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第61节
云松实在想不出来杨老三怎么会因为睡觉睡不好就去买安眠药?
除非杨老三买了安眠药不是给自己吃……
第64章
杨老三需要有渠道知道安眠药这个药物,毕竟这是赤脚医生都不会进货的药。
镇上的药店和卫生所,一年都卖不了几次安眠药。
杨老三又是从哪儿知道安眠药的?
云松后面走访的时候,除了问杨家的事情,也问了村子里其他人关于安眠药的事情。
“还有一个事情,你知道安眠药吗?”
基本上所有人都是摇头:“这是什么?”
云松道:“这是帮人入睡的药,有些人睡不着就会吃这个药。”
“这世界上还有这种药啊?睡不着还要吃药?”大家都觉得很惊奇。
对于村子里的人来说,睡觉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尤其是在山里干了一天农活,只有困得睁不开眼的,没有睡不着的时候。
村子里其他人都不知道安眠药,赤脚医生虽说知道安眠药,可平时也没有跟人提起过。
那就奇怪了,常芳那边说了,杨老三进药铺直接说了自己要买安眠药,他是从哪儿听说的?
云松晚上没有回镇上学校睡觉,而是去了村子里的张老太家里借住一晚上。
两个老人家对云松很是欢迎,给她收拾了自己女儿的房间,云松不想太早睡,就和她们聊了起来。
准确的说是听两个老人说过去的事情,老人家说自己的两个孩子,说大儿子去了城里打工,说雨兰镇的女儿有多辛苦,说大外孙特别争气,成绩很好,等过两年就让大外甥来同林镇读初中。
“雨兰镇虽说也有初中,但到底比不过咱们同林镇的初中,今年同林镇初中考了八个平城一中,雨兰镇才考一个,听说同林镇这边可以住学校,到时候我们两口子离得近一些,到时候有事没事也能给她送点吃的,就是不知道住宿条件好不好。”
云松听着她们说话,能够想象出,两个老人平时都在帮女儿打听这些学校的事情,希望自己女儿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
云松就住在初中宿舍,对这些知道得很清楚,说道:“同林镇初中的学校宿舍条件还可以,大多数学生都是住在学校,平时是自己蒸饭吃,学校食堂可以打菜,基本上五毛钱就有一个素菜一个汤,荤菜稍微贵一点,平时学校老师也是在食堂吃。”
老两口知道了这些,更加高兴了,心里头就想着后面可以去雨兰镇和女儿说这些事情。
三个人聊了聊学校的事情,最后聊着聊着,洗脚水都冷了,这才赶紧收拾,准备睡觉了。
云松进屋前,突然想起来了没有问过这两口子安眠药的事情,于是开口问道:“对了,你们知不知道安眠药?”
“警察同志,你睡不着吗?”老人家很自然地说道。
“你们知道安眠药?”尽管有安眠两个字,但没有听说过的,不会往睡觉上想。
“知道啊,就是睡不着要吃的药。”
“你们怎么知道的?”
“过年的时候,我儿子儿媳妇回来住,儿媳妇儿就得吃安眠药才能睡着。那药吓人得很,睡着了,我怎么叫都叫不醒,第二天我儿媳妇儿才跟我说是这个药。”
“这事,你跟谁说过吗?”
“我怎么可能跟人说……这个?”
