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那是一盏小吊灯,悬挂在餐桌的正上方,光线相对而言不算亮,但只是吃饭的话,这昏黄的光也已足够。
等两个人吃完后,又一起洗了碗筷,主要是因为俞瑾慈劝不动秦殊,而秦殊也劝不动俞瑾慈,所以就变成了两个人一起。
收拾好一切,俞瑾慈本想在餐桌上写一下这个月要交的论文,而餐桌这里的灯光过于昏暗,于是秦殊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
那是和秦殊本来家里差不多的配置,也是在窗前摆着一个书桌,不过要比之前那个桌子稍微窄一点。
秦殊收拾着半边桌子,向俞瑾慈交代着这里插头的位置还有一些别的这样那样的事,最后再跑去外面搬来椅子。
桌上,俞瑾慈亲手制作的工艺品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现在看来,还是很丑,俞瑾慈想要把它藏起来,但这已经不属于他,他也没办法再动手。
晚上秦殊也有活要干,两人再次并排坐在书桌前,不同的是,更加狭窄的位置让他们不得不靠得更近。
时间仿佛再次回到一年前的夏天,那时候的秦殊还是个不爱讲话的未成年,也不知是怎么了,读了大学话倒是便多了,也不像起初那样跟个闷葫芦似的。
窗前的树上,蝉鸣不断,时不时还有麻雀的叫唤,时间一点点过去,秦殊伸了个懒腰,准备关掉电脑。
“哥,你这周末有什么安排吗?”说罢,他扭头看向俞瑾慈。这时他才发现,对方偏长的刘海被几个金色的一字夹夹了上去,整个额头与好看的眉眼都露了出来。
“哥,这发卡,哪里来的?”
“发卡?买的啊。”
难不成是天上掉下来的?
听到答案,秦殊的语气轻松下来:“很好看。”
俞瑾慈不自在地摸上发卡:“也没什么好看不好看的,就是平时方便点。”
他高中的时候就发现带着发卡写作业会很方便,他现在的头发要比上大学前长一点,但离妹妹头还有一点差距,平时干活刘海也容易挡住眼睛,用发卡也逐渐成了一种习惯。
发卡成为一个理由,让秦殊故作随意地观赏这张脸,再随意编制一些有的没的对话:“那在外面会戴着吗?”
“会啊,上课什么的很方便,学校甚至留长发的男生也很多,戴发卡好像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你刚刚问我什么?”
“你这周有安排吗?”
俞瑾慈想了想:“礼拜六下午要去一家补课,其他倒没什么了。”
“补课?是高中英语吗?”
“初中英语,一对双胞胎,你呢,周末有什么安排,要不要和新认识的同学出去玩?”
秦殊摇摇头:“没有特别搭得来的。”
时候已经有些晚了,临洗澡前,俞瑾慈才发现洗发水和沐浴露都被他忘在了学校。
“直接用我的就可以了。”秦殊向他一一介绍用品,离开之前还不忘说:“还有缺东西记得和我说。”
“谢谢。”
浴室里的洗发水和沐浴露是一个牌子的,俞瑾慈压下一泵来,馥郁的花香随之弥散,他凑近,好像是桂花的味道。
花洒热水不断下落,整个浴室都氤氲着雾气,推开浴室门,秦殊见俞瑾慈洗了头,赶忙替他去拿吹风机。
在这里住还有这点好,学校吹风机是违规电器,吹个头还要跑到楼底去用公用的。
秦殊拿着吹风机快步走过来,停下时两人离得比较近,洗发水和沐浴露不是那种味道很冲的,但用完之后会在身上留下淡淡的香气,秦殊假装不经意地闻了一下,在感知到桂花香气时,勾起了嘴角。
“在笑什么?”俞瑾慈仰着头,眼睛透过湿漉漉的刘海看着他,眼角的痣若隐若现,浴室的水汽还不断从里面往外窜。
“在庆幸晚上终于不是一个人。”
第20章 new
爆竹声响,俞瑾慈从朦胧中醒来。他望着眼前陌生的房间,愣怔片刻,才恍然想起自己身处何方。
他不认床,被子也很软,没有室友的打扰,没有发锈的床架子发出冰冷的摇动,昨夜他睡得很好。
慢吞吞从床上坐起,他缓了几秒,才一点点挪到窗边。
