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听见了?你们嫂嫂要伸量你们两个,我这当婆婆的自是不能拦着!
“你二人都留下吧。
“我有小孟伺候也就够了。”
说着,竟是把黛玉和探春都留了下来,自已带着程倩、孟姑姑和紫鹃,大步流星就去了后殿。
黛玉和探春相对苦笑。
得,她们俩想出来的好主意,倒是的确让太后躲了懒,却把自已二人都撂在了坑里。
自作自受四个字,形容这个景儿,简直是恰恰好。
但在万皇后这里,“嫂嫂”二字落在耳中,简直是天籁一般!
当下笑得花儿一般,一手一个拉了两人,对众诰命亲口介绍:“这便是太后娘娘最宝贝的两个姑娘家。
“这是昭庆郡主,本姓林,乃是先文安侯林公的独女。
“这是义敏县主,咱们太后亲口下旨,跟了她老人家姓陈,最是识大体、明事理的!”
众命妇此刻自然要凑趣,便有人笑着拿帕子掩了口:“哎哟哟!这样鲜嫩的姑娘,可真是馋人!
“皇后娘娘快说说,可都许了人家?”
黛玉和探春都红了脸,忙低了头。
万皇后看着她们的模样便笑起来,冲那人竖着大拇指夸她:“你算说到了点子上了!
“我们义敏倒是有人来求了,太后也勉强点了头,只是不舍得女儿,所以要在家里再留两年。
“至于昭庆,别说太上和太后,便是皇上,也疼惜得很。如今死活不肯让人提‘议亲’二字。
“只是我这当嫂嫂的却知道,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
“你们可都帮我打听着,若有那模样好、性情好、家世好,还得对我们昭庆好的小郎君,可一定要跟我报一声!
“我得替我们昭庆妹妹,先都占下!”
众人哄堂大笑。
林黛玉低着头,一声不吭。
万皇后便拉她的手,笑道:“大年下,我们说笑,却也是要郑重对待你的终身大事的意思。你可别多想。”
黛玉憋一口气,让自已红了脸,细声细气地表示:“皇后娘娘好意,臣女怎会不识好歹?”
嗯,也就是说,并没有要赖在宫里死活不肯往外嫁的意思。
万皇后对这个表态极为满意,笑得越发亲切。
又忙问她们过来冷不冷,又命给她二人的手炉换了新炭,又命人给她们端热饮子。殷勤得比亲小姑子还要夸张了!
众命妇相顾讶然,却又都意味深长地笑,眼神却都飘向了坐在仅次于万皇后的四位长公主。
人群里又有前次在宫门夹道里与黛玉争道的工部侍郎和光禄寺少卿两家的夫人,二人眼中也闪过忌恨。
通宜长公主是最喜欢掐尖的,见状便冷笑了一声:“皇后娘娘莫要本末倒置。
“昭庆郡主乃是荣国府贾氏的外孙,自有贾家替她操心。
“倒是我们家寿昌,还有几位亲王家的女儿,那才是你正经的责任。
“你是我家的儿媳,可不是她林家的!”
众人的笑声顿时小了许多。
当着如许多人,万皇后被噎得脸都青了。
但大好的日子,总不能真跟长公主吵起来,万皇后素乏急智,此刻竟只会咬唇。
黛玉心里叹气。
可话题是在说自已,探春也是个未出阁的女儿家,这时候若与通宜长公主为这种事呛声,实在不妥。
心里琢磨着,便稍稍抬了头,往人群中一溜。
一眼便看见正端着茶盏看向自已的恪谨王妃。
太好了,自已人。
黛玉轻轻眨了眨眼,便再度低下头去,眼观鼻、鼻观心。
恪谨王妃手里的茶盏放下,脸上挂笑,闲闲开口:“皇后娘娘乃是天下母,天下哪个姑娘家的婚事,竟还有不许她操心的道理?
“至于我们宗室家的孩子们——阿弥陀佛,咱们做父母的还活得好好的,自已好好替自已孩子相看去,做什么要推给皇后娘娘?”
通宜长公主被这几句气得沉了脸,刚要发火,却听见恪谨王妃接着笑道:
“我家的女儿只有我自已知道,明儿挑女婿的时候,得挑个什么样儿的才能小两口儿不打架,可唯有我能挑得好!
“若让皇后娘娘挑,万一她挑差了,那我是接了赐婚,还是违抗凤旨?
“长公主,你舍得你寿昌,我们可舍不得我们的闺女!你自说自已的,莫要带上我们!”
