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自是甩开腮帮子大吃大喝!过了一时,竟一头扑倒在案上,鼾声震天,就此睡了过去!
太上和太后看着,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太后怕他着凉,忙命人抬了他去偏殿睡,又命看好了炉火、给他盖好了被子。
这边曹谕和司徒盛都无奈地笑起来。
再说几句,看看便是子时。
外头小内侍一路奔进来,喜气洋洋地禀报:“麟德殿那边来说,马上就要放烟火了。皇后娘娘请太上和太后观赏呢!”
夜半更深,二圣其实已经倦了,都有些懒得动,便迟疑着彼此对视。
黛玉却第一个笑吟吟地站了起来:“爆竹声中一岁除。这个应景儿可不能少。
“我还是头一回在宫里过年看烟火,太上、太后,还请指点我一个能看着全景儿的好地方?”
见她这样有兴致,再看探春和鸿昌也是一脸新奇雀跃,二圣又笑着鼓起兴来。
“走!我带你们去!”太后先起了身,扶着程倩和紫鹃的手,往后殿而去。
后殿院中有一处两层的凉亭。
从二楼往大明宫望去,正好能看见半空中爆开的绚烂烟火。
“哟!这个寿桃是新的,去年没有!”
“这个孔雀好看!”
“什么孔雀,那是凤凰!”
“……百鸟朝凤!”
说着说着,太上和太后便开始抬杠。
黛玉等人轻轻地笑起来。
“母后快看!这是个猴儿吧?”探春惊喜地挽了太后的胳膊,把她的注意力拽到自已这边。
太上看了她们一眼,轻轻地往后退了一步。
黛玉几乎是没有任何思索,便补上了那个位置,靠着太后的肩膀,娇滴滴软绵绵:
“唉,好看是好看,就是远了些……”
“那怕什么?”太后忙道,“咱们也拿几个来,就在这院子里放便是!”
一迭声让人赶紧去寻。
黛玉搂着太后的胳膊,低声撒娇:“太后虽不是我娘,却跟我娘一般疼我……”
另一边,太上却带着曹谕和司徒盛回了正殿。
重新坐好,太上看向曹谕,肃然沉声:“麟德殿如何了?”
“回太上的话:下午东平郡王进宫时,便已经将北王尸身送去大理寺。
“智通大师查看之后,重新审了张道士一回,又去了一趟北府,跟北王妃谈了谈,最后拿到了一份口供。”
曹谕瞬间切换到严正模式,一字一句地禀奏。
太上眉心一皱:“口供?谁的口供?北王妃的?”
“不。是北王妃小心保存了一份忠顺王爷在江南连灭三家的目击口供。”
曹谕压低了声音,“贾化贾雨村,正是忠顺王爷的帮凶,全程参与,甚至分了许多赃物。
“他回京后便将那些赃物都奉给了北王。
“北王与忠顺王爷不合,便趁机迫令他将事情经过都写了下来。
“口供中列了赃物清单,还有一幅意外逃出生天的某家女儿的画图。”
太上压住心头的烦躁,狠狠地闭上了眼睛。
这个当口,竟然再生枝节!
“还有吗?”
“有。智通大师拿着口供,趁热打铁便去问了贾雨村的话。
“那贾雨村却是个怂包。大师不过三言两语,他便将北王、忠顺王、贾王两家,甚至他所知的边边角角的官吏阴私事,都一一交待了个干净。”
虽然口中说的是嘲讽之语,曹谕却始终没有抬头看向太上皇的表情。
这贾雨村乃是太上朝的进士,在太上手里贬官,又在太上手里起复,甚至险些在太上一朝侧身八座、执圭为相!
可大事临头,这人却不过是个软骨头,半分干系都不肯承担!
“这人是王家抬上来跟文臣们打擂台的。他骨头的确不硬,却圆滑得紧。
“王家,北王,甚至四王八公加起来,都缺这样一个正经进士出身的文臣。”
太上声音冰冷,,“当初朕同意此人起复,就是看中了他软骨头。”
曹谕恍然大悟。
此人手段高明、左右逢源,便能暂时将四王八公和忠顺王都糊弄着保持平衡。
也正因为他软骨头,所以他并不会彻底倒向这两边的任何一边,而是会在被皇权威慑之时,倒戈一击,彻底将那两派都送入地狱!
如许多年,四王八公招揽的文臣如过江之鲫。为什么太上偏偏挑中了一个贾雨村提拔?
绝不是因为年近耳顺、老眼昏花,而是早有谋算、袖手旁观!
