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精少爷饲养手册 第34节
夜凉如水,越是入夜,街头越是热闹,东朝楼临水而立,垂纱放帐的高楼边拔起一株绿荫婆娑的柳树,足有半楼之高,树下方圆数里内支了不少摊铺,其中一挂着雕花灯笼、精绣团扇的尤为醒目。
摊铺为女子所营,摆卖的物品皆为手作,且个个不重样,摊前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几圈人。
李兰钧对平民百姓的用物不大有兴趣,看了一眼便转过头,百无聊赖地把玩着腕上的长命缕。
二人在东朝楼门口等了冬青半晌,没成想自家马车未至,却等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架质朴无华的马车正正停在他们面前,随后里面走下来一位长脸细眼的常服男子,他甫一站稳就振振袖子,四下张望一番,这才看到楼前的李兰钧。
寒酸至极的装束,又顶着一张比拉车老马还长的脸……不正是李兰钧的同僚兼上司,通判杨遂吗?
李兰钧忍着翻白眼的冲动,隔着车马朝他略作一揖:“杨通判。”
叶莲的眼神也跟着追随到杨遂身上,只见杨遂看了李兰钧一眼,并不予以回应,反而朝马车里探头探脑。
再看李兰钧的面色,果然成了绿油油的菜地。
他干脆别过眼,装作无事发生般看向河岸边,那卖灯的摊铺前人少了些,架上粉扇面衔柳花样的团扇孤零零摆放着,与铺面的团扇相比,颇有鹤立鸡群之风范。
“去那儿瞧瞧。”避免跟杨遂打照面,李兰钧决定屈尊去看看树下那穷酸小摊。
叶莲颔首,跟着他走到摊前,期间一回头,见马车里踏出一名粉雕玉琢的大肚女子,杨遂小心翼翼地把着她的手下马车。
“这东西……多少钱?”
李兰钧已经用品头论足的眼神打量那把团扇了,他皱眉看了一会儿,勉为其难地问道。
摊贩听他语气不善,懒懒抬起头瞥他一眼,又低下头去摆弄灯笼。
不知摆弄了多久,她才开口道:“十两。”
叶莲瞪大眼睛,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
扬州虽是富庶之地,但还没到下银子雨的地步,无名无姓的摊铺上,一把团扇竟要价十两?
“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开口就是十两。”
李兰钧同样提出质疑,他本身骄纵跋扈,语气表情都带着讨嫌的味道。
摊贩腾出手把扇面翻转一面,飞燕衔柳的绣花另一面竟是黄蝶驻竹叶,两面互不沾染,各成一派景色。
“双面绣,就值这个价。”摊贩傲慢地表示,又低下头修理灯笼。
叶莲左右看了几眼,团扇虽精巧别致,她心底却觉得实在觉得不值。
“我买了。”李兰钧忽略摊贩的态度,从钱袋里扔出一锭薄花细银。
十两银子于李兰钧就是洒洒水的事,他此行主要是躲杨遂那个瘟神,买个小物件旨在顺手。
“少爷,是不是有些贵了……”叶莲小声在他耳边劝道。
“贵在哪儿?不过一把扇子,买下就买下了。”李兰钧满不在乎地回她。
叶莲只好点点头,应道:“是……”
恰好摊贩修理好了灯笼,她不紧不慢地挂在架上,才去看李兰钧丢下那块银子。她看了看银子,又抬眼看了看李兰钧:“十五两,我又改主意了。”
“你你你……你这个奸商!”叶莲听罢,没等李兰钧开口,便先指着她的鼻子斥道。
“哪有这样定价的,不能看我家主子手头阔绰,就胡乱开价呀!”
叶莲生恐李兰钧当街翻脸,一边骂一边朝摊贩挤眉弄眼。
一直未置一词的李兰钧伸出手拉住叶莲,将她扯到身后,咬牙切齿地问:“你到底卖是不卖?”
