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所以陛下如今若要展一展拳脚,那就不必再顾忌甘露殿。
“老奴一会儿还要出去一趟,把太上曾经爱听的那几个小戏都叫去太极宫,也好令太上太后和太妃们,同乐。”
昭明帝心中微动:“太妃们?”
戴权含笑点头,又皱了皱眉,轻声嘀咕:“咱们离京时,何太医便说赖太妃时日无多,怎么这一个多月过去了,倒缓过来了?”
昭明帝看了陶行简一眼。
陶行简往前一步,笑道:“太上和太后一走,我们也不好天天守着拦着,肖太妃便每日卯时三刻准时去赖太妃宫里……训诫。
“头两天赖太妃还被气得吐血。可是后头,竟还问起了饮食。
“何太医说,血脉中的淤堵竟意外地全通了。后来赖太妃越发气定神闲,保养得当。
“太上回来头两天,何太医去请脉,回来禀报说,赖太妃若无意外,必能长命百岁。”
戴权听得眉毛都快要飞起来了。
陶行简笑着退后一步,不再多说。
见他这样似有未尽之言的模样,戴权只得满腹疑窦地先跟昭明帝告退。
昭明帝正低头看那认罪书,随意一抬手:“老陶,送送。”
陶行简笑着答应,陪着戴权往外走。
出了大殿,戴权看一眼陶行简,索性摊开来直言相问:“神神鬼鬼的,什么事儿啊,说!”
陶行简这才轻声笑道:“其实呢,是太上刚走,太极宫的防卫,忽然间便松懈了下来。
“您老也知道,陛下年轻,不好意思使了大劲儿去管那一宫的太妃们。
“谁知道一个没看住,就有人给赖太妃递了个消息。说她一家子都已经被贾府放了奴籍,还有一个亲侄儿,如今已经巴结到了六品通判。
“大约是赖太妃忽然有了盼头儿了,这才又打起了精神。”
陶行简苦笑着一摊手。
戴权也明白过来,理解地叹了口气,点头道:“罢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太上当年也不过是一时兴味。
“她乐意作死,那就让她作去。
“北府又怎么样?荣宁二府又如何?这我都没见太上有回护之意,何况是她?!”
陶行简乐呵呵地连连点头,明白了甘露殿的态度,送戴权去了宫门口坐上马车,自已转身去了工部。
这边黛玉见太后躲了不肯见自已和探春,索性便叫上孟姑姑,出宫去了贾府。
贾母昨夜好转,睡了一觉,今晨喝了药,又缓了一会儿,气色越发好转。
听说黛玉带着孟姑姑来了,更加喜悦,连忙张罗着坐起来,又让鸳鸯给自已梳了头,戴了暖帽,围了大氅。
等黛玉进屋时,便见着一个重又活过来的贾母,正斜靠在床头,向她伸出手来:“我的乖乖外孙女来啦!”
黛玉心下一松,眼皮轻眨,略带湿意,含笑走上来先行礼请安,然后才坐在床沿上,带着哭腔责备:
“您老人家又不爱惜自已!昨儿我的魂儿险些被您吓飞了!”
贾母眼圈儿也红了,拉着她的手哄:“是,外祖母错了。不该听外人一两句话就稳不住神。以后我谁的都不听,谁的都不信,只听我乖乖外孙女的话,可好不好?”
邢夫人和王熙凤等都赶了过来,见祖孙两个这样亲昵,心里都高兴起来,索性不去搅扰,只在外间低声说笑等着。
孟姑姑上来给看了脉,表示昨儿的方子对症,又行了一次针。恰好外头该到用午饭的时间,邢夫人和王熙凤趁机宴请,孟姑姑也不推辞。
这边黛玉却留在了贾母身边,跟鸳鸯一起服侍贾母用了午饭,然后一老一小说私房话。
第325章
见旁边没了别人,贾母便把黛玉揽在怀里,悄声道:
“昨儿夜里我问了鸳鸯,知道是那匹松江三梭布出了麻烦。
“今儿你大舅舅二舅舅本打算去薛家兴师问罪,被我拦了。”
黛玉沉思片刻,才问:“其实问一问也是应该,外祖母如何拦了?”
“忠顺亲王虽未娶正妃,这些年又极爱狎昵戏子,但还是有两个庶出的儿子。
“我在你温泉庄子上住着的时候,宝钗带着宝琴来看我,略微跟我透露了一句:
“忠顺王竟看中了她,想替庶长子请封世子,然后让宝钗去做世子妃。”贾母淡淡地笑了笑。
黛玉一惊:“忠顺王这些年与北王颇有不合,四王八公多数跟他都结过仇怨。
“若是薛家果然要结这门亲,这是要跟咱们家翻脸成仇的意思么?”
