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周迢揉了揉她发顶,“错了,每次和你见面都是难得的好心情。”
也是他必定准时下班的日子。
“年初聚会,钟文玺说不知*道你怎么突发奇想要回林泽,结果生了场病,没待几天又匆匆忙忙飞走,是特意参加同学聚会?”
那天盘旋在姜纪心头的问题终于问出口。
周迢低低应声。
“那和我有关系吗?”
头顶的人没再回话,显然是默认。
其实当时周迢并没有抱着诸如非要见她一面的目的,但后来反过来思考那天会答应要去同学聚会的前因后果,他不得不承认,她确实算其中一部分的占比。
姜纪抱他更紧了些。
当天听到钟文玺说他来回赶时,念头仅仅浮现一瞬间,她以为是自己想太多,实际上那样早的时候,他便已经开始关注自己。
“过完年你回临川前一天,我梦到你了。”
他闷笑,胸腔有震意,“这么想见我?”
“梦到你生病,结果第二天和他们一起吃饭,韩天说你发烧感冒,没好全就赶着回公司了。”
“前两天也是,你坐的那班飞机…梦里我很怕,醒来也怕。怕你身体出问题,怕你心理出问题,怕你又…”
她咽下怕你又毫无征兆地消失的那后半句,“怕你真的出什么事。”
提及那个梦,姜纪仍心有余悸,此刻依靠着不会崩塌的现实的他,更叫她鼻头发酸,好像那时候独自消化掉的苦涩卷土重来。
她抬头,说:“周迢,你是对我很重要的人,所以要多在意自己一点,不要不开心,不要生病,不要不打招呼就消失,好吗?”
心脏被击中一般,过几秒,周迢拖住她下巴,拇指摩挲脸颊,眸色很深,“嗯,知道了,你也是。”
他才说完,姜纪便抽身,“好了,快去工作,不然赶不上吃饭了。”
她在懊悔,怎么情绪总刹不住,上次也是。
而他看着她背影,怎么心总因为她一句话就软得要命,上次也是。
周迢工作时,姜纪坐到沙发上等着开会。
会议确实很短,半小时不到就结束,她决定找点什么看打发时间。
办公室书架上陈列的书籍杂志,大多有关专业知识,各种名词扫一眼就让人头大。至于杂志,大多也离不开行业大拿,扫视一圈,她发现有柳明月杂志社采访他的那本。
之前柳明月给姜纪看过电子版专访内容,但纸质版是第一次,她便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于是发现了很多没注意到的小细节。
比如提到穿着,周迢说自己衣柜多黑白灰的原因是有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特别白,会衬得旁边的人肤色深,所以买衣服特地往那边靠,后来就习惯了。
原来都怪钟文玺。
原来他也会在意这些。
姜纪笑,觉得很有趣。
她甚至能脑补出小周迢在商场或是服装店挑挑拣拣的样子,再与眼前的他重合起来。
仔仔细细看完那两页的内容,她将杂志放回去,留意到有个短于其他书籍,色彩鲜艳的封面。
夹缝中格格不入,书身快要跌倒的哆啦A梦漫画。
姜纪忍不住惊讶:“你怎么会有这个?”
周迢看清楚惹她惊讶的物品,说:“爱屋及乌。”
偶然聊天间,何彤彤说姜姜好像很喜欢她从香港带回来的那个哆啦A梦水晶球,留着好多年了,他就此记下来。
“其实我没有特别喜欢哆啦A梦的。”
周迢并没问为什么不喜欢,他有想到,从她刚刚的表情动作眼神里。
“那水晶球,是因为送你的人还是别的什么?”
姜纪的视线里,哆啦A梦的四次元口袋仍发挥着它的作用,实现一个又一个离谱又现实的梦想。
她看向周迢。
那时候的姜纪在想什么?
第一次是高二下学期,何彤彤当时说因为它自己才能许愿成功,所以之后,那几乎成了她的吉祥物。
姜纪记得清楚,何彤彤高考前求神拜佛,不断重复please的依托载体就是透明玻璃中咧嘴大笑的哆啦A梦。大约给了她几分心理力量,如何彤彤所说,她英语成绩的确不错,总成绩也是。
后来高考结束,她们又一起去了香港,吃云吞时,姜纪因为汤底偏甜吃得断断续续,最后开口问何彤彤那个哆啦A梦水晶球是在哪儿买的,她也想要一个。
何彤彤先是摇摇头表示自己忘了,说如果她想要,把那个灵验的送给她不就好了,随即兴致勃勃地问:“姜姜你也觉得灵了吧,你打算许什么愿?”
