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从太上西去,她便开始过上了抄经、诵经、裁剪针线的日子。
恰好昭明帝又要让她三个月后出嫁,她更是昼夜不停地拿着针线。
如今太后的里外衣裳、冬夏鞋子,已经被她做够了至少五年的穿用了。
“你歇歇眼睛。”太后忍不住伸手拉住她,“回头冯家该抱怨了。我嫁闺女嫁了个瞎子过去!”
黛玉也劝:“你这样下去,要熬坏身子的。
“陛下好容易让太医把你的身子养回来了一些,你自己再作践坏了,岂不是辜负了陛下一番美意?”
“这怎么能叫作践?”探春正色,“这是我做女儿的一点孝心。”也是赎罪。
黛玉才不管,夺手抢过她做了一半的鞋子,回手又扶了太后起身:“春光将尽,咱们去逛御花园!”
走了一大圈回来,却见殿内早有六局的人等着:“陛下命我等来给义敏县主量体裁衣、置办嫁妆。”
太后顿时来了兴致,偏又走累了,拍手做了决定:“你们只管先量了尺寸。
“明儿再来,把布料、花样和其他物件的样子都拿来,哀家的女儿的嫁妆,哀家要亲自操办!”
太后有了事儿做,终于不再天天追思太上伤心难过,也是好事。
黛玉看着脸上红红的探春,轻声笑了起来。
就这样,日子开始显得轻缓起来。
……………………
一个月后,万皇后被废,进入冷宫不到三天便自尽身亡。
三个月后,五月石榴正红的时节,探春带着一个县的采邑做嫁妆,嫁给了冯紫英。
四个月后,二皇子与张氏成婚,出宫开府
六个月后,秋收结束,昭明帝对西北开战。二皇子与冯紫英同赴战场。
转年四月,西北大军得胜还朝;探春给冯紫英生了个儿子。
又三月,昭明帝兵发东海。
两年后,天下平定。
昭明帝宣布,开始选秀。
主理宫务多年的寇昭容终于松了口气——她儿子显然并非太子人选,那她白替人干活儿做什么?多累?!
扰攘半年,后宫又进了十几个佳人。
各种争奇斗艳的大戏又开始上演。
太后极不耐烦,带着黛玉便去了北苑汤泉宫“小住”。
这一住便是半年。
到了年底,各地官员终于开始正常进京述职。
已经升任两江巡抚的曹谕也回京了。
昭明帝急忙让给太后传信:“曹匡如回京了!您不要回来看看他吗?顺便过年。”
太后这才高高兴兴地带着黛玉转天便回了大明宫。
再见曹匡如,竟蓄起了胡子。
太后看着乐不可支,哈哈大笑:“那样精致的秀气孩子,为了摆足官威,竟然弄了两撇胡子装大人!”
黛玉在旁边捧着手炉,也抿着嘴笑。
曹谕虽然红了耳朵,却比三年前沉稳得多,只躬身道:“太后取笑了。”
“小曹大人见外了许多。枉费太后娘娘这些年一直拿你当子侄辈,时常念叨呢!”黛玉看着太后愣神,出言提醒。
曹谕忙觑着眼去看太后,脸上立马流露出委屈神情:“臣每回送奏章回京都问候太后娘娘,可从未收到过太后娘娘一次回音。
“臣还以为太后娘娘早把臣忘了。
“三年后才再相见,臣只得恪守君臣大礼,哪儿还敢放肆呢?”
太后惊讶地指着他,朝着黛玉道:“这,这这,这小猢狲竟是在怪哀家不成?”
“他倒没那个胆子怪您。”黛玉掩口笑道,“这只怕是在讨赏吧?”
“这怎么能叫讨赏?”
曹谕振振有词,“臣年节都会给太后奉礼。
“太后既然不方便让人带话带信儿,赐个什么物件儿总容易吧?
“臣没收着过。
“这才以为太后娘娘厌弃了臣的!”
太后被他逗得前仰后合,想一想,忽然一推黛玉,盯着曹谕笑道:“只怕我的赏,你不敢要!”