第355章
有你来,有我往,宗室们真真假假唇枪舌剑着,终于令万皇后缓了一口气。
苏虹觑着众人不注意,弯腰在万皇后耳边轻语两句。
万皇后深点了个头,继续笑着看众人“闲谈”。而苏虹遣了一个小宫女,匆匆跑了出去。
过了不一时,外头热闹起来,听着便是一群小姑娘正在说笑。
万皇后立即笑向黛玉和探春道:“这是寿昌她们回来了。她们来得早,不耐烦听我们说话,本宫就让她们出去逛了逛。
“你们小姑娘家说得来。正好,两位妹妹带着她们去后头见见太后,然后去偏殿自已玩吧。
“一会儿要走时,我再让人去叫你们。”
竟是这样就放过自已了?
林黛玉心里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自是立即起身笑着答应,谢了皇后好意,与探春大殿门口等着众贵女回来。
不一时,果然出身宗室的寿昌郡主、永昌县主、安昌郡主和鸿昌郡主打头儿,后头跟着几个才嫁人不久、得了诰封的王孙公侯家的新媳妇,宝钗赫然正在其中。
这群人看见她二人,自是脸色陡变。可还是得不情不愿地一起给她两个行礼:
“昭庆姑姑安,义敏姑姑安。”
黛玉和探春也不跟她们多寒暄废话,只微微欠身还礼,便笑着朝鸿昌伸了手,拉着她往后殿去给太后问安。
太后这时候正歇着舒服,哪里肯见这群叽叽喳喳的熊孩子,只命孟姑姑告知说正在小睡,便打发了。
一群人又去了偏殿闲坐。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众人便分成了好几个阵营。
黛玉、探春和鸿昌自是凑在一起低声说私房话。
几家新媳妇也知道身份有别,悄悄地自已聚在一处,说些“天气真好”的废话占着嘴。
唯有寿昌郡主和永昌县主两个人,乌眼鸡一样盯着黛玉和探春发狠。坐在她二人身边的安昌郡主和宝钗都是好奇地看她两个。
安昌自是跟她们更熟,悄问怎么回事。
永昌县主咬唇半晌,红了眼眶,带了哭腔低声道:“前天我父亲入宫见陛下,陛下提到我的婚事。
“说咱们几个我最年长,依着北番今年放出的风声,只怕元正朝贺就要求亲,让我父亲预备着。”
安昌张口结舌愣住。
四个姐妹里头,永昌最年长是不错,但她是乐平长公主的女儿,说到底,跟皇家不是一个姓。
而鸿昌和自已则是宗室亲王的女儿,真要和亲,该先轮到自已二人才对,怎么会头一个竟寻上了永昌?
寿昌咬牙切齿:“皇上也跟我爹说了一样的话!但不是北番,而是南蛮!”
说完,又冷笑一声看了安昌一眼,“你别得意,皇上说了,九边几处都在求亲。他早跟你父王说了,让你近期也不许议亲!”
安昌心头轻轻一跳。
看了黛玉三人那里一眼,轻声问道:“那鸿昌呢?还有她们俩?”
寿昌哼了一声,忙又压低了音量:“皇上说,鸿昌饭量太大,和亲出去丢人!
“至于那两个,皇上说什么,咱们享了十几年荣华富贵的不出力,竟将两个孤女推出去,也太不要脸皮了……”
竟这样义正辞严!
安昌也咬住了嘴唇。
永昌已经低低地哭了起来:“我娘慌了,求见太后,却被拒了。
“矮了身段去求问太后身边的程姑姑,才知道上回看戏,咱们几个说的话被皇上知道了!”
所以,竟是要给那姓林的报仇不成!?
安昌惊疑不定,忍不住看了薛宝钗一眼,低声问她:
“你与那林……昭庆郡主曾是旧识,可知她究竟有什么本事,竟能让陛下偏宠她至此?!”
“我跟她不熟。”薛宝钗先撇清一句,又轻声劝道,“其实,陛下乃是当世雄主,未必肯和亲。
“我虽不知郡主和县主们聊了些什么让陛下不高兴了,但想来,所谓和亲,不过是陛下吓唬小姑娘的。
“各位都是长公主和王爷们的心头肉,哪儿那么容易就送去番夷了?
“所谓人心向背。陛下第一要紧需得的,难道不是宗室皇族的忠心么……”
薛宝钗的声音越来越轻,最后一句几近耳语。
可另外三个听见了,表情终于慢慢地都平稳下来,恢复了从容。
“说的也是。”
“薛家姑娘,你如今成了忠顺王伯的世子妃,感觉如何?”
