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进退两难之际,姜纪选择相信他们听到声响会自动离开。
然后没两分钟,耳边忽然响起不正常的呼吸声。
姜纪有点困惑,转头看向等在下面的周迢。
紧接着声音变大,发展成粗重的喘气声,若有若无的水声,细弱的嘤咛声。
这个楼梯是比较偏,但不是说好都是正经人的……
那股烧感更明显了,爬到她脸上,风也吹不散。
周迢这时注意到不对劲,上了两步台阶,“怎—”
姜纪像共感似的血液上涌,情急之下,她连连摇头,一手拉住他的袖口,一手作势要去捂他的嘴巴。
没捂成。
周迢很快听到动静,他先是一愣,然后看向站在这里三分钟却只是一言不发的她。
姜纪觉得他误会了什么,慌道:“我不是…”
周迢嘴边噙着的笑意更盛,他应着,反手拉过她手腕,凑近说:“小声点下去。”
视线定格于亲密相触的皮肤,他的手大过她手腕许多,两根相近手指只是虚虚一握,若是周迢有心感受,会发现她脉搏紧急到不正常。
姜纪不敢继续看下去,她担心自己昏头跌倒。
再上楼换成了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刘鹏飞腰间常别一串钥匙,此刻正随着他走路一摆一摆,声音抓耳。
刘鹏飞走到教室门口,看到姜纪正往他这边走,他抬起手对着她指了下。
“姜纪是吧。”赵鹏飞双手背在身后,确认她的名字。
姜纪点点头。
“去干什么了这是?”
姜纪略不自然地环住手腕,说:“问了同学两道题。”
题当然没能讲下去,周迢体谅姜纪满脸通红一时无心学习,什么都没问地带她换了靠东的另一条楼梯。
刘鹏飞目的不在此,随意嗯了声。
“学校五十年校庆要推选主持人,要求啊,是外语要好。”赵鹏飞摸了摸胡渣,转了转眼珠子,“听你以前的英语老师说,你有这方面经验,英语也很不错,咱们班就你去吧。”
校庆主持人这事,姜纪听郝怡涵说过,校领导们预备开创先例,在晚会上来一次双语主持,誉意可能是走上国际?
离高考只剩三个月的高三耽误不起,只能换高二的学生们上。
看刘鹏飞说这话,是宋临雪给他提的建议,但男老师没有女老师细心,问也不问她是不是愿意。
只是一锤定音地交代地点:“三楼的大教室,明天下午集合。”
姜纪对主持不感兴趣,却不好直接忤逆刘鹏飞。
更重要的是,就算她提出自己不想去,依刘鹏飞的性格,大概也不会如愿,所以只要走个过场不被选上就好。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她应下。
除此之外,另一种心甘情愿的可能驱使着姜纪。
她想,双语的话,很难不和周迢联系到一起吧。
第26章
第二天下午推开门,姜纪先见到一个怎么也想不到的人。
“姜姜?”
何彤彤惊喜地朝她招手。
“你怎么也…”
两人一齐问出,相视着笑出声。
“我们班主任让我来的。”
“我也是。”何彤彤脱口而出,想了几秒收回:“也不算,其实是我坐在教室里面太烦心了,不如过来放松一会儿。”
姜纪知道何彤彤最近压力挺大。
当初能进实验班是很开心,但待久了总感觉自己落别人一截。他们不是天才,身边智商颇高不听讲也能名列前茅的同学却不在少数。
久了的确烦心。
又随便扯了几句别的,十几分钟过去,除了断断续续的开关门,没有人来告诉她们下一步该干什么。
姜纪转问道:“这里怎么都是女生?”
