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可陛下午时末刻回宫,到现在还不宣布太子的丧讯,你以为是为什么?”
  寇昭容冷冷地看向偏殿正跟着宫女内侍跑来跑去玩闹的七皇子,低低地哼了一声:
  “太子薨逝,东宫就空出来了。
  “司徒家一向讲究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二皇子虽然年纪居长,可七皇子生母是贵妃,四皇子生母是淑妃,而我,只是个昭容……”
  心腹宫女脸色大变,紧紧抓着衣襟,讷讷不敢言。
  寇昭容昂了昂头:“无妨!陛下春秋正盛!咱们一切照旧,闭上嘴过安静日子就好!”
  “其实,昭庆郡主既然能跟娘娘示好,说不定……”心腹宫女眼中泛起异彩,显然已经有了些心思。
  寇昭容迟疑片刻,坚定摇头:“她是聪明人。聪明人不会这么急着站队。
  “她先前暗示我时,我没明白。
  “现在想来,她那时是在提醒我,太子出事了,说不准会有人打宫里小皇子们的主意。
  “何况坤宁宫还有一个脑筋不清楚的皇后娘娘。
  “我既然主理宫务,就要小心,别被人钻了空子。”
  心腹宫女茫然:“是这样的吗?”
  寇昭容坚定点头:“就是这样!”
  暮色四合,宫门落锁。
  这一夜,大明宫安静宁和。
  就似是今日并非上元节,凌晨的瓮城不曾杀贼,一早的含元殿不曾有人逼宫,午时的麟德殿大宴上不曾有过唇枪舌剑,下晌的鸿胪寺不曾过西番的使臣,入夜的京城也没有什么人泣血、自戕。
  正月十六,寅正。
  含元殿再次开启,昭明帝叫了大朝。
  凡在京七品以上,所有官员,均不得告假,准时上朝。
  误朝者,免官、回乡。
  含元殿里乌泱乌泱站满了人。
  昭明帝瘦了一圈儿,满面憔悴,坐在上头,也不开口,只朝着陶行简示意。
  陶行简展开一轴早已准备好的圣旨,宣布了太子等人的死讯,并安排了身后事:
  “……太子谥曰懿德……太子妃谥曰静端。
  “贵妃贾氏失措而死,迁恭妃,葬以贵妃之礼。”
  众人惊讶地低头对视。
  贾贵妃究竟是怎么死的?这明旨中竟用了“失措”二字!且,人都死了,竟还降了一等!成了妃位!
  有消息灵通的,悄悄告诉自已的好友们:“想想荣府那些事儿……昨儿晚上,听说他们家老太太殡天了……”
  谁知昭明帝下一步便问到了各府的情形:“听说愉王和忠顺王昨夜都自尽了?”
  曹讽上前一步,叹息着欠身答话:“是。”
  “呵。今儿的死讯可真多。还有吗?”昭明帝的脸色极为难看。
  他刚想把这两个抓起来千刀万剐,谁知太上“特使”转了一圈儿,便给这两个逆贼留了全尸!
  曹讽听着昭明帝那压抑不住的阴阳怪气,就知道这位爷是真恼了。
  可是消息太多,智通那贼秃油滑得紧,一句“无俸无品”,今儿便在家装死。
  这些乱七八糟、匪夷所思的破事儿,便只有自已来报。
  “还有……大理寺关押人等,被太上特使训斥,愧悔无地,贾赦、史鼐等男犯,西宁、北静、王、史、薛等数府女犯,也都,自尽身亡!”
  群臣大哗!
  “怎么可能?牢里看押的是瞎子傻子吗?”有那愣头青脱口而出,当朝质问。
  昭明帝冷冷地看着曹讽:“智通呢?”
  “智通大师说,他是方外之人,追查事情真相可以,但断人生死,不能出自他的手。”
  曹讽又叹了口气,抬头看一眼昭明帝,瞧见了皇帝眼底的晦涩,心中微动,站直了身子,缓缓说道,
  “还有荣国府老国公夫人,史氏,因子孙不肖急怒攻心,已病重数日。
  “昨夜得太上特使告知贵妃死讯,反而安心放手,已然驾鹤西去了。”
  昭明帝不明喜怒地嗯了一声。
  曹讽知道自已赌对了,便继续说下去:“这些位的祖上,都是当年太上旧臣,于国有功。
  “虽然后人忤逆,入了歧途,但若因此辱及先人,却又令人扼腕。
  “太上仁慈,名为特使训斥,实则赐死,赏了全尸,全了旧臣体面。
  “何况其中尚有宗室。
  “想来太上也极难过寒心,只是不忍陛下为难,这才先行处置了。”
  阖京城的官员都低着头用心地听,然后在心里用力地骂:巧言令色鲜矣仁!
