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众人陪着一起笑。
  “太上和陛下都交待了,明儿让世子带着世子妃进宫去磕个头,让老人家们都见见,也欢喜欢喜。”内侍又笑。
  忠顺王满口答应:“那是自然的。公公既来了,便没有空着走的道理!
  “来人,斟酒!世子过来,敬公公一杯!”
  人群立马鼓噪起来,一阵不堪的热闹。
  好在薛宝钗不用忍受这个,转身低着头被人扶着回了新房。
  这四个人的贺礼一送,这就说明,自已的身份、忠顺王府的祸福,都可以高枕无忧了。
  真及时。
  她看着镜子里那个盈盈得意笑满腮的圆润美人,不由得合十向上:“真是老天保佑!”
  翌日清晨,绝早。
  薛宝钗跟着忠顺王世子去太极宫请见太上皇和太后娘娘。
  与此同时。
  京城往金陵去的水路上,大约三四十里处,有船泊岸。
  “大爷,您醒了?”
  第349章
  忠顺王世子带着薛宝钗进太极宫谢恩时,黛玉和探春都刚刚起身,都还没梳妆完毕。
  程倩姑姑一边给二人通报,一边抱怨:“就这样殷勤!太后也才刚漱了口。
  “一会儿还得招待他们!难道让太后再饿一个时辰?还是请他们吃饭?!”
  黛玉听见她嘀咕,不由得抿着嘴笑,左右照照镜子,吩咐“简单些”,只簪了一支七宝金钗,向程倩笑道:
  “大冬天,他们虽来的不巧,但这样早,也算是孝心一片。
  “姑姑不妨问问他们刚才去甘露殿有没有赏饭,若没有的话,索性请他们去小隔间里踏踏实实地吃顿早饭。
  “太后那里,先奉一盏参茶,一碗燕窝粥,吃了再出来不迟。
  “我一会儿好了就去催义敏,然后一同去服侍了太后用茶用粥。”
  程倩听了,喜道:“这是个好主意!我这就去讨太后的旨意,就这么办!”
  匆匆去了。
  过了一时,果然听见前头大殿里程倩直话直说地朗声告诉他们:
  “延嘉殿不上朝,太后娘娘和郡主县主,往日里都是卯正才起身。
  “如今三位都刚刚起来梳妆,说不得世子和世子妃要多等一会儿了。
  “太后听说二位还没用早膳。恰好膳房今早特意做了江南小点。
  “太后说,世子妃想必也会思念故乡饮食,不妨跟世子一起用些,顺便向世子讲解一二。”
  这也算是好大的脸面了。
  只听一男一女二人恭敬答礼,连声谢恩。
  黛玉听见,淡淡笑了笑,看看镜中素雅的自已,站起身来,回头看看,吩咐道:
  “小红在屋里收拾吧。晴雯和雪雁跟我来。”
  晴雯莫名其妙:“小红怎么了?为什么不让她跟外头那两位照面?”
  “我前儿去薛家告知甄英莲姑娘的事情,很是刺了薛大姑娘几句。”
  小红笑着去叠被子,“郡主这会儿若是特意带了我出去见她,岂不是明摆着要给她没脸?
  “大年下的,太上太后和陛下都挺高兴的。咱们就不去横生枝节了。”
  晴雯顿时兴味盎然:“前儿你怎么都没跟我们说?回来闲了,你得细细地告诉我当时是个什么景儿!”
  小红看一眼充耳不闻往外走的黛玉,笑着推晴雯:“遵命,好姐姐!快去服侍吧!”
  黛玉果然跟探春一起去伺候了太后起身,挑了首饰挑衣裳,顺便娘儿仨都喝了参茶、吃了粥,这才一起出来前殿坐稳。
  隔间里世子和宝钗听见,连忙放了筷子漱了口,过来行礼。
  因宝钗是第一次以宗室的身份拜见长辈,所以格外隆重,行的是三跪九叩的大礼。
  太后微微笑着看她行礼,最后指了指丹陛下两个对坐的垫子:“坐吧。”
  小夫妻两个坐下。
  太后略说几句叮嘱他们夫妻和睦的话,便笑着对世子道:“太上必定让你把媳妇放在我这里,然后再回去一趟罢?”
  世子腼腆地欠身:“太后料事如神。”
  “哈哈,那你去吧。你太上皇攒了许多好东西等着赏给你们呢。你过去领赏,我嘱咐你媳妇几句话。”
  太后笑着让程倩派了个小内侍领着世子走了
  脚步声消失。
  大殿里安静了下来。
  “薛氏。”太后的声音顿时清冷下来。
  薛宝钗原本信心满满,自已只要端庄稳重就好,但听见太后的这个声音,心尖顿时便是一颤。
  急忙长跪叉手欠身低头:“臣妇在。”
  太后淡淡地看着她,半晌没有言语。
  薛宝钗自然也不敢出声、也不敢抬头,只能静静地维持这一个姿势,侧耳聆听。
  过了足有半炷香的功夫,薛宝钗只觉得自已腰背剧痛,整个人摇摇欲坠,鬓角渗出一滴汗来!
