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我就喜这种。”宋泊摩挲着钱袋上头的线,这可是江金熙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纹样,当是世上无价之宝,他定会仔细爱护。
  不过既然江金熙不会绣活儿,绣这钱袋肯定难免被针扎着。
  “你的手可有被针扎着?”宋泊问。
  “没有。”江金熙答。
  宋泊不信,让他抬起手来,右手执针确实未有针孔,但左手食指上却有些几个的小红点,一看便是扎针留下的伤口,宋泊一阵心疼,道:“为了给我绣个钱袋,给自己扎了这么多个小口,这哪儿值得。”
  做手工难免受伤,宋泊知道这点,若是绣一个钱袋要挨那么多次针扎,那他还不如不要那个钱袋。
  “不疼,都是小口子,过几日就瞧不着了。”江金熙答,“前几日扎得多,今日我熟悉了,一次也没扎着,可是厉害了?”
  “厉害了。”宋泊说着,牵起江金熙的左手,轻吻了下那被针扎的食指,“只是下回莫要再做了,伤口不大总归是伤,我心疼的。”
  江金熙侧面看着宋泊,宋泊的脸离他极近,眼中的心疼都快漫了出来,江金熙心软,蹭了下宋泊的脸,道:“好,那我下次便做些不伤手的东西送你。”
  第110章
  翌日,趁着江金熙还未上工,宋泊与江金熙由阿朝驾车带着上了霞县。州府给的五亩地得去瞧瞧,看看是农地还是什么别的地,好做打算赚些钱填补家用,虽说成了秀才免了一成赋税,但读书花销不少,还是需要有些进项。
  今日天气不错,空中云层将太阳遮着,热气散去一些,没那么热适合出行。
  从传福镇去往霞县的官道平整,江金熙将车窗帘掀开固定在车窗框上,他们出发的时间早,阳光不烈,风中还有些清晨的凉气,吹在面上十分舒服。
  江金熙背靠车厢,问宋泊:“对那五亩地你可有什么想法?”
  “若是田地就找些佃户来种,若是商铺就做些生意,若是宅院......就租出去好了。”宋泊牵起江金熙的手放在手中,“我希望这五亩地是商铺。”
  “为何?”江金熙道。
  “若是商铺你就可以来霞县开医馆,我就能日日瞧着你了。”宋泊道。
  上半年他月月只能见着江金熙两日已是折磨,接下来还得在县学中再待上一年,才能靠着乡试,这般算来,加上春节假期,他一年至多只能见着江金熙一月时间,这让他怎么遭得住。
  他们可是恋人!哪有恋人与他们相同天天见不着面。虽说读书重要,可见不着自家爱人总是心想,也挺闹心的。
  “说到底就是想我了。”江金熙笑道。
  “那当然会想的。”宋泊道:“你难道都不想念我吗?”
  “当然是想的。”江金熙捏着宋泊的指尖,每次从愈馆下工回到家中,见着宋泊的书房暗着灯,心中总升寂寥之感,再回到主卧房一人睡在床上,夜似乎难熬许多,“我自然也希望是商铺,又可以赚钱填补家用,还能离你近些想见就见。”
  在宋泊和江金熙的期望下,愿望成了真。
  到霞县,两人顺着地契寻去,确实是一间商铺,这商铺位置极佳,处于霞县县中心的外围,离县府近,离百姓们的平民区也近,五亩地占地不大,但做个小生意却绰绰有余,从外观瞧来,这商铺建成不久,外观还带着几分新,这般好的商铺不应被官府拿来当赏赐,大抵是原主家发生什么事,这商铺被官府收去,这才让宋泊捡了个漏。
  阿朝把马车的踏脚拿下来,宋泊先一步下马车,随后转身让江金熙牵着他下车。
  两人站在商铺前头,商铺大门被一把铁锁锁着,宋泊从怀中拿出钥匙,从右往左将钥匙插入锁孔中,咔哒一声,锁便被打开了。
  宋泊让江金熙后退些捂住口鼻,他一把推开铺门,门一开,商铺内的灰尘飘了出来,关得越久,里头灰就越多,门开了解放出来,还带着一股霉味,实在不好闻。
  尽管宋泊开了门以后及时退后还捂住口鼻,但还是被灰尘熏了去,打了好几个喷嚏。
  江金熙从怀中拿出帕巾给宋泊擦鼻子,面上瞧不见的灰尘都被擦去,宋泊才恢复平静,没有继续打喷嚏。
  两人站在商铺外头,等灰散去些后,才跨步进了商铺。
  原主家或许真的发生了什么事儿,商铺内一件器具也无,空空如也,这商铺只留下个空壳。
  宋泊先将商铺内的所有窗户都打开来,让阳光从外头透进来,杀杀菌。
