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美人捡到香江大佬[八零] 第21节
“那地方宝茵有说用来做什么吗?”
看着女儿雄赳赳的背影,陈妈小声地问男人跟儿子。
得到的只有两颗摇来摇去的脑袋。
“你们可真是没用……”陈妈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得到的是两双无奈的眼神。两人都忍着不说,但心里也很想说一句,你不也不知道宝茵想做什么吗?
宝茵对那50米一定有规划。但什么都没跟他们说。这会儿见她过去,就知道她心里有了主意。
这让陈家三人都好奇得不行,恨不能跟着过去看看。
不过他们最后还是忍住了。毕竟女儿昨天连村委的工作都看不上。这样有主意,他们也不好插手。
而宝茵这边已经顺利到了礁石堆。
白天的礁石堆人还是有一些的。见到宝茵,一个个都看了过来。不少人都跟宝茵打招呼。有那热情的,以为宝茵是来赶海的,邀请她一起过来挖青蟹。
宝茵笑着摇头,直接走到那50米的地方,抬脚就踩进了海水里面。
这下,就有人忍不住大声说道:“那地方水下都是石头,小心割伤脚。”
宝茵笑着挥了挥手:“没事,我穿着雨靴呢!”
人多了也不好,要是没人她直接跳进海里更方便。但晚上人是没了,能见度却没多少。
宝茵知道不能要求太多。摇摇头又往海里走了一小段路,确定再往下水很深后,她就站在那不动了。接下来就靠凝聚出来的水,来确定这一带的水下情况。
这个举动,让礁石堆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在他们看来,宝茵就是傻傻站在海里。海水都泡到她大腿了,居然就站在那不动弹。
“哎,要不要找人过去把这闺女拉回来啊!”有个老大娘忍不住拉着身边的人问道。
其他人也觉得奇怪。有人想着要不要上去问问。但想到宝茵是个能耐人,而且身边那么多人,总会有人过去的。
于是,大家就你以为我会过去,我以为你会过去。最终也没人过去看宝茵到底在干嘛。
宝茵呢,这会儿可没空想那么多。
因为随着水异能的探查,她发现这个地方真是一块宝地!
【作者有话说】
更新啦!换了个地方码字,有点不习惯。[可怜]
第20章
之前她的注意力主要在18号渔场。当时就在那发现了几股小海流的交汇。至于脚下这块地方,宝茵倒是没有太过于关注。知道这底下礁石比较多就行了。
没想到现在精心探查,居然发现海底下的礁石缝里,藏着那么多小鱼小虾。这些小鱼小虾是靠着礁石缝里的海草跟微生物存活的。
而这些生物,统统都是海蚌的食物。
这意味着宝茵把这里圈成养殖珍珠海蚌地方的话,以后在饲料方面的投入就能减少很多。
这怎么不能让宝茵高兴呢!说它是宝地一点都没说错。
而且,水下礁石大多经过海水的冲刷,并不怎么锋利。这对以后管理海蚌的人来说,就减少了受伤的风险。同时,也方便了后续海蚌的附着。
这些因素加起来,让宝茵直接笑出了声音。
结果这一笑,让围观的人吓到了。
“这……宝茵这是在笑什么?”
“怕不是疯了吧!正常人谁会站在海水里泡着大笑啊!”
“哎,哎,谁去喊陈大强夫妻过来!”
于是,就在宝茵偷着乐的时候,她爸妈跟大哥,满脸焦急地跑到她跟前。
“不是,我真没事啊!”
被她哥强制拉到岸上,宝茵哭笑不得。耳边听着周围人的话,宝茵这才知道大家误会了。
“我真没事,真的没事。就是觉得这里很不错,所以高兴起来就笑了。真没事啊!”
陈妈不放心地嘀咕:“没事就没事。乖,听妈的话先回去。这衣服都湿了,得换一身干的。女孩子穿湿衣服久了对身体不好。”
虽然口中这么说着,但宝茵从她妈眼中看出了担忧。
宝茵无奈再次强调:“妈,我真没事。我刚才下海是在查看海底下礁石的情况。确定这50米地方适不适合给海蚌生活。”
陈妈疑惑:“这跟海蚌有什么关系?”
