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发现我妈是大绿茶 第167节
  可李暮雨不知道的是。
  正是她这种高傲的姿态,让赵楠楠有了私心。
  在一个店铺开火了后。
  赵楠楠又迅速开了第二家和第三家店。
  不过第二家店和第三家店,赵楠楠是蛮着老婆和李家人偷偷开的。
  甚至当初注册店铺的时候。
  他还特意写了他妈和他弟的名字。
  也就是说将来如果离婚的话。
  那这店,他老婆是分不到一点。
  一家是赵母的。
  一家是小弟赵东东的。
  李暮雨有什么资格分?
  但开店的资金和货源,都是利用第一家店攒下的资本。
  为此他还专门回家了一趟。
  然后又在沪市那边找了人。
  这个年代还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只要大队给个证明就可以。
  赵楠楠做这事得时候,是瞒着所有人的。
  就连他回家写证明的时候。
  赵母问他:“你回家开证明干什么?”
  赵楠楠只是很敷衍的说了一句:“我想做点生意,但是需要我们全家的信息。”
  赵母原本还想再说:“我开店,也没用全家的信息。”
  但是又想到可能沪市那边是大城市,要求有点多。
  赵母怕多问了,还会被人给当成土包子,所以也就没多问下去。
  赵家村。
  经过三个多月的试营业,赵母的餐馆终于迎来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她现在的营业额每天都能净赚五十块钱以上。
  偶尔还能赚一百块。
  要知道这可是一天的净利润,一个月下来少说能赚到2000块钱。
  2000块钱!
  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赵母都感觉到自己真的是个人物了。
  在这个万元户都稀缺的年代。
  她竟然一个月净赚2000块,那一年不就是2万块?
  赵母不敢跟任何人透露自己的月利润。
  哪怕就是许静她也是瞒着的。
  毕竟这么大的一笔钱,会引起很多人的嫉妒。
  她一直跟许静和赵二婶她们说的是:“虽然现在是赚了点小钱,可我开店的投资还没赚回来呢!”
  乡下女人。
  本身会算账的就没几个。
  所以一直相信赵赛华的说法。
  特别是许静。
  她是很憨的。
  脑子不怎么好。
  她每天都在跟赵母抱怨:“那些客人免费吃我们那么多东西,我们得赔多少钱啊!”
  但一些水果和小零嘴,跟总体的消费相比,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主要是现在开放了。
  水果的价格都打下来了。
  免费的苹果都是一个苹果切成八半,一个橘子也剥的一个橘半一个橘半的。
  就那么一点点。
  他们能吃多少?
  再说这些东西吃多了,那肉菜和青菜类就吃的少了。
  比如你点了一个5块钱的套餐可以随意吃。
  但你只吃水果和零食了。
  那肉类不就减少了吗?
  毕竟这个年代,肉还是很贵的。
  虽然赵母借鉴了一些海底捞的经营方式。
  因为这家店走的是中高端客户,所以是有最低消费的。
  比如一个人吃的话,最低是两块钱。
  全家一起吃的话,最低是五块钱。
  在这个二毛钱就可以吃一个大肉包子的年代。
  二块钱还是很厉害的!
  除非是那种特别有钱的。
  一般人只会在重大节日或者生日这样的节日才会来消费一次。
  不过。
  每隔三天。
  赵母也会推出一些平价的火锅。
  主要是为了抢对面钱三丫的生意,不为赚钱。
  这个方法可不是赵浅浅给的意见。
  而是赵母自己想出来的。
  不得不说。
  在对付仇人这方面。
  赵浅浅还真的赶不上赵母。
  赵母特别记仇,而且手段也多。
  因为要做成品牌。
  赵母想了一个名字:“华氏火锅。”
  打算结束三个月的试营业,正式开业后,就叫这个名字。
  她现在每天做的,就是监督一下味道,然后算账。
  至于赵母为什么会算账?
  那是因为在钱家村的时候。
  她每次为了扣钱,在钱家精打细算。
  加上孩子都是学霸。
  那她这个当妈妈的智商怎么会低?
  之前有些账目算不明白。
  但赵浅浅稍微的一指点。
  她就算的清清楚楚。
  三个月的试营业。
  赵母始终坚守初心,以高品质的食材和精湛的烹饪技艺打造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正因如此,赵母成功地吸引了众多食客流连忘返。
  他们不仅成为了常客,还纷纷将这家饭店推荐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这些回头客们对于赵母餐馆的美食赞不绝口,口口相传之下,使得更多人慕名而来。
  与此同时。
  与赵母餐馆仅一街之隔的钱三丫家的生意则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其实钱三丫生意的衰败早就在赵浅浅的预料中。
  毕竟一开始的时候。
  钱三丫的生意是比自己家这边好的。
  每每这个时候。
  赵浅浅就会给赵母打气:“妈你放心好了。这价格战谁都可以打,但口碑和形象才是最重要的。”
  没想到。
  自己最后终于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