第531章
新正大朝后,昭明帝特意叫了两江巡抚曹谕到御书房密谈两个时辰。再开门时,随同出来两张圣旨。
其一,曹谕巡抚两江有功,破格晋升为两江总督,赐天子剑,兼督盐政。
其二,赐昭庆郡主下嫁,并在京城建郡主府。
消息一出,朝野上下流传了三年“陛下欲以昭庆郡主为新后”的谣言不攻自灭。
冯府得到消息时,冯紫英正趴在窗前眼巴巴地盯着自家媳妇痛揍自己才三岁的儿子的小屁股。
嗯,把祖母的诰命金冠扔进灶火膛,只为了亲眼看看金子是怎么融化的……
这顿打挨得不冤。
小夫妻两个听见消息,面面相觑:“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其实早就该赐婚了吧?估摸着是太后舍不得。”冯紫英挠挠头,“我去找匡如吃酒。你进宫去吧。”
探春忙命人把哭得快没命的儿子送去给他祖母安抚,自己穿戴了匆匆进宫。
太后正搂着黛玉骂街,说什么都不肯让她离京那么远:“我还能活几天,啊?!我还能活几天?!
“你把她嫁的那么远!
“你还敢让曹匡如总督两江,那不是该做一辈子的差事吗?!你是不是想让我后半辈子都见不到昭庆!?
“你如今天下太平了,后宫安定了,你就开始瞧着我们不顺眼了!
“我不在宫里了!我要跟着昭庆去江南!
“我倒要看看,谁能把我怎么样!!!!”
从一进门就开始挨骂的昭明帝一个字都插不进去,只能无奈地看着老太后发飙。
好容易赶上个气口,刚要开言解释,外头人又报:“义敏县主来了!”
太后忙不迭又扬声道:“正好!义敏,你来!你皇兄嫌弃了我们娘儿们了!
“你快替紫英求个外差,咱们都走!
“都离了他这一亩三分地,让他跟着他一后宫的佳丽美人儿,过他的逍遥日子!
“我再不碍他的眼!”
探春跟着话音大步进来,匆匆给皇帝行个礼,便三步两步上了榻,偏身坐在了太后身边。
太后挪了一条胳膊出来也搂住她,抱着二人忽然大哭起来:
“我要去庙里哭先帝去!都是他走得早,让人这么欺负我!”
昭明帝站在底下,伸手捂住了脸。
叹气。
罢了,自己认的娘,忍着吧……
探春在太后眼皮子底下偷偷跟黛玉对眼神儿。
黛玉桃腮带粉、满面含羞、目光躲闪。
探春明白了,抿唇一笑,瞪她一眼,然后才伸手给太后胸口顺气,接声道:
“母后可离不得昭庆姐姐一步!
“早年间我们初次入宫时,太后娘娘虽然也精神着,可没这么足的中气!
“如今一旦开口,十多句不重样的话,嚷起来都不带打磕巴的!
“可见是昭庆姐姐照顾得法、侍奉有功!”
昭明帝终于松了肩膀。
好在进宫来的这一位,从来都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所以皇兄把这满朝中前程最远大、为人最周全、才华最出众的小曹大人赐给姐姐做仪宾,也是对姐姐的疼爱之情、酬功之举。”
探春笑着歪头,“而且我听说,最先提起这桩婚事的,还是母后?”
太后哭声戛然而止。
嗯,对呗……然而!
“哀家是喜欢曹匡如,也非常愿意让昭庆跟他成就良缘!
“可也不能这样啊!
“两江总督乃是要紧差事,一做至少十年!
“义敏,你想一想,你要是十年见不着你姐姐,你不想她吗?”
太后说到这里,眼圈儿又红了。
探春顺势便看向昭明帝:“这半天都没听见皇兄说话。恰好母后问下来,不如皇兄解释解释?”
说着话,竟然抿嘴笑着,冲昭明帝挤了挤眼。
昭明帝翻了她个白眼:“当了娘的人,如今倒越发淘气了!”
然后才向太后无奈道,“母后,您听我说……”
“你说!我倒要看看,你又有什么歪理!”太后气呼呼的。
昭明帝瞟一眼一直红着脸垂着眸一字不发的黛玉,轻咳一声,道:“天下初定,江南其实并不太平。
“丁明毅这三年在江南勉力支撑,身子已经不行了。
“所以这一回朕见了他和匡如两个,商量了好几天,最后才决定让丁明毅进京,把匡如留在江南镇守。
“江南前些年,让四姓搅和的,风气不好,势利眼得很。
“所以匡如需要些身份名气镇一镇。
“原本朕只想让他在那边待个两三年,平定了就回京来帮朕的忙。所以他长兄的名头就够了。
“可他不愿意。”
昭明帝摊开两手,满脸郁闷,“他嫌他长兄鲁莽、呆气,更不想跟曹家牵扯太多。
恰好昭明帝又要让她三个月后出嫁,她更是昼夜不停地拿着针线。
如今太后的里外衣裳、冬夏鞋子,已经被她做够了至少五年的穿用了。
“你歇歇眼睛。”太后忍不住伸手拉住她,“回头冯家该抱怨了。我嫁闺女嫁了个瞎子过去!”
