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发现我妈是大绿茶 第136节
  大儿子才是给她钱最多,最听她话的人。
  可她为什么会偏向小儿子呢?
  甚至因为偏向小儿子的缘故。
  连带着对许静都又觉得顺眼起来!
  想了一会。
  赵母又释然了!
  以后赵东东才是她最大的骄傲,甚至能给自己带来无上的地位。
  你年龄小的时候。
  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是由父母决定的。
  当你年龄大的时候,那你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是由你的孩子决定的。
  所以赵母觉得。
  往后她在别人眼中的位置,极有可能会沾小儿子赵东东的光。
  这也不怪她。
  人往往都是自私的。
  就算是自己的亲人,哪怕都是自己的儿子,也会计算利益。
  大儿子赵楠楠现在也算是混的不错,非常有钱。
  但是她去沪市只能受到屈辱,毕竟儿子也要仰仗别人的鼻息而活。
  可将来如果赵东东毕业,甚至当上了专家或者教授一类的。
  那赵母绝对被当作贵宾,做主桌!
  腊月初八这天。
  赵母又决定卖麻辣烫了。
  因为已经有风声传来,过了年就完全放开。
  所以年前做点小生意,也不会上纲上线了。
  毕竟也就是一两个月的事。
  当然。
  不能光明正大的卖东西。
  但是只要稍微注意一点,是没问题的。
  赵母主动问许静:“那个我打算这两天去卖麻辣烫,你要不要来帮忙,我一天给你2块钱。”
  过年嘛!
  这什么东西都涨价,加上天气也冷。
  所以她主动给加了工钱。
  当然也有和许静修复关系的缘故。
  许静这一次也很懂事,话也说得很漂亮:“妈,反正过年地里也没活了,我给你帮忙是应该的,哪能问你要钱?”
  赵母狐疑的看了她一眼。
  两个月没见,这是长心眼了?
  还是知道地里的活不好干?
  不过赵母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我说给就给,分家了我不占你便宜。”
  既然婆婆都这么说了。
  那许静就没再坚持。
  过年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
  她的确需要这笔工钱。
  镇上。
  赵母原本以为那么长时间不干。
  第一天开张,可能不太好卖。
  没想到第一天。
  这麻辣烫就直接不够卖的,回家带了两回菜品才够。
  甚至在许静回家带菜品的时候,把赵家二婶也给叫上了。
  第一天就卖的这么好。
  接下来的几天。
  更是可以用火爆来形容!
  总之麻辣烫生意是好的不行。
  其实吧,这也跟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关。
  因为现在不单单是很多方面都放开了。
  就连土地,也开始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验。
  也就是说下一步,就全面取消工分。
  甚至有一些地方已经取消了。
  但所有政策的实施,都是循序渐进,不是一下促成!
  取消工分的唯一好处,就是极大的调动了村民们干活的积极性,让老百姓的腰包更鼓一些。
  一连七八天。
  赵母的生意都是很火爆的,甚至一天比一天卖的好。
  光是请村里的人干活,就请了七八个妇人。
  可在赵母打算将生意进一步扩大的时候,好久不露面的钱三丫出现了。
  以前是赵母抢钱三丫的生意。
  但现在是钱三丫抢赵母的生意。
  而且她出摊的第一天,就打价格战。
  定价,只有赵母价格的三折。
  也就是说在赵母这边花一块钱可以吃一顿麻辣烫,但在钱三丫那边花三毛钱就可以。
  哪怕赵母这边的味道好一些。
  但钱三丫那边便宜的价格,还是吸引走了不少的顾客。
  原本赵母是没怎么在意的。
  毕竟当初她开业的第一天,也是半价吸引顾客。
  没想到后来的几天。
  钱三丫一直以三折的价格打压赵母这边的生意,直接就抢走了一大半的生意。
  赵母被气的也想跟着降价。
  可她卖三折的话,就真的一分钱都不赚。
  赵母是一个很讲究的人,这食材和用料都是最好的。
  打价格战,就等于白忙活。
  可不打的话,又吃不下这口气。
  就在赵母决定不赚钱,也要跟钱三丫拼个高低的时候。
  但是赵浅浅却阻止了赵母:“妈,我们不要和她打价格战,因为我们卖的就是味道和食材。”
  诚然。
  平价,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但是那样不但非常的忙,还不一定有价格高赚的多。
  赵浅浅可是知道一个品牌和口碑的重要。
  往后她希望赵母可以成立一个自己的品牌,高端的品牌。
  就是价格可以很高,但质量和口味,还有服务都要一流。
  毕竟往后有钱人越来越多。
  哪怕是现在也是有很多有钱人,只要你的东西好,他们是不在乎钱的。
  特别是将来赵浅浅是要把赵母给带到京都那种地方。
  山狼特战队。
  曾诚已经回部队一个来月了。
  这一个月。
  他每天都是超强的训练。
  原本以为都当营长了,会轻松一点。
  或者说进了特战队。
  那就可以轻松一些。
  没想到只有更累……
  甚至又是特训了一个月,才有了两天的假期。
  于是曾诚趁着休息的时间,他给老婆赵浅浅写信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