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别梦(重生) 第12节
  待火树银花的余烬熄灭,薛蕴容才缓缓偏过头。二人不过一息之隔,对各自眼底的情绪看的分明。
  薛蕴容平静地看着他,却始终未置一词。
  对上薛蕴容自始至终保持清明的眸色,越承昀恍然明悟,原来她从一开始就明白他在装醉。
  他慌了神,急于辩解,却被温和地截住话头:“我已不是那个能在小寒山肆意甩鞭的小女孩了。”
  看着他越扣越紧的手指,薛蕴容耐心地一根根轻轻掰开,直到二人手掌相离。
  冬日的寒风从侧窗吹进殿内,手心那一点残存的热意也飘走了。
  薛蕴容轻轻捻起他的袖沿,感受着织锦从手中滑过的触感。她神色淡漠地看向他:“就和这匹锦缎一样,失去的很难回来了。”
  刚刚看着大小烟花争先奔向夜空的时候,她终于想起为何会觉得这匹缎子眼熟。
  怀正十七年夏,暑气蒸人。
  秋眠挑帘走进屋时,见公主正抚着一匹朱红料子,咦了一声。
  薛蕴容听见竹帘轻撞而出的声响,一边慌忙扭头一边又急着将料子向身后藏,发现是秋眠后,瞬间放松下来。
  “殿下是在……为驸马筹备生辰礼?”
  见她如此,还有什么难猜的,秋眠从脑中搜寻出公主前些时日便时常念叨的日子。
  “殿下不是已经从陛下那讨来一副寂空大师的遗画了吗?”
  话音刚落,便听见急促一声“嘘”,秋眠抬头看见公主紧张的神色,立即笑着掩了嘴。
  “那个还不够。”薛蕴容难得流露出扭捏的神色,“我刚从父皇那回来,看见新进了这匹缎子,不是什么名贵料子,但是我想学着试做一次,广阳姑母就是这么教我的。而且我觉得他穿红色好看,只是……我只见过那一回。”
  广阳长公主,是景元帝的同胞妹妹,与驸马婚后数十年感情依旧如胶似漆,惹人艳羡。
  “确实少见驸马穿亮色,平日里我见松闻和采买的女使都是要写青色墨色的衣裳。不过殿下亲手做的,驸马必定喜欢。”
  “他敢不喜欢?这可是我第一次有这种想法,连阿弟都没有过。”
  听见提及太子,秋眠想起一事:“前几日小侯爷随信寄来了补药方子,我已交给宫中御医,若是可用这几日便可给太子殿下用上了。只是殿下给他回信了吗?”
  薛蕴容指尖无意识摸索着锦缎,想起郑钰所写,面露难色:“他玩笑说他生辰将近,可我不知道到底送什么给他,便一直拖着未回,过些时日随信送去也没关系。”
  ……
  酉时散值后,越承昀揣着在东市买的傀儡戏人偶回了府。路过东市时,恰好遇见傀儡戏小贩奋力吆喝。此物新奇,便想着带回来给薛蕴容玩个鲜。
  临近正屋,交谈声越来越清晰,越承昀挑开竹帘的手顿住了。
  “我哪有心思为他细选生辰礼,忙活另一个还来不及呢。”
  他?另一个?
  越承昀愣住,下意识将傀儡戏人偶塞进袖笼中。
  听见秋眠叹了口气:“既是惊喜且要亲手做,殿下还是先将这衣料收起来吧,明日起先用旧布仔细练手便是。”
  衣料?听到这,越承昀终是忍不住,推帘而入。
  薛蕴容听见动静,极力将锦缎往身后藏。
  朱红的锦缎,自己从不穿这种,他看见薛蕴容略显慌乱的神色,心往下坠。
  想起成婚后自己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依我看,若不是陛下有意拉拢寒门,那公主定会与宣平侯成婚,十几年青梅竹马的情分可不好说呐。
  不止是太常寺的同僚,就连街头茶馆也有人这般议论。身份上天差地别,可常被人拿来与郑钰作比,因此他格外在意,也知晓郑钰与他生辰相近。
  “这是给我的吗?”须臾,他终于问出口。
  “当然不是!”薛蕴容并未察觉异样,一心想着不能说漏嘴,“这是我要给自己制新衣的料子。”
  “你何时爱上这种颜色了?”听见这番话,越承昀几乎咬着牙。
  “谁说我不喜……”转瞬,薛蕴容终于听出不对劲,她拧眉起身,“你这是什么意思?”
  她在离越承昀一步的地方站定,死死盯着他。
  本应理智点,但这一刻,自卑、自抑与长期被拿来比较而格外敏感的自尊让他几乎昏了头,理智尽消,脱口便将心底的答案说了出来:“怕不是做成送给那位小侯爷的。”
  巴掌带着厉风挥去,越承昀半边脸顿时红了。
  “放肆!”没料到他会如此揣测,薛蕴容双手难以抑制地发抖,“你给我滚!”