  “你从前是寿昌的伴读。”
  太后终于继续说话了,薛宝钗悄悄吐了口气。
  听见太后停顿,忙开口接话:“是。”
  “那你出嫁,寿昌和通宜长公主府,给你送了什么好东西啊?”
  薛宝钗背上微微一凉,勉强挤了个笑容:“长公主府自然跟王府更亲近一些,大约礼物送在了那边,臣妇尚未得知呢。”
  太后嘴角溢出一丝轻蔑的笑:“数月相伴,闺中密友。原来不过如此。”
  薛宝钗不敢再卖弄口齿,索性伏在了地上,一声不吭。
  “我没罚你跪,不用这样可怜。”太后有些厌烦,偏头看向探春,“她在贾府也这样?”
  探春看了丹陛下的宝钗一眼,面无表情:“并没有。薛大姑娘大方宽厚,极会说话。贾府上上下下,没几个不喜欢她的人。”
  晴雯跟着便道:“这个奴婢知道。
  “当年薛家进府才一两个月,薛姨妈就跟二房太太说,薛大姑娘有一只和尚给的金锁,要有玉的方能为婚姻。
  “那时阖府上下都夸她宽厚大方,连小丫头都爱跟她去玩。我们林郡主常被拿来跟她比,说我们郡主小性儿、爱发脾气什么的。
  “但是老太太既不喜欢‘金玉’之说,也丝毫没有把我们郡主往薛大姑娘后头排的意思。
  “那些无稽之谈,这才渐渐消失。
  “再后来,姑老爷病重,郡主回了姑苏大半年。
  “那段时间,宝二爷——呃,就是贾府二房的那位贾宝玉虽然也跟薛家姑娘一起玩耍,私下里却嘱咐过丫头们:
  “薛家是合家来投的亲戚,待远了人家说势利,待近了他们会胡思乱想,让我们一定拿捏好了分寸,客气礼貌些。
  “奴婢那时候年纪小,性子张狂,最怕这等须得‘拿捏’之事,所以带着我教训的那些丫头们,都是绕着薛家走呢。”
  薛宝钗听得脸上红了白、白了青,只能紧紧地闭住嘴,深吸一口气,继续装哑巴。
  黛玉万没想到晴雯肚子里竟还憋着这么一股气,忍不住嗔她:“上辈子的事儿了,你还记得!
  “明儿你过奈何桥,千万多喝一碗孟婆汤,不然我怕你跟你新生的爹娘都能论起祖宗辈分来!”
  一句话把众人都逗笑了。
  薛宝钗这才悄悄地松了口气。
  好在,这位郡主还没忘乎所以,知道太上和皇帝看重骨头亲情,看重忠顺王府。
  只要她还有忌惮,自已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
  第350章
  宝钗这里刚刚重新坐定,太后又淡淡笑着看向她:
  “听说,昨天你上花轿之后两个时辰,赶着关城门之前,你那亲胞兄,就回金陵老宅了?”
  宝钗心里狠狠一跳!
  她跟母亲交待得很清楚!
  哥哥回南一事,一定要保密,既不能告诉哥哥本人和薛蝌、宝琴,也不能让家里的其他外人知道,譬如张德辉!
  若是家里的这些人都被瞒得紧紧的,那太后又是从哪里知道的呢?
  总不能是送哥哥回南的人,在城里码头上大声嚷嚷来着!
  心乱如麻之下,宝钗一时张口结舌,没能答出话来。
  程倩顿时沉了脸:“世子妃薛氏!你若不知道,便如实答‘不知道’。
  “怎么?太后跟前,还由得你听而不闻、闭口不言了?你跟谁赌气呢?!”
  林黛玉看了薛宝钗一眼,笑了笑,指一指太后的茶杯,示意紫鹃添茶,边道:
  “也怨不得薛氏愣怔。昨儿她进了王府,今晨就来宫里。哪来的功夫跟母家通气?
  “大约她是真不知道罢。”
  台阶递过来了,薛宝钗焉能不接着?
  忙低头道:“郡主说的是。臣妇的确不知此事。
  “太后垂问,臣妇本当即刻回话,但此事过于令人震惊,臣妇一时没反应过来,还请太后恕罪。”
  “呵呵!你不知道?”太后的目光越发不善。
  薛宝钗紧紧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太后,平声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