“卖,只卖有缘人。”摊贩一身粗布衣裳,嘴却硬气得很。
眼见李兰钧有掀摊毁物之势,叶莲硬着头皮又凑到二人中间,充当和事佬:“姑娘,不然你卖给我吧,我出钱买。”
“你?你的钱不就是他的钱,你我也不卖。”摊贩软硬不吃,好像巴不得李兰钧将她的小摊砸个稀巴烂。
叶莲忙不迭回过头,挡在摊前眨着一双溜圆的眼睛看着李兰钧,就差开口求饶了。
“少爷,别生气呀……”
她用只有他们二人听得见的声音低语,细声细气地哄着。
李兰钧看眼前小丫鬟双手合十作拜托状,气性仍旧难消,他将她的手腕一拉,让她退到一旁去,仰着头走到摊前正欲伸手。
“姑娘看我合不合眼缘,卖我可行?”
剑拔弩张之际,有男子拨开渐聚的人群朗声道。
李兰钧铁青着脸回头,果然见杨遂携夫人走到摊前,面上端着和煦的笑容。
天不遂人愿,他都躲到摊铺中了,却还是无意招来这位瘟神。
“通判大人?”摊贩的语气转了十八个弯,竟然恭敬起来。
想必是杨遂长了张让人难以忘怀的马脸,小贩都记着他的相貌。
李兰钧不免在心里暗自贬低道。
“您若是要,白送也成。”摊贩一直板着的苦瓜脸终于舒展开来。
“给他就白送?我看你方才大义凛然的样子,还以为是个有脾气的侠士,如今看来只是看人下菜碟,未免也太会奉承了些。”
杨遂还没来得及接她的话,李兰钧就抢先冷笑道。
他开口即是阴阳怪气,一张嘴像漼了剧毒般尖酸刻薄。
“哈哈,贤弟说话真是十分辛辣。”杨遂不怒反笑,表现出他的大度做派。
李兰钧阴沉着脸,并不搭腔。
“通判大人于我有恩,便是要一整个摊子的物件我都给,”摊贩眼珠一转,看着李兰钧又变了个脸色,“反倒是你……千金不卖。”
“你……!”
“好了夫君,是人家先来的,我们就不要夺人所爱了,”一旁静静等候的杨夫人温声开口,她扯扯杨遂的衣角,再看向摊贩时面上带着微笑,“许姑娘,这位公子既然说要买,定是欣赏你的手艺的,或许只是嘴上的话不中听,大家和气为贵,不要砸了自己的招牌才是。”
杨遂闻夫人开口劝和,自然没了后话,笑眯眯地顺着她的话道:“夫人说的是,我就不凑热闹了,二位随意?”
“这扇子有天大的好,李某无福消受,通判大人自便。”李兰钧向来不知退让为何物,出口即是满嘴刻薄。
他说罢,气愤地甩甩袖子离去,叶莲左瞧右看,亦步亦趋地走到他身后。
“世上竟有这样不通情理之人,果然是不知天高地厚。”杨遂冷哼一声,在背后啐道。
“夫君,方才那位是……?”杨夫人难得见他失态,好奇地问。
“知府大人的三子,如今在府衙当差,还是我麾下的幕职官。”杨遂收了脾气,转头跟她仔细说明。
杨夫人听罢,慢慢用手帕掩住嘴,吃惊道:“那不是……夫君说过的故人?你们竟有如此的缘分。听闻三公子身体孱弱,方才一看却瞧不出什么来,比常人还跳脱几分呢!”
“他啊,就是个活阎王。吊着口气还能上蹿下跳的,满城除他无二了。”
杨遂一说到李兰钧便是深深的嫌恶,恨不得踩上几脚心头才舒畅。
这边活阎王已坐上马车,咬牙切齿地瞪着帘边露出半面的冬青。
“回府报个信而已,耽搁了如此久?”
李兰钧引出话头找时机训斥他。
“老爷夫人叮嘱了许多要事,奴婢这才晚到好久。”冬青老实交代道。
“什么要事?”
冬青顶着他的恶视,讪讪开口禀报事宜:“老爷说近日在安排您升迁之事,让您静候着。夫人那边……骆小姐来信,入秋后就抵达扬州回府了。”
“去岁即说要回来,一拖再拖,又变成入秋,她莫不是做道姑有了瘾,想承袭那破道观的衣钵了!”