  新衣自然并未制成,未动一针的锦缎在他生辰当日随画一起摆上他的桌案。
  那场莫名的争吵,当年她耿耿于怀。二人谁也没有先低头,而后随着朝局变化,起争执的次数更是越来越多,最初的这匹锦缎她竟渐渐淡忘了。
  想到这,薛蕴容浅笑一声:“眼下能和谐相处,你能看出父皇苦心,我已知足。但我们之间,再也回不去了。”
  这桩婚姻源自她的一念起,从认出新科探花郎起,她明里暗里磨了父皇许久。恰好时局助她,父皇亦觉他可用,于是她抱着满心欢喜出嫁了。
  然而时事易变,真心已冷,如今她只想尽力辅佐父皇,情之一字早已排在后位:“你也不必事事讨好,我非不讲情面之人,不会轻易和离。”
  “可做与不做,是我的事。”沉默了半晌,甫一听见和离二字,他慌忙开口。
  当年夺门而出时他已后悔口不择言,但昏头之下加上自负之心,他认定事实就是如此。直到那批锦缎与古画静静躺在他的桌案上。
  他哑口无言,然彼时他们已在多日的冷淡中分居。
  看着薛蕴容神色平和,越承昀浑身发麻,痛意传入四肢百骸。
  “你别恼我,我只是不喜他。”不喜他前世出言挑衅,不喜他……与你相识那么多年。
  他蜷起了身子,重新去够她的手指,紧紧攥住,仿佛能从中获得一丝力量。
  “阿容,求你别推开我。”
  哽着嗓子,低头的瞬间,泪珠砸在了薛蕴容手背,突如其来的滚烫让她一惊。
  下一瞬,越承昀终是没忍住,倾身扣住她的肩,紧紧锁住了她。
  他双臂似铁链,颤抖着,眼泪浸湿了薛蕴容的衣衫:“明日我们便去冀州。你信我,我真的全改了,你别不要我。”
  “我没说……”薛蕴容的手悬在半空,放哪也不是,这是她第一次见他如此失态,可她不明白为什么。
  “阿姐,阿姐!”薛淮敏在殿外看够了烟花,心中高兴,可环顾四周未见二人,便急急跑回了殿内。
  这些时日,薛淮敏身体愈发康健,也能自己独自骑马沿着马场慢行了。
  临到跟前,薛淮敏才发觉不对:“阿姐,姐夫怎么哭了?”
  童言无忌,声量也未作遮掩。
  紧随太子身后的几位大臣脚步一顿,面面相觑。
  “他醉了。”对上薛淮敏天真的目光,薛蕴容艰难开口。
  也许真的醉了吧,醉鬼最不讲逻辑,不是吗?
  只要他真的听话,其余都随他吧。
  又心软了,她想。
  *
  第二日是初一,自然无法立即动身去冀州。但此事宜早不宜迟,出发行程最最终定在正月初六这日,对外便称作公主要与驸马访游名山。
  自除夕宫宴后,惊鹊惊奇地发现殿下与驸马之间似乎萦绕着一种微妙的气氛。二人之间仿佛有一根绳子,殿下不悦时,绳子便拉长,驸马亦会注意分寸。可若殿下并未及时表态……
  “瞧什么呢。”秋眠一进院,便看见惊鹊扒着门边,“你如今已是公主身边正经的女官了,怎么还是如此毛躁。”
  去岁廿九,惊鹊正式升职,从今往后与秋眠一样,都是公主的近身女使了。
  “没什么。”惊鹊放下手,站直了身子,还是没忍住,“秋眠姐,明日殿下真的要与驸马一道?”
  “蠢话。”秋眠睨了他一眼,“殿下自有打算,以后少提这种话。”
  秋眠言语制止了她,心中却想到除夕夜驸马回府双目通红、泪痕未干的模样,心叹真是时事易变,有朝一日竟能看见驸马这般示弱。
  “殿下出行的行李都收拾好了吗?”秋眠回神,催促道。她这几日忙于公主交代的年节备礼,公主身边的事宜尽数交给了惊鹊。
  还未听到回应,屋内传来动静。
  越承昀紧紧跟着薛蕴容走出来,口中念念有词:“阿容,我都收拾好行装了,绝无错漏,没有假借他人之手。”
  秋眠讶然,扭头一看,惊鹊一副“你看,果然如此”的神情。
  薛蕴容被他黏了许久,心道此人真会顺杆往上爬,给一个好脸色便灿烂。忍无可忍,终于站定回过头警告他:“越承昀!”
  被点到名的人立刻站直了。
  还真有根绳套在驸马脖子上,惊鹊觉得自己已洞悉一切。
  第12章
  初春二月,回隆镇。
  这里是冀州治下的一个小镇,离冀州重城邺城六十里,不是什么必经之路,也没有什么历史渊源,因此镇上客栈的住客始终未满。
  福盈客栈是回隆镇最大的客栈,吃住一体,楼上住店,楼下饭堂。
  堂倌得了清闲,斜倚在门边旁,眯着眼看着日头,从腰间摸了一把瓜子嗑着。
  一边感叹生意少,一边和无所事事的跑堂唠嗑。
  吹嘘间,瓜子壳飞出二里地。堂倌眉飞色舞唾沫横飞,突然间正了神色,将剩下的瓜子重新塞回腰间。
  他在腰间挂布上仔细擦了擦手,神情紧张,对着来人小心打招呼。
  “二位今儿回来这么早,要先提桶热水吗?”
  得到了否定的回复后,他目送着这对夫妻走上楼梯,进了上房,舒了口气。
  饭馆的跑堂前几日没来上工,见此情形,心生好奇:“这是何处来的贵人,你竟如此紧张?”
  他边说边探头寻他们的身影,却被堂倌打了回去。
  “少打听那些有的没的。”堂倌嘴上这般说,心里却不自觉回想起了对这对小夫妻的初印象——
  四日前,眼瞧着斜阳的余晖一点点散尽*,堂倌看了看空无一人的街道,如往常一般合上一半的门,时刻预备着卡点落闩。
  甚少有人会来此地,更不必说在当下这个时节——能去洛阳谁还来这?
  一连半月都没有新客住店了,堂倌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