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第19节
  她的脑海里依旧运行着这些事情,导致处理自己日常的事物,反而没有那么多的耐心了。
  其实,她在这里工作的时间更长,在同林镇的时间不到一周,可她总觉得好像有一部分还留在同林镇。
  依旧在为同林镇的那些事情焦虑。
  晚上,她并没有休息,开始查同林镇的河流走向,但她看完,感觉……看了一个表面。
  她不是专业人士,看不懂。
  第二天,她给自己的一个高中同学打了电话,她还记得对方现在是地理老师,想要她帮自己查一下同林镇的河流。
  两天后,云松收到了对方的消息,那边的高中同学给了她几个地点。
  云松挨个打电话,询问当地的警方,很快,达州的警方给了她想要的答案。
  云松便在休息时间回到了同林镇,同林镇的人依旧忙忙碌碌的。
  她去了猫头山,猫头山就一户人家。
  门紧闭。云松敲了敲门,无人应答。
  老两口不在家里,他们家旁边不远处生了一大片三把菇,密密麻麻的,很是喜人。
  当然,也有可能不是三把菇,而是和三把菇长得像的毒蘑菇,
  不过,无所谓了。
  两口子拿了桶去摘,回来的时候提着一大桶三把菇,看到了云松在门口。
  “警察同志,你怎么又来了?”老太太心生警惕,紧接着就想到了廖家小两口的事情。
  “你不会是来求情的吧?我话先放在这里!”
  云松不是,她自然知道,对于廖家两口子的最好保护就是让她们接受应有的惩罚,要不然这老两口真的会提刀上门。
  “不是给她们求情,我有事找你们。”
  老两口似信非信,让她进了屋。
  云松一路过来,便是一直在想要怎么说。
  有些事情,碰一下都很痛。
  云松明白这种感觉。
  “你到底想说什么?”老两口都不相信她不是来说情的,毕竟其他人都觉得,反正两口子都活着,钱也还给他们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嘛。
  云松道:“我听村长说了你们家的事情。”
  “回去以后,我让我同学帮忙查了一下河流走向。”
  “她给我说了几个可能的地点,我对比了当年警方的记录。”
  “因为连续暴雨的缘故,你们的孩子的遗体去了达州那边,最后在达州那边的水坝被发现……”
  “因为隔太远了,信息不流通,孩子们被葬在公墓里。”
  老两口看着她,似乎有点不敢相信,老两口知道,那个情况孩子活不下来了,这么多年了,老两口心里一直有个隐痛,孩子也许一直在某个水底里躺着……那多冷啊……
  “你……你是说真的?”
  “真的。他们官方有记录。”
  云松道:“我可以带你们过去,接她们回来。”
  第21章
  对于云松这样的人来说,这件事并不算难,但对于老两口来说,这几乎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
  她带着老两口去了达州,联系了公墓的人。
  她们就这样领回了自己的孩子。
  当天,同林镇的人就知道了这件事,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个警察是怎么找到的。
  同林镇人没有人不知道猫头山的两个性格古怪的老人,也没有人不知道她们的孩子发生的事情。
  她们脾气太古怪了,有一段时间,镇上有人从他们门口走过去,都会被他们用竹竿赶。
  以至于有些大人吓唬小孩子,都是要说猫头山的那个人来抓你们了。
  老两口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可怕的象征,也让所有人都记住了她们的孩子。
  现在,看到这个情况,还是很多人心里跟着难受。同林镇的人不少都送了花圈上去。
  比起被聊太多次的老两口的事情,这一次大家对警察更感兴趣。
  “她到底是怎么知道尸体在哪儿的?”
