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且其实,我们俩都不是什么代管,而仅仅是看紧门户、小心服侍而已!”
  黛玉抿唇笑着,从镜中看她,满意地点头:“我们小红的聪明通透,绝不亚于这宫里的任何姑姑嬷嬷!”
  小红红着脸行了一礼,匆匆去找紫鹃了。
  晴雯瞥了一眼她的背影,往日里的羡慕嫉妒全然不见,都变成了同情。
  黛玉瞧着,新奇起来:“你那是什么眼神儿?”
  “我在可怜她呢。”晴雯一边利落地给黛玉挽了双鬟,一边小声道,“太能干了,往后还不知道多少事儿要忙。
  “看我,我什么都不会,就会服侍人。所以我就只跟着郡主身边,端茶倒水、铺床叠被、梳头洗脸就好。
  “再看她,如今连太后殿都要管了!这天下还有比这更要紧、更尊荣的差事么?
  “日后回想起来,我只怕她会怅然若失呢。”
  黛玉失笑:“你说得倒也有几分道理。”
  见头发已绾好,便转身过来,定定地看着晴雯,“你说,待咱们以后出宫,我把小红放出去做了产业的大管事,可好?”
  晴雯歪头细想,点头道:“可行!她聪明沉稳,又极会察言观色,必能把郡主的产业打理得妥妥当当。”
  “可她若走了,你便要担起我身边的所有事情。你做得来么?”黛玉忍着笑问她。
  晴雯顿时语塞,苦了脸:“不是还有紫鹃、雪雁呢?”
  “看太后这模样,若是不把紫鹃留下,我会一万个不放心。
  “至于雪雁——她多大你多大?让她管着你,你肯么?”黛玉实在忍不住,笑了出来。
  晴雯扯着手指哼哼唧唧:“我,再说吧……”
  正说着,外头小宫女叩门禀报:“太上去了前殿,太后娘娘醒了。”
  黛玉忙起身带着晴雯去了太后寝殿。
  探春和鸿昌跟黛玉前后脚进了殿。三人见紫鹃已经温柔地替太后净了面,简单盘了发,便上前问候。
  太后精神大减,见她三人面露忧虑,便勉强笑了笑:“我还好,你们不用担心。”
  话音未落,孟姑姑赶了来,跪在床前给太后请脉。
  太后看着她已经红肿成了烂桃子的双眼,心头的悲伤抑制不住,眼泪又落了下来:
  “我进宫时,带了两个贴身丫头,都是自幼陪我长大的。
  “那一个第二年就替我挡灾,一病死了。还有一个便是程倩。
  “太上不放心,特意指了你和另外两个给我。
  “那两个,一个是旁人的眼线,一个心大想踩着我攀上太上,不过半年,也没了。
  “你和程倩一起陪着我,冷眼看着我身边的人来来往往、走走停停,流水一般。
  “可是还没几年,你也走了。
  “我身边又是只有一个程倩……
  “她比我小两岁。是我十岁时,母亲特意挑了给我的。当时就说,我成亲也要跟着做陪房。
  “她倒是有始有终了,可我呢?
  “到了,还是剩了我一个!”
  说着,往后倒在大枕头上,闭着眼,泪水横流。
  孟姑姑努力睁大眼睛,让自已的眼泪莫要掉下来,硬撑着声音,道:
  “太后娘娘五内摧伤,心脉受损,当静养。
  “今晨太医上值后,臣会将太后娘娘脉案移交过去,由太医照看娘娘御体。”
  太后一听,猛地睁开眼睛:“你说什么?移交?你要做什么?你要去哪里?!”
  说着说着便喊起来,一把抓住孟姑姑的手,死死不放!
  孟姑姑含着泪,微笑着将另一只手也拿过来,轻轻合掌,温柔地包住太后微凉的手,轻声道:
  “娘娘,程姐姐走了,延嘉殿没有掌事姑姑。
  “郡主和县主都担忧不已。昨晚乃是郡主差了小红那丫头,照看了殿中事务一整夜。
  “刚才县主又找臣去问,能不能由她暂代程姐姐之职。
  “可不论是郡主还是县主,都不熟悉宫里的人事。
  “所以臣要请旨娘娘,便由臣来接任程倩的延嘉殿掌事之职,从此以后,常伴于太后左右。
  “可好?”