向下看去,停了一排车,车上扎着鲜艳的花。
穿着秀禾服的新娘跟着新郎往楼里走,身边有一群人跟着,将他们簇拥,这些人无一例外,脸上都带着笑。
一旁还有个两个举着相机的,一个在拍照,一个在录像。
俞瑾慈的第一反应是,秦殊以后副业会不会考虑这个。
不过录像的那位可能比较累,他还要在婚礼正式开始前把视频剪出来,再在高朋满座中放给大家看。
知道这些,是他大一时,有幸被拉去当过一次伴郎,那次他还与摄像有过交谈。
那场婚礼,其实他跟那个新郎根本不算熟,他们是那种要兜好几个圈,才能讲清楚关系的亲戚。
但当时伴郎数量凑不齐,年龄上说得过去还又能过来的,就只剩下个俞瑾慈,所以他才被拉过来凑数。
不知是不是因为那次的经历,往后的婚礼,他总是会拿来和那次比较。
可能是因为自己见识浅薄,他看那一个个的婚礼,都像是千篇一律的预制菜,甚至是那视频里的台词,都几乎是一样的。
不过这种时候,他也要试问自己是不是太过傲慢,分明也没有太多了解,却还要在这里说三道四。
熙攘的人群走进楼,外面一下子静下来,楼下不剩什么人,但满地的红纸屑还在飘散。
那几个雇来开婚车的,正站在在车边抽烟。
他想起当年那包写着“囍”字的烟。
不过他已经不再如当年般纠结,毕竟稍微了解就能知道,桌上一包软中华,一包红双喜,价格差了好几倍。
秦殊他爹纯属想拿个贵的,又碍于不好意思,还来了句:“你们家的先结婚~这包上面有喜字~给你们~”
俞瑾慈他爹不爱抽烟,但听到个算是好话的好话,也算是能高兴高兴,自然没在乎。
屋外很快响起喧闹,俞瑾慈无心再睡,伸了个懒腰,打开房间门往外走。
走出房间的一瞬,旁边那扇门也开了。
俞瑾慈侧头看着:“起这么早?”
秦殊穿着睡衣,看上去也刚醒,他看到俞瑾慈,那张还没完全摆脱睡意的脸笑起来:“高中生物钟还没调过来,附近有家早餐店,要一起去吃早饭吗?”
“好啊。”
出门前的准备很简单,两人都不需要太多时间。
走出门,隔壁还在欢腾,一门之隔,欢笑声听着沉闷,暗色的门上,鲜红色的“囍”字亮得晃眼。
俞瑾慈盯着那个“囍”字,不知不觉把话问出口:“你还记得吗?我们之前见过的。”
面对面说话有个缺点,就是没法修改或撤回,等俞瑾慈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已经把话问完了。
秦殊很有可能说不记得,那就会很尴尬。
可秦殊只是很自然地回应:“结婚那次吗?记得,怎么会忘记?”
“那你倒是没有提过。”
“我以为你不记得我了,那你怎么今天才记得来问?”
俞瑾慈的目光终于从“囍”字那里离开:“就是突然想起。”
说话时不知是谁先顿了步子,两人面对面站着,把“囍”夹在中间。
俞瑾慈提醒:“走了走了去吃早饭。”
走过散着红纸的路,绕出小区,来到拐角处狭窄的街道,往里再走一段,就能看见家早餐铺子。
人不算少,油条锅子咕噜冒泡,大大的蒸笼时不时被掀开,带出厚厚的雾气扑腾在脸上,把他们头发吹得翘起几撮,早餐店的大妈忙活着盛好东西递给他们。
边上放着个收音机,这时候正放着《牡丹亭》,声音响亮得整个早餐店都能听到。
他们在角落找了桌位置,桌子四四方方,很低,两人拉开小矮凳坐下,看着像是缩在一起。
早饭总像是不需要太多时间的活动,但大抵是因为周末,上午也什么事,也可能是周末早餐店氛围就是这样,两个人都吃得很慢。
但要说大家都很悠闲,那倒也不是。好几个忙着去上补习班还有兴趣班的小孩,都在被家长催着赶着吃早饭。
一个小男孩终于喝完最后一口豆浆,一蹦一跳跟在帮忙提着小书包的大人后面。
随着他们的离开,秦殊将目光收回,俞瑾慈也刚好抬头,两人目光撞了个满怀。
秦殊眼神飘忽,晃动着聚焦到发卡上:“哥,你有个发卡快掉了。”
金色的一字夹只夹住零星几根头发,它在俞瑾慈耳边挂着,要落不落。
他这么一说,俞瑾慈也发现耳边的晃荡。他伸手去摘,手有些急,发卡勾住几根头发。他皱起眉,加大力气,想将它们与发卡一道扯下。