黛玉也劝:“你这样下去,要熬坏身子的。
“陛下好容易让太医把你的身子养回来了一些,你自己再作践坏了,岂不是辜负了陛下一番美意?”
“这怎么能叫作践?”探春正色,“这是我做女儿的一点孝心。”也是赎罪。
黛玉才不管,夺手抢过她做了一半的鞋子,回手又扶了太后起身:“春光将尽,咱们去逛御花园!”
走了一大圈回来,却见殿内早有六局的人等着:“陛下命我等来给义敏县主量体裁衣、置办嫁妆。”
太后顿时来了兴致,偏又走累了,拍手做了决定:“你们只管先量了尺寸。
“明儿再来,把布料、花样和其他物件的样子都拿来,哀家的女儿的嫁妆,哀家要亲自操办!”
太后有了事儿做,终于不再天天追思太上伤心难过,也是好事。
黛玉看着脸上红红的探春,轻声笑了起来。
就这样,日子开始显得轻缓起来。
……………………
一个月后,万皇后被废,进入冷宫不到三天便自尽身亡。
三个月后,五月石榴正红的时节,探春带着一个县的采邑做嫁妆,嫁给了冯紫英。
四个月后,二皇子与张氏成婚,出宫开府
六个月后,秋收结束,昭明帝对西北开战。二皇子与冯紫英同赴战场。
转年四月,西北大军得胜还朝;探春给冯紫英生了个儿子。
又三月,昭明帝兵发东海。
两年后,天下平定。
昭明帝宣布,开始选秀。
主理宫务多年的寇昭容终于松了口气——她儿子显然并非太子人选,那她白替人干活儿做什么?多累?!
扰攘半年,后宫又进了十几个佳人。
各种争奇斗艳的大戏又开始上演。
太后极不耐烦,带着黛玉便去了北苑汤泉宫“小住”。
这一住便是半年。
到了年底,各地官员终于开始正常进京述职。
已经升任两江巡抚的曹谕也回京了。
昭明帝急忙让给太后传信:“曹匡如回京了!您不要回来看看他吗?顺便过年。”
太后这才高高兴兴地带着黛玉转天便回了大明宫。
再见曹匡如,竟蓄起了胡子。
太后看着乐不可支,哈哈大笑:“那样精致的秀气孩子,为了摆足官威,竟然弄了两撇胡子装大人!”
黛玉在旁边捧着手炉,也抿着嘴笑。
曹谕虽然红了耳朵,却比三年前沉稳得多,只躬身道:“太后取笑了。”
“小曹大人见外了许多。枉费太后娘娘这些年一直拿你当子侄辈,时常念叨呢!”黛玉看着太后愣神,出言提醒。
曹谕忙觑着眼去看太后,脸上立马流露出委屈神情:“臣每回送奏章回京都问候太后娘娘,可从未收到过太后娘娘一次回音。
“臣还以为太后娘娘早把臣忘了。
“三年后才再相见,臣只得恪守君臣大礼,哪儿还敢放肆呢?”
太后惊讶地指着他,朝着黛玉道:“这,这这,这小猢狲竟是在怪哀家不成?”
“他倒没那个胆子怪您。”黛玉掩口笑道,“这只怕是在讨赏吧?”
“这怎么能叫讨赏?”
曹谕振振有词,“臣年节都会给太后奉礼。
“太后既然不方便让人带话带信儿,赐个什么物件儿总容易吧?
“臣没收着过。
“这才以为太后娘娘厌弃了臣的!”
太后被他逗得前仰后合,想一想,忽然一推黛玉,盯着曹谕笑道:“只怕我的赏,你不敢要!”