  要不人家一步登天做宰相呢!
  瞧瞧这会说话的!
  第508章
  既然有人把自已的意图和太上的状态,以及京城众生态都圆了过来,那自已也未必一定要做个恶人。
  昭明帝又嗯了一声,便摆摆手道:“罢了。太上年事已高,朕不欲令他老人家难过。
  “这几个人,既然已死,那便……死了罢了!
  “身后处置,军机拟旨来看!
  “至于他们各自的同党——”
  昭明帝阴沉着目光,像看死人一样,扫过底下一班跃跃欲试想要替人说情的蠢货,狞笑一声:
  “依律处治,遇赦不赦!”
  底下顿时一静。
  昭明帝长身站起,冷冷地再看众人一眼,扬长而去。
  陶行简忙不迭跟在后头高呼一声:“散朝!”
  紧跟着便疾步跑了。
  底下还没回过神来的众人怔怔地目送昭明帝背影消失,回过神来,呼啦一下便把曹讽围住了!
  “曹大人,这,这陛下是什么意思?”
  “对啊!首恶不究,反而要重罚不得已附骥的……”
  “曹大人,太子和贵妃既然是意外……”
  曹讽双手一举,众人赶紧住口。
  “列位,陛下和元后鹣鲽情深,也只有太子这一点骨血,还这样殇了。
  “陛下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儿,大家即便没有妻儿也都有父母吧?难道都不明白的?
  “至于二王,虽然自尽,却行的都是谋逆之事。
  “谋逆同党不杀,那怎么着?还留着让各位供起来不成!?”
  曹讽翻了个白眼,双手捏在一起,抬起了下巴。
  众人讪讪散去。
  有人小声嘀咕:“瞧瞧,四王八公、忠顺王、愉王忽然间都倒掉了,只剩了他姓曹的。
  “这才叫正儿八经的一家独大呢!”
  这话说得太过诛心。
  被旁边相熟的同僚赶紧推搡着走了。
  曹讽不在乎。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他手里还有一大摊子事儿——
  户部如今只有一个垂垂老矣的侍郎,礼部如今连个堂官都没了!
  愉王党羽都捉拿下狱,挪出来了十几个又紧要又清贵的缺,多少人都眼红地盯着,他得赶紧拿个章程出来跟皇帝商议。
  还有敦王。
  明明这回守卫京城有功,怎么就劝了几句不要杀宗室,就被皇帝搁置起来了呢?
  听说东王今晨回家也病倒了……
  老狐狸!
  也不知道是真病还是假病!
  曹讽心里琢磨着并肩作战的几个人竟只剩了一个冯唐,不由得叹了口气。
  冯老将军是极精明的人。
  他此刻安守大明宫,是因为皇帝手里实在是没有能用的禁军首领。
  但凡有一个能用的,想必他现在也会“病”倒了,借口都是现成的:毒伤复发。
  最离谱的是,晨起刚排班,陶监就令人悄悄告诉了他:昭庆郡主被陛下指责躲懒,禁足寿康宫。让他不论有多大的消息也不许去聒噪。
  他就知道,这一回京城大事的善后事宜,全都是他一个人的!
  曹讽一边享受着被“独宠”的快感,一边碎碎念着一个人累死的辛劳,心情复杂地大步往军机值房而去。
  史老太君逝世之事,就这样在朝上被一笔带过。
  昭明帝连一句话的抚恤都没给出去。
  礼部乱着,自然也没人问。
  吏部天官忙得天昏地暗,哪里顾得上过问这样“分外”的事情?
  荣国府内。
  众人哭得死去活来。
  太上特使来“问话”的时候,大家都听见了缘由:贾府旧兵符被给了反贼,太子爷因此薨逝,贵妃娘娘是被赐死的。
  而在这个消息之后,特使还故意告知了另一件事:荣府是他最后一站,之前他已经去过了大理寺,同样赐死了贾赦、史鼐等人。
  只不过对外说得好听,贵妃说是意外,那几个说是羞愧自尽。
  特使直眉瞪眼地对面质问史老太君:“太上对尔等,是否已经仁至义尽?
  “尔等受皇恩多年,荣华富贵、权势滔天,却行出这等猪狗不如的恶行,心中是否还有半分忠义廉耻?”
  史老太君没听完就晕了过去。
  特使硬生生喝命掐了人中灌了参汤叫醒了,冷笑着把话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