“你二人都留下吧。
“我有小孟伺候也就够了。”
说着,竟是把黛玉和探春都留了下来,自已带着程倩、孟姑姑和紫鹃,大步流星就去了后殿。
黛玉和探春相对苦笑。
得,她们俩想出来的好主意,倒是的确让太后躲了懒,却把自已二人都撂在了坑里。
自作自受四个字,形容这个景儿,简直是恰恰好。
但在万皇后这里,“嫂嫂”二字落在耳中,简直是天籁一般!
当下笑得花儿一般,一手一个拉了两人,对众诰命亲口介绍:“这便是太后娘娘最宝贝的两个姑娘家。
“这是昭庆郡主,本姓林,乃是先文安侯林公的独女。
“这是义敏县主,咱们太后亲口下旨,跟了她老人家姓陈,最是识大体、明事理的!”
众命妇此刻自然要凑趣,便有人笑着拿帕子掩了口:“哎哟哟!这样鲜嫩的姑娘,可真是馋人!
“皇后娘娘快说说,可都许了人家?”
黛玉和探春都红了脸,忙低了头。
万皇后看着她们的模样便笑起来,冲那人竖着大拇指夸她:“你算说到了点子上了!
“我们义敏倒是有人来求了,太后也勉强点了头,只是不舍得女儿,所以要在家里再留两年。
“至于昭庆,别说太上和太后,便是皇上,也疼惜得很。如今死活不肯让人提‘议亲’二字。
“只是我这当嫂嫂的却知道,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
“你们可都帮我打听着,若有那模样好、性情好、家世好,还得对我们昭庆好的小郎君,可一定要跟我报一声!
“我得替我们昭庆妹妹,先都占下!”
众人哄堂大笑。
林黛玉低着头,一声不吭。
万皇后便拉她的手,笑道:“大年下,我们说笑,却也是要郑重对待你的终身大事的意思。你可别多想。”
黛玉憋一口气,让自已红了脸,细声细气地表示:“皇后娘娘好意,臣女怎会不识好歹?”
嗯,也就是说,并没有要赖在宫里死活不肯往外嫁的意思。
万皇后对这个表态极为满意,笑得越发亲切。
又忙问她们过来冷不冷,又命给她二人的手炉换了新炭,又命人给她们端热饮子。殷勤得比亲小姑子还要夸张了!
众命妇相顾讶然,却又都意味深长地笑,眼神却都飘向了坐在仅次于万皇后的四位长公主。
人群里又有前次在宫门夹道里与黛玉争道的工部侍郎和光禄寺少卿两家的夫人,二人眼中也闪过忌恨。
通宜长公主是最喜欢掐尖的,见状便冷笑了一声:“皇后娘娘莫要本末倒置。
“昭庆郡主乃是荣国府贾氏的外孙,自有贾家替她操心。
“倒是我们家寿昌,还有几位亲王家的女儿,那才是你正经的责任。
“你是我家的儿媳,可不是她林家的!”
众人的笑声顿时小了许多。
当着如许多人,万皇后被噎得脸都青了。
但大好的日子,总不能真跟长公主吵起来,万皇后素乏急智,此刻竟只会咬唇。
黛玉心里叹气。
可话题是在说自已,探春也是个未出阁的女儿家,这时候若与通宜长公主为这种事呛声,实在不妥。
心里琢磨着,便稍稍抬了头,往人群中一溜。
一眼便看见正端着茶盏看向自已的恪谨王妃。
太好了,自已人。
黛玉轻轻眨了眨眼,便再度低下头去,眼观鼻、鼻观心。
恪谨王妃手里的茶盏放下,脸上挂笑,闲闲开口:“皇后娘娘乃是天下母,天下哪个姑娘家的婚事,竟还有不许她操心的道理?
“至于我们宗室家的孩子们——阿弥陀佛,咱们做父母的还活得好好的,自已好好替自已孩子相看去,做什么要推给皇后娘娘?”
通宜长公主被这几句气得沉了脸,刚要发火,却听见恪谨王妃接着笑道:
“我家的女儿只有我自已知道,明儿挑女婿的时候,得挑个什么样儿的才能小两口儿不打架,可唯有我能挑得好!
“若让皇后娘娘挑,万一她挑差了,那我是接了赐婚,还是违抗凤旨?
“长公主,你舍得你寿昌,我们可舍不得我们的闺女!你自说自已的,莫要带上我们!”