宝茵看了看身边站着的家人,又看了看周围看热闹的村民。最终还是决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我准备在这一块地方养海蚌。”
——
话一出口,不等家里人说什么。围观的人立马说道:“宝茵啊,这海蚌不值钱。咱这边也没人养。你要养海产就养点值钱的啊!”
“是啊,这海蚌肉不多,都是壳。价格又便宜。真不值得当养。真要要养带壳的也得养鲍鱼啊!这不都是带壳的吗?鲍鱼这东西值钱呢!”
见宝茵没有反应,他们转而看向陈爸陈妈。
“大强啊!这个养殖可不能由着孩子。养什么、该怎么养,得看看咱们这一片适不适合!这海蚌咱这一片就没人养。”
“是啊是啊!阿妹,劝劝你家宝茵。这海产养殖可不是跟教科书上说的那样简单。不能一拍脑袋就说养海蚌。”
“是啊,是啊!就是要养也得看地方啊!就那50米宽的地方,能养出什么名堂?别糟蹋了本钱。”
村里人都知道18号渔场跟礁石堆之间这50米宽的地方,被划归到陈大强家。这种事情论理村民该有意见。但谁让大家都知道这50米地方不是什么好地方。加上宝茵在贷款这个事情上的帮忙。所以大家都卖他们家面子,没人提出异议。
现在听宝茵说要在这里养海蚌,大家都带着一点不以为然的样子。
宝茵就知道说出来会让人说。但她决定的事情不会更改。现阶段她也不准备跟大家说,这里要养的海蚌不是普通海蚌。而是能生产珍珠的海蚌。
在一切没能成功,没能走上正轨之前,她注定要接受各种非议。
——
“养海蚌,你知道怎么养吗?”
“海蚌苗上哪里买?”
“场地、饲料、病害那些你都知道怎么弄吗?”
回到家里,憋了一路的陈爸直接开口问了起来。作为一个老渔民,他更加关心这些基础问题。
宝茵笑眯眯地听他爸念叨起来。她也不反驳,间或还问她妈中午饭吃什么。
那态度,弄得陈爸都没脾气了。
“爸也不是不让你养。那地方说好是你的。你想怎么处置都行。就怕养不好到时候血本无归,你会伤心难过。”
陈妈趁着说道:“你在学校学的是画画,在家里也没养过什么海产。爸妈不怕什么,就怕你的钱打了水漂。有那钱买点漂亮的衣服穿穿不更好吗?”
“爸妈,我心里有数。我想着用一年的时间来试试。成功的话,就能走下一步。不成功的话,我就换一条路子。”
外面的人劝不动,家里人也劝不动。就如同之前几次那般,最终陈爸、陈妈妥协了。
而陈大哥从头到尾都没说什么。现在见爸妈同意了,乐呵呵地拍着胸脯保证:“妹妹有什么重活记得叫我。大哥别的没有,一把子力气铁定是有的。”
宝茵看着大哥这副样子,笑眯眯地说道:“保证会叫上大哥帮忙的。”
——
说是说不干涉女儿的决定,但陈爸陈妈当人父母的,可不敢真甩手啥都不管。
于是,宝茵这边开始安排购买围网这些基础设施,陈爸、陈妈已经在找亲朋好友打听这海蚌到底怎么一个养法。
然后,之前村里影影绰绰流传的、关于宝茵养海蚌传言,成了真的。
这下,宝茵家又迎来了一波来客。
大多数是劝别养的,少部分好奇怎么养的,跑来看热闹。也有那热心肠的,真去找亲戚朋友打听怎么一个养法。这海蚌他们这里没人养,但隔壁省有不少养的人。
不过几天功夫,宝茵这边工具都买齐了,各种各样的海蚌养殖技巧也塞到她手上了。
这种情况是她没想过的。知道村里人看热闹居多,没想到最后这些养殖技巧,有三分之一都是村里人提供的。
“工具都买齐了,爸跟你大哥先按照你画的图纸,把地方用围网给圈起来。但是,宝茵。爸得跟你说,这海蚌苗没联系到好的。所以,这个你真得靠自己了。”
要养殖海蚌,除了场地就是海蚌苗。
场地陈爸他们可以帮忙收拾整理出来,但海蚌苗家里真没什么门路。好在都知道宝茵认识阳城的朱老板。所以都以为宝茵会找朱老板帮忙。
“不,这个事情不用找朱老板。我这里有别的渠道。爸、妈、大哥。这几天都是你们在忙碌,剩下的事情我自己来就好了。家里的渔场不是要重新调整鱼排的安置吗?你们都忙渔场去吧。真不用担心我这里。”
这几天过得很忙碌,宝茵不用亲自动手,但很多事情都是她统筹协调的。现在养海蚌的地方收拾出来了。剩下的寻找海蚌、投放海蚌工作,她一个人就成了。
再者,她也真不是一个人。因为早在海边说出养海蚌这个决定后,就有人找上门表示要帮忙。那会子村里不少人可还都在看热闹呢!
