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就是就是!”宋灵铃紧跟着附和道。
“多谢你们。”江金熙笑应。
天下谁人不愿听夸奖的话,江金熙本来心中还有些郁气,听他们一夸,愉悦将郁闷挤出心房,他开心起来。
他俩的用意身为事中人的江金熙怎会不懂,坏事已是过去,通过这事儿他彻底看清,宋泊当真是个真真正正的好人,会在他无助的时候及时赶到,会在他失落的时候哄他开心,与他以往梦中梦到的真命之人越发相似了。
江金熙看向宋泊,宋泊正负手而立于船头,风吹起他的衣裳,一身的风度翩翩让江金熙以为宋泊穿的不是平民百姓穿的布衣,而是文人雅士的长袍。
宋泊似有所感,他转过头来朝江金熙一笑,江金熙听见了雷鸣之声,那是他的心跳。
在湖上飘了一个时辰多,船夫起杆回岸上,太阳开始渐渐往西偏,他们的船刚到岸边,就有看着像是小厮的人在等着他们。
“可是宋小姐?”小厮走上前来,问宋灵铃。
“你是?”宋灵铃疑惑地打量来人。
“我是林县令家的小厮,县令让我来请你们回府用餐。”小厮答。
宋泊这才注意着,小厮身后还有个马车,这马车可比他们来时那架高级多了。
县城中骑马,那可是非富即贵的身份,也就林县令派来的才有这般气派。
“那你去吧,我与宋泊先回客栈。”江金熙说着就打算与宋泊一道儿先行离开,却没想着小厮也拦住了他俩,“县令要我请你们三人一块儿同去,少一个人我可怎么交差呀。”
宋灵铃是宋里正的女儿,他俩与宋里正无亲无故的,林县令请他们去作甚?就算是为民着想的清官,也不会请平民百姓去他家中吃饭吧。
“请诸位上车。”小厮偏了身,抬手引众人上车。
既然是林县令所请,不管他目的为何,不去终归是不合适。
宋泊与江金熙两人对视一眼,宋灵铃第一个上了车,宋泊扶着江金熙也坐上了车。
来时着急,现下歹人已经被抓了进去,他们才有心情欣赏起霞县的街景。
霞县带了个县字,比近里村大了不知一星半点,周围的商铺也比传福镇中的大,除了商铺,没有店铺的流动小摊也很多,街上热热闹闹的,都是说话声。
前头有些拥挤,马车被挤在人群之中,宋泊沿窗往外看去,正好有个卖冰糖葫芦的商贩就站在他们马车边儿,糖葫芦靶子上插着的糖葫芦个个看起来都很不错。
宋泊从车窗内伸了手出去,指尖戳了戳摊贩的肩膀,摊贩转头看来,他问,“一串多少?”
“一串三钱。”小摊说。
恒国的糖很贵,冰糖葫芦外面那层糖衣就足以让它的身价飙升,不过毕竟是摊贩卖的东西,没有那些店铺成本,宋泊还是得讲讲价,“两串五钱,成就拿了。”
人潮涌动,只要前头的人稍微让开一些,马车的行进速度可是他赶不上的,摊贩一合计,应声:“行!”
宋泊从怀中掏出那个素钱袋,从里头掏出五钱交到摊贩手中以后,便拔了糖葫芦靶子上看着最好的两串冰糖葫芦,江金熙一串,宋灵铃一串。
心情不好吃甜最合适,江金熙本身就爱吃甜,肯定也喜欢吃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
果然,江金熙拿到冰糖葫芦以后,肉眼可见的眼中有了光亮,他与宋泊道了声谢,张口便咬下最头的一颗山楂,很酸,但甜又盖过了那抹酸,甜进了他的心中。
宋灵铃手里握着冰糖葫芦,没想着自己也能有一份,宋泊买冰糖葫芦的全过程她是看在眼中,不过宋泊只买了两串,很可能只买了他与金熙哥的份。这下手中被塞入一根冰糖葫芦,也是意外之喜,她道:“谢谢。”
马车稳稳行到林府,林县令就算再怎么清正廉洁,还有的面儿还是得有的,面前的房子虽然也是三进院儿,却比宋里正家的三进院儿大了好几倍,从院门口要走进宴客的膳厅还得一阵子呢。
小厮引着他们进了院儿,迎面便是一棵苍劲的松树,松树以后有个人工的池塘,塘上建有一条道,可容纳两人并肩而行。
