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是碴子粥特有的清甜香气,听到开门声,他猛地转过身,动作快得带起一阵风。
陆向阳回来看饭食少了一半,就知道邵寒回来了,但等了半天都没有人影,猜到对方是将饭菜送去给秦家,就烧着热水继续等人。
和邵寒搬过来这段时间陆向阳已经习惯了邵寒的陪伴,他看着空荡荡的房间还略有些不适应。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陆向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眉头习惯性地拧着。
他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迅速扫过邵寒全身,最终定格在他略显苍白的脸上和沾了泥点的裤脚,“路上没出事吧?”
邵寒脱下沾了尘土的棉袄,不等动手陆向阳就及时接过处理,宛若一对默契十足的老夫老妻。
邵寒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他疲惫地摇摇头,声音有些沙哑:“没事,就是秦大哥那边安顿好,又去了趟秦家,给大娘和小玥送了饭,说了会儿话,耽搁了。”
邵寒走到灶边,看着锅里翻滚的玉米粥,温暖的感觉一点点渗入冰冷的四肢,他笑着夸赞道:“你的厨艺又进步了,真香。”
陆向阳没说话,只是沉默地拿起灶台上的碗,盛了满满一碗稠稠的玉米粥,又从一个盖着布的碗里拿出一个温热的包子,一起递到邵寒面前。
“吃。”他的动作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强硬,言简意赅。
“你吃了吗?”邵寒不忘关心陆向阳一下,得到肯定答案后,他也没客气,接过碗筷就在灶旁的小板凳上坐下。
温热的粥顺着食道滑下去,熨帖着空荡冰冷的胃,也驱散了骨头缝里渗出的寒意。
他小口小口地吃着,屋子里只剩下他喝粥的轻微声响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陆向阳站在一旁,目光沉沉地看着他。
昏黄的灯光下,邵寒低垂的眼睫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鼻梁挺直,唇色因为疲惫显得有些淡。
他吃得专注又安静,仿佛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陆向阳的视线不由自主地滑过他握着筷子的、骨节分明的手,那双手白天还在处理秦野血肉模糊的伤口,此刻却安稳地捧着粗瓷碗。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陆向阳胸腔里翻涌,是看到邵寒平安回来的安心?是看邵寒如此疲惫的心疼?还是对邵寒不顾自身安危跑去照顾别人的……一丝恼怒?
陆向阳自己也分辨不清,他只是觉得心口有点堵,又有点软。
“手怎么了?”陆向阳的目光锐利地捕捉到邵寒左手手背上被树枝划出的一道浅浅红痕。
邵寒顺着他的视线看了一眼,不在意地笑笑:“没事,回来的路上天黑,不小心蹭了下树枝。”
陆向阳没再追问,但眉头锁得更紧,他转身从暖水瓶里倒了半盆热水,又兑了点凉水,试了试温度,端到邵寒脚边。
“泡泡脚。”他的语气还是硬邦邦的,动作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体贴,“山里寒气重。”
邵寒看着那盆冒着热气的水,微微一怔,随即心头涌上一股暖流。
他放下碗,对着陆向阳感激一笑,顺从地把冰冷的脚浸入温热的水中,舒服得轻轻喟叹了一声。
第131章 青山吞吐古今月,绿树低昂朝暮风(11)
陆向阳看着他瞬间舒展的眉眼,紧抿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松动了一下。
他拉过旁边另一张小板凳坐下,拿起搭在一边的干毛巾,目光落在邵寒浸在水里的脚踝上——那里似乎也有些微的擦伤痕迹。
“秦野的伤怎么样了?”陆向阳低声问,打破了沉默。
“伤口很深,缝了针,打了破伤风。”邵寒一边揉着酸胀的小腿,一边详细地把在卫生所的情况和隐瞒秦家母女的事情说了一遍。
邵寒迅速的吃完饭,“老医生说得住院观察几天,怕感染发烧,这几天我可能需要两头跑,秦家那边不能不管,你帮忙瞒着点,卫生所那边我也得去看看。”
陆向阳听着,眉头就没松开过,虽然邵寒做这些是因为受过秦野的帮助,但还是觉得有些不舒服,“你一个人能行?秦野母亲还病着……”
“别担心,不是什么大事。”邵寒笑着打断他,语气带着一种执着的坚定,“秦大哥也是为了养家才伤成那样,小玥儿还小,秦大娘又病着,秦大哥之前帮过我,我不能置之不理。”
陆向阳并非是生气邵寒管秦家的事情,他只是有些生气邵寒将所有事都揽到自己身上,丝毫没考虑过找他来帮忙。
陆向阳几乎没犹豫就接过了话头,声音低沉却有力,“你的身体也不过刚刚养好,不好来回折腾,卫生所那边交给你,秦家之后的一日三餐我来送。”