老爷子回忆当时的事情:“当时你们在屋檐下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杨老三好像正好背着柴从猪圈那边过去。”
云松猜测对方那个时候应该是听到了,知道了这个药。
云松脑海里便又出现了慧香。
她和慧香接触的时候,依然能够察觉到慧香有事情瞒着她们,慧香身上压了太多的东西,她整个人像是快喘不过气来了。
云松思考着得想办法让慧香喘口气,也许这个案子的突破口就在慧香身上。
——————————————
慧香和警察分开后,她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她不知道警察有没有怀疑她什么,也许没有,也许怀疑她了。
她的脑海里不断地想这个事情,甚至忘了自己要去割红薯藤。
“慧香——”
她回过头,大嫂正从坡上下来。
以前大嫂和二嫂都叫她五弟妹,后面弄出了那假离婚假结婚的事情,两个人都很默契地直接叫她名字了。
“想啥呢?这么大的风,你也不怕感冒。”
慧香道:“没什么,我在想是不是要下雨了。”
大嫂道:“是啊,看这个天势怕是要下雨了,下雨了葬礼可不好搞啊。”
慧香这才想起来还有一个老三的葬礼要搞,她本来是想着如果要下雨了,得去把晾在后山树上的萝卜干收回来。
同林镇喜欢把萝卜切成花刀,挂到树上晾晒。
大嫂说着话,走近,她看到慧香眼睛红红的,眼皮也是肿的,很明显哭过了。
她看着对方现在越来越瘦的脸,家里人虽说没有说出来,但还是责备慧香没有生出儿子的事情,现在又死了杨老三,慧香在杨家怕是要越发不好过了。
大嫂想说点什么,可又不知道能说什么。
慧香本来也没有想过和大嫂聊天,两个人这样简单地对话了两句后,慧香就往红薯地里去。
山坡上是她家的红薯地,红薯藤长得又粗又长,堆得红薯地厚厚一层,她拿着镰刀开始割红薯藤。
下面的地是别人家的,平常她在上面地里干活,下面就算是有人,她也不爱和人说话。
她过去在自己村子也是如此生活,因为一旦和人接触的时候,她的脑子就会控制不住,不断地去想象对方要怎样说自己。
当姑娘的时候,在自己村子里面,现在自己成家了,又是这样了……
慧香蹲了下来,一边割红薯藤一边想过去的事情。
以后怎么办啊?
杨家老三死了,杨家人现在还没说什么,可慧香知道,这是因为警察还在这里,她打听过了,警察这段时间都住在村子里面,这种时候,杨家人就算是蠢,也不会对她做什么。
可警察走了以后呢?
杨老五一直想要儿子,现在老三死了,之前的计划就泡汤了。
杨老五能算了吗?
慧香清楚杨老五的脾气,他不可能算了,他会继续找人,找人假结婚,然后给他生儿子。
还有……她的脑海里出现了她最害怕的事情,警察在查杨老三是怎么死的。
她和警察接触过了,她心里头非常害怕,她总觉得警察很快就能查出来了。
查出来了怎么办?
她越想越觉得害怕。
她那干瘦的身体里,这些事情一下一下地拉扯着她,让她神经一抽一抽地疼。
不能再想了,割红薯藤,先割红薯藤,她控制着自己不去想那些事情,而是一镰刀一镰刀地割红薯藤。
很快,红薯藤码了起来,她割好了红薯藤,背着往家走。
家门口,她大女儿用背带背着小女儿,应该是她自己缠得背带,背带没有展开,就是简单地裹了一下。
小女儿在她姐姐背上哭,大女儿像个小大人一样,一颠一颠地哄着妹妹。
“不饿不饿,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了。”
“妹妹乖哦,妹妹乖哦。”
慧香站在原地,她背上是一层一层的红薯藤,心里是杨老三的死,杨老五要生的儿子。
可此时此刻,她眼睛看着自己的两个女儿。那些事情好像没有那么吓人了。
她站在这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两个女儿的一生。
父亲一心想要生儿子,母亲一天到晚地唉声叹气,做不了一点主。
她们两个慢慢长大,然后因为父母名声不好,嫁不到好人家,只能嫁到其他镇上去。
因为离得远,没有亲戚朋友,一个人无依无靠,所以一点都立不起来。
一辈子就这样了,她好像看到了她女儿的一生,这让她喘不过气来。
晚上,慧香心口疼,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心里好像有一团火在烧。
杨老五还在旁边阴阳怪气道:“我三哥死了,你这幅样子做给谁看?要不要跟他一起死了,去阴间当夫妻。”
慧香听着,心口更疼了。
杨老五怎么不和杨老三一起死了算了。
可她想来想去啊,杨老三死了也没用啊。
杨老三死了,她和两个孩子怎么办?杨家人会把地和房子给她吗?
不会啊。
那她去哪儿养两个孩子?娘家吗?娘家也不会要她。
她不再想着非要在杨家了,脑海里开始想,哪儿能给她一个容身之所。
第二天,云松过来通知杨家人尸检已经结束了,很快杨家人可以领回杨老三,让他入土为安了。
她一来,就发现有些不对劲。
慧香不见了。
今天一大早起来,杨老五没有看到慧香,以为慧香去做早饭了。
厨房里没有人。
两个女儿也不见了,杨老五这才回屋子里,一看,衣服都没有了。
慧香跑了?
她怎么敢!
