,“那绣活的钱已经给争鸣哥哥啦?可我还未做完这活...”
她说着话,心头又生出股急迫的心情,想快些做好给江老夫人的夹衣好交差。
那人却道,“姑娘不必心急,江公子说,他在路上恰好遇见侯公子,他见过一次侯公子,便索性把银钱先帮你给了。”
“如此,只盼姑娘绣此夹衣时,能想到心上人那儿有银钱傍身,心能安定些,给江老夫人做的绣活,也能更从容些。”
不得不说,江庭雪办事确实漂亮,这十锭银倘若给阿莴,阿莴未必会高兴,可若送到了侯争鸣手中,阿莴便会欢喜起来,只觉心中一颗大石子放下。
阿莴还未说出什么话,那人来给阿莴送了口信,已转身离去。
第三日,却又有一位娘子上门,道她是江家请来,教阿莴一家识字的先生,陈蝴。
阿莴大吃一惊,五丫却很高兴,拉着那陈娘子进屋里坐下。
等守财与阿慧回来后,陈蝴同二位长辈商量好,往后每日都会来教阿莴家里几个姑娘念书,至于束脩,江家已经付了教会阿莴一家识字的钱。
阿莴这才知道,江庭雪离开时,还为她家安排好了这一处。
守财与阿慧亦料不到隔壁人家会那么好,他们自然愿意,这可是天大的恩惠,又能对孩子有利,夫妇二人怎会不肯,只是他们不明白江家为何这般好心,还有些不敢答应。
陈蝴道,“你家小娘子,先前就在跟着江家公子念书了,公子念姑娘一片奋取之心,爱才惜才,这才请了我过来。”
听此,守财与阿慧这才知道,原来这阵子,江家公子一直在教阿莴念书,一直在善待他们一家。
他们感激之下,再没反对,答应下这事,本来么,大沅国念书就是件奢侈的事,后辈能识字自然好,总好过祖祖辈辈睁眼瞎。
守财高兴得不住搓手,送陈娘子出门,阿莴却愣愣看着娘子离开,她转身进屋,却在瞧见自己桌上放着的一盒茶叶后,吃惊地问五丫,“这谁给的?”
五丫歪着头道,“夫子呀,她给我们每人一罐,说是今年你们去茶园采的茶。”
阿莴捏着自己的茶叶,心头百般滋味浮起,她知道,这是江庭雪今日早上想请她喝的那杯茶。
阿莴终究还是喝到这杯茶。
七月匆匆过去,迎来八月,八月初十时,阿莴及笄,满十五岁了。
阿慧与守财,特意杀了只鸡给阿莴庆祝,正是高兴时,陈蝴带着江庭雪给阿莴买的一应及笄之礼,也送到了阿莴手上。
阿慧几人全都吃惊地围上来,“江家公子这是何意?这,这是央乐坊的礼?哎呀,这可太贵重了...”
一箱箱珠钗裙衫送至阿莴家里,阿莴一家都看傻了眼。
陈蝴笑道,“你们不必拒绝,江公子道,四丫姑娘也教会了他一些事,这些权当感激小娘子,只愿小娘子此生都能拥有这份心性,快活度过自己的人生。”
所有人听着这话,皆惊异地面面相觑,守财不由感慨,“真不愧是大户人家,礼数竟这般的好,竟这般关照咱们家,也没嫌弃咱们。”
阿慧对着陈蝴不住点头,“多谢,多谢,那我们就不拂江家这番心意了。”
二丫站在一旁,嫉妒难言地看着这一切,她眼里泛上泪水,不敢相信阿莴能得江庭雪如此礼遇,她心口一下揪起难受,转身跑进屋里哭起来。
阿莴心中亦是滋味难言地捧着这份及笄礼,即便江公子离开了,他对她的好一直在。
世上怎会有这般好的人。
这一日,阿莴穿戴着江庭雪赠送的一应裙钗,迎接了自己的十五岁。
五丫、六丫高兴地围着阿莴纷纷欢闹道,“四姐姐漂亮,四姐姐好漂亮。”
夜里,临睡前,五丫悄悄进来阿莴屋里,两手趴在阿莴耳朵旁小声道,“四姐,我要告诉你一件事,今日陈夫子喝醉了,她自个说了一句话,旁人都没听见,就我听见了。”
阿莴好奇地问,“她说了什么?”
“她说,能赠娘子裙衩的人,只有她的未婚夫。”
阿莴听到这话,却大吃一惊,连忙抬手捂住五丫的嘴,“五妹,这话千万别胡说出去,这就是,就是陈夫子吃醉了酒,乱说的话。”
五丫眨眨眼,嘿嘿笑着,点点头,阿莴才松开手,她却低头看着自己身上,还在穿着江庭雪亲手为她挑的衣裳,一时红了耳尖。
谁说能送女子裙衩的人,只有未婚夫!这话不对!
次日,二丫红肿着眼,跟母亲一起挑货去镇上,阿莴拦下她,诚恳地道,“二姐,我这的礼,我自己穿不完,你我身量一般高,你瞧瞧,可有看得上的,尽管拿去...”
二丫抿着嘴,看着阿莴,许久,她才沙哑着嗓音道,“好。”
她答应下来,突又主动问,“那江家公子为何待你这么好?是不是先前你在家里时,同他好上了?”
阿莴却愣一下,继而摇摇头,“没有,是因为我跟着他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