怕邵寒拒绝,他又补充了句:“我做饭味道一般,这两天我会给孙大娘一些粮食,让她顺便多做点。”
邵寒正要开口委婉拉扯两句,陆向阳却一锤定音,“好了,就这样定了。”
在邵寒洗完脚准备自己擦的时候,陆向阳拿起干毛巾,抢先一步俯下身。
他动作有些生硬,却异常仔细地裹住了邵寒的脚踝和小腿,避开了那处浅浅的擦伤,力道适中地替他擦干水珠。
粗糙的指腹隔着毛巾擦过皮肤,带来一阵轻微的麻痒和灼热感。
邵寒身体微微一僵,他没想到陆向阳会为自己擦脚,脚踝处传来的触感异常清晰。
他抬眼看向陆向阳,对方正低着头,侧脸线条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硬朗,浓密的睫毛掩盖了眼底的情绪,只能看到专注的神情。
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滞了,只剩下两人之间微妙的、无声的拉扯。
陆向阳似乎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异样,动作顿了一下,随即加快了速度,迅速擦干后,把毛巾塞回邵寒手里,站起身,掩饰般地转身去收拾灶台。
“你累了一天……早点睡。”他背对着邵寒,声音闷闷的。
邵寒看着他的背影,沉默片刻,最终只低低应了一声:“嗯,你也早点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邵寒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卫生所、秦家和山野间不停穿梭。
在卫生所,他成了秦野唯一的探视者和照顾者,秦野的伤果然如老医生所料,第二天下午就开始低烧。
邵寒守在病床边,用冷水一遍遍给他擦拭额头、脖颈、手臂等进行物理降温。
秦野烧得迷迷糊糊,意识不清时,会无意识地抓住身边唯一能抓住的东西,邵寒的手腕被他握在手中,力道大得惊人,仿佛那是救命的浮木。
“娘……记得吃药……”他含糊地呓语,滚烫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丝毫看不出往日沉稳的模样。
邵寒没有挣脱,任由他握着,另一只手依旧沉稳地替他擦拭降温,声音放得极轻极柔:“秦大哥,我每天都会看着大娘吃药,别担心,你很快就会好了,别怕。”
他温热的指尖偶尔会不经意擦过秦野滚烫的皮肤,带来短暂的、令人贪恋的清凉。
秦野在昏沉中似乎能捕捉到这丝清凉和那温和的声音,紧蹙的眉头会稍稍舒展,紧握的手也会无意识地松一些,却始终没有完全放开。
邵寒的手腕被他攥得生疼,甚至留下了淡淡的指痕,他却只是默默忍着。
当秦野的体温终于在深夜降下去,人也清醒过来时,才发现自己正紧紧攥着邵寒的手腕。
他猛地松开手,麦色的脸上闪过一丝窘迫和尴尬,眼神躲闪:“……对不住,邵寒,我不是故意……”
“没事,烧退了就好。”邵寒活动了一下被攥得有些发麻的手腕,笑容温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自然地扶秦野坐起,递过晾好的温水,“喝点水润润喉。”
秦野接过水杯,目光复杂地看着邵寒眼下淡淡的青黑和掩饰不住的疲惫。
这几天,从换药、擦身、端水端饭,到陪他说话解闷,甚至帮他处理一些尴尬的生理需求,邵寒都做得细致妥帖,没有丝毫嫌弃。
那份沉静的温柔和无声的付出,像温水煮青蛙,一点点瓦解着秦野坚硬外壳下的戒备,也在他心底投下了越来越深的影子。
“邵寒,”秦野的声音有些干涩,“这两天……辛苦你了。”
“秦大哥客气了。”邵寒收拾着床边的水盆毛巾,笑着安抚他,“你安心养伤,伯母和小玥都在等着你回家。”
家里确实很好,邵寒说到做到。
虽然陆向阳每日过去秦家送三餐,但邵寒每天清晨都会先去秦家。
秦母的咳喘是旧疾,慢性病,入秋后更易发作,邵寒在照顾秦野的间隙,抽空去山里采了些止咳平喘的草药——款冬花、紫菀。
回来仔细清洗晾晒后,邵寒再去村民家收购些杏仁,耐心地熬煮成浓浓的药汁,分成了两份,一份给秦大娘,另一份则是趁着天黑送去给了沈玉清。
“大娘,这药味道是苦了些,但对您的咳喘有好处,趁热喝。”邵寒端着药碗,坐在炕沿,像哄孩子一样轻声细语。
陆向阳回来看饭食少了一半,就知道邵寒回来了,但等了半天都没有人影,猜到对方是将饭菜送去给秦家,就烧着热水继续等人。
和邵寒搬过来这段时间陆向阳已经习惯了邵寒的陪伴,他看着空荡荡的房间还略有些不适应。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陆向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眉头习惯性地拧着。
他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迅速扫过邵寒全身,最终定格在他略显苍白的脸上和沾了泥点的裤脚,“路上没出事吧?”