“太上烛照万里!”曹谕心悦诚服地叩头下去。
太上皇的脸色缓了一缓,摆了摆手指,低声道:“接着说。”
曹谕忙长跪坐直,正色答:“是!”
第366章
瞧着太上和曹谕都没注意,司徒盛悄悄地从正殿溜了出去。
戴权瞧见,不由大为惊讶,忙也悄悄跟出来,小声问他:“不跟着听听吗?”
“听这个干嘛?”司徒盛满脸的心有余悸,“十分恩怨十分纠结,与我十分不相干,我是十分不想听啊!”
戴权失笑:“您倒想得开!”
“我这年龄,我这身份,我这经历,别说给皇叔帮忙,我连打杂都不够格儿。
“我自已心里清楚得很。皇叔且使不着我呢。我先玩两年,等皇叔心里闲下来,教导我几年。
“过后儿,我是给太子爷打下手的命!”司徒盛笑嘻嘻的,摸了摸自已的后脖子。
“如今我是托鸿昌的福,所以太上和太后还能多看我一眼。不然,我跟益哥、阿孟他们是一样的!吃喝玩乐罢了!”
司徒益、司徒孟,正是愉亲王和敦诚亲王家的两个儿子。
戴权忙嗔他一眼:“可不兴这么说!都是皇子龙孙,宗室的后人,往后有的是要紧差事得仰仗诸位呢!”
司徒盛嘿嘿地笑着,跟戴权站在后殿门口小声闲聊,彼此恭维,说一些无伤大雅的废话。
后院的烟火放完,太后十分开心地带着黛玉三人说说说笑笑往回走。
大家都是明白人,都装着没发现太上和曹谕、司徒盛的缺席。
待到了正殿,司徒盛和鸿昌兄妹对一个眼神儿,默契十足,忙先命人去叫了冯紫英醒来。
又咋咋呼呼地请了太上和太后安座,几个人不论官爵,只序年齿,从大到小,依次上来给二老拜年。
前头几个个个伶俐聪明、口齿便给,吉祥话说得连字儿都不带重复的,且磕头也磕得实心实意。
二圣在上头乐得合不拢嘴。
哪怕是刚听了一肚子糟心消息的太上皇,也开怀笑了起来:“好好好!有你们这群好孩子,我朝必定江山永固万万年!”
待到最后一个,序齿却该是排第二的冯紫英,只是此时他还迷迷瞪瞪着,便被挤到了最后一个,排在鸿昌后头。
“给二圣拜年!祝太上青山不老,祝太后,呃,如意吉祥!”冯紫英憋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
探春下意识地抬手捂住了眼睛。
这个夯货!
“罢了。照我看来,孩子们虽然个个都好,但有的须得多习武,有的须得多读书。”
太后笑得拿手帕捂着嘴,对太上道,“这些我却不懂,还是你来给他们布置功课得好!”
布置功课?!
太上立时来了精神,张口令戴权研墨,挥笔便给冯紫英列了个书单子,十几本书,要求明年必得全看完才行!
冯紫英哭丧着脸,举了双手接了书单。
黛玉细看了太后一眼,见她满面疲倦,便暗暗给戴权使个眼色。
戴权了然,轻声劝太上:“眼看着四更,您跟太后娘娘倒有精神,可是三个姐儿都困得睁不开眼了。
“不如就歇了吧?明儿个元正,还有的忙呢。”
太上看看正靠在一起揉眼睛的黛玉和鸿昌,心知肚明,笑一笑道:“我也懒得动了,今儿就歇在这里。”
又指曹谕三人,“你们三个也别乱跑了。老戴安排吧。明儿正好直接去你们陛下跟前伺候。”
又单嘱咐曹谕,“皇帝是个直脾气,又最重情义。此番这样大的打击,只怕他会往偏路上想。
“你这孩子还算个明白人,也有分寸。
“这几日,你常来宫里瞧瞧他,下个棋、投个壶、吃个酒,闲谈一二。解了他的郁气就好了。”
顿一顿,看一眼黛玉,绕在舌尖上的话又咽了回去。
太后瞥见,自然知道太上是在感慨:若是林如海还在,昭明帝有好友开解,是最妥当不过的。
只是大过年的,实在不好当着人家孩子的面儿,提及人家冤死的父亲。
黛玉就像没注意一样,只管低头听了安排,辞了二圣,拉着鸿昌和探春回自已殿中歇息去了。
一堂红火,转眼流散。
曹谕迈步出去的时候,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殿上正在轻手轻脚收拾残羹冷炙的宫人们。
太上和太后看着,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太后怕他着凉,忙命人抬了他去偏殿睡,又命看好了炉火、给他盖好了被子。
这边曹谕和司徒盛都无奈地笑起来。
再说几句,看看便是子时。
外头小内侍一路奔进来,喜气洋洋地禀报:“麟德殿那边来说,马上就要放烟火了。皇后娘娘请太上和太后观赏呢!”