一只大手覆上来,带着温热点气息,俞瑾慈的手顿住,秦殊小心解开缠绕着的碎发。
等两个人吃完后,又一起洗了碗筷,主要是因为俞瑾慈劝不动秦殊,而秦殊也劝不动俞瑾慈,所以就变成了两个人一起。
收拾好一切,俞瑾慈本想在餐桌上写一下这个月要交的论文,而餐桌这里的灯光过于昏暗,于是秦殊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
那是和秦殊本来家里差不多的配置,也是在窗前摆着一个书桌,不过要比之前那个桌子稍微窄一点。
秦殊收拾着半边桌子,向俞瑾慈交代着这里插头的位置还有一些别的这样那样的事,最后再跑去外面搬来椅子。
桌上,俞瑾慈亲手制作的工艺品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现在看来,还是很丑,俞瑾慈想要把它藏起来,但这已经不属于他,他也没办法再动手。
晚上秦殊也有活要干,两人再次并排坐在书桌前,不同的是,更加狭窄的位置让他们不得不靠得更近。
时间仿佛再次回到一年前的夏天,那时候的秦殊还是个不爱讲话的未成年,也不知是怎么了,读了大学话倒是便多了,也不像起初那样跟个闷葫芦似的。
窗前的树上,蝉鸣不断,时不时还有麻雀的叫唤,时间一点点过去,秦殊伸了个懒腰,准备关掉电脑。
“哥,你这周末有什么安排吗?”说罢,他扭头看向俞瑾慈。这时他才发现,对方偏长的刘海被几个金色的一字夹夹了上去,整个额头与好看的眉眼都露了出来。
“哥,这发卡,哪里来的?”
“发卡?买的啊。”
难不成是天上掉下来的?
听到答案,秦殊的语气轻松下来:“很好看。”
俞瑾慈不自在地摸上发卡:“也没什么好看不好看的,就是平时方便点。”
他高中的时候就发现带着发卡写作业会很方便,他现在的头发要比上大学前长一点,但离妹妹头还有一点差距,平时干活刘海也容易挡住眼睛,用发卡也逐渐成了一种习惯。
发卡成为一个理由,让秦殊故作随意地观赏这张脸,再随意编制一些有的没的对话:“那在外面会戴着吗?”
“会啊,上课什么的很方便,学校甚至留长发的男生也很多,戴发卡好像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你刚刚问我什么?”
“你这周有安排吗?”
俞瑾慈想了想:“礼拜六下午要去一家补课,其他倒没什么了。”
“补课?是高中英语吗?”
“初中英语,一对双胞胎,你呢,周末有什么安排,要不要和新认识的同学出去玩?”
秦殊摇摇头:“没有特别搭得来的。”
时候已经有些晚了,临洗澡前,俞瑾慈才发现洗发水和沐浴露都被他忘在了学校。
“直接用我的就可以了。”秦殊向他一一介绍用品,离开之前还不忘说:“还有缺东西记得和我说。”
“谢谢。”
浴室里的洗发水和沐浴露是一个牌子的,俞瑾慈压下一泵来,馥郁的花香随之弥散,他凑近,好像是桂花的味道。
花洒热水不断下落,整个浴室都氤氲着雾气,推开浴室门,秦殊见俞瑾慈洗了头,赶忙替他去拿吹风机。
在这里住还有这点好,学校吹风机是违规电器,吹个头还要跑到楼底去用公用的。
秦殊拿着吹风机快步走过来,停下时两人离得比较近,洗发水和沐浴露不是那种味道很冲的,但用完之后会在身上留下淡淡的香气,秦殊假装不经意地闻了一下,在感知到桂花香气时,勾起了嘴角。
“在笑什么?”俞瑾慈仰着头,眼睛透过湿漉漉的刘海看着他,眼角的痣若隐若现,浴室的水汽还不断从里面往外窜。
“在庆幸晚上终于不是一个人。”
第20章 new
爆竹声响,俞瑾慈从朦胧中醒来。他望着眼前陌生的房间,愣怔片刻,才恍然想起自己身处何方。
他不认床,被子也很软,没有室友的打扰,没有发锈的床架子发出冰冷的摇动,昨夜他睡得很好。
慢吞吞从床上坐起,他缓了几秒,才一点点挪到窗边。
向下看去,停了一排车,车上扎着鲜艳的花。
穿着秀禾服的新娘跟着新郎往楼里走,身边有一群人跟着,将他们簇拥,这些人无一例外,脸上都带着笑。
一旁还有个两个举着相机的,一个在拍照,一个在录像。
