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丁明毅立即又挥笔写了两封信,令亲卫悄悄去了江宁县,一封给曹谕,一封,给昭庆郡主林黛玉!
歇了一天,玩了一天,到了第三天,太后懒得出门,孟姑姑便拉着黛玉和探春跟自己一起出门。
可才一出府门,两姐妹便笑着让她自己去放飞,黛玉甚至还给了她一个装着二百两银子的荷包:
“姑姑去玩罢。敞开玩。只要不闯祸,怎么玩都随你!那些我们姑娘家不适宜去的地方,你也可以去!”
孟姑姑大喜,拿着钱高高兴兴地要走。
黛玉忙对跟着自己等人、已经目瞪口呆的冯紫英说道:“冯大爷派两个禁卫跟着姑姑!”
冯紫英如梦初醒,急忙照办。
接着黛玉也看探春:“不然,我们两个也分开玩吧?你不要去贾家看看?”
探春含笑:“林姐姐善解人意。”
黛玉便笑着看冯紫英:“义敏这里,却得冯大爷亲自跟着。贾家势大,只怕他们会欺负义敏。”
冯紫英忙不迭答应一声,看看黛玉,又犹豫起来:“那郡主这里怎么办?”
黛玉笑笑:“我去县衙,问问案子怎么样了。原本江宁县也该下晌来织造府听差。
“我便去县衙旁边的酒楼茶肆,听书听曲儿地等着便是。”
冯紫英这才放下心来,又令两个禁卫跟着黛玉和晴雯雪雁,这才自己又带了两个禁卫,陪着探春去了贾府。
黛玉令马车慢慢行去,直到辰正才到了县衙跟前。
因让那禁卫:“去问问,看看曹知县今儿是在县衙,还是去了应天府。”
禁卫不及细想,答应了去问。回来时,满面怪异:“郡主料事如神。曹知县果然去了应天府。”
“那咱们也去应天府。”黛玉面不改色。
禁卫刚想反驳,雪雁却笑道:“对啊!咱们就去迎他!
“不然万一曹知县从应天府出来,直奔太后行宫,却不回此处了,咱们岂不是要从天亮等到天黑?”
禁卫想想也对,遂安静领命,去赶车了。
待到了应天府衙,却已近正午。
黛玉看看旁边不远处就有几个酒楼,索性命一个禁卫去定个雅间,让另一个禁卫去府衙找曹谕:
“让他完了差事过来吃饭。你们三个就在我隔壁,这样正好。”
禁卫们连连点头,忙分头去办差。
酒楼一听他们五六个人却要定两个雅间,立即告诉他们,雅间已经定没了!
太极宫的禁卫,大多都是京城武将家的子弟们,自来纨绔惯了,一听便恼了:“没有也给我匀出来!”
“哟呵!你们也不打听打听这是谁的买卖,外乡人,敢在此放肆!”酒楼小二丝毫不惧。
晴雯耳朵尖,在门外车上便听见里头吵闹,笑着跟黛玉道:“吵起来了!”
黛玉摇摇头:“你去说一声,不可闹事。”
晴雯抿嘴一笑,跳下车去,袅袅婷婷进了酒楼。
她本就艳丽妖娆,如今又走得摇曳生姿,店里人顿时便看直了眼。
晴雯却不理这些,直奔那禁卫,瞪了他一眼,喝道:“吵闹什么?定个雅间这样难!”
禁卫被她气魄压制,不由委屈起来:“我问有没有雅间,他又说有。我说六七个人,要两个雅间挨着的。他又说都没有了。”
晴雯笑一笑:“客大欺店,店大欺客。人家不招待,咱们就去别处。
“偌大的应天府,难道还没有一个酒楼有两个雅间的?咱们找一找便是。
“主子说了,咱们是外乡人,不可闹事。”
第284章
正说着,外头曹谕走了进来,一眼看见那禁卫和晴雯的站姿,便含笑招呼:“怎么这么久?等你们呢!快出来!”
二人自是认得曹谕的,见他竟也不愿意惹这家酒楼,不由格外诧异。
然而一个是自家主子也明说了不让闹事,另一个亲眼见了自己上司被这厮狠狠修理过一顿,两个都极为识趣地跟着走了出来。
曹谕往外走了几步,便看见旁边停着的车马,明白黛玉应该就在其中,过来略一见礼。
黛玉在车内含笑道:“我再没想到,请曹先生吃一顿饭,竟这样难。”
曹谕笑了笑,左右看看,竟再没有跟这家差不多的酒楼,想了一想,道:“我晨起来时,隔着两条街,倒还有一家酒楼,门前干净的很。不如过去试试。”
黛玉笑着令车夫跟他走:“就依曹先生。”
一马一车几个人,慢慢离开。
酒楼的小二在门里抱着胳膊看着,撇撇嘴:“呸!穷鬼!”