夜半更深,二圣其实已经倦了,都有些懒得动,便迟疑着彼此对视。
黛玉却第一个笑吟吟地站了起来:“爆竹声中一岁除。这个应景儿可不能少。
“我还是头一回在宫里过年看烟火,太上、太后,还请指点我一个能看着全景儿的好地方?”
见她这样有兴致,再看探春和鸿昌也是一脸新奇雀跃,二圣又笑着鼓起兴来。
“走!我带你们去!”太后先起了身,扶着程倩和紫鹃的手,往后殿而去。
后殿院中有一处两层的凉亭。
从二楼往大明宫望去,正好能看见半空中爆开的绚烂烟火。
“哟!这个寿桃是新的,去年没有!”
“这个孔雀好看!”
“什么孔雀,那是凤凰!”
“……百鸟朝凤!”
说着说着,太上和太后便开始抬杠。
黛玉等人轻轻地笑起来。
“母后快看!这是个猴儿吧?”探春惊喜地挽了太后的胳膊,把她的注意力拽到自已这边。
太上看了她们一眼,轻轻地往后退了一步。
黛玉几乎是没有任何思索,便补上了那个位置,靠着太后的肩膀,娇滴滴软绵绵:
“唉,好看是好看,就是远了些……”
“那怕什么?”太后忙道,“咱们也拿几个来,就在这院子里放便是!”
一迭声让人赶紧去寻。
黛玉搂着太后的胳膊,低声撒娇:“太后虽不是我娘,却跟我娘一般疼我……”
另一边,太上却带着曹谕和司徒盛回了正殿。
重新坐好,太上看向曹谕,肃然沉声:“麟德殿如何了?”
“回太上的话:下午东平郡王进宫时,便已经将北王尸身送去大理寺。
“智通大师查看之后,重新审了张道士一回,又去了一趟北府,跟北王妃谈了谈,最后拿到了一份口供。”
曹谕瞬间切换到严正模式,一字一句地禀奏。
太上眉心一皱:“口供?谁的口供?北王妃的?”
“不。是北王妃小心保存了一份忠顺王爷在江南连灭三家的目击口供。”
曹谕压低了声音,“贾化贾雨村,正是忠顺王爷的帮凶,全程参与,甚至分了许多赃物。
“他回京后便将那些赃物都奉给了北王。
“北王与忠顺王爷不合,便趁机迫令他将事情经过都写了下来。
“口供中列了赃物清单,还有一幅意外逃出生天的某家女儿的画图。”
太上压住心头的烦躁,狠狠地闭上了眼睛。
这个当口,竟然再生枝节!
“还有吗?”
“有。智通大师拿着口供,趁热打铁便去问了贾雨村的话。
“那贾雨村却是个怂包。大师不过三言两语,他便将北王、忠顺王、贾王两家,甚至他所知的边边角角的官吏阴私事,都一一交待了个干净。”
虽然口中说的是嘲讽之语,曹谕却始终没有抬头看向太上皇的表情。
这贾雨村乃是太上朝的进士,在太上手里贬官,又在太上手里起复,甚至险些在太上一朝侧身八座、执圭为相!
可大事临头,这人却不过是个软骨头,半分干系都不肯承担!
“这人是王家抬上来跟文臣们打擂台的。他骨头的确不硬,却圆滑得紧。
“王家,北王,甚至四王八公加起来,都缺这样一个正经进士出身的文臣。”
太上声音冰冷,,“当初朕同意此人起复,就是看中了他软骨头。”
曹谕恍然大悟。
此人手段高明、左右逢源,便能暂时将四王八公和忠顺王都糊弄着保持平衡。
也正因为他软骨头,所以他并不会彻底倒向这两边的任何一边,而是会在被皇权威慑之时,倒戈一击,彻底将那两派都送入地狱!
如许多年,四王八公招揽的文臣如过江之鲫。为什么太上偏偏挑中了一个贾雨村提拔?
绝不是因为年近耳顺、老眼昏花,而是早有谋算、袖手旁观!
