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第27节
“春凤老师,春凤老师,你身体好一点没有啊?”
“春凤老师,你什么时候出来卖汤啊?”
“张妈卖的汤不好喝。”有个孩子小声说道。
春凤躲在屋子里,并不敢出去,等到孩子们走了以后,她去窗边,看到的便是孩子们勉勉强强地去买张妈的汤。
可以看得出来,张妈是真的不会做汤。
唉。
她摸了摸肚子,眼泪又开始掉了。
她肚子里的孩子四个月了,上一次回去,除了去背点菜回来,也是去跟娘家人说这个好消息。
却不想——唉——
春凤摸了摸肚子,她肚子里的孩子真可怜啊。
从小就没了妈,肯定还要被其他人说妈妈是杀人犯,爸爸虽然是老师,能住在学校里,可爸爸没有时间做饭啊,肯定只能蒸饭吃,而学校只有一个煮汤难喝的张妈……
她越想越觉得难受,不行,不行,她要为自己的孩子做点什么。
于是,她推门,走了出去。
学校操场上也已经没什么人了,孩子们都回教室吃饭去了。
张妈还有一桶汤没有卖完,她看到春凤过来了。
两个人平时不太对付,张大妈见她来,以为对方是来看自己笑话,正要赏她两句,嘴巴正要开口,眼睛先一步看到了这个年轻媳妇儿脖子上还没有消下去的淤青。
张妈一下子就哑火了。
春凤走了过来,她嗓子依旧有些沙哑,说道:“张妈,我后面可能都不会卖汤了。”
“西红柿鸡蛋汤,西红柿要先炒成茸茸,再倒水煮,鸡蛋不要炒,水开后直接把鸡蛋倒进去。”
“洋芋丝丝汤,要用腊猪油先把洋芋丝丝炒熟,再倒开水煮,娃儿们每天要走山路,流汗流得多,又是拌饭吃,所以盐稍微多放一点吃起来才有味道……”
张妈一句都没有记住,因为此时此刻,她眼里心里头想着这个年轻媳妇儿脖子上的痕迹。
这是怎么回事?看着可真吓人。
“你这是要……”
“我要回老家,去找我爸妈,一会儿高老师下课了,可能会来找我,他要是问你,你就说我去厂里找我哥哥嫂嫂了。”
张妈一听,立马说道:“大妹子,你放心,我绝对帮你瞒住。”
张妈虽说平时和春凤关系不太好,可这种时候,她正义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于是,春凤便自己朝着老家的方向走去。
她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上一次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她妈跟她说:“你不要管这件事了。把这件事忘了。”
实际上,回来以后,春凤就一直在想这件事。
现在,她还是决定自己去管一管。
春凤上来时,村子里无比热闹,所有人都围在晒谷坝。
她并没有去看热闹,她回到了自己家,门口有两个警察。
她悲壮地摸了一把眼泪,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到两个警察面前:“我来自首,是我不小心杀了孙二。”
站在她对面是佟锦和唐朝。
佟锦:“……”
唐朝:“……”
第28章
对于杀孙二这件事。
长桂两口子从头到尾也就三句话,其他的都说不出来。
春凤略强一点,但不多。
她走了一路上来,脸通红,头发贴在额头上,很是狼狈。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开始发疯了。”她真的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稀里糊涂,她就杀了一个人,成为了杀人犯。
“我那几天不舒服,去药铺看了,大夫说我怀上了,我心里头高兴,那天正好我男人课少,能帮我去蒸饭卖汤,我就想着回来跟我妈说这个好消息。”
此时此刻,春凤对着警察,说起来,依旧不知道这一切到底是 怎么发生的。
“回我们家要路过孙家,我走过去的时候,孙二喊了我一声,我心里头有些奇怪,因为我以前和他也没说过话。”
春凤二十二岁,孙二三十三岁,两个人不同龄,关系就是同一个村子。
她对于孙二印象并不好,但对方叫她,毕竟一个村子的人,而且她哥和她都在镇上生活,家里就只有爸妈,于是应了一声。
好在,对方只是叫了她一声,也没多说什么。
反而是孙二的妈从里面出来,笑道:“春凤又回娘家啊?”