邵寒脱下沾了尘土的棉袄,不等动手陆向阳就及时接过处理,宛若一对默契十足的老夫老妻。
邵寒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他疲惫地摇摇头,声音有些沙哑:“没事,就是秦大哥那边安顿好,又去了趟秦家,给大娘和小玥送了饭,说了会儿话,耽搁了。”
邵寒走到灶边,看着锅里翻滚的玉米粥,温暖的感觉一点点渗入冰冷的四肢,他笑着夸赞道:“你的厨艺又进步了,真香。”
陆向阳没说话,只是沉默地拿起灶台上的碗,盛了满满一碗稠稠的玉米粥,又从一个盖着布的碗里拿出一个温热的包子,一起递到邵寒面前。
“吃。”他的动作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强硬,言简意赅。
“你吃了吗?”邵寒不忘关心陆向阳一下,得到肯定答案后,他也没客气,接过碗筷就在灶旁的小板凳上坐下。
温热的粥顺着食道滑下去,熨帖着空荡冰冷的胃,也驱散了骨头缝里渗出的寒意。
他小口小口地吃着,屋子里只剩下他喝粥的轻微声响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陆向阳站在一旁,目光沉沉地看着他。
昏黄的灯光下,邵寒低垂的眼睫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鼻梁挺直,唇色因为疲惫显得有些淡。
他吃得专注又安静,仿佛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陆向阳的视线不由自主地滑过他握着筷子的、骨节分明的手,那双手白天还在处理秦野血肉模糊的伤口,此刻却安稳地捧着粗瓷碗。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陆向阳胸腔里翻涌,是看到邵寒平安回来的安心?是看邵寒如此疲惫的心疼?还是对邵寒不顾自身安危跑去照顾别人的……一丝恼怒?
陆向阳自己也分辨不清,他只是觉得心口有点堵,又有点软。
“手怎么了?”陆向阳的目光锐利地捕捉到邵寒左手手背上被树枝划出的一道浅浅红痕。
邵寒顺着他的视线看了一眼,不在意地笑笑:“没事,回来的路上天黑,不小心蹭了下树枝。”
陆向阳没再追问,但眉头锁得更紧,他转身从暖水瓶里倒了半盆热水,又兑了点凉水,试了试温度,端到邵寒脚边。
“泡泡脚。”他的语气还是硬邦邦的,动作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体贴,“山里寒气重。”
邵寒看着那盆冒着热气的水,微微一怔,随即心头涌上一股暖流。
他放下碗,对着陆向阳感激一笑,顺从地把冰冷的脚浸入温热的水中,舒服得轻轻喟叹了一声。
第131章 青山吞吐古今月,绿树低昂朝暮风(11)
陆向阳看着他瞬间舒展的眉眼,紧抿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松动了一下。
他拉过旁边另一张小板凳坐下,拿起搭在一边的干毛巾,目光落在邵寒浸在水里的脚踝上——那里似乎也有些微的擦伤痕迹。
“秦野的伤怎么样了?”陆向阳低声问,打破了沉默。
“伤口很深,缝了针,打了破伤风。”邵寒一边揉着酸胀的小腿,一边详细地把在卫生所的情况和隐瞒秦家母女的事情说了一遍。
邵寒迅速的吃完饭,“老医生说得住院观察几天,怕感染发烧,这几天我可能需要两头跑,秦家那边不能不管,你帮忙瞒着点,卫生所那边我也得去看看。”
陆向阳听着,眉头就没松开过,虽然邵寒做这些是因为受过秦野的帮助,但还是觉得有些不舒服,“你一个人能行?秦野母亲还病着……”
“别担心,不是什么大事。”邵寒笑着打断他,语气带着一种执着的坚定,“秦大哥也是为了养家才伤成那样,小玥儿还小,秦大娘又病着,秦大哥之前帮过我,我不能置之不理。”
陆向阳并非是生气邵寒管秦家的事情,他只是有些生气邵寒将所有事都揽到自己身上,丝毫没考虑过找他来帮忙。
陆向阳几乎没犹豫就接过了话头,声音低沉却有力,“你的身体也不过刚刚养好,不好来回折腾,卫生所那边交给你,秦家之后的一日三餐我来送。”
怕邵寒拒绝,他又补充了句:“我做饭味道一般,这两天我会给孙大娘一些粮食,让她顺便多做点。”
