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张丽犹豫好些天,姜纪倒很痛快,于是难得回一次家,她便和姜意睡一起。
  这会儿,姜纪已经换好衣服,和何彤彤在微信上聊天。
  何彤彤:回来了什么感受?
  姜纪:这话好像我几十年没回林泽了。
  姜纪:可以说吗,没什么感受。
  何彤彤发来个斜眼的表情包,问:听郝怡涵说你也去同学聚会?
  姜纪:嗯,好久没见她。
  何彤彤:嘿嘿,等我放假,除夕见。
  回了一个”OK“的手势,姜纪返回,本打算关掉屏幕去厨房看看,还没碰到右侧按键,多出个别的红点。
  来自陈言。
  —刚下班,看见你发的朋友圈。
  —回林泽了?
  点开对话框,看清楚出现在顶端的这两条消息。
  姜纪加上陈言微信的时间很早,他算是她列表里最先的那批人,近些年聊天记录却几乎为零。
  很久没联系,其实是因为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
  姜纪知道陈言喜欢她。
  高三那会儿只是怀疑,直到毕业回学校那天,又一次碰巧遇上,他开口说了那几句话,她听到一半便有隐隐的直觉。
  但陈言最后没透露或暗示任何,以至于姜纪当时无法确定,怀疑是否自作多情,毕竟这种事从来都不能只靠她一个人的感觉下结论。
  就像陈言说的,他们还是朋友。
  说是这么说,姜纪并没觉得他们的朋友关系会维系很久,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比如距离比如时间,况且她原本便没和他到特别熟的地步。
  之后两年,他们却真的算联系频繁。
  临大和京大,地图上一个在南一个偏北,但一个学期,陈言总会莫名出现在她面前几次。
  有时是学校活动,有时是他自己有别的安排。
  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上大学后第一次见他,也是姜纪来临川后度过的第一个十二月份。
  当时她在教室听英语听力,收到陈言的消息,他说自己现在在临川,问她有没有时间晚上一起见面吃个饭。
  姜纪有些意外,摘掉耳机,看了眼时间,刚下午三点,她回复说好。
  没来得及问些别的,他说那到时候联系。
  想着他估计有事要忙,她便没再继续对话。
  等姜纪从大串英文阅读中解脱,看向表的时候,已经七点半了。
  脑子瞬间清醒过来,拿起手机,顾不得看消息,背起书包往外走。
  电话接通很快,她脱口而出对不起。
  “我没注意,不小心过点了,我现在往校门口赶,你在哪儿呢?”
  “不要紧,你慢慢来,我没什么事的。”
  自习这栋教学楼离大门很近,教室又在一楼,没两分钟姜纪就到大门口。
  “那你有什么想吃的?有些比较火的店要提前排队,我们先商量一下,好直接往那边赶。”她围两圈围巾,往前走的时候注意到不远处站了个正在打电话的人,“陈言?你是在我们学校门口吗?”
  那边嗯了声,“看到我了?”
  姜纪步子快起来,刚开始小跑着,越到他跟前,反而越慢下来。
  她的身影背光,却像倾泻而来的颜料。
  看清楚眼前人,姜纪反应了下才开口:“你怎么直接来了?”
  陈言示意她看手机,“我给你发消息了。”
  姜纪这才仔细看了看聊天界面他发来的两条消息,她拍了拍脑袋,说:“不好意思啊,我没看到,我发现过了点就直接给你打电话了。”
  陈言笑说没事,“走吧,想好吃什么了吗?”
  “我来决定?”
  “初来乍到,我的确不太了解临川。”
  姜纪摸了下脸,“其实我也不太了解。”
  她刚来半年,平时不怎么出去玩,吃过的餐厅屈指可数。
  “那就随便转转。”
  走了两步,陈言问她需不需要帮忙背包。
  姜纪婉拒,扯了扯脖颈的布料,说不重。
  多看了两眼,陈言说:“我记得高中的时候,你有一条红色的围巾,经常戴着。”
  “有经常吗?特别冷的时候会戴。”
  “我见过的次数比较多。”
  姜纪调侃自己,“可能有点扎眼,所以你记得深刻。”
  陈言摇头,“皮肤白的话,亮色会很衬人,比如你。”
  姜纪笑了笑,“那我接受你这句夸奖,谢谢。”
  最后他们去了家新开的烤肉店,理由是开业大酬宾,双人餐八折优惠。
  饭桌上,大多是陈言服务,姜纪负责陪聊以及挑起话题。
  闲谈中,她知道他这次是跟着老师的研究课题组来参加交流会,地点在另一所临川本地大学内,交流会合作的大学不少,是以她顺便问了句:“会有临大吗?”