  “她们是警察,警察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本领。”
  对于同林镇的普通人来说,这些事情是大家的谈资,甚至隐隐地带着某种心安的力量。
  可人和人之间的悲喜不相通,也有人为警察的这些事情感到恐慌。
  同林镇的中心是依河而建的两条街道,周围是山,山上便是大大小小的村落。
  同林镇北边的一个山村里,这里也同样在说这些事情。
  “我听她们说,这个警察可不得了,她们说她的眼睛,看人一眼就知道人心里在想什么。”
  故事在传播过程中总是容易加入传播者的个人解读,有些时候,还会因为传播者的奇思妙想,把故事变得千奇百怪。
  “她还有了不得的能力,只是看一眼那个粪坑就知道里面有尸体,我听其他人说她就是在那个河边,摸了一下水,立马就知道老两口的孩子的尸体去了哪儿。”
  说话的女人名叫廖山春,三十来岁,她是村子里面出了名的吹吹客,吹吹客的意思就是无论什么事情,从她嘴巴里面说出来就会变得特别夸张神秘。
  比如说有一次她自己在山里摔了一跤,回来以后,就变成了她在山里遇到了鬼,跟村子里人说了一通怎么和鬼搏斗的事情。
  她说出来好笑得很,尽管大家知道她胡说八道,但也很喜欢听她说这些事情。
  但今天不一样,廖山春都没有用她以前那些夸张的肢体语言,而是特别认真地说:“以前我都是开玩笑,这一次这个警察的事情可都是真的。”
  “镇上所有人都在说这件事情。”
  她面前的女人四十来岁,大家叫她长桂姐,她听到这话时,手上的鞋垫扎歪了一针,扎中了自己的手指。
  这很不寻常啊。
  廖山春继续说道:“我听说这个警察特别好,镇上很多人都在找她帮忙,说起来,我家里那个高压锅被偷了这么久,我心里还是不甘心,明天我就去找警察来村子查,看看到底是谁偷了我的高压锅。”
  她说这个话的时候一直盯着自己眼前的长桂大姐,果不其然从对方眼神中看到了慌乱。
  “我还有事情,我先回去了。”长桂说道。
  廖山春一看,这就是心虚啊。
  她女儿从里面房间出来:“妈,是她吗?”
  她们家的高压锅可不得了,那是家里男人在城里买的。
  她家男人跟她兄弟一起出去打工了,平时都不能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男人回来,给家里买了一个高压锅,说是外面的人都喜欢用这个做饭,做饭比较快,不费柴。
  平常,廖山春最得意这个高压锅了。
  前几天,那口锅不见了。
  她去找了村支书,村支书也没办法啊,毕竟也不能去别人家里找吧?
  而且又只是一口锅而已,再金贵能金贵到哪儿去?
  可母女两不甘心,她们就在别人家门口晃悠,毕竟偷了锅总要用吧。
  其他人家里晃悠,人家也不说什么,唯独长桂大姐,一看到立马就把人赶走了。
  “我屋头又没龙肉,一天到晚的,伸起个脑壳来看莫子!”
  这就不对劲。主要是她们家人也不是那种刻薄的人,怎么路过她家门口都要说两句?
  廖山春一琢磨,肯定是她们家偷了自己家的高压锅,每天要在家里偷偷用,所以别人就只是站在她门口,她们都要赶一下人。
  今天她专门说了警察的事情,还说了自己要去找警察,对方反应果然不正常。
  “肯定是她偷了咱们的高压锅。”
  那高压锅真的特别好用,只需要把米和水放进去,煮饭非常快,还会有锅巴,也不粘锅,米饭好了的时候,发出的滋滋的声音,也特别气派。
  家里铁罐子煮饭都是先掺米把水烧开,然后倒出多余的开水,再继续烧,非常麻烦。
  她用惯了高压锅,这两天用铁罐子不习惯,还把手给烫了,真是越用越生气。
  “妈,那明天咱们就去找警察吗?”女儿刚才在屋子里面一直在听她们说话,自然就听到了妈妈说要找警察的事情。
  廖山春乐了:“傻丫头,咱们丢个锅,去找警察,警察不得笑话咱们啊?我刚才就是吓唬她一下,看一下我们的锅在没在她家。”
  “啊?”哪怕是亲女儿依旧不习惯自己妈妈张口就来的坏毛病。“那咱们怎么办?”
  “知道锅在他们家就行。今天晚上咱们就去把锅拿回来。”
  大女儿心里觉得不太好吧。
  廖山春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他们偷了她的高压锅,她去把锅偷回来,没问题。
  廖山春也不怕被人抓住,她到时候只要找到高压锅了就行,反正村子里只有她们家有高压锅。
  晚上,等到大家都睡了,廖山春就把女儿推醒了。
  她一个人还是有点害怕。
  女儿迷迷糊糊爬了起来,还以为到了早上,径直去梳头发,准备换衣服去学校读书。
  “没有到早上,咱们去拿高压锅。”
  大女儿这才醒过来,母女俩走出了房子。
  廖山春很少在晚上出门,村子里的夜晚,安静起来有些吓人。
  但高压锅,那是高压锅,好用的高压锅。
  大女儿紧紧贴着自己的妈妈,出了门,她们的左边是已经割完了稻谷的水田,蛙鸣声此起彼伏,身后是已经褪色成黑影的森林,森林深处传来了某种动物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