第355章
有你来,有我往,宗室们真真假假唇枪舌剑着,终于令万皇后缓了一口气。
苏虹觑着众人不注意,弯腰在万皇后耳边轻语两句。
万皇后深点了个头,继续笑着看众人“闲谈”。而苏虹遣了一个小宫女,匆匆跑了出去。
过了不一时,外头热闹起来,听着便是一群小姑娘正在说笑。
万皇后立即笑向黛玉和探春道:“这是寿昌她们回来了。她们来得早,不耐烦听我们说话,本宫就让她们出去逛了逛。
“你们小姑娘家说得来。正好,两位妹妹带着她们去后头见见太后,然后去偏殿自已玩吧。
“一会儿要走时,我再让人去叫你们。”
竟是这样就放过自已了?
林黛玉心里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自是立即起身笑着答应,谢了皇后好意,与探春大殿门口等着众贵女回来。
不一时,果然出身宗室的寿昌郡主、永昌县主、安昌郡主和鸿昌郡主打头儿,后头跟着几个才嫁人不久、得了诰封的王孙公侯家的新媳妇,宝钗赫然正在其中。
这群人看见她二人,自是脸色陡变。可还是得不情不愿地一起给她两个行礼:
“昭庆姑姑安,义敏姑姑安。”
黛玉和探春也不跟她们多寒暄废话,只微微欠身还礼,便笑着朝鸿昌伸了手,拉着她往后殿去给太后问安。
太后这时候正歇着舒服,哪里肯见这群叽叽喳喳的熊孩子,只命孟姑姑告知说正在小睡,便打发了。
一群人又去了偏殿闲坐。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众人便分成了好几个阵营。
黛玉、探春和鸿昌自是凑在一起低声说私房话。
几家新媳妇也知道身份有别,悄悄地自已聚在一处,说些“天气真好”的废话占着嘴。
唯有寿昌郡主和永昌县主两个人,乌眼鸡一样盯着黛玉和探春发狠。坐在她二人身边的安昌郡主和宝钗都是好奇地看她两个。
安昌自是跟她们更熟,悄问怎么回事。
永昌县主咬唇半晌,红了眼眶,带了哭腔低声道:“前天我父亲入宫见陛下,陛下提到我的婚事。
“说咱们几个我最年长,依着北番今年放出的风声,只怕元正朝贺就要求亲,让我父亲预备着。”
安昌张口结舌愣住。
四个姐妹里头,永昌最年长是不错,但她是乐平长公主的女儿,说到底,跟皇家不是一个姓。
而鸿昌和自已则是宗室亲王的女儿,真要和亲,该先轮到自已二人才对,怎么会头一个竟寻上了永昌?
寿昌咬牙切齿:“皇上也跟我爹说了一样的话!但不是北番,而是南蛮!”
说完,又冷笑一声看了安昌一眼,“你别得意,皇上说了,九边几处都在求亲。他早跟你父王说了,让你近期也不许议亲!”
安昌心头轻轻一跳。
看了黛玉三人那里一眼,轻声问道:“那鸿昌呢?还有她们俩?”
寿昌哼了一声,忙又压低了音量:“皇上说,鸿昌饭量太大,和亲出去丢人!
“至于那两个,皇上说什么,咱们享了十几年荣华富贵的不出力,竟将两个孤女推出去,也太不要脸皮了……”
竟这样义正辞严!
安昌也咬住了嘴唇。
永昌已经低低地哭了起来:“我娘慌了,求见太后,却被拒了。
“矮了身段去求问太后身边的程姑姑,才知道上回看戏,咱们几个说的话被皇上知道了!”
所以,竟是要给那姓林的报仇不成!?
安昌惊疑不定,忍不住看了薛宝钗一眼,低声问她:
“你与那林……昭庆郡主曾是旧识,可知她究竟有什么本事,竟能让陛下偏宠她至此?!”
“我跟她不熟。”薛宝钗先撇清一句,又轻声劝道,“其实,陛下乃是当世雄主,未必肯和亲。
“我虽不知郡主和县主们聊了些什么让陛下不高兴了,但想来,所谓和亲,不过是陛下吓唬小姑娘的。
“各位都是长公主和王爷们的心头肉,哪儿那么容易就送去番夷了?
“所谓人心向背。陛下第一要紧需得的,难道不是宗室皇族的忠心么……”
薛宝钗的声音越来越轻,最后一句几近耳语。
可另外三个听见了,表情终于慢慢地都平稳下来,恢复了从容。
“说的也是。”
“薛家姑娘,你如今成了忠顺王伯的世子妃,感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