宋灵铃没见过这般大气的院子,一跨进院内就兴奋地到处瞧,反观江金熙,就像看见了间寻常屋子一般,一丝神情波动也无。
也是,江金熙可是京城中大官的孩子,这院子再怎么大,肯定也是比京城高官的院子差些的。
进了膳厅,厅内摆着一张大圆桌,一张足以容纳十人同时入座的大圆桌,桌上铺着布,布上已经摆好了餐具。
厅内只有婢女在,宋泊、江金熙和宋灵铃就按着婢女的说法,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宋灵铃挨着江金熙坐,她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心跳倍儿快,紧张得不行。
“金熙哥,你怎么一点儿也不紧张那?”宋灵铃抓着江金熙的手,她的手已经冰凉得在冒冷汗,江金熙的手却还是微热着。
“县令又不吃人,何须这么害怕?”江金熙反问。他不仅手不冷,连面色都如平常。
宋灵铃细酌了下江金熙的话,发现好像确实是这么个事儿,可林县令毕竟是她长到现在接触的最大的官儿,说不怕也不可能,她又抬眼看向宋泊,发现他还有心情打量屋中装饰,应当也是不太害怕。
难道是她想太多太严肃了?不然这两人同她一般从村子里出来的,怎么好像对这种场合十分熟悉。
夜色完全暗了下来,屋内烛火越发明亮的时候,林县令和宋里正的交谈声才渐渐出现,由远及近。与他俩一块儿来的还有个中年女子,女子头上带着一根青宝石黄金簪,身上穿着带有暗纹的丝绸衣裙,手还揽在林县令的手弯之中,当是林县令的夫人。
“都来啦。”林县令走了进来,在位子上坐下,他坐在正位上,摆了摆手,便有婢女拿着东西进来。
当官之人规律是多,吃饭前还有婢女端水来洗手,江金熙很自然地将手伸了进去,两手相靠着洗净了手,再接过婢女给的手巾,擦干双手,整个流程流畅,像是经历了百遍。
宋泊作为大学教授,他也知道官家会有什么规矩,他边洗手边瞧着人,只见林县令洗手之时,时不时会往江金熙这儿瞟上几眼。
宋泊几乎确定,林县令对江金熙有几分关注。
只是不知道这关注,到底是出于何种心思的关注。
第34章
林县令坐在主位,婢女将菜一道道摆上来,摆了整整一桌子。
按理来说,席面上的菜数比人数多两道就足够招待了,可林县令毕竟是当官的人,排面得足,不过五个人的席,却十分有面儿的摆了十道菜。
在为官之人院中吃饭规矩很多,得等设宴的主人家动筷,其他人才能跟着动筷。
好在林县令不是个啰里巴嗦的人,他说了句欢迎他们来以后,便先动了筷子。
官家的菜与外头饭馆卖的还是不同,他们大多有家厨,家厨会按着主家的喜好做菜。
林县令大抵是从北方来的,桌上半数以上都是北方菜,宋泊随意夹了一筷子,便被里头的盐味咸着,看来林县令还是个口味极重的人。
坐在官家的饭局上,不能随意站起来夹菜,有自己心仪的菜,也只能眼睁睁瞧着。
江金熙又往咕噜肉那边瞥了一眼,这是江金熙瞅的第五眼了,宋泊抬起右手,长臂一伸,精准地夹住一块圆形咕噜肉,接着往右边一递,咕噜肉落入江金熙的碗中。
那咕噜肉在宋泊左手边再过去的位置,以江金熙的位置来看,必须得站起来弯腰才能夹着。
为了礼貌,江金熙定然不会站起来。
“你怎知……”碗中落下一块橙黄色的咕噜肉,江金熙有些惊讶,他拉了下宋泊的衣袖,在他耳边轻问。
“还想吃叫我就是。”宋泊小声回应。
林县令看着宋泊与江金熙这侧,说:“新婚夫夫的感情就是好哈。”
林县令的话一出,场上变得沉默,宋里正接话,“是比咱们老夫妻浓情蜜意一些。”
“江夫郎爱吃甜,可是南方本地人呐?”林县令说。
这话问着自然,但细思却无半点儿道理。江金熙只是来报官的普通人,林县令这话像是在打探江金熙的来处。
宋泊看过原著,知道江金熙的身份不简单,而林县令这话又是从何问起?
