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第944节
  同一时间,与现世的联系,也加深了一分。
  三步迈出,周身云雾彻底散去的时候。
  他身上的气质,便不再像是随时可以飞升,随时散去自我,超然物外的老神仙。
  他的真我,被极大的加强,一身气质,看起来依然出尘,却多了些真实,看起来就像是人印象里接地气点的有道高功。
  表情与眼神,都变得活跃了几分,或者说,更像人了几分,而不是半只脚已经飞升的六十四代天师。
  他露出微笑,仰望着天空,仿佛在仰望着天庭所在。
  他行了一礼,喃喃自语。
  “弟子已圆六十四代张天师之名,此刻以身试法,永不飞升。
  此生当立身大地,留下道统,镇守人世间,助我神州,新开大业。”
  说完这些,老天师跪伏在地,对天叩首。
  以他的境界,在有路的时候,一念动,心意定,便可完成转职。
  亲自感受了一下之后,他便确定,这修真者包容性极高。
  之前天庭体系,授箓体系,可以完美兼容,不会有什么问题。
  区别只是,修真者境界越高,就越是无法飞升入天庭。
  但当初创立天庭,初衷也只是留下能力,借予后辈,确保世世代代都有护道手段,且随着飞升的人越多,理论上后辈就会越强,能应对的事情的范围,也会越大。
  看起来,若是转职修真者,会失去这个源源不断补完天庭的优势。
  可是,修真者,压根没有授箓。
  他在此道之上,衍生出的一切经验,一切手段,一切能力,几乎都可以传承下去。
  还有一个天庭体系永远无法比的优势,那便是覆盖范围极广,如同大日普照,目之所及的一切,似乎都在覆盖范围内。
  看似是有教无类,会生出新的祸端。
  可老天师亲自感受后,最是清楚。
  修真者先重境界,境界到了之后,颇有一种神通自来的意思。
  而不修力,只修境界,却能自行入道修真的人,基本可以确定,不会是什么凶恶残暴之徒。
  而不修境界,只修力,则是难上加难。
  这个修力的方法,目前还真只有温言有完整版。
  甚至温言那,也只是奠定完整基础的方法。
  有天赋,心不纯,给他们开了门,他们也迈不过那看似最简单的门槛。
  某种程度上来讲,修真的门槛,比门槛最低的练武还要低。
  从另外一个方向看,这门槛似乎又比修道的门槛还要更高。
  老天师亲自感受之后,对这些的理解是最深的。
  因为他心意未定之时,就算是他,在已经先修了力的情况下,竟然也没能入门,化作修真者。
  如今只是一念之间,便完成了转化。
  而后面的路,他却明白,是需要他自己走,自己参悟,没法再抄温言了。
  越是如此,他却愈发感觉到欢喜。
  站在顶峰便代表着前无路,只有站在这个位置,才能明白这不是什么好事。
  此刻,一方未知,却又充满无限可能的路,摆在面前,那可不就是大欢喜。
  老天师面带笑意,看向似是略有些翻腾的云海,他没开坛,只是站在大坛前,伸出手捏雷印,再化道指,遥指云海。
  云海之中,云雾激荡,骤然化作一道雷霆炸响。
  那略有些翻腾的云海,在一声惊雷之后,便慢慢平复,恢复了原样。
  几分钟之后,一个弟子走来,拿着手机。
  “老天师,总部长电话。”
  “好。”
  另一边,温言还在让太师叔祖和三位师叔祖感受他体内的力量运转。
  果然不出所料,三师叔祖感悟的最快。只不过,三师叔祖感悟之后,行功路线跟温言的不太一样。
  三师叔祖说,先悟道,再修力,他感觉温言这个不是太适合他。
  温言的太过全面,太过复杂。
  完成转职没什么难度,也是三师叔祖最快,三师叔祖完成转职之后,便让其他人等等。
  完成转职之后,三师叔祖也察觉到了修真者跟道士的区别。
  “我是守山人,本就无法飞升,倒是无所谓,你们还是斟酌一二吧。”
  然后三师叔祖便开始飞速进入修力阶段,温言的行功路线,双臂上的路线,三师叔祖只按照自身感觉,取了三分之二。
  而双腿行功路线,只需了三分之一。除了主干一样之外,温言行功路线之中,一级枝取三分之一,二级枝取五分之一,到了再次分枝的时候,他便一点也不取了。
  躯干更极端,只取了主干和一小部分下一级分枝,别的都不要。
  到了这一步,温言看着三师叔祖坐在那里,都感觉三师叔祖像是一柄尚未出鞘的利剑,行功路线简单粗暴,行功速度,比温言快了三成。
  这还仅仅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温言有些吃惊,但又觉得很正常,三师叔祖无论是心意还是境界,亦或者底蕴,道行积累,意志坚定程度等等,全方位都吊打他。
  如今给开了门,又有标准答案摆在眼前,自然进度飞速。