她没有回答,是因为想要再见周迢一面。
仿佛将思念换成另一种形式,有依托就不会那么难过,但未曾想过,它会以这样一种方式让她如愿。
尽管是迟了九年的愿望。
“是因为,和它有关的人。”
周迢。
是因为你。
电话铃声响起来,打断她没出口的话。
出来接通,姜纪一路往里走。
姜意问:“姐姐,我明天放暑假了,你回来吗?”
“也给我假吗?”
“对,我批准的。”
听多了姜意这样的趣话,姜纪笑了笑。
那边早想到答案,没办法道:“算了,你不回来我到临川去也行。”
“来之前记得告诉我,别突袭。”
“知道。”
想到什么,姜纪问:“吵架和好了吗?”
这次只有含糊不清的嗯嗯啊啊。
过去那么久,怎么着也该哄好了。
聊了些别的后挂断电话,姜纪往回走,没几步速度放缓,她看到办公室门外站着个男人。
正疑惑着是谁,想自己该不该继续向前,男人的脸渐渐清晰起来。
好像是李戴言。
还无法确定,又有个女人的身影闪出。
姜纪已走到他们视线之中,没转身的机会。
“戴言哥嘉雯姐,你们好。”
第58章
李戴言招呼她:“姜纪,一起吃饭去吧,你雯姐请。”
话毕,程嘉雯也冲她笑道:“就是碰巧遇到吃个饭,没别的意思。”
周迢从里面出来,脸上是“去不去都可以,看你”的表情。
姜纪怎么可能拒绝。
去餐厅的路上,姜纪问周迢人是什么时候来的。
“你出去接电话没一会儿。”
“那他们知不知道我们俩…”
“知道,不过是刚刚才知道的。”
她忽然有些紧张。
周迢感受到她手指攥得比方才紧,“不是离上次见没多久?”
“那不一样。”
上次是朋友的身份,这次是恋人。李戴言相当于他哥哥,既如此便是长辈,别的她不知道,但留下个好印象肯定很重要。
“没事,第一印象已经很好了。”
姜纪没听懂。
周迢给她讲了高中他俩在q.q上聊天,李戴言读出来她名字那次。
“至于雯姐,前阵子她还想着让我谈恋爱给我介绍女朋友,更不会说什么。”
注意力被转移,姜纪问:“雯姐吗?我想象不到。”
周迢坦言,换做是之前的他也想不到。
“我第一次见她是初中,我们认识有十多年,高中那会儿觉得她像同龄人,也没长几岁,她却反而以小辈身份看我了。”
那顿饭吃的同朋友之间聚餐没差,仿佛他们四个人这样聚在一起很多次。
虽默认他俩已经在一起,但为了不让姜纪觉得不舒服,程嘉雯和李戴言都没特意提这事,只是闲聊时调侃着说了句以为周迢要到三十岁才能谈上恋爱了。
李戴言说:“早知道这样,你还出什么国。”
“后悔了。”周迢没反驳。
程嘉雯皮笑肉不笑,“你俩少在人姜纪面前一唱一和地油嘴滑舌了。”
姜纪笑着说同意。
假如能有时光倒流的机会,她并不信周迢会留在国内。
无论他妈妈的事情是否发生,他想读的大学却是一直以来都在国外,而且在他出国前,她对他来说只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同学。
中间说到做饭,李戴言又一次讲了周迢煎鸡蛋带壳那事。
他绘声绘色地描述完,合不拢嘴道:“我当时笑得不行。”
周迢抱臂靠到椅背上,带着笑懒懒开口:“说了几百次都不腻。”
程嘉雯点头:“我作证,确实听过很多遍。”
姜纪同样听得眼尾上扬,又一次拿起面前的酒杯,顺喉咙而下的液体冰凉,却让她感到暖黄灯光的温度。
不该说是朋友间的聚会,确切一点,是家人之间,数不清的瞬间里,周迢弯下的脊背都有可包容他的依靠。
明明不是第一次见他的哥哥姐姐,但她依旧为他开心。
最后,程嘉雯拉着李戴言去结账,只留下对面并排的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