过了两个街口,便是一条笔直宽敞的大街。
满街上走着的,竟有一半是穿着襕衫、戴着方巾的人。
黛玉从车窗处看见,便笑了起来:“府学和文庙在这条街上?”
“正是。”曹谕骑在马上,走在车边,听见这句问,下意识便答了话。
黛玉愣了愣,含笑道:“这条街好,斯文些。”
曹谕笑笑,嗯了一声,没再说话。
须臾到了一间极热闹的酒楼。
依旧是晴雯和禁卫去问雅间,道明乃是六个人,要两个雅间,顶好挨着。
小二问缘故,晴雯便直言相告:男女不同席。
小二笑问:“鄙店有一个大间,隔成了两个小间,都是独立的。唯有中间隔板处,可以摘开,有一扇纱窗。
“这样一来,若是亲朋好友男女分席,摘了窗板,两边可以说笑,只是不能同桌用饭。”
晴雯大喜:“还是你家会做生意!我们就要这一大间!”
小二满面带笑,又指了侧门,请女眷们从后头上楼。
黛玉听了安排,对此店极为满意,特意问了一句店名,还念叨了两遍,记了下来。
于是,黛玉带着晴雯和雪雁在一间,曹谕和两个禁卫在一间,各自用饭。
一时吃完,黛玉又吩咐让沏了好茶来。
两禁卫对视一眼,便都站了起来,随便扯个借口,一起出去。
黛玉极为满意,看了雪雁一眼。
雪雁会意,出门便塞了个荷包给两禁卫:“刚才看见对面街上竟有卖糖炒栗子的。
“南方这东西可少见。我一时馋了,请两位大哥帮我买一包来尝尝。”
禁卫们也明白,笑着答应了,又问雪雁:“你们那个姐儿如何不出来?我瞧着她是个爱逛的。”
雪雁嘻嘻地笑:“人太多,她生得太好,招人眼。姑娘一向不许她走来走去的。”
禁卫们连连点头,有一个趁机便问:“她可定了人家么?”
雪雁捂着嘴笑:“她脾气大,又无亲无眷的,大约不会嫁人,只跟着我们主子吃喝玩乐一辈子了!”
两个禁卫二脸惋惜。
雪雁见状,笑一笑,也不多说,先下楼去找掌柜的看柜上最好的茶是什么样的。
转了一圈回来,带了小二收了桌上残羹,沏上热茶,摆了蜜饯干果,这才退下。
雪雁又贴着黛玉的耳朵低低说了几句。
黛玉一挑眉,缓缓颔首:“既如此,说话不必十分避讳店家。”
雪雁明了一笑,点了点头。
曹谕等那边一应嘈杂声音都没了,这才恭敬起身,正儿八经地给黛玉行礼:
“今科二甲末名、原任丹阳县尉、现任江宁代知县、奉密旨御史台监察御史,曹谕,参见昭庆郡主!”
黛玉听了他最后这个官衔,明白这才是他的底牌,放心一笑,道:“不敢当此礼。
“曹监察请起,请坐。我私自出京,陛下可有旨意责罚?”
曹谕笑了笑,叉手低头道:“陛下密信不曾提及。”然后才坐了回去。
顿一顿,小心问道,“下官收到消息,郡主自苏州便开始查看甄氏女一案。
“不知的是故人,情深难舍;亦或是别有它令?还请明示,下官也好遵令照办。”
黛玉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曹监察可知智通大师?”
曹谕点头:“与大师在寝浦禅寺有一面之缘。也是那时知道陛下才刚寻到大师不久。如今大师可能已经回京了。”
“我也在寝浦禅寺见了大师一面。”黛玉轻声道,“大师问我父病因,我怔忡不能答。”
曹谕脸色顿时肃然,侧耳静听。
“大师说我父亲当年在京时,身子极好。不仅他身子好,连我母亲也很好。
“后来大师离京远行,与我父在扬州还见过一面。他说那时我幼弟已夭折,母亲和我都病恹恹的。
“但即便那时,我父亲仍然身康体健。
“大师十分伤心,也格外疑心。”
黛玉说到这里,长久沉默。
曹谕一字不发,静静等候。
过了许久,黛玉才强忍下泪意,勉强再度开口:
“我父亲病重,接我回扬州时,我贾家表兄曾经专门从金陵请了一位杏林圣手。
歇了一天,玩了一天,到了第三天,太后懒得出门,孟姑姑便拉着黛玉和探春跟自己一起出门。
可才一出府门,两姐妹便笑着让她自己去放飞,黛玉甚至还给了她一个装着二百两银子的荷包:
“姑姑去玩罢。敞开玩。只要不闯祸,怎么玩都随你!那些我们姑娘家不适宜去的地方,你也可以去!”