贾母冷笑一声:“人家薛大姑娘自已说,这世上所谓的宿仇,皆因后人想不开。
“其实不过是北王和忠顺王上一辈的恩怨,何至于连累到她薛家的头上了?”
“所以,她竟已经答应了不成?薛姨妈和薛蟠也不说什么,她那嫡亲的母舅王子腾……”
黛玉说到这里,忽然一顿。
贾母便看她:“你想起了什么?”
黛玉眯着眼仰头细想,过了一时,才低声道:“北王遇刺。我问过他那长史廖某。
“他悄悄跟我提到过,护送北王上京的人里,尚有一小队两江卫军。那些杀手跟卫军对阵时,他眼花缭乱,除了看衣裳,竟分不清谁是谁。”
贾母跟着思索。
黛玉低声俯身去问贾母:“您说,会不会因为这杀手也是卫军,军中招式相似,所以廖长史这个不懂功夫的书生,才觉得分不出来?”
贾母一惊,瞬间明白了黛玉的暗示,脸色大变,一把抓住了她的手:“你是说,刺杀北王的杀手,竟是王子腾派去的?”
“外祖母是如何查到,王子腾投靠了愉亲王的?”
“王家能在咱们家合纵连横,如何我不能顺势往他家楔几颗钉子?亲戚们好的时候勤恳当差,翻脸成仇时自然派别的用场!”
贾母说这话时,竟还带着一丝得意。
黛玉只觉得一言难尽,想了想,道:“若是祖母消息确实,那王子腾说不定真的在愉亲王的授意下,表面上先投了忠顺王!”
贾母一愣:“这是为何?”
黛玉道:“王子腾因为二舅母跟咱们家翻了脸,那四王八公这条船,自是不大稳当了。
“他这个时候改弦易辙,最乐意接纳的,必定是早先北王的死对头:忠顺亲王。
“所以他顺势倒过去,忠顺王大喜之余,必是得跟他要投名状的。
“这回陛下寻计相,忠顺王放心地公然推荐了与王子腾深深交好的贾雨村,可见一斑!
“大约没几个人还记得,想当初在苏州时,忠顺王和贾某早就狼狈为奸,共谋了好大的事!”
贾母顿时心中一紧,皱眉一想,脱口而出:“妙玉家那事?!”
黛玉轻轻点头。
果然,妙玉的身份,以及她家冤情,元春知道,贾母便也是一清二楚的。
只是不知道,贾家还有几个人知晓。
王家,是否也早就心知肚明?
第326章
贾母怔了好一会儿,方又说回来道:“所以我才说,这松江布的事情,想来在王不在薛。
“薛家他一家子如今留下的,都讲究小手段借力打力,不敢动杀心下狠手,没那个兜底的根气了。
“你舅舅们找薛家去,闹到撕开脸皮,也不过就是逼着薛家翻脸不认,死跟着王家站罢了。”
黛玉一愣:“薛家跟王家不是天然一起的?”
“谁家跟谁家也不是天然一起的。”贾母微笑,“不然宝钗丫头能说出来根本就没宿仇这话么?”
黛玉忽然醒悟过来,看向贾母:“外祖母想把薛家从王家手里拉出来?”
贾母微笑颔首:“王家想害我,却让薛家来做恶人,他们在后头藏得严严实实的。
“他必是想着,我倒下了,以你舅舅们的脾气秉性,要不然查不出来;若是查出来,必是要跟薛家翻脸的。
“薛家再怎么傻,此刻也不能认下罪名,必要全推到咱们自已家里来。不然就找到鸳鸯嫂子交好的人头上了?
“这样一来,他王家顺手便用这一件事,把薛家牢牢地绑在了他家一边。
“只是天下哪有那样便宜的事?有我乖乖的外孙女在,我偏没倒下,偏不让你舅舅们去跟薛家翻脸。
“不仅如此,我还要把薛家的两个小姑娘叫来,好生安抚,再告诉她们,王家已经背弃了北王,跟忠顺王上了一条船。
“以那宝钗的性子,必定会想到,其实并不是忠顺王看上了她;根本就是她那个好舅舅王子腾,为了跟忠顺王投诚,特意拿她去做投名状的!”
贾母信心十足。
黛玉想了许久,方轻声道:“可北王已死,王子腾与忠顺王媾和就顺理成章了。薛家未必会因此反感。”
贾母笑着拍拍她的手:“薛家未必,可宝钗却必定不满。何况如今来的这个琴丫头,年轻心热,最是不肯让人的。”
“老奴一会儿还要出去一趟,把太上曾经爱听的那几个小戏都叫去太极宫,也好令太上太后和太妃们,同乐。”
昭明帝心中微动:“太妃们?”
