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来啦。”院内响起李会书的声音,李会书这年纪正在换嗓,说话声与以往有些不同,有一点点与鸭子声相似。
  李会书拉开院门,瞧着门口站着的人欢呼出声,“宋叔叔!江哥哥!还有这位......”李会书第一次见着阿朝,不认识阿朝是自然的,他求助般地看着江金熙,两眼圆圆似鹿眸。
  江金熙见李会书撒娇,他抬手遮着嘴笑了下,而后与李会书介绍着,“这是家里马夫,你叫他朝叔就行。”
  “朝叔。”听了江金熙的话,李会书乖巧唤了声。
  阿朝话少,听到李会书唤他只是点了下头,算是答应了。
  “你爹爹和娘亲呢?”宋泊往院内望去,家中看来不像有其他人在的样子。
  “爹爹去上工了,娘亲去卖豆腐。”李会书算了下时间,“娘亲应当马上回来了。”
  正说着,阿篮卖完豆腐回来了,远远瞧着自家门前围了人,她加快了脚步,靠得近了才发现是宋泊他们。
  “来了怎么站在门口呢?”阿篮说着,剐了李会书一眼,“会书你就是这么待客的?”
  李会书接着阿篮的眼神,忙侧身让位,“对呀,我怎么拦门口了,你们快进来。”
  江金熙让阿朝帮阿篮把豆腐车拉进来,五人进了院子,李会书把院门合上。
  阿篮刚理好豆腐车上的东西,一转过头,宋泊提着猪肉与她说道:“家中收了头猪,想着也吃不完便拎了些来,你们可别嫌弃。”
  阿篮识得好肉是何种模样,宋泊拎来的这块肉肥肉相间、纹理分明,一瞧就是好肉,她推着肉,说:“怎么又带东西来呀,上次便说着不用这么客气了。”
  宋泊那儿拎的只是一小部分,江金熙直接喊阿朝把肉放进厨房中,“嫂子,排骨放你厨房咯。”
  “诶。”阿篮既要拦这个又要拦那个,两厢之下就是谁也没拦住,“要我收肉,那今晚你们可得留下来吃饭。”
  无功不受禄,虽说她家与宋泊家亲如一家,可到底不能总收人家东西,总得回馈些。车上豆腐都已经卖光了,家中也没留什么东西可以当回礼,阿篮思来想去,想着做一桌好菜也行。
  “那自然好。”宋泊道。
  吃完饭回去就很晚了,江金熙怕冰行关了门,便让阿朝去冰行买冰,他给阿朝定了价位,超过便不要,未超过就买些回去用着。
  阿篮是个下厨的好手,她一个人在厨房中忙碌着,没一会儿便飘出了菜香。宋泊和江金熙想进去帮忙,都被阿篮赶了出来,无法,宋泊和江金熙只能到李会书的房中,看看他功课学得如何。
  自上次自己落榜,宋叔叔得了案首以后,李会书便发愤图强,将宋泊当成自己的榜样,每日读书时间多加一个时辰,并且会将宋泊留下的书籍翻来覆去背过,直背到任意问个地方他都能答出来,这才满意。
  宋泊随便问了几个问题,李会书都对答如流,宋泊道:“不错呀,进步不小。”
  李会书不好意思地挠着后脑勺,“这还未到宋叔叔的五分之一呢。”
  “明年没有县试,你可沉淀沉淀,下次一举上榜。”江金熙道。
  县试三年两次,昨年和今年都举行了县试,明年只会轮空,正好给了李会书安心读书的机会。
  “是,我定好好与宋叔叔学!”李会书说道。
  三人在房中待了两刻时间,阿篮把饭菜做好了来,李五下了工回到家,发现宋泊和江金熙来了家中,可是欣喜了一阵。
  饭桌上,李五直与李会书说,“你宋叔叔可是两试榜首!你可别丢了你宋叔叔的面儿。”
  今儿个李五上工时听着消息,说是传福镇出了个院试榜首,他再打听来,才知道是宋泊。
  打听着这个消息他正想买些礼物明日寻宋泊去,却没想着宋泊快他一步,早些来了。
  “什么?!”李会书彻底惊讶了,他常窝在家中读书,对外头的事儿一律不知,没想到宋泊不仅是县试案首,还是院试榜首,当真是个非常厉害的人。
  “我也听着了,宋弟确实厉害。”阿篮跟着道。
  阿篮在街上摆摊,遇到的百姓自然少不了,有从宋泊那儿拿了赏钱到她豆腐车前买豆腐的百姓,他们嘴上聊着,阿篮也就顺耳听了,她家夫君居然能认识着这么个了不得的人物,真是他们家烧了高香了。
  “嗨,没那么厉害。”宋泊谦虚着回道。
  李五吃着饭忽然想起贺礼这事儿,“你来这么早,我都没给你备贺礼呢。”
  “还需什么贺礼呀,不用。”宋泊说。
  这几日光收礼便收到手酸了。
  “那哪儿成。”李五道,院试榜首这么大的喜事,他作为宋泊的好兄弟怎么会不备上一份贺礼,且不说贺礼价值多少,就是这份心意得在。
  “我想着嫂子做的豆腐,不如送我几块新鲜豆腐*就成。”宋泊说。
  手工做出来的豆腐总是口感不同,上次宋泊拎了豆腐回去煮了鱼汤,那豆腐入口即化好吃极了。
  李五揽着宋泊的肩膀哈哈笑道:“成!给你送一车去!”
