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英国公真是老糊涂了,什么叫死的不过是两个丫鬟,公主无恙是因为有圣上庇佑,他崔颢可是没有手下留情。嘉懿公主性情率真,遇事难免心直口快了一些,又与崔颢成了怨偶,依臣看,此事就是崔颢被迫与公主和离,怀恨在心,挟私报复。”
  圣上将棋盘推向一旁,“朕将嘉懿许给崔颢,还不够给他英国公殊荣吗?!他动不动就说他们英国公府满门忠烈,祖上曾为盛京朝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后辈闹出这样的事来,朕看他以后还有没有脸面再提他满门忠烈!”
  “圣上切勿动怒,经此一事,英国公定然也不好意思再在圣上面前倚老卖老了。”
  这时有宫人上前来。
  撤下那黑子已经必胜的棋盘,上了茶盏。
  圣上微抿一口,似乎是在郭弘安的宽慰之下,面色好了些许。
  沈昭昭垂着头,心惊胆战地听着这两个人一唱一和。
  听崔颢所言,嘉懿公主之前便行为不端,生活混乱,嫁人之后也并没有半分收敛,更是以残忍血腥的手段杀害了崔颢的丫鬟。
  而且太后明显是知道这件事的。
  至于眼前的圣上,他也未必就不知道。
  只是这般的手段狠辣,到了他们嘴里就仅仅是轻飘飘的性情骄纵,任性妄为而已。
  凭什么呢?
  凭她是盛京最为尊贵的嘉懿公主。
  拥有令人艳羡的权势与地位,甚至偏爱。
  她想要什么都可以得到。
  哪怕为此差点被她的婢女害死的只是一个毫不知情的弱女子。
  “陆爱卿,朕听太后说,这次相国寺一案中,大理寺新进的有个叫姓贺的年轻人表现得不错,你觉得如何?”
  圣上突然将目光转向一直没有说话的陆绝。
  贺谨言?
  猛地被点名,沈昭昭隐在袖中的手忍不住轻轻地颤了一下,但却很快镇静下来。
  她并不难猜到大理寺明明卖力做事的是张环,为什么现在圣上提起的是贺谨言。
  太后所说?
  只怕是那位金尊玉贵的公主想要为情郎铺路。
  沈昭昭突然能理解贺谨言为什么要抛弃她。
  搭上公主这么一颗树了。
  换上她是贺谨言,他也想如此。
  相国寺一案中,大理寺前前后后忙碌的是张环,到了最后,成为圣上口中提起的表现不错的人却是忙着和公主交颈缠绵的贺谨言。
  真是讽刺啊!
  沈昭昭没来由地有些憋屈,也也有些恶心。
  她微微舒了一口气,“回圣上,大理寺的张环目光如炬,武功高强,就是他最先发现线索的。”
  “张环?”
  圣上念着这个名字。
  陆绝不提这个贺谨言,而是转口说起了这个张环,什么意思,已经不言自喻。
  但是沈昭昭接着话题一转,“臣倒是觉得,主要立功的还是我们北镇抚司的人,赵长安聪明机灵随机应变,同刘建安里应外合,这才一举将崔颢的人尽数制住。”
  圣上:“……”
  惊讶了一瞬之后圣上哈哈大笑,“你倒是会自夸。”
  就在这时。
  李福又进来了,恭敬地说是嘉贵妃找圣上有要事,请圣上去她宫里用晚膳。
  “能有什么要事,还不是为了老三的婚事,做儿子的都没有说什么,她倒是对这个不满意对那个不满意,朕当年选太子妃都没有她架势大。”
  嫌弃归嫌弃,但到底事关最喜爱的儿子的婚事,圣上还是起了身。
  郭弘安也随即起了身,躬身行礼准备退下。
  “宸王殿下金尊玉贵,贵妃娘娘对其寄予厚望,自然对婚事上心,这是难免的。”
  “若是你们家清颜在,直接把她许给老三就好了,我也不必为这事烦心了。”
  郭弘安突然变了面色,却很快缓和了过来,“圣上说笑了,清颜哪有这样的福气。”
  圣上却像是陷入了往事之中。
  “朕还记得当年的清翊清颜——罢了罢了,不提了,退下吧,等过个两年你也就该像朕一样操心了。”
  “臣告退。”
  郭弘安干脆地转身离开。
  沈昭昭也跟着躬身,“臣也告退。”
  清颜……
  沈昭昭一边往外走一边看着郭弘安离开的方向。
  虽然方才他很快就恢复了儒雅温和的神情。
  但是她刚在站在侧边,便完完全全地将郭弘安方才的僵硬,以及眸子里的锐气看得一清二楚。
  离宫门还有一大段距离。
  沈昭昭担心又像上次一样走错了路,正考虑着怎么办。
  却没有想到,先他几步出来郭弘安并没有走远。
  反而侧头看了她一眼。
  难道在等我一道走?