孟姑姑大喜,拿着钱高高兴兴地要走。
黛玉忙对跟着自己等人、已经目瞪口呆的冯紫英说道:“冯大爷派两个禁卫跟着姑姑!”
冯紫英如梦初醒,急忙照办。
接着黛玉也看探春:“不然,我们两个也分开玩吧?你不要去贾家看看?”
探春含笑:“林姐姐善解人意。”
黛玉便笑着看冯紫英:“义敏这里,却得冯大爷亲自跟着。贾家势大,只怕他们会欺负义敏。”
冯紫英忙不迭答应一声,看看黛玉,又犹豫起来:“那郡主这里怎么办?”
黛玉笑笑:“我去县衙,问问案子怎么样了。原本江宁县也该下晌来织造府听差。
“我便去县衙旁边的酒楼茶肆,听书听曲儿地等着便是。”
冯紫英这才放下心来,又令两个禁卫跟着黛玉和晴雯雪雁,这才自己又带了两个禁卫,陪着探春去了贾府。
黛玉令马车慢慢行去,直到辰正才到了县衙跟前。
因让那禁卫:“去问问,看看曹知县今儿是在县衙,还是去了应天府。”
禁卫不及细想,答应了去问。回来时,满面怪异:“郡主料事如神。曹知县果然去了应天府。”
“那咱们也去应天府。”黛玉面不改色。
禁卫刚想反驳,雪雁却笑道:“对啊!咱们就去迎他!
“不然万一曹知县从应天府出来,直奔太后行宫,却不回此处了,咱们岂不是要从天亮等到天黑?”
禁卫想想也对,遂安静领命,去赶车了。
待到了应天府衙,却已近正午。
黛玉看看旁边不远处就有几个酒楼,索性命一个禁卫去定个雅间,让另一个禁卫去府衙找曹谕:
“让他完了差事过来吃饭。你们三个就在我隔壁,这样正好。”
禁卫们连连点头,忙分头去办差。
酒楼一听他们五六个人却要定两个雅间,立即告诉他们,雅间已经定没了!
太极宫的禁卫,大多都是京城武将家的子弟们,自来纨绔惯了,一听便恼了:“没有也给我匀出来!”
“哟呵!你们也不打听打听这是谁的买卖,外乡人,敢在此放肆!”酒楼小二丝毫不惧。
晴雯耳朵尖,在门外车上便听见里头吵闹,笑着跟黛玉道:“吵起来了!”
黛玉摇摇头:“你去说一声,不可闹事。”
晴雯抿嘴一笑,跳下车去,袅袅婷婷进了酒楼。
她本就艳丽妖娆,如今又走得摇曳生姿,店里人顿时便看直了眼。
晴雯却不理这些,直奔那禁卫,瞪了他一眼,喝道:“吵闹什么?定个雅间这样难!”
禁卫被她气魄压制,不由委屈起来:“我问有没有雅间,他又说有。我说六七个人,要两个雅间挨着的。他又说都没有了。”
晴雯笑一笑:“客大欺店,店大欺客。人家不招待,咱们就去别处。
“偌大的应天府,难道还没有一个酒楼有两个雅间的?咱们找一找便是。
“主子说了,咱们是外乡人,不可闹事。”
第284章
正说着,外头曹谕走了进来,一眼看见那禁卫和晴雯的站姿,便含笑招呼:“怎么这么久?等你们呢!快出来!”
二人自是认得曹谕的,见他竟也不愿意惹这家酒楼,不由格外诧异。
然而一个是自家主子也明说了不让闹事,另一个亲眼见了自己上司被这厮狠狠修理过一顿,两个都极为识趣地跟着走了出来。
曹谕往外走了几步,便看见旁边停着的车马,明白黛玉应该就在其中,过来略一见礼。
黛玉在车内含笑道:“我再没想到,请曹先生吃一顿饭,竟这样难。”
曹谕笑了笑,左右看看,竟再没有跟这家差不多的酒楼,想了一想,道:“我晨起来时,隔着两条街,倒还有一家酒楼,门前干净的很。不如过去试试。”
黛玉笑着令车夫跟他走:“就依曹先生。”
一马一车几个人,慢慢离开。
酒楼的小二在门里抱着胳膊看着,撇撇嘴:“呸!穷鬼!”