  江金熙在商铺内走了一圈,五亩不大,前院开店的地儿一会儿便走完了。
  “我觉着这地儿用来开个小医馆倒也合适。”江金熙说。
  一来医馆需要建在人群集中之地,二来医馆无需太大的地儿,有个放药柜、放医床的位儿足矣。
  “你觉着合适,我们就商量商量、着手准备。”宋泊道,他没有经商的头脑,做做学问还成,让他开店确实专业不对口。
  “我觉着应当可以。”江金熙道。
  商铺内没个椅子不好说事,两人在商铺内待了会儿,便启程回传福镇。
  回到传福镇,宋泊陪着江金熙去了愈馆,开医馆这事儿还需愈馆支持,自得去与宋师傅商量商量。
  “在霞县开医馆啊......”宋师傅摩挲着下巴。
  江金熙是个学医的人才,这半年在愈馆内他新学了不少技术,独自开医馆已然够格,“这倒也是个法子。”
  “只是我们未开过店,这才来问问宋师傅的意见。”宋泊道。
  愈馆最初只有宋师傅一人,现在馆内大夫、药师不少,连着店铺也从一层变成三层,这都是宋师傅经商有方,才能一步步做大做强。
  “我倒是能给你些意见。”宋师傅道。
  开店铺最重要的便是商品质量,医馆与其他商铺不同,最重要的便是医术,若是药到病除,医馆只会越开越大,故而大夫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吴末跟了我许久,是个行医高手,我让他与你同去医馆,这店儿便能开下去了。”宋师傅道。
  宋泊与江金熙两人对视着,都从对方眼中瞧见了惊讶。
  吴末是愈馆的支柱人物之一,宋师傅豪言一说便将吴末派到他们医馆上来,这可是个天大的助力。
  江金熙不确定自己的耳朵,再问:“您是说让吴师叔来吗?”
  “是。”宋师傅对自己这个决定十分满意,江金熙是他喜爱的徒孙,吴末又是他所有徒弟中除宋茶栽以外最厉害的,由他去帮助江金熙把医馆开起来,也是情理之中,“只是那薪钱就得由你出了,你吴师叔可是厉害,少钱请不动他。”
  “那完了,店儿刚开始肯定没有薪钱的。”江金熙说。
  “无妨,*我们给他分红就是。”宋泊道。
  吴末若是来帮江金熙,那定然不能给人家普通员工的待遇,怎么说也得分上三分分红,剩下七分,四分给江金熙,三分为店内流转资金。
  “那我问问吴师叔。”江金熙道。
  宋师傅将吴末唤了上来。
  “师傅,可有何事?”吴末问。
  其实宋师傅把吴末唤上来以后便可走了,但他也想这事儿能成,便还坐在里头,吴末看着他的面子,应该不好拒绝。
  “是这样的吴师叔。”江金熙起了身,给吴末搬了把凳子,边搬着边把之前他们说的事儿说了出来。
  “可以啊。”吴末答应得很快,“这可是宋榜首名下的店铺,还有江丞相的哥儿坐镇,生意定然差不到哪儿去,三分分红也够我大赚一笔了。”
  宋泊倒是忘了古代的名人效应,他成为宋榜首,百姓们天生着就会对他多几分敬佩,他名下的医馆,百姓们也更乐意来,毕竟有个名头在这儿,出了事不至于无处寻人。
  如此便这般定了。
  开医馆第一件事便是得定名去州府内登记,三人一商讨,取了个简单的名儿,百安馆。
  馆中无任何器具,还得出去采购一番,开医馆自然得要有草药来源,还得去找合适的药商,这些事忙活下来,百安馆还没开起来,日子已经到了八月三十一日,明日宋泊就得重新回到县学当中。
  “你去县学以后,别担心百安馆的事儿。”江金熙说着,百安馆现在还不能住人,他与吴末便订了客栈住,先订了一月,因着是个大客户,所以房金低些,他们现在身上可有两百两,付个房钱绰绰有余。“有吴师叔和青桥帮我,我猜九月底就能开业,到时正好遇着你休息,你来剪彩。”
  宋泊知道江金熙能干,把这活儿全权交与他,他自也是放心的。
  宋泊牵起江金熙的双手,道:“百安馆晚些时候开也成,你可别累着自己。”
  “我知的。”江金熙抬眸看着宋泊,面前这人比初次见面成熟不少,两人一起经过许多事,二十出头的年纪却沉稳得让人可以安心依靠,江金熙上前一步,脑袋靠在宋泊的胸口处,双手从前穿过腰侧环住宋泊的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