云松知道了情况,以为慧香是回她娘家了。
除非杨老三买了安眠药不是给自己吃……
第64章
杨老三需要有渠道知道安眠药这个药物,毕竟这是赤脚医生都不会进货的药。
镇上的药店和卫生所,一年都卖不了几次安眠药。
杨老三又是从哪儿知道安眠药的?
云松后面走访的时候,除了问杨家的事情,也问了村子里其他人关于安眠药的事情。
“还有一个事情,你知道安眠药吗?”
基本上所有人都是摇头:“这是什么?”
云松道:“这是帮人入睡的药,有些人睡不着就会吃这个药。”
“这世界上还有这种药啊?睡不着还要吃药?”大家都觉得很惊奇。
对于村子里的人来说,睡觉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尤其是在山里干了一天农活,只有困得睁不开眼的,没有睡不着的时候。
村子里其他人都不知道安眠药,赤脚医生虽说知道安眠药,可平时也没有跟人提起过。
那就奇怪了,常芳那边说了,杨老三进药铺直接说了自己要买安眠药,他是从哪儿听说的?
云松晚上没有回镇上学校睡觉,而是去了村子里的张老太家里借住一晚上。
两个老人家对云松很是欢迎,给她收拾了自己女儿的房间,云松不想太早睡,就和她们聊了起来。
准确的说是听两个老人说过去的事情,老人家说自己的两个孩子,说大儿子去了城里打工,说雨兰镇的女儿有多辛苦,说大外孙特别争气,成绩很好,等过两年就让大外甥来同林镇读初中。
“雨兰镇虽说也有初中,但到底比不过咱们同林镇的初中,今年同林镇初中考了八个平城一中,雨兰镇才考一个,听说同林镇这边可以住学校,到时候我们两口子离得近一些,到时候有事没事也能给她送点吃的,就是不知道住宿条件好不好。”
云松听着她们说话,能够想象出,两个老人平时都在帮女儿打听这些学校的事情,希望自己女儿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
云松就住在初中宿舍,对这些知道得很清楚,说道:“同林镇初中的学校宿舍条件还可以,大多数学生都是住在学校,平时是自己蒸饭吃,学校食堂可以打菜,基本上五毛钱就有一个素菜一个汤,荤菜稍微贵一点,平时学校老师也是在食堂吃。”
老两口知道了这些,更加高兴了,心里头就想着后面可以去雨兰镇和女儿说这些事情。
三个人聊了聊学校的事情,最后聊着聊着,洗脚水都冷了,这才赶紧收拾,准备睡觉了。
云松进屋前,突然想起来了没有问过这两口子安眠药的事情,于是开口问道:“对了,你们知不知道安眠药?”
“警察同志,你睡不着吗?”老人家很自然地说道。
“你们知道安眠药?”尽管有安眠两个字,但没有听说过的,不会往睡觉上想。
“知道啊,就是睡不着要吃的药。”
“你们怎么知道的?”
“过年的时候,我儿子儿媳妇回来住,儿媳妇儿就得吃安眠药才能睡着。那药吓人得很,睡着了,我怎么叫都叫不醒,第二天我儿媳妇儿才跟我说是这个药。”
“这事,你跟谁说过吗?”
“我怎么可能跟人说……这个?”