戴权含笑点头,又皱了皱眉,轻声嘀咕:“咱们离京时,何太医便说赖太妃时日无多,怎么这一个多月过去了,倒缓过来了?”
昭明帝看了陶行简一眼。
陶行简往前一步,笑道:“太上和太后一走,我们也不好天天守着拦着,肖太妃便每日卯时三刻准时去赖太妃宫里……训诫。
“头两天赖太妃还被气得吐血。可是后头,竟还问起了饮食。
“何太医说,血脉中的淤堵竟意外地全通了。后来赖太妃越发气定神闲,保养得当。
“太上回来头两天,何太医去请脉,回来禀报说,赖太妃若无意外,必能长命百岁。”
戴权听得眉毛都快要飞起来了。
陶行简笑着退后一步,不再多说。
见他这样似有未尽之言的模样,戴权只得满腹疑窦地先跟昭明帝告退。
昭明帝正低头看那认罪书,随意一抬手:“老陶,送送。”
陶行简笑着答应,陪着戴权往外走。
出了大殿,戴权看一眼陶行简,索性摊开来直言相问:“神神鬼鬼的,什么事儿啊,说!”
陶行简这才轻声笑道:“其实呢,是太上刚走,太极宫的防卫,忽然间便松懈了下来。
“您老也知道,陛下年轻,不好意思使了大劲儿去管那一宫的太妃们。
“谁知道一个没看住,就有人给赖太妃递了个消息。说她一家子都已经被贾府放了奴籍,还有一个亲侄儿,如今已经巴结到了六品通判。
“大约是赖太妃忽然有了盼头儿了,这才又打起了精神。”
陶行简苦笑着一摊手。
戴权也明白过来,理解地叹了口气,点头道:“罢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太上当年也不过是一时兴味。
“她乐意作死,那就让她作去。
“北府又怎么样?荣宁二府又如何?这我都没见太上有回护之意,何况是她?!”
陶行简乐呵呵地连连点头,明白了甘露殿的态度,送戴权去了宫门口坐上马车,自已转身去了工部。
这边黛玉见太后躲了不肯见自已和探春,索性便叫上孟姑姑,出宫去了贾府。
贾母昨夜好转,睡了一觉,今晨喝了药,又缓了一会儿,气色越发好转。
听说黛玉带着孟姑姑来了,更加喜悦,连忙张罗着坐起来,又让鸳鸯给自已梳了头,戴了暖帽,围了大氅。
等黛玉进屋时,便见着一个重又活过来的贾母,正斜靠在床头,向她伸出手来:“我的乖乖外孙女来啦!”
黛玉心下一松,眼皮轻眨,略带湿意,含笑走上来先行礼请安,然后才坐在床沿上,带着哭腔责备:
“您老人家又不爱惜自已!昨儿我的魂儿险些被您吓飞了!”
贾母眼圈儿也红了,拉着她的手哄:“是,外祖母错了。不该听外人一两句话就稳不住神。以后我谁的都不听,谁的都不信,只听我乖乖外孙女的话,可好不好?”
邢夫人和王熙凤等都赶了过来,见祖孙两个这样亲昵,心里都高兴起来,索性不去搅扰,只在外间低声说笑等着。
孟姑姑上来给看了脉,表示昨儿的方子对症,又行了一次针。恰好外头该到用午饭的时间,邢夫人和王熙凤趁机宴请,孟姑姑也不推辞。
这边黛玉却留在了贾母身边,跟鸳鸯一起服侍贾母用了午饭,然后一老一小说私房话。
第325章
见旁边没了别人,贾母便把黛玉揽在怀里,悄声道:
“昨儿夜里我问了鸳鸯,知道是那匹松江三梭布出了麻烦。
“今儿你大舅舅二舅舅本打算去薛家兴师问罪,被我拦了。”
黛玉沉思片刻,才问:“其实问一问也是应该,外祖母如何拦了?”
“忠顺亲王虽未娶正妃,这些年又极爱狎昵戏子,但还是有两个庶出的儿子。
“我在你温泉庄子上住着的时候,宝钗带着宝琴来看我,略微跟我透露了一句:
“忠顺王竟看中了她,想替庶长子请封世子,然后让宝钗去做世子妃。”贾母淡淡地笑了笑。
黛玉一惊:“忠顺王这些年与北王颇有不合,四王八公多数跟他都结过仇怨。
“若是薛家果然要结这门亲,这是要跟咱们家翻脸成仇的意思么?”