官场之人最善伪装,表面看着老好人的人,背地里可能也在做着不可见人的勾当,宋泊起了警惕心,他道:“内人确实是南方人。”
若林县令是江金熙父亲那边的人倒是还好,可如果林县令是江金熙父亲对头的人,那暴露江金熙无疑就是在害他。
基于这般的思索,宋泊决定再打探一下,也不能一句话说死。
江金熙把咕噜肉夹入口中,他的心跳有些加快,等嚼透了以后,他才故作冷静地答道:“我确实是南方人。”
“这样吗?我看着他面善,还以为也是从京城来儿的人。”林县令说。
“多谢你们。”江金熙笑应。
天下谁人不愿听夸奖的话,江金熙本来心中还有些郁气,听他们一夸,愉悦将郁闷挤出心房,他开心起来。
他俩的用意身为事中人的江金熙怎会不懂,坏事已是过去,通过这事儿他彻底看清,宋泊当真是个真真正正的好人,会在他无助的时候及时赶到,会在他失落的时候哄他开心,与他以往梦中梦到的真命之人越发相似了。
江金熙看向宋泊,宋泊正负手而立于船头,风吹起他的衣裳,一身的风度翩翩让江金熙以为宋泊穿的不是平民百姓穿的布衣,而是文人雅士的长袍。
宋泊似有所感,他转过头来朝江金熙一笑,江金熙听见了雷鸣之声,那是他的心跳。
在湖上飘了一个时辰多,船夫起杆回岸上,太阳开始渐渐往西偏,他们的船刚到岸边,就有看着像是小厮的人在等着他们。
“可是宋小姐?”小厮走上前来,问宋灵铃。
“你是?”宋灵铃疑惑地打量来人。
“我是林县令家的小厮,县令让我来请你们回府用餐。”小厮答。
宋泊这才注意着,小厮身后还有个马车,这马车可比他们来时那架高级多了。
县城中骑马,那可是非富即贵的身份,也就林县令派来的才有这般气派。
“那你去吧,我与宋泊先回客栈。”江金熙说着就打算与宋泊一道儿先行离开,却没想着小厮也拦住了他俩,“县令要我请你们三人一块儿同去,少一个人我可怎么交差呀。”
宋灵铃是宋里正的女儿,他俩与宋里正无亲无故的,林县令请他们去作甚?就算是为民着想的清官,也不会请平民百姓去他家中吃饭吧。
“请诸位上车。”小厮偏了身,抬手引众人上车。
既然是林县令所请,不管他目的为何,不去终归是不合适。
宋泊与江金熙两人对视一眼,宋灵铃第一个上了车,宋泊扶着江金熙也坐上了车。
来时着急,现下歹人已经被抓了进去,他们才有心情欣赏起霞县的街景。
霞县带了个县字,比近里村大了不知一星半点,周围的商铺也比传福镇中的大,除了商铺,没有店铺的流动小摊也很多,街上热热闹闹的,都是说话声。
前头有些拥挤,马车被挤在人群之中,宋泊沿窗往外看去,正好有个卖冰糖葫芦的商贩就站在他们马车边儿,糖葫芦靶子上插着的糖葫芦个个看起来都很不错。
宋泊从车窗内伸了手出去,指尖戳了戳摊贩的肩膀,摊贩转头看来,他问,“一串多少?”
“一串三钱。”小摊说。
恒国的糖很贵,冰糖葫芦外面那层糖衣就足以让它的身价飙升,不过毕竟是摊贩卖的东西,没有那些店铺成本,宋泊还是得讲讲价,“两串五钱,成就拿了。”
人潮涌动,只要前头的人稍微让开一些,马车的行进速度可是他赶不上的,摊贩一合计,应声:“行!”
宋泊从怀中掏出那个素钱袋,从里头掏出五钱交到摊贩手中以后,便拔了糖葫芦靶子上看着最好的两串冰糖葫芦,江金熙一串,宋灵铃一串。
心情不好吃甜最合适,江金熙本身就爱吃甜,肯定也喜欢吃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
果然,江金熙拿到冰糖葫芦以后,肉眼可见的眼中有了光亮,他与宋泊道了声谢,张口便咬下最头的一颗山楂,很酸,但甜又盖过了那抹酸,甜进了他的心中。
宋灵铃手里握着冰糖葫芦,没想着自己也能有一份,宋泊买冰糖葫芦的全过程她是看在眼中,不过宋泊只买了两串,很可能只买了他与金熙哥的份。这下手中被塞入一根冰糖葫芦,也是意外之喜,她道:“谢谢。”
马车稳稳行到林府,林县令就算再怎么清正廉洁,还有的面儿还是得有的,面前的房子虽然也是三进院儿,却比宋里正家的三进院儿大了好几倍,从院门口要走进宴客的膳厅还得一阵子呢。
小厮引着他们进了院儿,迎面便是一棵苍劲的松树,松树以后有个人工的池塘,塘上建有一条道,可容纳两人并肩而行。
宋灵铃没见过这般大气的院子,一跨进院内就兴奋地到处瞧,反观江金熙,就像看见了间寻常屋子一般,一丝神情波动也无。