——
这天一早,宝茵吃过早餐就来到了50米处。这里已经大变样。
原先是海沙跟礁石交汇的海岸,直接竖起了不少竹竿、铁丝、绿色围网跟橙色浮标。这些设施一直延伸到海里。把海岸跟近海的这一块围了起来。
围网的孔径比较密实,都是为了防止海蚌逃跑,特意找人给织出来的。光是围网这一块,宝茵就花了将近三百块。
要不是有之前卖孔克珠的钱,光是这一项支出,就让很多人吃不消。
围网这些扎好后,海底下没什么需要收拾的。只需要撒些海草种子进去,让它们慢慢生根发芽就可以。
因为这里变化很大,而且大家都知道以后就是养海蚌的地方。所以,村里人已经把这50米地方叫做海蚌养殖场了。听到这个名字后,宝茵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不过她年纪轻轻就拥有有一个养殖场,虽然很小一个,也不怎么好,还是让不少人羡慕的。这不,今天一过来,就有不少年轻人凑了过来。
“宝茵,你真决定养海蚌啊!”陈铁英看着大变样的养殖场,心里十分羡慕。
“对啊,决定了的事情,我不会改的。”
“不怕亏大发啊!”顾海葵也跟着问起来。她家亲戚不少都是做生意的,搞养殖的还真没多少。但她也知道这养殖哪个环节没做好,直接一死就是一大片。
“哎,我说你们两,不是说来给宝茵打下手的吗?怎么这会子就泼她冷水呢!”
一旁沉默的小秋忽然呛呛起来。立马把陈乐美跟顾海葵吓了一跳。在沙滩扒拉着看看有没有海货的陈乐美,也跟着劝起来。
看着女儿雄赳赳的背影,陈妈小声地问男人跟儿子。
得到的只有两颗摇来摇去的脑袋。
“你们可真是没用……”陈妈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得到的是两双无奈的眼神。两人都忍着不说,但心里也很想说一句,你不也不知道宝茵想做什么吗?
宝茵对那50米一定有规划。但什么都没跟他们说。这会儿见她过去,就知道她心里有了主意。
这让陈家三人都好奇得不行,恨不能跟着过去看看。
不过他们最后还是忍住了。毕竟女儿昨天连村委的工作都看不上。这样有主意,他们也不好插手。
而宝茵这边已经顺利到了礁石堆。
白天的礁石堆人还是有一些的。见到宝茵,一个个都看了过来。不少人都跟宝茵打招呼。有那热情的,以为宝茵是来赶海的,邀请她一起过来挖青蟹。
宝茵笑着摇头,直接走到那50米的地方,抬脚就踩进了海水里面。
这下,就有人忍不住大声说道:“那地方水下都是石头,小心割伤脚。”
宝茵笑着挥了挥手:“没事,我穿着雨靴呢!”
人多了也不好,要是没人她直接跳进海里更方便。但晚上人是没了,能见度却没多少。
宝茵知道不能要求太多。摇摇头又往海里走了一小段路,确定再往下水很深后,她就站在那不动了。接下来就靠凝聚出来的水,来确定这一带的水下情况。
这个举动,让礁石堆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在他们看来,宝茵就是傻傻站在海里。海水都泡到她大腿了,居然就站在那不动弹。
“哎,要不要找人过去把这闺女拉回来啊!”有个老大娘忍不住拉着身边的人问道。
其他人也觉得奇怪。有人想着要不要上去问问。但想到宝茵是个能耐人,而且身边那么多人,总会有人过去的。
于是,大家就你以为我会过去,我以为你会过去。最终也没人过去看宝茵到底在干嘛。
宝茵呢,这会儿可没空想那么多。
因为随着水异能的探查,她发现这个地方真是一块宝地!