贾母冷笑一声:“人家薛大姑娘自已说,这世上所谓的宿仇,皆因后人想不开。
“其实不过是北王和忠顺王上一辈的恩怨,何至于连累到她薛家的头上了?”
“所以,她竟已经答应了不成?薛姨妈和薛蟠也不说什么,她那嫡亲的母舅王子腾……”
黛玉说到这里,忽然一顿。
贾母便看她:“你想起了什么?”
黛玉眯着眼仰头细想,过了一时,才低声道:“北王遇刺。我问过他那长史廖某。
“他悄悄跟我提到过,护送北王上京的人里,尚有一小队两江卫军。那些杀手跟卫军对阵时,他眼花缭乱,除了看衣裳,竟分不清谁是谁。”
贾母跟着思索。
黛玉低声俯身去问贾母:“您说,会不会因为这杀手也是卫军,军中招式相似,所以廖长史这个不懂功夫的书生,才觉得分不出来?”
贾母一惊,瞬间明白了黛玉的暗示,脸色大变,一把抓住了她的手:“你是说,刺杀北王的杀手,竟是王子腾派去的?”
“外祖母是如何查到,王子腾投靠了愉亲王的?”
“王家能在咱们家合纵连横,如何我不能顺势往他家楔几颗钉子?亲戚们好的时候勤恳当差,翻脸成仇时自然派别的用场!”
贾母说这话时,竟还带着一丝得意。
黛玉只觉得一言难尽,想了想,道:“若是祖母消息确实,那王子腾说不定真的在愉亲王的授意下,表面上先投了忠顺王!”
贾母一愣:“这是为何?”
黛玉道:“王子腾因为二舅母跟咱们家翻了脸,那四王八公这条船,自是不大稳当了。
“他这个时候改弦易辙,最乐意接纳的,必定是早先北王的死对头:忠顺亲王。
“所以他顺势倒过去,忠顺王大喜之余,必是得跟他要投名状的。
“这回陛下寻计相,忠顺王放心地公然推荐了与王子腾深深交好的贾雨村,可见一斑!
“大约没几个人还记得,想当初在苏州时,忠顺王和贾某早就狼狈为奸,共谋了好大的事!”
贾母顿时心中一紧,皱眉一想,脱口而出:“妙玉家那事?!”
黛玉轻轻点头。
果然,妙玉的身份,以及她家冤情,元春知道,贾母便也是一清二楚的。
只是不知道,贾家还有几个人知晓。
王家,是否也早就心知肚明?
第326章
贾母怔了好一会儿,方又说回来道:“所以我才说,这松江布的事情,想来在王不在薛。
“薛家他一家子如今留下的,都讲究小手段借力打力,不敢动杀心下狠手,没那个兜底的根气了。
“你舅舅们找薛家去,闹到撕开脸皮,也不过就是逼着薛家翻脸不认,死跟着王家站罢了。”
黛玉一愣:“薛家跟王家不是天然一起的?”
“谁家跟谁家也不是天然一起的。”贾母微笑,“不然宝钗丫头能说出来根本就没宿仇这话么?”
黛玉忽然醒悟过来,看向贾母:“外祖母想把薛家从王家手里拉出来?”
贾母微笑颔首:“王家想害我,却让薛家来做恶人,他们在后头藏得严严实实的。
“他必是想着,我倒下了,以你舅舅们的脾气秉性,要不然查不出来;若是查出来,必是要跟薛家翻脸的。
“薛家再怎么傻,此刻也不能认下罪名,必要全推到咱们自已家里来。不然就找到鸳鸯嫂子交好的人头上了?
“这样一来,他王家顺手便用这一件事,把薛家牢牢地绑在了他家一边。
“只是天下哪有那样便宜的事?有我乖乖的外孙女在,我偏没倒下,偏不让你舅舅们去跟薛家翻脸。
“不仅如此,我还要把薛家的两个小姑娘叫来,好生安抚,再告诉她们,王家已经背弃了北王,跟忠顺王上了一条船。
“以那宝钗的性子,必定会想到,其实并不是忠顺王看上了她;根本就是她那个好舅舅王子腾,为了跟忠顺王投诚,特意拿她去做投名状的!”
贾母信心十足。
黛玉想了许久,方轻声道:“可北王已死,王子腾与忠顺王媾和就顺理成章了。薛家未必会因此反感。”
贾母笑着拍拍她的手:“薛家未必,可宝钗却必定不满。何况如今来的这个琴丫头,年轻心热,最是不肯让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