第531章
新正大朝后,昭明帝特意叫了两江巡抚曹谕到御书房密谈两个时辰。再开门时,随同出来两张圣旨。
其一,曹谕巡抚两江有功,破格晋升为两江总督,赐天子剑,兼督盐政。
其二,赐昭庆郡主下嫁,并在京城建郡主府。
消息一出,朝野上下流传了三年“陛下欲以昭庆郡主为新后”的谣言不攻自灭。
冯府得到消息时,冯紫英正趴在窗前眼巴巴地盯着自家媳妇痛揍自己才三岁的儿子的小屁股。
嗯,把祖母的诰命金冠扔进灶火膛,只为了亲眼看看金子是怎么融化的……
这顿打挨得不冤。
小夫妻两个听见消息,面面相觑:“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其实早就该赐婚了吧?估摸着是太后舍不得。”冯紫英挠挠头,“我去找匡如吃酒。你进宫去吧。”
探春忙命人把哭得快没命的儿子送去给他祖母安抚,自己穿戴了匆匆进宫。
太后正搂着黛玉骂街,说什么都不肯让她离京那么远:“我还能活几天,啊?!我还能活几天?!
“你把她嫁的那么远!
“你还敢让曹匡如总督两江,那不是该做一辈子的差事吗?!你是不是想让我后半辈子都见不到昭庆!?
“你如今天下太平了,后宫安定了,你就开始瞧着我们不顺眼了!
“我不在宫里了!我要跟着昭庆去江南!
“我倒要看看,谁能把我怎么样!!!!”
从一进门就开始挨骂的昭明帝一个字都插不进去,只能无奈地看着老太后发飙。
好容易赶上个气口,刚要开言解释,外头人又报:“义敏县主来了!”
太后忙不迭又扬声道:“正好!义敏,你来!你皇兄嫌弃了我们娘儿们了!
“你快替紫英求个外差,咱们都走!
“都离了他这一亩三分地,让他跟着他一后宫的佳丽美人儿,过他的逍遥日子!
“我再不碍他的眼!”
探春跟着话音大步进来,匆匆给皇帝行个礼,便三步两步上了榻,偏身坐在了太后身边。
太后挪了一条胳膊出来也搂住她,抱着二人忽然大哭起来:
“我要去庙里哭先帝去!都是他走得早,让人这么欺负我!”
昭明帝站在底下,伸手捂住了脸。
叹气。
罢了,自己认的娘,忍着吧……
探春在太后眼皮子底下偷偷跟黛玉对眼神儿。
黛玉桃腮带粉、满面含羞、目光躲闪。
探春明白了,抿唇一笑,瞪她一眼,然后才伸手给太后胸口顺气,接声道:
“母后可离不得昭庆姐姐一步!
“早年间我们初次入宫时,太后娘娘虽然也精神着,可没这么足的中气!
“如今一旦开口,十多句不重样的话,嚷起来都不带打磕巴的!
“可见是昭庆姐姐照顾得法、侍奉有功!”
昭明帝终于松了肩膀。
好在进宫来的这一位,从来都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所以皇兄把这满朝中前程最远大、为人最周全、才华最出众的小曹大人赐给姐姐做仪宾,也是对姐姐的疼爱之情、酬功之举。”
探春笑着歪头,“而且我听说,最先提起这桩婚事的,还是母后?”
太后哭声戛然而止。
嗯,对呗……然而!
“哀家是喜欢曹匡如,也非常愿意让昭庆跟他成就良缘!
“可也不能这样啊!
“两江总督乃是要紧差事,一做至少十年!
“义敏,你想一想,你要是十年见不着你姐姐,你不想她吗?”
太后说到这里,眼圈儿又红了。
探春顺势便看向昭明帝:“这半天都没听见皇兄说话。恰好母后问下来,不如皇兄解释解释?”
说着话,竟然抿嘴笑着,冲昭明帝挤了挤眼。
昭明帝翻了她个白眼:“当了娘的人,如今倒越发淘气了!”
然后才向太后无奈道,“母后,您听我说……”
“你说!我倒要看看,你又有什么歪理!”太后气呼呼的。
昭明帝瞟一眼一直红着脸垂着眸一字不发的黛玉,轻咳一声,道:“天下初定,江南其实并不太平。
“丁明毅这三年在江南勉力支撑,身子已经不行了。
“所以这一回朕见了他和匡如两个,商量了好几天,最后才决定让丁明毅进京,把匡如留在江南镇守。
“江南前些年,让四姓搅和的,风气不好,势利眼得很。
“所以匡如需要些身份名气镇一镇。
“原本朕只想让他在那边待个两三年,平定了就回京来帮朕的忙。所以他长兄的名头就够了。
“可他不愿意。”
昭明帝摊开两手,满脸郁闷,“他嫌他长兄鲁莽、呆气,更不想跟曹家牵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