“要不要进来坐坐?你爸妈好像都不在家,应该是去山里了。”
不知道为什么,对方特别热情,脸上堆着笑。
“你现在回家,进不了家门,不如在婶娘家坐坐。”村子里,是个长辈要么喊婶娘,要么就是姨娘,实际上并没有血缘关系。
春凤便说道:“我有钥匙,能进家门。”
孙母道:“那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你先在婶娘家坐一会儿,婶娘给你煮个红糖鸡蛋,打个点心。”
这么好?还红糖鸡蛋!
春凤心里头觉得有点奇怪,她们家跟孙家的关系并不好,主要是以前分田的时候,孙家看中了梨儿田,这个田位置特别好,田坡上还有一棵大梨树。
结果分田的时候抽签,春凤抽中了。
这田分给了她们家,在春凤名下,孙家一直都有意见。
后面,她嫁人了,孙家就一直在要求梨儿田重新分配。
同林镇的田地一共就这么多,分完了以后,再有孩子出生,就得等前面的田地所有人退田。
孙家的大儿子成亲有孩子了,但他的孩子现在都没有田,还在排队等,一般是有人死了或者女儿出嫁户口移出去了,名下的田才能退出来,后面排队的人就能接到田。
春凤的男人是城镇户口,没有田地,虽说是小学老师,看上去不会饿着人,可长桂这个庄稼人觉得,小学老师这个饭碗说到底是女婿的,不是自己女儿的。
于是,长桂就做了一个决定,春凤成亲后不要把户口挪出来,她的户口依旧在自己家,这田当然就不能退出来。
孙家当时还和她们闹了一场,最后还是村长出面,说了孙家,说是规定上就是这样,户口没有移出去,就是村子里的人。
孙家背后里说村长是因为自己也有女儿,也想要这样做。反正村子里因为这件事闹了两三次。
有了这件事,孙家所有人,春凤都觉得是敌人,是来抢自己的梨儿田!
现在对方无事献殷勤,春凤担心她们是不是又想要逼她把田让出来。
这种事情,孙家之前就做过,那个时候,婶娘就是趁着她妈不在家,来找她,要她把田让出来。
“田是国家发下来给人种的,你都不在村子里了,也没有种田,田怎么能给你?”
她嘴巴笨,说不过人家。
还好她妈回来了。
“这话就招笑了,怎么,这个田挪到你大孙子的人头上,是你大孙子去犁田吗?是你大孙子去插秧吗?我女儿至少还要回来帮忙插秧收谷子。要照你这样说,你二儿子平时也不在家,也从来没有种过田地。他头上的那个田和地也应该退出来!”村子里可不止一两个人去城里打工了,他们头上的田就退出来了吗?没有啊,还是家里人种着,怎么到她女儿这里就不行了?
婶娘说不过,这才走。
事后,她妈就千叮万嘱,不管谁来说,这田可不能让出来。
“本来这个田就是养你的,一年到头,有这个田,你也不用买多少米。”
“你在镇上,没有田,万一有点什么事情,还不得饿死啊,有田才有一口饭吃。”
此时此刻,春凤见势不对,赶紧说道:“我妈她们在山里,正好我回去煮饭,她们回来就能吃饭。”
她说着赶紧走,身后飘来的是婶娘的话:“还是春凤孝顺啊。”
莫名其妙又夸她?真吓人?
真的盯上了她的田!很有可能连她簸箕湾那块只能收点撇撇包谷的地也看上了。
孙家人啊!真过分!
她回到了家里,越想越觉得对方看上了她的梨儿田。
今年她的梨儿田,争气的梨儿田,收了整整600多斤谷子,交了公粮,也还能剩四百多斤。
这谁能不想要!
她拿了铁罐子出来,准备煮饭,等家长回来,得告状。
背篓里是一块新鲜猪肉。正好给爸妈打牙祭。
她看着这块略肥的三线肉,心里头也是美滋滋的,她现在手里头也有一些钱了,可以让爸妈吃点好的。
这块肉就做红烧肉。
“春凤……”
门外突然有人叫她,春凤听出来是孙二。
“有事等我妈回来再说。”春凤立马说道。
“我有事要跟你说一下。”春凤就看到对方走了进来,手里头拿了好几张……红票子?
钱?拿钱做什么?难道是想要拿钱让她把田让出来?
“我做不了主,有事你跟我妈说。”虽说她肚子里已经有个宝宝了,可她觉得吧,这种事情她还是让她妈来。
“你不能什么都让你妈做决定。”孙二说道:“这是我在香金镇挖煤挣的钱,不是偷的。”
春凤:“你跟我说这个做什么?”