俞瑾慈的第一反应是,秦殊以后副业会不会考虑这个。
不过录像的那位可能比较累,他还要在婚礼正式开始前把视频剪出来,再在高朋满座中放给大家看。
知道这些,是他大一时,有幸被拉去当过一次伴郎,那次他还与摄像有过交谈。
那场婚礼,其实他跟那个新郎根本不算熟,他们是那种要兜好几个圈,才能讲清楚关系的亲戚。
但当时伴郎数量凑不齐,年龄上说得过去还又能过来的,就只剩下个俞瑾慈,所以他才被拉过来凑数。
不知是不是因为那次的经历,往后的婚礼,他总是会拿来和那次比较。
可能是因为自己见识浅薄,他看那一个个的婚礼,都像是千篇一律的预制菜,甚至是那视频里的台词,都几乎是一样的。
不过这种时候,他也要试问自己是不是太过傲慢,分明也没有太多了解,却还要在这里说三道四。
熙攘的人群走进楼,外面一下子静下来,楼下不剩什么人,但满地的红纸屑还在飘散。
那几个雇来开婚车的,正站在在车边抽烟。
他想起当年那包写着“囍”字的烟。
不过他已经不再如当年般纠结,毕竟稍微了解就能知道,桌上一包软中华,一包红双喜,价格差了好几倍。
秦殊他爹纯属想拿个贵的,又碍于不好意思,还来了句:“你们家的先结婚~这包上面有喜字~给你们~”
俞瑾慈他爹不爱抽烟,但听到个算是好话的好话,也算是能高兴高兴,自然没在乎。
屋外很快响起喧闹,俞瑾慈无心再睡,伸了个懒腰,打开房间门往外走。
走出房间的一瞬,旁边那扇门也开了。
俞瑾慈侧头看着:“起这么早?”
秦殊穿着睡衣,看上去也刚醒,他看到俞瑾慈,那张还没完全摆脱睡意的脸笑起来:“高中生物钟还没调过来,附近有家早餐店,要一起去吃早饭吗?”
“好啊。”
出门前的准备很简单,两人都不需要太多时间。
走出门,隔壁还在欢腾,一门之隔,欢笑声听着沉闷,暗色的门上,鲜红色的“囍”字亮得晃眼。
俞瑾慈盯着那个“囍”字,不知不觉把话问出口:“你还记得吗?我们之前见过的。”
面对面说话有个缺点,就是没法修改或撤回,等俞瑾慈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已经把话问完了。
秦殊很有可能说不记得,那就会很尴尬。
可秦殊只是很自然地回应:“结婚那次吗?记得,怎么会忘记?”
“那你倒是没有提过。”
“我以为你不记得我了,那你怎么今天才记得来问?”
俞瑾慈的目光终于从“囍”字那里离开:“就是突然想起。”
说话时不知是谁先顿了步子,两人面对面站着,把“囍”夹在中间。
俞瑾慈提醒:“走了走了去吃早饭。”
走过散着红纸的路,绕出小区,来到拐角处狭窄的街道,往里再走一段,就能看见家早餐铺子。
人不算少,油条锅子咕噜冒泡,大大的蒸笼时不时被掀开,带出厚厚的雾气扑腾在脸上,把他们头发吹得翘起几撮,早餐店的大妈忙活着盛好东西递给他们。
边上放着个收音机,这时候正放着《牡丹亭》,声音响亮得整个早餐店都能听到。
他们在角落找了桌位置,桌子四四方方,很低,两人拉开小矮凳坐下,看着像是缩在一起。
早饭总像是不需要太多时间的活动,但大抵是因为周末,上午也什么事,也可能是周末早餐店氛围就是这样,两个人都吃得很慢。
但要说大家都很悠闲,那倒也不是。好几个忙着去上补习班还有兴趣班的小孩,都在被家长催着赶着吃早饭。
一个小男孩终于喝完最后一口豆浆,一蹦一跳跟在帮忙提着小书包的大人后面。
随着他们的离开,秦殊将目光收回,俞瑾慈也刚好抬头,两人目光撞了个满怀。
秦殊眼神飘忽,晃动着聚焦到发卡上:“哥,你有个发卡快掉了。”
金色的一字夹只夹住零星几根头发,它在俞瑾慈耳边挂着,要落不落。
他这么一说,俞瑾慈也发现耳边的晃荡。他伸手去摘,手有些急,发卡勾住几根头发。他皱起眉,加大力气,想将它们与发卡一道扯下。
一只大手覆上来,带着温热点气息,俞瑾慈的手顿住,秦殊小心解开缠绕着的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