何彤彤托腮,冲旁边几个女生扬头,“听她们说男主持不是我们学校的,请的播音专业的大学生还是什么,今天只选女生吧。不过那老师刚刚接了个电话,听着像那个请来的大学生临时有事来不了了,估计一会儿就把我们赶回去了,让我们换个时间再来。”
“但要我说,不如现在选好呢。本来就没什么人想来,这不仅要排练,还得配合搭档时间,我们班都没有主动报名的。”
说这话时,何彤彤声音大了些,教室空,剩下的几个女生听到也赞同起来。
“对啊,平时还要上课考试。”
“也让我们等太长时间了吧。”
……
林泽一中平时类似活动不少,对大家来说,校庆的吸引力一般,不如校领导们重视。学生们也都比较有想法,抱怨几句无可厚非。
不过抱怨归抱怨,女生们仍继续等着。
又十分钟,终于有个老师进来了。
“同学们稍安勿躁,本来定好的那位主持确定有事来不了了……”
话音未落,响起一阵不满。
“但是我们安排了另一位英文很好的同学来帮忙搭档,这样大家就不算白白浪费时间了。”
原以为无望见到的周迢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出现在姜纪面前。
老师介绍着他,“周迢同学,实验一班,去年全市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
其实在场的人都对周迢不陌生。
不认识的也该知道这个名字,年级第一嘛。
挑选人的标准是按口语流利程度以及反应的快慢,流程中有定好的对话文本以及随机对话。
抽签决定顺序,姜纪是倒数第四个。
之后一切进行顺利,女孩子们总对帅哥没有抵抗力,尤其是有礼貌的帅哥,主要这事怪不到周迢头上,不满就少了大半。
快要到姜纪的时候中场休息停了一下,她看到周迢出了教室,想想跟了出去。
不知道找他做什么,只是有种隐隐的冲动。
她想自己应该主动一点,无论说点什么,好弥补书店的遗憾。
那株海藻又飘舞,冒出头。
一路走到楼梯拐角,过道上凸出的阳台上,姜纪看到周迢迎面遇到个中年男人,两人似乎认识,停下来交流。
天黑,有些灯光,姜纪认出那人是胡副校长。
胡副校长刚刚来过选人的教室,虽然看了没一会儿就走了,但姜纪对他的声音和身形有印象。
“优秀的人才啊,给你写推荐信是名副其实。”
推荐信?
姜纪欲先回去的脚步停下,心猛地落空。
“麻烦您了。”周迢的声音带着两份敬意。
“不麻烦,你和戴言都算是我的学生,找老同学帮个小忙而已。”胡校长随意一问:“听说要申请加州那边的大学?”
“是。”
姜纪听到周迢肯定的回答,脑子发懵,一片空白。
对话仍在继续。
“李戴言当时成绩可不如你,不考虑待在一中考个状元?”
“高考竞争激烈,真没把握。”
周迢这话是开玩笑的语气,却重到像在姜纪心口锤了一拳。
胡校长也笑,“好好好,留不住你。”
到这里,姜纪大脑再分析不出新的东西。
最初她在紧张,在确认,在抱有一丝希望。
然而现在,明明白白摆在她面前的,是周迢不会参加高考这件事。
往回走,脚步忽地发软,整个人恍如被水包住,那些话像顷刻间长出手脚缚住姜纪,在她耳边回响。
他要出国了。
为什么从来没有想到?
分明优秀如周迢,道路从来不只一条。
只是那条路不会有她,他会偏离她所预设的一切,消失在她的生活里。
她本想问问他,明天,后天,或者下周有没有时间解答她没有问完的问题。
她本以为,他们变得熟悉了一点点。
她本在为自己能勇敢迈出这一步而欣喜。
可不会有机会了。
这就是那个夜晚他没能回答的答案。
她尝到了,月下的风苦到心颤。
轮到姜纪,要读的那篇稿子,她看了好久,一句句下来,发音比起讲解那会儿要标准得多。
接下来的即兴对话,她看着周迢迎面朝她走来。
他穿着那身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黑白校服,意识到是她后点了点头。
他一直都是这样,教养使然,见到认识的人会先一步打招呼微笑,贴心地换条路送女生回去,观察到别人的喜好会尽量满足对方,总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她怎么能认为她可以获得另一份特殊呢?
周迢笑着,像一弯月,可姜纪好难过,她胸腔、眼睛、鼻腔,乃至耳廓都充斥着酸意。
她想问他:你真的要出国了吗?
明知道答案,她却仍想这样问。
可实际上,她连问的资格都没有。
她当然没有。
没有生闷气的资格,没有发脾气的资格,甚至连问他一句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