“春凤老师,你什么时候出来卖汤啊?”
“张妈卖的汤不好喝。”有个孩子小声说道。
春凤躲在屋子里,并不敢出去,等到孩子们走了以后,她去窗边,看到的便是孩子们勉勉强强地去买张妈的汤。
可以看得出来,张妈是真的不会做汤。
唉。
她摸了摸肚子,眼泪又开始掉了。
她肚子里的孩子四个月了,上一次回去,除了去背点菜回来,也是去跟娘家人说这个好消息。
却不想——唉——
春凤摸了摸肚子,她肚子里的孩子真可怜啊。
从小就没了妈,肯定还要被其他人说妈妈是杀人犯,爸爸虽然是老师,能住在学校里,可爸爸没有时间做饭啊,肯定只能蒸饭吃,而学校只有一个煮汤难喝的张妈……
她越想越觉得难受,不行,不行,她要为自己的孩子做点什么。
于是,她推门,走了出去。
学校操场上也已经没什么人了,孩子们都回教室吃饭去了。
张妈还有一桶汤没有卖完,她看到春凤过来了。
两个人平时不太对付,张大妈见她来,以为对方是来看自己笑话,正要赏她两句,嘴巴正要开口,眼睛先一步看到了这个年轻媳妇儿脖子上还没有消下去的淤青。
张妈一下子就哑火了。
春凤走了过来,她嗓子依旧有些沙哑,说道:“张妈,我后面可能都不会卖汤了。”
“西红柿鸡蛋汤,西红柿要先炒成茸茸,再倒水煮,鸡蛋不要炒,水开后直接把鸡蛋倒进去。”
“洋芋丝丝汤,要用腊猪油先把洋芋丝丝炒熟,再倒开水煮,娃儿们每天要走山路,流汗流得多,又是拌饭吃,所以盐稍微多放一点吃起来才有味道……”
张妈一句都没有记住,因为此时此刻,她眼里心里头想着这个年轻媳妇儿脖子上的痕迹。
这是怎么回事?看着可真吓人。
“你这是要……”
“我要回老家,去找我爸妈,一会儿高老师下课了,可能会来找我,他要是问你,你就说我去厂里找我哥哥嫂嫂了。”
张妈一听,立马说道:“大妹子,你放心,我绝对帮你瞒住。”
张妈虽说平时和春凤关系不太好,可这种时候,她正义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于是,春凤便自己朝着老家的方向走去。
她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上一次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她妈跟她说:“你不要管这件事了。把这件事忘了。”
实际上,回来以后,春凤就一直在想这件事。
现在,她还是决定自己去管一管。
春凤上来时,村子里无比热闹,所有人都围在晒谷坝。
她并没有去看热闹,她回到了自己家,门口有两个警察。
她悲壮地摸了一把眼泪,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到两个警察面前:“我来自首,是我不小心杀了孙二。”
站在她对面是佟锦和唐朝。
佟锦:“……”
唐朝:“……”
第28章
对于杀孙二这件事。
长桂两口子从头到尾也就三句话,其他的都说不出来。
春凤略强一点,但不多。
她走了一路上来,脸通红,头发贴在额头上,很是狼狈。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开始发疯了。”她真的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稀里糊涂,她就杀了一个人,成为了杀人犯。
“我那几天不舒服,去药铺看了,大夫说我怀上了,我心里头高兴,那天正好我男人课少,能帮我去蒸饭卖汤,我就想着回来跟我妈说这个好消息。”
此时此刻,春凤对着警察,说起来,依旧不知道这一切到底是 怎么发生的。
“回我们家要路过孙家,我走过去的时候,孙二喊了我一声,我心里头有些奇怪,因为我以前和他也没说过话。”
春凤二十二岁,孙二三十三岁,两个人不同龄,关系就是同一个村子。
她对于孙二印象并不好,但对方叫她,毕竟一个村子的人,而且她哥和她都在镇上生活,家里就只有爸妈,于是应了一声。
好在,对方只是叫了她一声,也没多说什么。
反而是孙二的妈从里面出来,笑道:“春凤又回娘家啊?”