  温言反过来抄作业也抄的开心,他的新道。除了几个手印之外,他干架的时候,还真就跟普通武者一样。
  最妙的是,三师叔祖境界虽高,可跟练飞剑一样,都是走的纯粹的力,于道行无甚帮助。
  温言就需要这种能抄的东西,他现在需要的就是护道手段,积累和底蕴没法一朝一夕的提升,那只能先保证不死,才能慢慢积累。
  第548章 按死节奏在襁褓,不如就叫剑哥
  温言现在是真感觉到了差距,哪怕因为修真者已经出现,大门已开,新道入门的难度会暴跌。若是遇到合适的人,入门难度比武者入门还低。
  可三师叔祖仅凭数十年的积累,还有天生天赋和数十年培育的感知,就能精准地明白自己适合什么,且毫不犹豫。
  入门之后的基础修行,有温言这个标准图鉴作为参考,修行也是势如破竹,恍如利剑穿刺,干脆利落,好像都没有什么阻碍。
  这便是意志极其坚定,对自我认知极其清晰,且境界极高的表现。
  温言近距离感受,记下了三师叔祖的行功路线,能清晰的感觉到,其中有一种意,跟剑哥一样。
  在之前,温言自己莽新道的时候,哪里有这条件,也没积累,境界也不够,所以他只能莽。
  而行功路线这种东西,他也无法确定哪些是必须要,哪些是可以舍弃。
  他只能按照本能,全部都要,全部不舍,以至于到了最后,行功路线上。除了主要大循环的主干之外,至少都有三级枝,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四级枝。
  而这个大循环之下,基本就是最完整的行功图。
  温言在试验指印的时候,就已经体验过,很多指印引动力量,构建出一个小的新循环,其实根本不需要如此繁杂的行功路线。指望以人主动引导为主,难度太高,不太现实,让力量如同血液循环一样,绝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自行运转,才是最合适的。
  温言想要的,就是此刻感受到的,对比他自然的行功路线,简单了非常多,而且是纯力的路线。
  他记下了行功路线,试着主动调整,试了几次,这会改变他原有的自然行功路线,有些难度,远没有三师叔祖这般自然顺畅,不过,好歹不是不能抄。
  这些高功大佬,转职修真,自然而然的境界就很高,实在是太离谱了。
  境界高,后面衍生出的所有东西,都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这就是修真者境界高之后的标准特征之一,神通自来。
  温言抄得不算很顺,却也依然很开心,在扶余山待了半天,三师叔祖手把手的反过来教他,最起码他专心致志的时候,已经能在原有的自然行功路线之中,换到这种特定方式的新行功路线。
  等到他离开绝对专注的状态,体内的行功路线就又会自然而然地换回原来的。
  这到底不是他原生感悟的东西,的确没那么顺畅。
  但这也足够验证,三师叔祖转职之后,至少修力这方面,是可以传给别人。
  只不过,若是天赋、境界都不够的话,修行起来会很吃力。
  而修行境界,就纯靠个人悟性心性平日积累等等来提升,最终落于实际,其实也就是很平常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芸芸众生,参与到滚滚红尘里。
  这些东西,就是温言自身的想法,一步一步,最终映照到职业上的显化。
  作为开山怪,自然会影响到职业本身的基调。
  三师叔祖直接转职,一方面是因为他作为主修力的守山人,本就没法飞升,根本不在意会有什么影响。
  另一方面,他也是想亲自感受一下。
  若是修真者的修行跟道门的修行有冲突的话,温言说不得要被针对的更多,修真者职业也要被针对。
  这是非常纯粹的屁股决定脑袋。
  扶余山的几位长辈,都清楚会有前辈高人不介意,可能还会欣喜修真者的出现。
  但整个道门里,可不是人人都是心性悟性道行、境界都高的高功。
  高功之所以是高功,是他们各方面都高,才被称之为高功。
  本就是极少数人。
  绝大部分道门的人,可都没这境界。
  如今亲自试了试,三师叔祖便放下心来,修真者和道门的修行,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了。
  修道修境界,诵经读书,恪己守礼,明心见性,只会让修真更容易。
  而欲飞升者,不修真即可,道门里之前就有只修境界,不修降妖伏魔的道长,而且地位都很高,很受人尊敬。
  而本就没希望飞升,或者不愿飞升的人,那就去修真,也并没有什么不好。
  这个职业包容性很强,或者说兼容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