前一句李兰钧没当回事,他爹要纵横谋划的事情,向来缓慢如虫蠕。而后一句事关婚姻大事,李兰钧登时就来了怨气,半是迁怒半是不满地怒斥道。
“骆小姐身体娇弱,说不定是耐不了酷暑……待她秋日归来,府上就可开始操办嫁娶之事了,也了了少爷的一桩心事不是?”冬青见他正在气头上,忙婉言安慰道。
却不知马屁拍到了马腿上,惹得李兰钧更是烦躁:“这又是我的哪门子心事?满城尽知我急着将自己推售出去,连你也这样认为么!”
“奴婢失言,请少爷息怒!”冬青垂首认错,面色一片惨白。
车厢内没了声音,半晌才飘出来一个气若游丝的“滚”字。
叶莲坐在车架上,听完他们的对话后微微一顿,收敛情绪低头去看踏出不少灰土的马蹄。
兴尽而归,一路上零星几个行人,马车行在宽敞的道上,车轮压在地上摩擦出沉闷的滚轮声,除了蝉鸣几乎没有其余声响,车厢里的人沉默,车厢外二人更是一片寂静。
正头娘子就要回来了,她这个没名没分的小丫鬟既不是通房,又不是妾室,在南园却成了众人皆知的“暖床丫鬟”,位置实在是尴尬至极。
叶莲勾起指头一下一下地抠着,那些惬意温情散去过后,她又变得十分惶恐起来。
第36章
骆家小姐的车马还没至府门,知府大人下的任职文书就抢先一步到达南园。
李兰钧在府衙待久了,恶习渐渐显露,他索性倦得伪装,每日不是晚到就是早退,一有头昏脑热更是三天两头告假在家,把杨遂这个顶头上司当作摆设。
二人争锋相对已成了家常便饭,从案牍政务到家长里短,一丁点小事就能引经据典扯到老远,搞得府衙鸡飞狗跳,众人听他们的阴阳怪气竟成了必经之事。
六月中旬,李兰钧因头风症在南园休整,知府大人却连下三通急令,直言抬也要把李兰钧抬到府衙听命。
李兰钧不胜其烦,只好拖着一众家仆浩浩荡荡地赶到府衙,随后便接到他爹的一纸调令:扬州试衔判官李兰钧,兼知蒲县事。
一直担着试衔名头的李兰钧,终于拿到了正式官职——蒲县知县。但是他本人却不乐意,对着那张白纸黑字的调令缓缓吐出几个字:“我不去。”
“蒲县知县空置数年,你此行一趟,对日后政绩考核有大用处,何况盖了官印,由不得你胡闹。”
李肃早知他的德性,规劝中带着些许不容置喙的沉稳。
“穷乡僻壤,不知要舟车何时才至,我这身子骨还没到就要散架了!”
李兰钧自小没出过远门,即便心中有对外界的期待,娇贵秉性也盖过了那点好奇,他索性将脸一横,看也不看李肃忿忿道。
“蒲县路程不远,半日即可到达,你回南园收拾收拾,过两日启程吧。”李肃全然不理会他的反抗,用公事公办的语气说道。
厅中静默半晌,李兰钧企图用无声的抗议驳回他的这纸调令,李肃虽言语上苛刻,心底却还是十分心疼他这个三儿子的,眼看硬的不行,他又放下姿态继续道:“兰钧,你自幼身子欠佳,高人放言你活不过二十,又被你母亲和几个姨娘娇养坏了,养成这样个德性更是我这个父亲的失职。
从前只想着让你顺遂一生,即便是酒囊饭袋之徒,至少不行恶事也成,可眼瞧着你就要这样草率过去了,我又实在是不忍心,这才着急忙慌地开始张罗你的官差,你不要怪父亲,这也是无奈之举……”
李兰钧缓缓转过头,看不出眼中情绪,他的腿脚站得有些麻木,往前走了两步缓解,盯着案上成堆的文书公案,轻叹一声道:“儿子不敢,这便回去准备。”
“去吧,杨遂说你公文处理得当,知县职责繁重,让我看看你的本事,也当作磨勘了。”李肃放言,挥挥手让他打道回府。
摊铺为女子所营,摆卖的物品皆为手作,且个个不重样,摊前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几圈人。
李兰钧对平民百姓的用物不大有兴趣,看了一眼便转过头,百无聊赖地把玩着腕上的长命缕。
二人在东朝楼门口等了冬青半晌,没成想自家马车未至,却等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架质朴无华的马车正正停在他们面前,随后里面走下来一位长脸细眼的常服男子,他甫一站稳就振振袖子,四下张望一番,这才看到楼前的李兰钧。
寒酸至极的装束,又顶着一张比拉车老马还长的脸……不正是李兰钧的同僚兼上司,通判杨遂吗?