  “当然。”
  回答出乎意料的干脆。
  姜纪抬头看他。
  陈言问:“来临川这段时间过得好吗?”
  “还行。”
  不痛不痒,不咸不淡。
  想到什么,陈言说:“上次和陈老师聊天,他提到你了。”
  “真的?说我什么?”
  姜纪没想到陈鹏飞居然记得自己。
  “他说看不出来一个白白净净的小姑娘能这么稳,好像高三最后一段时间你的排名几乎没有波动。”
  笑了下,她恍然想起赵鹏飞的那句“冲一冲京大有希望的啊”。
  来回翻着五花,陈言专心盯着滋滋冒气的烤板,“寒假要不要回学校看看,我看同学群里你没发表意见。”
  姜纪说可以。
  她知道群里有同学提议回林泽一中,虽然在各个群她几乎都扮演着潜水的角色,但稍显寂静的群聊忽然有天冒出消息,让人无法注意不到。
  “我看到一些,但当时你们已经讨论完了,就没再回。”她点了下头,去拿未开封的饮料,手还没摸到边,被陈言接过。
  他拧开,重新递给她。
  注意到眼前女孩的表情,陈言笑问:“做什么这么看我?”
  被提醒,姜纪收回视线,抿口西柚味果汁,“感觉你变了一点。”
  今天第一眼看到陈言时,她就这么觉得。
  上次见面还是高三毕业,虽然那个时候的陈言比起印象里已经瘦了很多,但这次再见他,似乎不止是瘦,要描述现在的他,不能用开朗外向之类单纯的性格形容词来显示转变。
  “哪方面?”
  摇了摇头,姜纪具体说不出来为什么。
  “看来上大学真的变化很大。”她只好总结到这上面。
  之后这个话题草草结束,快要吃完,姜纪一个人坐在位置上,拿了片生菜,正准备伸筷子。
  有个不认识的女生来打招呼,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眼陈言空着的位置,“可以问你一下你和对面那个男生是什么关系吗?”
  姜纪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愣了两秒。
  女生以为自己判断失误:“如果是情侣的话不好意思…”
  “不是,我们是同学。”反应过来她想干什么,姜纪特地多问了句:“等他回来,需要我回避一下吗?”
  贴心到女生连连摆手:“不用不用,谢谢你啊。”
  那天最后,女生加到了陈言的微信,刚巧那会儿姜纪收到几条消息,注意力都在别处,因而对具体对话没印象。
  一直维持朋友关系很好,可之后…
  姜纪回忆着,深吸一口气。
  之后大二的七夕,她在图书馆准备双学位的考试,接到陈言的电话。
  与他往常做事风格不同,他一上来便问她在哪儿。
  姜纪如实回答自己在图书馆。
  陈言说:“今天七夕。”
  “好像和我没关系?”
  姜纪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忽然提到这个。
  另一端好久没回答,假如没有断续的嘈杂声,姜纪会以为是他挂断了。
  她站在远离座位的窗边,正打算再“喂”一声,陈言开了口,嗓音低哑:“其实可以有关系。”
  当下姜纪心中升起和高中告别那天她听他讲话一样的情绪。
  有些慌。
  不同之处在于这次更多是不想继续谈论这个话题。
  因为线上线下交流变多,比起刚毕业,他们那会儿对彼此熟悉不少,姜纪不想错失一位朋友,她拒绝的话带了着急的否定,用词确切。
  “不会有关系,我对谈恋爱没兴趣。”
  陈言急促地呼吸两下,而后一阵无言,他再传来的语气冷静异常。
  “是吗?”
  “你还喜欢他?”
  第38章
  那样平常,连具体的名字都不曾出口,仿佛他刚刚说今天七夕,它们只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图书馆开着空调,冷气包围放着桌椅的区域,明明穿着外套,已经走到接水的窗边,脚上踩着靠近阳光但不够明亮的地板。
  姜纪却觉得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