也是,江金熙可是京城中大官的孩子,这院子再怎么大,肯定也是比京城高官的院子差些的。
进了膳厅,厅内摆着一张大圆桌,一张足以容纳十人同时入座的大圆桌,桌上铺着布,布上已经摆好了餐具。
厅内只有婢女在,宋泊、江金熙和宋灵铃就按着婢女的说法,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宋灵铃挨着江金熙坐,她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心跳倍儿快,紧张得不行。
“金熙哥,你怎么一点儿也不紧张那?”宋灵铃抓着江金熙的手,她的手已经冰凉得在冒冷汗,江金熙的手却还是微热着。
“县令又不吃人,何须这么害怕?”江金熙反问。他不仅手不冷,连面色都如平常。
宋灵铃细酌了下江金熙的话,发现好像确实是这么个事儿,可林县令毕竟是她长到现在接触的最大的官儿,说不怕也不可能,她又抬眼看向宋泊,发现他还有心情打量屋中装饰,应当也是不太害怕。
难道是她想太多太严肃了?不然这两人同她一般从村子里出来的,怎么好像对这种场合十分熟悉。
夜色完全暗了下来,屋内烛火越发明亮的时候,林县令和宋里正的交谈声才渐渐出现,由远及近。与他俩一块儿来的还有个中年女子,女子头上带着一根青宝石黄金簪,身上穿着带有暗纹的丝绸衣裙,手还揽在林县令的手弯之中,当是林县令的夫人。
“都来啦。”林县令走了进来,在位子上坐下,他坐在正位上,摆了摆手,便有婢女拿着东西进来。
当官之人规律是多,吃饭前还有婢女端水来洗手,江金熙很自然地将手伸了进去,两手相靠着洗净了手,再接过婢女给的手巾,擦干双手,整个流程流畅,像是经历了百遍。
宋泊作为大学教授,他也知道官家会有什么规矩,他边洗手边瞧着人,只见林县令洗手之时,时不时会往江金熙这儿瞟上几眼。
宋泊几乎确定,林县令对江金熙有几分关注。
只是不知道这关注,到底是出于何种心思的关注。
第34章
林县令坐在主位,婢女将菜一道道摆上来,摆了整整一桌子。
按理来说,席面上的菜数比人数多两道就足够招待了,可林县令毕竟是当官的人,排面得足,不过五个人的席,却十分有面儿的摆了十道菜。
在为官之人院中吃饭规矩很多,得等设宴的主人家动筷,其他人才能跟着动筷。
好在林县令不是个啰里巴嗦的人,他说了句欢迎他们来以后,便先动了筷子。
官家的菜与外头饭馆卖的还是不同,他们大多有家厨,家厨会按着主家的喜好做菜。
林县令大抵是从北方来的,桌上半数以上都是北方菜,宋泊随意夹了一筷子,便被里头的盐味咸着,看来林县令还是个口味极重的人。
坐在官家的饭局上,不能随意站起来夹菜,有自己心仪的菜,也只能眼睁睁瞧着。
江金熙又往咕噜肉那边瞥了一眼,这是江金熙瞅的第五眼了,宋泊抬起右手,长臂一伸,精准地夹住一块圆形咕噜肉,接着往右边一递,咕噜肉落入江金熙的碗中。
那咕噜肉在宋泊左手边再过去的位置,以江金熙的位置来看,必须得站起来弯腰才能夹着。
为了礼貌,江金熙定然不会站起来。
“你怎知……”碗中落下一块橙黄色的咕噜肉,江金熙有些惊讶,他拉了下宋泊的衣袖,在他耳边轻问。
“还想吃叫我就是。”宋泊小声回应。
林县令看着宋泊与江金熙这侧,说:“新婚夫夫的感情就是好哈。”
林县令的话一出,场上变得沉默,宋里正接话,“是比咱们老夫妻浓情蜜意一些。”
“江夫郎爱吃甜,可是南方本地人呐?”林县令说。
这话问着自然,但细思却无半点儿道理。江金熙只是来报官的普通人,林县令这话像是在打探江金熙的来处。
宋泊看过原著,知道江金熙的身份不简单,而林县令这话又是从何问起?
官场之人最善伪装,表面看着老好人的人,背地里可能也在做着不可见人的勾当,宋泊起了警惕心,他道:“内人确实是南方人。”
若林县令是江金熙父亲那边的人倒是还好,可如果林县令是江金熙父亲对头的人,那暴露江金熙无疑就是在害他。
基于这般的思索,宋泊决定再打探一下,也不能一句话说死。
江金熙把咕噜肉夹入口中,他的心跳有些加快,等嚼透了以后,他才故作冷静地答道:“我确实是南方人。”
“这样吗?我看着他面善,还以为也是从京城来儿的人。”林县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