李兰钧忍着翻白眼的冲动,隔着车马朝他略作一揖:“杨通判。”
叶莲的眼神也跟着追随到杨遂身上,只见杨遂看了李兰钧一眼,并不予以回应,反而朝马车里探头探脑。
再看李兰钧的面色,果然成了绿油油的菜地。
他干脆别过眼,装作无事发生般看向河岸边,那卖灯的摊铺前人少了些,架上粉扇面衔柳花样的团扇孤零零摆放着,与铺面的团扇相比,颇有鹤立鸡群之风范。
“去那儿瞧瞧。”避免跟杨遂打照面,李兰钧决定屈尊去看看树下那穷酸小摊。
叶莲颔首,跟着他走到摊前,期间一回头,见马车里踏出一名粉雕玉琢的大肚女子,杨遂小心翼翼地把着她的手下马车。
“这东西……多少钱?”
李兰钧已经用品头论足的眼神打量那把团扇了,他皱眉看了一会儿,勉为其难地问道。
摊贩听他语气不善,懒懒抬起头瞥他一眼,又低下头去摆弄灯笼。
不知摆弄了多久,她才开口道:“十两。”
叶莲瞪大眼睛,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
扬州虽是富庶之地,但还没到下银子雨的地步,无名无姓的摊铺上,一把团扇竟要价十两?
“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开口就是十两。”
李兰钧同样提出质疑,他本身骄纵跋扈,语气表情都带着讨嫌的味道。
摊贩腾出手把扇面翻转一面,飞燕衔柳的绣花另一面竟是黄蝶驻竹叶,两面互不沾染,各成一派景色。
“双面绣,就值这个价。”摊贩傲慢地表示,又低下头修理灯笼。
叶莲左右看了几眼,团扇虽精巧别致,她心底却觉得实在觉得不值。
“我买了。”李兰钧忽略摊贩的态度,从钱袋里扔出一锭薄花细银。
十两银子于李兰钧就是洒洒水的事,他此行主要是躲杨遂那个瘟神,买个小物件旨在顺手。
“少爷,是不是有些贵了……”叶莲小声在他耳边劝道。
“贵在哪儿?不过一把扇子,买下就买下了。”李兰钧满不在乎地回她。
叶莲只好点点头,应道:“是……”
恰好摊贩修理好了灯笼,她不紧不慢地挂在架上,才去看李兰钧丢下那块银子。她看了看银子,又抬眼看了看李兰钧:“十五两,我又改主意了。”
“你你你……你这个奸商!”叶莲听罢,没等李兰钧开口,便先指着她的鼻子斥道。
“哪有这样定价的,不能看我家主子手头阔绰,就胡乱开价呀!”
叶莲生恐李兰钧当街翻脸,一边骂一边朝摊贩挤眉弄眼。
一直未置一词的李兰钧伸出手拉住叶莲,将她扯到身后,咬牙切齿地问:“你到底卖是不卖?”