【作者有话说】
更新啦!换了个地方码字,有点不习惯。[可怜]
第20章
之前她的注意力主要在18号渔场。当时就在那发现了几股小海流的交汇。至于脚下这块地方,宝茵倒是没有太过于关注。知道这底下礁石比较多就行了。
没想到现在精心探查,居然发现海底下的礁石缝里,藏着那么多小鱼小虾。这些小鱼小虾是靠着礁石缝里的海草跟微生物存活的。
而这些生物,统统都是海蚌的食物。
这意味着宝茵把这里圈成养殖珍珠海蚌地方的话,以后在饲料方面的投入就能减少很多。
这怎么不能让宝茵高兴呢!说它是宝地一点都没说错。
而且,水下礁石大多经过海水的冲刷,并不怎么锋利。这对以后管理海蚌的人来说,就减少了受伤的风险。同时,也方便了后续海蚌的附着。
这些因素加起来,让宝茵直接笑出了声音。
结果这一笑,让围观的人吓到了。
“这……宝茵这是在笑什么?”
“怕不是疯了吧!正常人谁会站在海水里泡着大笑啊!”
“哎,哎,谁去喊陈大强夫妻过来!”
于是,就在宝茵偷着乐的时候,她爸妈跟大哥,满脸焦急地跑到她跟前。
“不是,我真没事啊!”
被她哥强制拉到岸上,宝茵哭笑不得。耳边听着周围人的话,宝茵这才知道大家误会了。
“我真没事,真的没事。就是觉得这里很不错,所以高兴起来就笑了。真没事啊!”
陈妈不放心地嘀咕:“没事就没事。乖,听妈的话先回去。这衣服都湿了,得换一身干的。女孩子穿湿衣服久了对身体不好。”
虽然口中这么说着,但宝茵从她妈眼中看出了担忧。
宝茵无奈再次强调:“妈,我真没事。我刚才下海是在查看海底下礁石的情况。确定这50米地方适不适合给海蚌生活。”
陈妈疑惑:“这跟海蚌有什么关系?”
宝茵看了看身边站着的家人,又看了看周围看热闹的村民。最终还是决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我准备在这一块地方养海蚌。”
——
话一出口,不等家里人说什么。围观的人立马说道:“宝茵啊,这海蚌不值钱。咱这边也没人养。你要养海产就养点值钱的啊!”
“是啊,这海蚌肉不多,都是壳。价格又便宜。真不值得当养。真要要养带壳的也得养鲍鱼啊!这不都是带壳的吗?鲍鱼这东西值钱呢!”
见宝茵没有反应,他们转而看向陈爸陈妈。
“大强啊!这个养殖可不能由着孩子。养什么、该怎么养,得看看咱们这一片适不适合!这海蚌咱这一片就没人养。”
“是啊是啊!阿妹,劝劝你家宝茵。这海产养殖可不是跟教科书上说的那样简单。不能一拍脑袋就说养海蚌。”
“是啊,是啊!就是要养也得看地方啊!就那50米宽的地方,能养出什么名堂?别糟蹋了本钱。”
村里人都知道18号渔场跟礁石堆之间这50米宽的地方,被划归到陈大强家。这种事情论理村民该有意见。但谁让大家都知道这50米地方不是什么好地方。加上宝茵在贷款这个事情上的帮忙。所以大家都卖他们家面子,没人提出异议。
现在听宝茵说要在这里养海蚌,大家都带着一点不以为然的样子。
宝茵就知道说出来会让人说。但她决定的事情不会更改。现阶段她也不准备跟大家说,这里要养的海蚌不是普通海蚌。而是能生产珍珠的海蚌。
在一切没能成功,没能走上正轨之前,她注定要接受各种非议。
——
“养海蚌,你知道怎么养吗?”
“海蚌苗上哪里买?”
“场地、饲料、病害那些你都知道怎么弄吗?”
回到家里,憋了一路的陈爸直接开口问了起来。作为一个老渔民,他更加关心这些基础问题。
宝茵笑眯眯地听他爸念叨起来。她也不反驳,间或还问她妈中午饭吃什么。
那态度,弄得陈爸都没脾气了。
“爸也不是不让你养。那地方说好是你的。你想怎么处置都行。就怕养不好到时候血本无归,你会伤心难过。”
陈妈趁着说道:“你在学校学的是画画,在家里也没养过什么海产。爸妈不怕什么,就怕你的钱打了水漂。有那钱买点漂亮的衣服穿穿不更好吗?”