邵寒正要开口委婉拉扯两句,陆向阳却一锤定音,“好了,就这样定了。”
在邵寒洗完脚准备自己擦的时候,陆向阳拿起干毛巾,抢先一步俯下身。
他动作有些生硬,却异常仔细地裹住了邵寒的脚踝和小腿,避开了那处浅浅的擦伤,力道适中地替他擦干水珠。
粗糙的指腹隔着毛巾擦过皮肤,带来一阵轻微的麻痒和灼热感。
邵寒身体微微一僵,他没想到陆向阳会为自己擦脚,脚踝处传来的触感异常清晰。
他抬眼看向陆向阳,对方正低着头,侧脸线条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硬朗,浓密的睫毛掩盖了眼底的情绪,只能看到专注的神情。
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滞了,只剩下两人之间微妙的、无声的拉扯。
陆向阳似乎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异样,动作顿了一下,随即加快了速度,迅速擦干后,把毛巾塞回邵寒手里,站起身,掩饰般地转身去收拾灶台。
“你累了一天……早点睡。”他背对着邵寒,声音闷闷的。
邵寒看着他的背影,沉默片刻,最终只低低应了一声:“嗯,你也早点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邵寒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卫生所、秦家和山野间不停穿梭。
在卫生所,他成了秦野唯一的探视者和照顾者,秦野的伤果然如老医生所料,第二天下午就开始低烧。
邵寒守在病床边,用冷水一遍遍给他擦拭额头、脖颈、手臂等进行物理降温。
秦野烧得迷迷糊糊,意识不清时,会无意识地抓住身边唯一能抓住的东西,邵寒的手腕被他握在手中,力道大得惊人,仿佛那是救命的浮木。
“娘……记得吃药……”他含糊地呓语,滚烫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丝毫看不出往日沉稳的模样。
邵寒没有挣脱,任由他握着,另一只手依旧沉稳地替他擦拭降温,声音放得极轻极柔:“秦大哥,我每天都会看着大娘吃药,别担心,你很快就会好了,别怕。”
他温热的指尖偶尔会不经意擦过秦野滚烫的皮肤,带来短暂的、令人贪恋的清凉。
秦野在昏沉中似乎能捕捉到这丝清凉和那温和的声音,紧蹙的眉头会稍稍舒展,紧握的手也会无意识地松一些,却始终没有完全放开。
邵寒的手腕被他攥得生疼,甚至留下了淡淡的指痕,他却只是默默忍着。
当秦野的体温终于在深夜降下去,人也清醒过来时,才发现自己正紧紧攥着邵寒的手腕。
他猛地松开手,麦色的脸上闪过一丝窘迫和尴尬,眼神躲闪:“……对不住,邵寒,我不是故意……”
“没事,烧退了就好。”邵寒活动了一下被攥得有些发麻的手腕,笑容温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自然地扶秦野坐起,递过晾好的温水,“喝点水润润喉。”
秦野接过水杯,目光复杂地看着邵寒眼下淡淡的青黑和掩饰不住的疲惫。
这几天,从换药、擦身、端水端饭,到陪他说话解闷,甚至帮他处理一些尴尬的生理需求,邵寒都做得细致妥帖,没有丝毫嫌弃。
那份沉静的温柔和无声的付出,像温水煮青蛙,一点点瓦解着秦野坚硬外壳下的戒备,也在他心底投下了越来越深的影子。
“邵寒,”秦野的声音有些干涩,“这两天……辛苦你了。”
“秦大哥客气了。”邵寒收拾着床边的水盆毛巾,笑着安抚他,“你安心养伤,伯母和小玥都在等着你回家。”
家里确实很好,邵寒说到做到。
虽然陆向阳每日过去秦家送三餐,但邵寒每天清晨都会先去秦家。
秦母的咳喘是旧疾,慢性病,入秋后更易发作,邵寒在照顾秦野的间隙,抽空去山里采了些止咳平喘的草药——款冬花、紫菀。
回来仔细清洗晾晒后,邵寒再去村民家收购些杏仁,耐心地熬煮成浓浓的药汁,分成了两份,一份给秦大娘,另一份则是趁着天黑送去给了沈玉清。
“大娘,这药味道是苦了些,但对您的咳喘有好处,趁热喝。”邵寒端着药碗,坐在炕沿,像哄孩子一样轻声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