“卖,只卖有缘人。”摊贩一身粗布衣裳,嘴却硬气得很。
眼见李兰钧有掀摊毁物之势,叶莲硬着头皮又凑到二人中间,充当和事佬:“姑娘,不然你卖给我吧,我出钱买。”
“你?你的钱不就是他的钱,你我也不卖。”摊贩软硬不吃,好像巴不得李兰钧将她的小摊砸个稀巴烂。
叶莲忙不迭回过头,挡在摊前眨着一双溜圆的眼睛看着李兰钧,就差开口求饶了。
“少爷,别生气呀……”
她用只有他们二人听得见的声音低语,细声细气地哄着。
李兰钧看眼前小丫鬟双手合十作拜托状,气性仍旧难消,他将她的手腕一拉,让她退到一旁去,仰着头走到摊前正欲伸手。
“姑娘看我合不合眼缘,卖我可行?”
剑拔弩张之际,有男子拨开渐聚的人群朗声道。
李兰钧铁青着脸回头,果然见杨遂携夫人走到摊前,面上端着和煦的笑容。
天不遂人愿,他都躲到摊铺中了,却还是无意招来这位瘟神。
“通判大人?”摊贩的语气转了十八个弯,竟然恭敬起来。
想必是杨遂长了张让人难以忘怀的马脸,小贩都记着他的相貌。
李兰钧不免在心里暗自贬低道。
“您若是要,白送也成。”摊贩一直板着的苦瓜脸终于舒展开来。
“给他就白送?我看你方才大义凛然的样子,还以为是个有脾气的侠士,如今看来只是看人下菜碟,未免也太会奉承了些。”
杨遂还没来得及接她的话,李兰钧就抢先冷笑道。
他开口即是阴阳怪气,一张嘴像漼了剧毒般尖酸刻薄。
“哈哈,贤弟说话真是十分辛辣。”杨遂不怒反笑,表现出他的大度做派。
李兰钧阴沉着脸,并不搭腔。
“通判大人于我有恩,便是要一整个摊子的物件我都给,”摊贩眼珠一转,看着李兰钧又变了个脸色,“反倒是你……千金不卖。”
“你……!”
“好了夫君,是人家先来的,我们就不要夺人所爱了,”一旁静静等候的杨夫人温声开口,她扯扯杨遂的衣角,再看向摊贩时面上带着微笑,“许姑娘,这位公子既然说要买,定是欣赏你的手艺的,或许只是嘴上的话不中听,大家和气为贵,不要砸了自己的招牌才是。”
杨遂闻夫人开口劝和,自然没了后话,笑眯眯地顺着她的话道:“夫人说的是,我就不凑热闹了,二位随意?”
“这扇子有天大的好,李某无福消受,通判大人自便。”李兰钧向来不知退让为何物,出口即是满嘴刻薄。
他说罢,气愤地甩甩袖子离去,叶莲左瞧右看,亦步亦趋地走到他身后。
“世上竟有这样不通情理之人,果然是不知天高地厚。”杨遂冷哼一声,在背后啐道。
“夫君,方才那位是……?”杨夫人难得见他失态,好奇地问。
“知府大人的三子,如今在府衙当差,还是我麾下的幕职官。”杨遂收了脾气,转头跟她仔细说明。
杨夫人听罢,慢慢用手帕掩住嘴,吃惊道:“那不是……夫君说过的故人?你们竟有如此的缘分。听闻三公子身体孱弱,方才一看却瞧不出什么来,比常人还跳脱几分呢!”
“他啊,就是个活阎王。吊着口气还能上蹿下跳的,满城除他无二了。”
杨遂一说到李兰钧便是深深的嫌恶,恨不得踩上几脚心头才舒畅。
这边活阎王已坐上马车,咬牙切齿地瞪着帘边露出半面的冬青。
“回府报个信而已,耽搁了如此久?”
李兰钧引出话头找时机训斥他。
“老爷夫人叮嘱了许多要事,奴婢这才晚到好久。”冬青老实交代道。
“什么要事?”
冬青顶着他的恶视,讪讪开口禀报事宜:“老爷说近日在安排您升迁之事,让您静候着。夫人那边……骆小姐来信,入秋后就抵达扬州回府了。”
“去岁即说要回来,一拖再拖,又变成入秋,她莫不是做道姑有了瘾,想承袭那破道观的衣钵了!”
