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愉王把三个人的情绪状态都看在眼里,越发得意,用那只好手捋着留起来的长髯,呵呵地笑:
  “东王大约是对今上极有信心,所以虽然听说了老冯唐重伤,原也并不对大明宫的防卫有什么危机感。
  “可如今不仅本王来了,连忠顺这样的蠢货,都能进了大明宫含元殿,还能在仪典未结束时打扰。
  “可见,今时今日的大明宫,它就是个筛子!”
  说到这里,愉王的声调高高扬起,然后,阴森森地笑着,紧盯着东王,又降下了音量:
  “所以,东王你才急了,想赶紧跟我和忠顺都谈好价码;
  “好去查看那些要紧地方、要紧人,还有,要紧物件!
  “对吗?!”
  东王的脸色第一次有了一些变化。
  这一丝变化被愉王眼尖地捕捉到了。
  “愉王爷若只是想要奚落东平王,大可不必在这大殿之上浪费大家的时间。”
  忠顺王哼了一声。
  愉王皮笑肉不笑地看向忠顺王:“忠顺,你再三咬牙才喊出来一句清君侧,是不是还打量着做当今的走狗,日后只争一个权臣之位便满足了?”
  忠顺王恼羞:“我不过为朝廷和我司徒家考量,不忍陛下兵权旁落、养虎为患罢了!
  “倒是王叔,言语之间早已把当今陛下视若无物!你这形同谋反的样子,难道反而好看了?!”
  愉王呵呵地捋须:“你倒是也想如本王一般,可惜一来让人家扣了儿子;
  “二来原本胜券在握的各处兵权,竟然瞬息之间落入了东平王之手,所以才来这里打这嘴皮子官司罢?”
  只这一句“让人家扣了儿子”,便打肿了忠顺王的脸。
  忠顺王沉了脸色:“愉王叔,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人见到冯唐时,令郎就跟随在他左右。同行的还有一个小队八个侍卫,寸步不离。”
  愉王笑得意味深长。
  忠顺王沉默下去。
  敦王见状大喜,忙抢着说道:“忠顺王兄,王叔冤你呢,你别信他的话!
  “咱们侄儿做侍卫,陛下自是不忍他受苦的。所以特意指了冯唐照看。
  “冯唐是个知情识趣的,又看咱们侄儿武艺出众、忠贞能干,立即便命他做了个队长。
  “这一队八个人是定例!他是队长,那八个人自是要跟进跟出了!”
  忠顺王脸色稍霁。
  敦王见机,忙又续道:“王兄自已也该知道的,太上和陛下一直看重你……”
  “怎么?就凭这些花言巧语,就想把忠顺拉拢到你们那边去?”
  愉王看着敦王,似笑非笑,“那他从儿媳口中得知了太上和太子行踪,便命人沿途刺杀一事……”
  大殿之上忽然一片安静。
  紧接着便是无数抽气声!
  “愉王爷不可信口雌黄!这样大的事……”已经有老臣开始发抖,带了哭腔抓住了敦王的袖子,连声追问,“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真的?!”
  敦王手忙脚乱地支吾。
  忠顺王睁大了眼睛,张口结舌,半天才憋出来一句话:“愉王叔,你在胡说些什么?”
  东王却眯了眯眼,定定地看着愉王:“愉王爷是怎么知道的?
  “若是忠顺王爷做了这样天大的事,必是隐秘至极,愉王爷又是如何知道得这样一清二楚的?”
  愉王得意地笑:“这你就别管了。
  “我只问你们,忠顺王谋逆!你们要怎么处置他呢?”
  忠顺王此刻终于稳住了心神,大声冷笑,狠狠地摔着袖子,高声道:“太上和太子遇刺一事,本王也得知了!
  “可本王还听说,那刺客杀手,都在夜行衣下假扮了军中之人,用以混淆视听!
  “本王早已赋闲数年,看戏听曲儿、风花雪月而已,哪里来的这样死士?!
  “倒是愉王叔,这些年大权在握,不论是海南还是江南,都在悄悄地挑动地方、诬陷朝廷!
  “本王听说,愉王叔麾下,还有假扮倭寇的海贼?!
  “养几个这等死士,才便宜得很吧!”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大哗!
  死士?!
  倭寇?!
  海贼!!!
  众所周知,浙江福建两省这几年的税赋有一半都被拿来清理倭寇海贼了!
  国库里的银子捉襟见肘,连修个堤坝都要昭明帝绞尽脑汁!
  闹了半天,这海匪竟是有人假扮?!