  第396章
  太后抱着孟姑姑,主仆两个号啕痛哭,直哭了个昏天黑地。
  惹得戴权和陶行简都来探头探脑,紫鹃忙迎出去,在门外悄声解释:“……哭出来就不至于郁结在心了。孟姑姑心里有分寸的。”
  太上在前殿得了禀报,虽然略略放心,但看着底下跪着的几个战战兢兢的“重臣”,还是气得胡子打颤。
  昭明帝得了陶行简关于夜间的详述之后,还是第一次近距离仔仔细细观察这几个人,便坐在太上的下手,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看。
  就这一看,把几个人看得越发冷汗直流。
  原本都打好的搪塞腹稿,说得格外结结巴巴:“臣等,不敢过于严苛,不不,是不敢过于逼迫……
  “太极宫地广,人少,若逼急了,贼人藏起来,或者那勾连的狗急跳墙……”
  太上冷冷地看着他们,目光在几个人中转了几圈,最终落在了宫门卫首领头上:
  “韩立文,你是锦乡伯的亲兄弟,是他作保推荐的。自我迁居太极宫,你便是宫门卫的首领。
  “袖箭这种东西都能夹带进来——你怎么说?”
  韩立文身子一抖,立即一个头磕在地上:“臣有负圣恩!愚昧无能、懈怠差事!
  “臣罪当斩!求太上斩臣以慑众贼!”
  昭明帝的眉毛挑了挑。
  这人倒是聪明。
  他这样一说,太上倒不好真的杀了他了……
  太上冷笑一声:“你想一死了之?世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
  韩立文身子又是一抖,几乎把整张脸都贴在了地上:“请太上责罚!”
  “论罪,你自是活不成。可究竟是杀你一个,还是杀你一家,那就要看你肯不肯拿出真本事来办差了。”
  太上一抬手止住韩立文的试图辩解,高声下旨,“准韩立文戴罪立功,彻查宫门卫积弊,限期七日!
  “若能查破本次刺案,准韩立文免职回乡。
  “若一无所获,则二罪并罚,抄家!并追究其保人之罪!”
  韩立文猛地抬起头来,脸色惨白!
  所以,这个案子如果不查出个子丑寅卯来,不仅他自已的性命不保、合家入罪,还要牵连锦乡侯府!
  昭明帝在旁边安静地看着。
  太上行事,多出性情,而非律法。
  昨夜之事,谋刺皇帝、太上、太后,乃是谋反。
  谋反是要诛九族的。
  照着律法,如今丹陛下跪着的众人,即便想要额外加恩,也该所有人都降三级留用;宫门卫此人,应该直接杀了,令副手彻查,才对。
  如今这样行事,只怕余下的几个该把所有责任都推给韩某,痛哭流涕讲述旧情了。
  果然,怕死怕到了极点的内大臣第一个大哭起来:“臣辜负天恩,辜负太上!
  “臣自任此职便被架空,数年来一无所能!求陛下也免了臣的职吧!”
  太上厌弃地瞟了他一眼,哼了一声,别开脸:“可——”
  “可以等一下再说。”昭明帝接口,温煦地笑了笑,和风细雨,“卿做内大臣十余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何况,朕令人查过卿的考评,勤谨二字历历在目。
  “既然如此,人来人往、物是物非,卿已至少看了十年。
  “总归还是会看到了些东西的。
  “卿既不愿意当着同僚的面提及,那便悄悄说给太上和朕的殿中省听好了。”
  说完,含笑看向太上,“父皇以为呢?”
  太上眉心一蹙,看向戴权。
  戴权忽然想起凌晨陶行简那句“这怕劲儿不妥”,不由得跟着颔首。
  “可。”太上简单给了答复。
  然而这一个字出口,便见底下领侍卫内大臣和护军首领的脸色都是微微一变。
  太上一下子明白过来,勃然大怒,霍地抬手一指:“至于尔等,也先去殿中省的牢里好好想一想,朕是如何待你们的,你们又是如何待朕的!”
  剩下的几位,都深深地低下头去,口中自罪不迭。
  昭明帝仍旧微微笑着,再度插话:“分开来住着吧,弄干净些。”
  几个人的脸色又是一变。
  这个意思,竟还怕他们串供?!
  一大早便在这里一处跪着,有多少供都已经串了,难道还在乎怎么关押怎么“住”么!?
  戴权看了一眼陶行简。
  陶行简会意,欠身拱手,转身下台阶,打算亲自去安排这几个人的关押事宜。
  正在此刻,殿外内侍匆匆来报:“宫正司楚司正已经得了刺客证词,在外求见。”
  太上看一眼底下几人瞬间紧绷的老脸,冷笑一声,挥手道:“带走!”
  然后才命:“宣楚刈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