“太上烛照万里!”曹谕心悦诚服地叩头下去。
太上皇的脸色缓了一缓,摆了摆手指,低声道:“接着说。”
曹谕忙长跪坐直,正色答:“是!”
第366章
瞧着太上和曹谕都没注意,司徒盛悄悄地从正殿溜了出去。
戴权瞧见,不由大为惊讶,忙也悄悄跟出来,小声问他:“不跟着听听吗?”
“听这个干嘛?”司徒盛满脸的心有余悸,“十分恩怨十分纠结,与我十分不相干,我是十分不想听啊!”
戴权失笑:“您倒想得开!”
“我这年龄,我这身份,我这经历,别说给皇叔帮忙,我连打杂都不够格儿。
“我自已心里清楚得很。皇叔且使不着我呢。我先玩两年,等皇叔心里闲下来,教导我几年。
“过后儿,我是给太子爷打下手的命!”司徒盛笑嘻嘻的,摸了摸自已的后脖子。
“如今我是托鸿昌的福,所以太上和太后还能多看我一眼。不然,我跟益哥、阿孟他们是一样的!吃喝玩乐罢了!”
司徒益、司徒孟,正是愉亲王和敦诚亲王家的两个儿子。
戴权忙嗔他一眼:“可不兴这么说!都是皇子龙孙,宗室的后人,往后有的是要紧差事得仰仗诸位呢!”
司徒盛嘿嘿地笑着,跟戴权站在后殿门口小声闲聊,彼此恭维,说一些无伤大雅的废话。
后院的烟火放完,太后十分开心地带着黛玉三人说说说笑笑往回走。
大家都是明白人,都装着没发现太上和曹谕、司徒盛的缺席。
待到了正殿,司徒盛和鸿昌兄妹对一个眼神儿,默契十足,忙先命人去叫了冯紫英醒来。
又咋咋呼呼地请了太上和太后安座,几个人不论官爵,只序年齿,从大到小,依次上来给二老拜年。
前头几个个个伶俐聪明、口齿便给,吉祥话说得连字儿都不带重复的,且磕头也磕得实心实意。
二圣在上头乐得合不拢嘴。
哪怕是刚听了一肚子糟心消息的太上皇,也开怀笑了起来:“好好好!有你们这群好孩子,我朝必定江山永固万万年!”
待到最后一个,序齿却该是排第二的冯紫英,只是此时他还迷迷瞪瞪着,便被挤到了最后一个,排在鸿昌后头。
“给二圣拜年!祝太上青山不老,祝太后,呃,如意吉祥!”冯紫英憋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
探春下意识地抬手捂住了眼睛。
这个夯货!
“罢了。照我看来,孩子们虽然个个都好,但有的须得多习武,有的须得多读书。”
太后笑得拿手帕捂着嘴,对太上道,“这些我却不懂,还是你来给他们布置功课得好!”
布置功课?!
太上立时来了精神,张口令戴权研墨,挥笔便给冯紫英列了个书单子,十几本书,要求明年必得全看完才行!
冯紫英哭丧着脸,举了双手接了书单。
黛玉细看了太后一眼,见她满面疲倦,便暗暗给戴权使个眼色。
戴权了然,轻声劝太上:“眼看着四更,您跟太后娘娘倒有精神,可是三个姐儿都困得睁不开眼了。
“不如就歇了吧?明儿个元正,还有的忙呢。”
太上看看正靠在一起揉眼睛的黛玉和鸿昌,心知肚明,笑一笑道:“我也懒得动了,今儿就歇在这里。”
又指曹谕三人,“你们三个也别乱跑了。老戴安排吧。明儿正好直接去你们陛下跟前伺候。”
又单嘱咐曹谕,“皇帝是个直脾气,又最重情义。此番这样大的打击,只怕他会往偏路上想。
“你这孩子还算个明白人,也有分寸。
“这几日,你常来宫里瞧瞧他,下个棋、投个壶、吃个酒,闲谈一二。解了他的郁气就好了。”
顿一顿,看一眼黛玉,绕在舌尖上的话又咽了回去。
太后瞥见,自然知道太上是在感慨:若是林如海还在,昭明帝有好友开解,是最妥当不过的。
只是大过年的,实在不好当着人家孩子的面儿,提及人家冤死的父亲。
黛玉就像没注意一样,只管低头听了安排,辞了二圣,拉着鸿昌和探春回自已殿中歇息去了。
一堂红火,转眼流散。
曹谕迈步出去的时候,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殿上正在轻手轻脚收拾残羹冷炙的宫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