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发现我妈是大绿茶 第6节
  明面上,她是挺吃亏的。
  自己长的漂亮,还比钱老头小十岁,按理说钱老头应该拿大把钱哄着自己。
  其实。
  她当初的确是奔着钱老头有钱来的。
  一是钱家村本来就有钱,别的村庄十个工分可能只值二三毛钱,可钱家庄十个工分价值五六毛钱。
  因为钱家村除了种田,还有别的收入,他们村有三十多个池塘,每天都会向供销社提供300多斤鱼,偶尔还会向国营饭店以及一些大厂子的食堂提供鱼。
  这笔收入比他们村种粮食所得还多。
  二就是钱老头曾经当过兵,退伍后不但得到了一大笔的退伍补贴,还在机械厂给安排了一份正式工作。
  所以哪怕他是二婚头,还带着四个孩子,也是有很多女人觊觎的。
  她能够在一众女人脱颖而出,也是跟自己的美貌有关。
  本来赵氏还在为能够攀上这么一门亲事而高兴。
  谁知在谈婚论嫁的时候,钱老头就提出了不给她带过来的孩子房子和财产的提议。
  钱老头会这么说,也是有自己的私心。
  毕竟二婚家庭,只要脑子正常的都会为自己的孩子着想。
  当然。
  也有一些自私自利的父母,会为了自己婚姻幸福,不管孩子的死活。
  可他之前是当兵的,根正苗红。
  干不出为了女人,不管孩子死活的事!
  提出的要求苛刻。
  是因为钱老头原本以为要有一番讨价还价的。
  比如不要财产可以,必须给她两个儿子两间房子。
  又比如可以不要房子,但财产必须要有她三个子女一份。
  谁知白莲花一般的赵氏立即同意了,不过她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要求平常的吃喝和上学,老钱头对她的三个子女,只能比他自己的孩子好,不能差。”
  老钱头立即同意,并且当场承诺:“当初我每个月是给自己第一任妻子20块的生活费,现在人多了,愿意给你一个月30块的生活费。”
  赵氏一听30块的生活费,也高兴的连连点头。
  老钱头想的是。
  原先他给妻子每个月20块的生活费,加上村里发的工分钱也给她,她还经常不够,问自己另外要。【钱家村因为特别有钱的缘故,工分不单能够分到粮食,还能分到很多钱。】
  那现在又多了一家人,肯定要比20块多。
  村里的工分钱,钱家的归钱家,赵家的归赵家。
  相比较第一任妻子,他等于一个月还能多领5块钱的工分钱,等于他一个月也就出了25块钱的生活费。
  不用拿出房子和财产,只需要一个月多出5块钱的生活费,就能娶一个漂亮能干的媳妇。
  钱老头还是觉得自己非常赚的!
  第6章 别人以为赵寡妇穷,其实她有钱的很!
  赵氏也有自己的算计。
  虽然她没要房子和财产,但是从今以后一家人的吃喝,包括孩子的上学都有人管。
  而她赚的工分可以存一些私房,生活费也能挤出一些来。
  毕竟以前她带着三个孩子在赵家村的时候,三十块已经够他们生活半年的了。
  当然在钱家,可能生活水平要高一些。
  而且钱家好几个人都没工分,每个月要买不不少粮食。
  但赵氏觉得,一个月二十块的生活费,已经够他们一家十口生活的很好了。
  自她嫁进来后,每个月的成本,控制在十五块钱以内。
  偶尔有超的时候,也不到20。
  因为比如有上学和医药费这种大的支出,还是老钱头出钱。
  她的三十块生活费就只管生活和一些人情来往。
  就算是现在钱老大,成了亲,还有了孩子。
  一大家子十几口人,生活费成本每个月也不过二十左右。
  赵氏嫁过来的这十多年。
  每个月光是从30块的生活费中,就能净赚十多块,但她对外谁都没透露过。
  一个月十多块,一年就是一百二十块,加上有时候还能多赚五块以及老钱头会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她红包。
  她一年光是从生活费里就能扣出150块,十年就是1500。
  加上她和大儿子的工分钱,都是自己拿着。
  这么多年,她已经有了2000块钱的巨款。
  别人以为她穷。
  其实自己一点都不穷。
  只是这些赵母,暂且不想跟自己的三个子女说。
  不然这么大一笔钱,肯定会引起别人的嫉妒,甚至打破整个钱家的平静。
  说不准钱老头的财产,还没自己多!
  别看。
  钱老头在机械厂,一个月有三十七块的工资,加上每年都增加一块钱的工龄奖,干了15年,还有一些绩效和奖金什么的,他现在每个月能拿55元。
  但她刚嫁过来的那会。
  钱老头工龄短,一个月也就40左右,他的子女那时候还小,上学的上学,好吃懒做的好吃懒做,也赚不了多少工分钱。
  除去给她三十的生活费,还要出几个孩子上学的费用。
  一年最多能剩下50块钱。
  后来随着工龄的增长,工资多了一些,大儿子又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二儿子定亲给彩礼。
  赵氏很确定。
  钱老头的手里,财产总共不超过一千块。
  不过钱不多。
  但人家有房子,八间青砖红瓦房。
  事情是这样的。
  虽然当时赵氏答应了嫁过来不要房子,不要财产。
  但钱老头和他几个子女的外祖父那边,还是不放心赵氏。
  他们总是认为。
  别看赵氏现在承诺的好,那进门后肯定要想方设法的扣钱。
  于是在经过一番商议后。
  硬是把老钱头家里所有的存款以及钱老头退伍时给的退伍补贴都盖了房子,还写上三个儿子的名字,欠了300块的外债。
  这样就算赵氏想要出什么幺蛾子,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
  毕竟钱老头那时只有四十块钱的工资,要养活一大家十口,很多人还没工分要上学,外加300块的外债。
  主要是进门就有了300块外债,这也太过离谱!
  还是赵氏闹了几次,说要离婚什么的……
  钱老头才把老宅给卖了,全家搬进新房子,才填补了这笔亏空。
  还给了赵老大和赵老二一人一间盖不起房,就永远居住的权利。
  其实。
  钱老头毕竟是军人出身,虽然偏向自己的女子,但对三个继子女大多数还是可以的。
  比如逢年过节的。
  除了生活费,还会给赵母一些红包。
  明知道每个月的生活费有剩余,也没强行要过去,当作是对赵氏母子四人的补偿。
  钱老头盖的这房子可是值钱的很。
  八间青砖红瓦房,两进的院子,加上厨房和几间放杂物的厢房,价值都快3000了。
  主要是他每间房子面积大。
  一间房子就有将近30平。
  曾诚之前盖的房子,也是青砖红瓦房,但面积小,也就18平左右一间,都需要150一间青砖红瓦房。
  新房子一共八间。
  钱老头是这么分配的,那就是一个儿子两间,还有两间虽然是暂且写在大儿子名下。
  但这是他的养老房,将来谁跟他一起住,这房子给谁!
  不过新房子盖好后,大概也是为了安抚赵氏。
  房子是这么分配的。
  钱老头和赵母两个人住了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