  东王凛然生威:“我说这两年东海的盗匪横行,船快刀利不说,还隐约颇知我军内密!
  “我一直觉得有内奸……敢情这内奸,竟是愉王爷!?”
  眼看着东王脸上煞气大盛,愉王却笑吟吟夷然不惧:“忠顺不过反咬一口、一派胡言而已。
  “东海的事情,东平王心里还能没数?
  “所谓倭寇不清,不过是你养寇自重之举。跟旁人有什么相干?”
  竟然又赖回到了东王头上!
  东王微合双目,深吸一口气,再睁眼时,有些不耐烦地回头,精准地看向人群中的翟道公:“你刚才说你在哪里被抓的?”
  正在老老实实当着鹌鹑的半大老头儿,被一眼挑出来,顿时吓了一跳,结结巴巴:
  “龙,龙首道……”
  话音未落,后殿一个声音缓缓响起:“东王莫急,莫急!这才刚刚辰正,贫僧来得应该不算迟嘛!”
  曹讽和敦王同时松了口气。
  东王的眉毛却皱了起来:“连个囚犯都看不住,你还好意思来含元殿凑热闹?!”
  一位龙钟老僧缓缓走近,正是大理寺神僧:智通!
  第495章
  老僧的背有一些佝偻,瘪着嘴仰起脸,长长的白眉和白髯颤颤巍巍。
  “瞧瞧你这既聋且瞎的模样,做什么非要亲自赶过来?”东王有些心疼地上前几步,扶了他一把。
  老僧笑了笑,一脸皱纹开成了花:“总归都是咱们当年留下的老孽债,多几个老家伙对质,也好说清楚些。”
  老孽债……
  众人莫名,对视。
  唯有一两位老臣顿时色变,止不住抖了抖身子,还有一位忍不住抚着胸咳嗽了起来。
  愉王看见智通,早就在交椅上坐直了身子,又看向身边的心腹,喝问:“他是何时入宫的?我们的人如何不报?”
  那心腹语塞,立即便让人出去问。
  谁知看起来既聋且瞎的智通大师其实耳聪目明,听了他的话,慢慢向前走着,轻笑一声:
  “愉王爷,不用问旁人了。我来告诉你。”
  老僧三步五步,便站到了朝臣这一班人的最前面,便是敦王,都悄悄地挪了挪步子,躲到了老僧宽大的灰色僧袍之后。
  “子夜时,愉王爷奄奄一息,跟贫僧说,要回府与妻子话别,贫僧一开始是不答应的,只是出门去帮您找大夫。”
  此刻的智通大师慈眉善目,心平气和,“但是回来时,却没带着大夫,而是放了您回府。
  “您觉得,是贫僧那一点慈悲心作祟么?”
  所以愉王出大理寺的手段,竟然是装病?!
  众人都愣住了,个个面露怪异。
  这一直以高深莫测形象示人的愉王爷,手段也不怎么样嘛!
  忠顺王更是忍不住摸着胡子大笑起来:“本王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摇尾乞怜这四个字,能用在愉王叔你的身上!”
  愉王的脸色顿时青红交加,目露凶光,恶狠狠地盯着智通,把话题扯回来:
  “贼秃,你最好睁开眼看看,本王已经控制了整个大明宫!
  “你这时候即便牛皮吹得震天响,说什么你故意放本王出大理寺,又于事何补?!”
  智通又笑了笑,从怀里摸了一叠纸出来,朝着他挥了挥:“昨晚夜审,收获颇丰。”
  愉王皱了皱眉。
  心腹立即弯腰低声告知:“昨天忠顺王之前宠爱的那个姓蒋的戏子、薛家保起来的一个荣府丫头,还有忠顺王家的世子妃都进了大理寺。”
  愉王脸色大变,低声斥道:“这样大的事情,为何昨晚不报?!”
  心腹低下头:“王爷回府,千头万绪……”
  “贫僧也万没料到,各家的夫人其实所知甚多。”
  智通大师手里的供纸又朝着愉王的方向摇了摇:
  “而她们的口供拿去各位王公跟前只念了几条,加上那位游走各府的蒋玉菡的旁证;
  “各位嘴巴跟蚌壳一样紧了数日的大人,忽然间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生恐落后了。
  “哦,最先开口的那位,姓贾,贾雨村。”
  愉王和忠顺王的表情都开始出现裂痕。
  “贫僧也是没想到,这贾雨村一路攀、一路出卖,各位大人和王爷们竟然都以为他最忠心的乃是自已!
  “这人的口才,竟好到让各位都忘了人性本贪么?”智通大师手里的供纸就像是在蛊惑愉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