“要不要进来坐坐?你爸妈好像都不在家,应该是去山里了。”
不知道为什么,对方特别热情,脸上堆着笑。
“你现在回家,进不了家门,不如在婶娘家坐坐。”村子里,是个长辈要么喊婶娘,要么就是姨娘,实际上并没有血缘关系。
春凤便说道:“我有钥匙,能进家门。”
孙母道:“那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你先在婶娘家坐一会儿,婶娘给你煮个红糖鸡蛋,打个点心。”
这么好?还红糖鸡蛋!
春凤心里头觉得有点奇怪,她们家跟孙家的关系并不好,主要是以前分田的时候,孙家看中了梨儿田,这个田位置特别好,田坡上还有一棵大梨树。
结果分田的时候抽签,春凤抽中了。
这田分给了她们家,在春凤名下,孙家一直都有意见。
后面,她嫁人了,孙家就一直在要求梨儿田重新分配。
同林镇的田地一共就这么多,分完了以后,再有孩子出生,就得等前面的田地所有人退田。
孙家的大儿子成亲有孩子了,但他的孩子现在都没有田,还在排队等,一般是有人死了或者女儿出嫁户口移出去了,名下的田才能退出来,后面排队的人就能接到田。
春凤的男人是城镇户口,没有田地,虽说是小学老师,看上去不会饿着人,可长桂这个庄稼人觉得,小学老师这个饭碗说到底是女婿的,不是自己女儿的。
于是,长桂就做了一个决定,春凤成亲后不要把户口挪出来,她的户口依旧在自己家,这田当然就不能退出来。
孙家当时还和她们闹了一场,最后还是村长出面,说了孙家,说是规定上就是这样,户口没有移出去,就是村子里的人。
孙家背后里说村长是因为自己也有女儿,也想要这样做。反正村子里因为这件事闹了两三次。
有了这件事,孙家所有人,春凤都觉得是敌人,是来抢自己的梨儿田!
现在对方无事献殷勤,春凤担心她们是不是又想要逼她把田让出来。
这种事情,孙家之前就做过,那个时候,婶娘就是趁着她妈不在家,来找她,要她把田让出来。
“田是国家发下来给人种的,你都不在村子里了,也没有种田,田怎么能给你?”
她嘴巴笨,说不过人家。
还好她妈回来了。
“这话就招笑了,怎么,这个田挪到你大孙子的人头上,是你大孙子去犁田吗?是你大孙子去插秧吗?我女儿至少还要回来帮忙插秧收谷子。要照你这样说,你二儿子平时也不在家,也从来没有种过田地。他头上的那个田和地也应该退出来!”村子里可不止一两个人去城里打工了,他们头上的田就退出来了吗?没有啊,还是家里人种着,怎么到她女儿这里就不行了?
婶娘说不过,这才走。
事后,她妈就千叮万嘱,不管谁来说,这田可不能让出来。
“本来这个田就是养你的,一年到头,有这个田,你也不用买多少米。”
“你在镇上,没有田,万一有点什么事情,还不得饿死啊,有田才有一口饭吃。”
此时此刻,春凤见势不对,赶紧说道:“我妈她们在山里,正好我回去煮饭,她们回来就能吃饭。”
她说着赶紧走,身后飘来的是婶娘的话:“还是春凤孝顺啊。”
莫名其妙又夸她?真吓人?
真的盯上了她的田!很有可能连她簸箕湾那块只能收点撇撇包谷的地也看上了。
孙家人啊!真过分!
她回到了家里,越想越觉得对方看上了她的梨儿田。
今年她的梨儿田,争气的梨儿田,收了整整600多斤谷子,交了公粮,也还能剩四百多斤。
这谁能不想要!
她拿了铁罐子出来,准备煮饭,等家长回来,得告状。
背篓里是一块新鲜猪肉。正好给爸妈打牙祭。
她看着这块略肥的三线肉,心里头也是美滋滋的,她现在手里头也有一些钱了,可以让爸妈吃点好的。
这块肉就做红烧肉。
“春凤……”
门外突然有人叫她,春凤听出来是孙二。
“有事等我妈回来再说。”春凤立马说道。
“我有事要跟你说一下。”春凤就看到对方走了进来,手里头拿了好几张……红票子?
钱?拿钱做什么?难道是想要拿钱让她把田让出来?
“我做不了主,有事你跟我妈说。”虽说她肚子里已经有个宝宝了,可她觉得吧,这种事情她还是让她妈来。
“你不能什么都让你妈做决定。”孙二说道:“这是我在香金镇挖煤挣的钱,不是偷的。”
春凤:“你跟我说这个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