“爸妈,我心里有数。我想着用一年的时间来试试。成功的话,就能走下一步。不成功的话,我就换一条路子。”
外面的人劝不动,家里人也劝不动。就如同之前几次那般,最终陈爸、陈妈妥协了。
而陈大哥从头到尾都没说什么。现在见爸妈同意了,乐呵呵地拍着胸脯保证:“妹妹有什么重活记得叫我。大哥别的没有,一把子力气铁定是有的。”
宝茵看着大哥这副样子,笑眯眯地说道:“保证会叫上大哥帮忙的。”
——
说是说不干涉女儿的决定,但陈爸陈妈当人父母的,可不敢真甩手啥都不管。
于是,宝茵这边开始安排购买围网这些基础设施,陈爸、陈妈已经在找亲朋好友打听这海蚌到底怎么一个养法。
然后,之前村里影影绰绰流传的、关于宝茵养海蚌传言,成了真的。
这下,宝茵家又迎来了一波来客。
大多数是劝别养的,少部分好奇怎么养的,跑来看热闹。也有那热心肠的,真去找亲戚朋友打听怎么一个养法。这海蚌他们这里没人养,但隔壁省有不少养的人。
不过几天功夫,宝茵这边工具都买齐了,各种各样的海蚌养殖技巧也塞到她手上了。
这种情况是她没想过的。知道村里人看热闹居多,没想到最后这些养殖技巧,有三分之一都是村里人提供的。
“工具都买齐了,爸跟你大哥先按照你画的图纸,把地方用围网给圈起来。但是,宝茵。爸得跟你说,这海蚌苗没联系到好的。所以,这个你真得靠自己了。”
要养殖海蚌,除了场地就是海蚌苗。
场地陈爸他们可以帮忙收拾整理出来,但海蚌苗家里真没什么门路。好在都知道宝茵认识阳城的朱老板。所以都以为宝茵会找朱老板帮忙。
“不,这个事情不用找朱老板。我这里有别的渠道。爸、妈、大哥。这几天都是你们在忙碌,剩下的事情我自己来就好了。家里的渔场不是要重新调整鱼排的安置吗?你们都忙渔场去吧。真不用担心我这里。”
这几天过得很忙碌,宝茵不用亲自动手,但很多事情都是她统筹协调的。现在养海蚌的地方收拾出来了。剩下的寻找海蚌、投放海蚌工作,她一个人就成了。
再者,她也真不是一个人。因为早在海边说出养海蚌这个决定后,就有人找上门表示要帮忙。那会子村里不少人可还都在看热闹呢!
——
这天一早,宝茵吃过早餐就来到了50米处。这里已经大变样。
原先是海沙跟礁石交汇的海岸,直接竖起了不少竹竿、铁丝、绿色围网跟橙色浮标。这些设施一直延伸到海里。把海岸跟近海的这一块围了起来。
围网的孔径比较密实,都是为了防止海蚌逃跑,特意找人给织出来的。光是围网这一块,宝茵就花了将近三百块。
要不是有之前卖孔克珠的钱,光是这一项支出,就让很多人吃不消。
围网这些扎好后,海底下没什么需要收拾的。只需要撒些海草种子进去,让它们慢慢生根发芽就可以。
因为这里变化很大,而且大家都知道以后就是养海蚌的地方。所以,村里人已经把这50米地方叫做海蚌养殖场了。听到这个名字后,宝茵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不过她年纪轻轻就拥有有一个养殖场,虽然很小一个,也不怎么好,还是让不少人羡慕的。这不,今天一过来,就有不少年轻人凑了过来。
“宝茵,你真决定养海蚌啊!”陈铁英看着大变样的养殖场,心里十分羡慕。
“对啊,决定了的事情,我不会改的。”
“不怕亏大发啊!”顾海葵也跟着问起来。她家亲戚不少都是做生意的,搞养殖的还真没多少。但她也知道这养殖哪个环节没做好,直接一死就是一大片。
“哎,我说你们两,不是说来给宝茵打下手的吗?怎么这会子就泼她冷水呢!”
一旁沉默的小秋忽然呛呛起来。立马把陈乐美跟顾海葵吓了一跳。在沙滩扒拉着看看有没有海货的陈乐美,也跟着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