老爷子回忆当时的事情:“当时你们在屋檐下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杨老三好像正好背着柴从猪圈那边过去。”
云松猜测对方那个时候应该是听到了,知道了这个药。
云松脑海里便又出现了慧香。
她和慧香接触的时候,依然能够察觉到慧香有事情瞒着她们,慧香身上压了太多的东西,她整个人像是快喘不过气来了。
云松思考着得想办法让慧香喘口气,也许这个案子的突破口就在慧香身上。
——————————————
慧香和警察分开后,她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她不知道警察有没有怀疑她什么,也许没有,也许怀疑她了。
她的脑海里不断地想这个事情,甚至忘了自己要去割红薯藤。
“慧香——”
她回过头,大嫂正从坡上下来。
以前大嫂和二嫂都叫她五弟妹,后面弄出了那假离婚假结婚的事情,两个人都很默契地直接叫她名字了。
“想啥呢?这么大的风,你也不怕感冒。”
慧香道:“没什么,我在想是不是要下雨了。”
大嫂道:“是啊,看这个天势怕是要下雨了,下雨了葬礼可不好搞啊。”
慧香这才想起来还有一个老三的葬礼要搞,她本来是想着如果要下雨了,得去把晾在后山树上的萝卜干收回来。
同林镇喜欢把萝卜切成花刀,挂到树上晾晒。
大嫂说着话,走近,她看到慧香眼睛红红的,眼皮也是肿的,很明显哭过了。
她看着对方现在越来越瘦的脸,家里人虽说没有说出来,但还是责备慧香没有生出儿子的事情,现在又死了杨老三,慧香在杨家怕是要越发不好过了。
大嫂想说点什么,可又不知道能说什么。
慧香本来也没有想过和大嫂聊天,两个人这样简单地对话了两句后,慧香就往红薯地里去。
山坡上是她家的红薯地,红薯藤长得又粗又长,堆得红薯地厚厚一层,她拿着镰刀开始割红薯藤。
下面的地是别人家的,平常她在上面地里干活,下面就算是有人,她也不爱和人说话。
她过去在自己村子也是如此生活,因为一旦和人接触的时候,她的脑子就会控制不住,不断地去想象对方要怎样说自己。
当姑娘的时候,在自己村子里面,现在自己成家了,又是这样了……
慧香蹲了下来,一边割红薯藤一边想过去的事情。
以后怎么办啊?
杨家老三死了,杨家人现在还没说什么,可慧香知道,这是因为警察还在这里,她打听过了,警察这段时间都住在村子里面,这种时候,杨家人就算是蠢,也不会对她做什么。
可警察走了以后呢?
杨老五一直想要儿子,现在老三死了,之前的计划就泡汤了。
杨老五能算了吗?
慧香清楚杨老五的脾气,他不可能算了,他会继续找人,找人假结婚,然后给他生儿子。
还有……她的脑海里出现了她最害怕的事情,警察在查杨老三是怎么死的。
她和警察接触过了,她心里头非常害怕,她总觉得警察很快就能查出来了。
查出来了怎么办?
她越想越觉得害怕。
她那干瘦的身体里,这些事情一下一下地拉扯着她,让她神经一抽一抽地疼。
不能再想了,割红薯藤,先割红薯藤,她控制着自己不去想那些事情,而是一镰刀一镰刀地割红薯藤。
很快,红薯藤码了起来,她割好了红薯藤,背着往家走。
家门口,她大女儿用背带背着小女儿,应该是她自己缠得背带,背带没有展开,就是简单地裹了一下。
小女儿在她姐姐背上哭,大女儿像个小大人一样,一颠一颠地哄着妹妹。
“不饿不饿,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了。”
“妹妹乖哦,妹妹乖哦。”
慧香站在原地,她背上是一层一层的红薯藤,心里是杨老三的死,杨老五要生的儿子。
可此时此刻,她眼睛看着自己的两个女儿。那些事情好像没有那么吓人了。
她站在这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两个女儿的一生。
父亲一心想要生儿子,母亲一天到晚地唉声叹气,做不了一点主。
她们两个慢慢长大,然后因为父母名声不好,嫁不到好人家,只能嫁到其他镇上去。
因为离得远,没有亲戚朋友,一个人无依无靠,所以一点都立不起来。
一辈子就这样了,她好像看到了她女儿的一生,这让她喘不过气来。
晚上,慧香心口疼,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心里好像有一团火在烧。
杨老五还在旁边阴阳怪气道:“我三哥死了,你这幅样子做给谁看?要不要跟他一起死了,去阴间当夫妻。”
慧香听着,心口更疼了。
杨老五怎么不和杨老三一起死了算了。
可她想来想去啊,杨老三死了也没用啊。
杨老三死了,她和两个孩子怎么办?杨家人会把地和房子给她吗?
不会啊。
那她去哪儿养两个孩子?娘家吗?娘家也不会要她。
她不再想着非要在杨家了,脑海里开始想,哪儿能给她一个容身之所。
第二天,云松过来通知杨家人尸检已经结束了,很快杨家人可以领回杨老三,让他入土为安了。
她一来,就发现有些不对劲。
慧香不见了。
今天一大早起来,杨老五没有看到慧香,以为慧香去做早饭了。
厨房里没有人。
两个女儿也不见了,杨老五这才回屋子里,一看,衣服都没有了。
慧香跑了?
她怎么敢!
云松知道了情况,以为慧香是回她娘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