前一句李兰钧没当回事,他爹要纵横谋划的事情,向来缓慢如虫蠕。而后一句事关婚姻大事,李兰钧登时就来了怨气,半是迁怒半是不满地怒斥道。
“骆小姐身体娇弱,说不定是耐不了酷暑……待她秋日归来,府上就可开始操办嫁娶之事了,也了了少爷的一桩心事不是?”冬青见他正在气头上,忙婉言安慰道。
却不知马屁拍到了马腿上,惹得李兰钧更是烦躁:“这又是我的哪门子心事?满城尽知我急着将自己推售出去,连你也这样认为么!”
“奴婢失言,请少爷息怒!”冬青垂首认错,面色一片惨白。
车厢内没了声音,半晌才飘出来一个气若游丝的“滚”字。
叶莲坐在车架上,听完他们的对话后微微一顿,收敛情绪低头去看踏出不少灰土的马蹄。
兴尽而归,一路上零星几个行人,马车行在宽敞的道上,车轮压在地上摩擦出沉闷的滚轮声,除了蝉鸣几乎没有其余声响,车厢里的人沉默,车厢外二人更是一片寂静。
正头娘子就要回来了,她这个没名没分的小丫鬟既不是通房,又不是妾室,在南园却成了众人皆知的“暖床丫鬟”,位置实在是尴尬至极。
叶莲勾起指头一下一下地抠着,那些惬意温情散去过后,她又变得十分惶恐起来。
第36章
骆家小姐的车马还没至府门,知府大人下的任职文书就抢先一步到达南园。
李兰钧在府衙待久了,恶习渐渐显露,他索性倦得伪装,每日不是晚到就是早退,一有头昏脑热更是三天两头告假在家,把杨遂这个顶头上司当作摆设。
二人争锋相对已成了家常便饭,从案牍政务到家长里短,一丁点小事就能引经据典扯到老远,搞得府衙鸡飞狗跳,众人听他们的阴阳怪气竟成了必经之事。
六月中旬,李兰钧因头风症在南园休整,知府大人却连下三通急令,直言抬也要把李兰钧抬到府衙听命。
李兰钧不胜其烦,只好拖着一众家仆浩浩荡荡地赶到府衙,随后便接到他爹的一纸调令:扬州试衔判官李兰钧,兼知蒲县事。
一直担着试衔名头的李兰钧,终于拿到了正式官职——蒲县知县。但是他本人却不乐意,对着那张白纸黑字的调令缓缓吐出几个字:“我不去。”
“蒲县知县空置数年,你此行一趟,对日后政绩考核有大用处,何况盖了官印,由不得你胡闹。”
李肃早知他的德性,规劝中带着些许不容置喙的沉稳。
“穷乡僻壤,不知要舟车何时才至,我这身子骨还没到就要散架了!”
李兰钧自小没出过远门,即便心中有对外界的期待,娇贵秉性也盖过了那点好奇,他索性将脸一横,看也不看李肃忿忿道。
“蒲县路程不远,半日即可到达,你回南园收拾收拾,过两日启程吧。”李肃全然不理会他的反抗,用公事公办的语气说道。
厅中静默半晌,李兰钧企图用无声的抗议驳回他的这纸调令,李肃虽言语上苛刻,心底却还是十分心疼他这个三儿子的,眼看硬的不行,他又放下姿态继续道:“兰钧,你自幼身子欠佳,高人放言你活不过二十,又被你母亲和几个姨娘娇养坏了,养成这样个德性更是我这个父亲的失职。
从前只想着让你顺遂一生,即便是酒囊饭袋之徒,至少不行恶事也成,可眼瞧着你就要这样草率过去了,我又实在是不忍心,这才着急忙慌地开始张罗你的官差,你不要怪父亲,这也是无奈之举……”
李兰钧缓缓转过头,看不出眼中情绪,他的腿脚站得有些麻木,往前走了两步缓解,盯着案上成堆的文书公案,轻叹一声道:“儿子不敢,这便回去准备。”
“去吧,杨遂说你公文处理得当,知县职责繁重,让我看看你的本事,也当作磨勘了。”李肃放言,挥挥手让他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