过了两个街口,便是一条笔直宽敞的大街。
满街上走着的,竟有一半是穿着襕衫、戴着方巾的人。
黛玉从车窗处看见,便笑了起来:“府学和文庙在这条街上?”
“正是。”曹谕骑在马上,走在车边,听见这句问,下意识便答了话。
黛玉愣了愣,含笑道:“这条街好,斯文些。”
曹谕笑笑,嗯了一声,没再说话。
须臾到了一间极热闹的酒楼。
依旧是晴雯和禁卫去问雅间,道明乃是六个人,要两个雅间,顶好挨着。
小二问缘故,晴雯便直言相告:男女不同席。
小二笑问:“鄙店有一个大间,隔成了两个小间,都是独立的。唯有中间隔板处,可以摘开,有一扇纱窗。
“这样一来,若是亲朋好友男女分席,摘了窗板,两边可以说笑,只是不能同桌用饭。”
晴雯大喜:“还是你家会做生意!我们就要这一大间!”
小二满面带笑,又指了侧门,请女眷们从后头上楼。
黛玉听了安排,对此店极为满意,特意问了一句店名,还念叨了两遍,记了下来。
于是,黛玉带着晴雯和雪雁在一间,曹谕和两个禁卫在一间,各自用饭。
一时吃完,黛玉又吩咐让沏了好茶来。
两禁卫对视一眼,便都站了起来,随便扯个借口,一起出去。
黛玉极为满意,看了雪雁一眼。
雪雁会意,出门便塞了个荷包给两禁卫:“刚才看见对面街上竟有卖糖炒栗子的。
“南方这东西可少见。我一时馋了,请两位大哥帮我买一包来尝尝。”
禁卫们也明白,笑着答应了,又问雪雁:“你们那个姐儿如何不出来?我瞧着她是个爱逛的。”
雪雁嘻嘻地笑:“人太多,她生得太好,招人眼。姑娘一向不许她走来走去的。”
禁卫们连连点头,有一个趁机便问:“她可定了人家么?”
雪雁捂着嘴笑:“她脾气大,又无亲无眷的,大约不会嫁人,只跟着我们主子吃喝玩乐一辈子了!”
两个禁卫二脸惋惜。
雪雁见状,笑一笑,也不多说,先下楼去找掌柜的看柜上最好的茶是什么样的。
转了一圈回来,带了小二收了桌上残羹,沏上热茶,摆了蜜饯干果,这才退下。
雪雁又贴着黛玉的耳朵低低说了几句。
黛玉一挑眉,缓缓颔首:“既如此,说话不必十分避讳店家。”
雪雁明了一笑,点了点头。
曹谕等那边一应嘈杂声音都没了,这才恭敬起身,正儿八经地给黛玉行礼:
“今科二甲末名、原任丹阳县尉、现任江宁代知县、奉密旨御史台监察御史,曹谕,参见昭庆郡主!”
黛玉听了他最后这个官衔,明白这才是他的底牌,放心一笑,道:“不敢当此礼。
“曹监察请起,请坐。我私自出京,陛下可有旨意责罚?”
曹谕笑了笑,叉手低头道:“陛下密信不曾提及。”然后才坐了回去。
顿一顿,小心问道,“下官收到消息,郡主自苏州便开始查看甄氏女一案。
“不知的是故人,情深难舍;亦或是别有它令?还请明示,下官也好遵令照办。”
黛玉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曹监察可知智通大师?”
曹谕点头:“与大师在寝浦禅寺有一面之缘。也是那时知道陛下才刚寻到大师不久。如今大师可能已经回京了。”
“我也在寝浦禅寺见了大师一面。”黛玉轻声道,“大师问我父病因,我怔忡不能答。”
曹谕脸色顿时肃然,侧耳静听。
“大师说我父亲当年在京时,身子极好。不仅他身子好,连我母亲也很好。
“后来大师离京远行,与我父在扬州还见过一面。他说那时我幼弟已夭折,母亲和我都病恹恹的。
“但即便那时,我父亲仍然身康体健。
“大师十分伤心,也格外疑心。”
黛玉说到这里,长久沉默。
曹谕一字不发,静静等候。
过了许久,黛玉才强忍下泪意,勉强再度开口:
“我父亲病重,接我回扬州时,我贾家表兄曾经专门从金陵请了一位杏林圣手。