  沈昭昭又望了一眼,郭弘安的目光并没有挪开。
  反而停住了步子。
  沈昭昭这下子确定了郭弘安是在让她跟上来。
  只得硬着头皮走了快走了两步。
  凉风裹挟着冷意扑面而来。
  两人一前一后朝着宫门而去。
  郭弘安突然道,“我知道那封信是你让人送过来的。”
  第38章
  那封信?什么信?
  沈昭昭心里慌得要死,手死死地扣紧。
  声音里含着隐隐的颤意,“什么信?”
  郭弘安侧过头,一副我已经知晓了你的意图的样子。
  “你让人将信送到我手里,在信中揭穿了吴丁的真实身份,还说他与清颜的死有关,不就是为了让我对付崔家吗?”
  沈昭昭微微抬头,再次迎上郭弘安的目光。
  又来了,又是这种复杂的眼神。
  像是带着内疚,又像是悔恨与无奈,但更让沈昭昭心惊的是,似乎还像是透过陆绝在看着另外一个人。
  沈昭昭依旧没有答话。
  她不敢答话,也不敢问,怕露出了马脚。
  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陆绝似乎与这个郭相关系匪浅。
  其中,还夹着一个叫清颜的女子。
  “你也知道崔邈这么多年一直在替我做事,如今你一封信过来,我还不是说舍就舍了他。”
  郭弘安激动地看向面前的“陆绝”,“都过了那么多年了,你怎么就不能原谅我呢?!”
  沈昭昭一共见过这位郭相两次。
  一次是在宫殿外看到过一次,再就是这次在圣上的宫殿之内。
  但这位郭相似乎一直都是一副儒雅温和的文官样子,纵然说话圆滑了些,却也进退合宜,极有分寸。
  却没有想到现在当着她这个陆绝的面,却激动成了这个样子。
  “不说话,每次一提到往事你就拒绝与我说话。”
  “陆绝”的视若无睹让郭弘安更是愤怒,当即就厉声吼来,“我都解释过千万次了,当年的事是意外。”
  沈昭昭一边暗暗惊恐地看着这个儒雅的郭相发怒。
  一边被迫从他的话中窥得了更多令人心惊的秘密。
  沈昭昭原本还在担忧自己一直无言惹人怀疑,听到郭弘安的话倒是微微地放下心来。
  既然陆绝每次也是不搭理的态度,那么,她现在不回应就没有任何问题。
  就在这时,脚步声渐起。
  有人过来了。
  郭弘安几乎是瞬间就侧过了头,恢复了平静,温和地接受路过的宫人的行礼。
  随着眼底的波涛汹涌尽数敛回,他又重新成为了那个儒雅的郭相。
  仿佛方才的激动与歇斯底里都没有发生过。
  一路无言。
  直到宫门快要到了的时候。
  郭弘安顿住了步子,突然道,“北镇抚司乃圣上一手创立,历朝历代都是握在圣上的手里。”
  他看向“陆绝”的目光很温和。
  “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就该知道,朝局再乱,所有人都可以站队,但是你不可以。”
  郭弘安对待陆绝的态度太过奇怪。
  有内疚与歉意,有纵容与无奈,甚至还有最后的提醒与告诫。
  不像仇敌,反而像是……
  沈昭昭不敢再想下去。
  但她依旧半分情绪也没有表露,面上一副不想搭理郭弘安的样子。
  脚下步子走得生风,几乎是逃似地上了马车。
  赵长安原本正坐在马车上,忐忑地候着沈昭昭。
  宫里和北镇抚司不一样,在自己的地盘,沈娘子的行为言辞再怎么奇怪,也没有人会质疑。
  但是宫里就不一样了,一旦被戳穿或是言辞不当失了圣上的宠信,那就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了。
  他正抓心挠肝地焦急着。
  远远地就看到沈娘子回来了,拎着衣袍走得飞快,活像是后头有狗追她似的。
  他正奇怪着。
  就看到沈娘子蹬蹬蹬地上了马车。
  然后重重地呼出了一口气,“好刺激啊……”
  沈昭昭觉得可真是刺激。
  她知道的秘密真是越来越多了,并且一个一个还比话本子里面都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