  宋泊和江金熙在李五家待了一晚上,把李会书的功课说了,酒也喝了个尽兴,回到家时迎接他们的又是个冰凉的卧房,可谓度过了个幸福的一天。
  翌日,江金熙叫来了阿朝,问他昨日的冰买了多少。
  那冰行不愿意放过阿朝这个大顾客,便由着阿朝砍价,本来一斤二十钱的冰,硬是被阿朝砍到了十七钱一斤,这价儿正在江金熙的预算当中,不算贵可以多买些。
  阿朝让冰行每日送二十斤的冰来,主要是用在主卧房内,其他人每日只用得了两斤冰。
  问了冰的事后,江金熙便带着青桥出了门,临走时与宋泊打了声招呼。
  宋泊坐与书房内读书,听着江金熙的话便应了声“嗯”。
  江金熙自有他的自由,出门只要说一声不至于找不着人就行。
  不过江金熙这门儿一出便出了一天,开始宋泊还以为他去愈馆上工了,可晚了出去寻人才知道江金熙请了半月的假,为的就是陪着宋泊参加院试。
  等宋泊再回家时,江金熙已经带着青桥回来了。
  “你去哪儿了?”宋泊问。
  “我去李五家了。”江金熙答。
  “你去哪儿做什么?”宋泊再问。
  “你不是喜欢嫂子做的豆腐,我便想去学学。”江金熙答着,眼神中有一丝丝闪躲。
  去李五家应是真的,但理由可能是假的,宋泊抓着这一丝变化,也没问江金熙。
  毕竟还有青桥陪着,应该不是做什么坏事。
  第三日,江金熙又是吃了早饭便出门。
  宋泊心中虽然有几分好奇,却也没当个跟踪狂跟着江金熙去,江金熙该有自己的空间,他静下心来,在书桌前认真学习,有了每日从冰行送来的新鲜冰块,书房的温度降了些,正合适读书。
  晚饭前,江金熙赶了回来,像是有了个时间表,准时出门又准时回家。
  第四日,宋泊按着捷报官所说的时间出了门,那时儿江金熙还未回来,他便交代着简言,若是江金熙回来了就跟他说他出门赴宴了。
  到了碧河前,河上停着一艘足以容纳百人的巨型船,船停靠在河边,搭了个木梯子往船上。
  船口前站了不少官员,边儿还围着百姓,听闻今日林县令宴请新晋秀才,他们都想看看秀才们长什么模样,便都来凑热闹了。
  “宋榜首。”捷报官也在官员行列当中,他朝宋泊行了一礼。
  捷报官既负责送贺礼,自去过每个秀才家,识得每位秀才,故而被安排在门口,引导秀才们上船。
  “捷报官。”宋泊抬手回礼。
  “宋榜首可直接上船,船上位置不固定,你可随便选择。”捷报官侧身给宋泊让位,宋泊顺利地上了船。
  今年传福镇的新晋秀才并不多,按宋泊所知加上他也就只有五人,包下这么艘大船,应是有其他人一起参宴。
  刚在船上走动两步,便遇着秦闻,秦闻是传福镇中有名的人物,林县令此次也邀请了他。
  秦闻见着宋泊便是一声贺,“宋公子,恭喜恭喜。”
  “多亏秦老板给的书以及对于科举的指点,宋泊才能一举夺魁,得到榜首。”宋泊道。
  秦闻确实帮他很多,他在几十年前参加过科举,甚至过了殿试,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几十年前的科举与现在相差不大,秦闻参加科举的经验还用得上,这次宋泊能考中榜首,自身学识占八十,其余人的帮助则占了二十,而这二十中,秦闻占了大头。
  “哪里,都是你聪慧,才能考得榜首。”秦闻说。在他百书阁上工的抄书先生哪个不想考中,可日夜熏陶下来,也就只出了宋泊这么个独苗,教的内容相同,而结果不同便是因为人不同,宋泊是他开店以来见过的最有灵气的人,往后的恒国官场上定会多出一颗耀眼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